上半年GDP达到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二季度增长0.4%。很多朋友都希望灵哥来解读上半年的GDP数据,帮助大家更好理解经济形势,找到个体的机遇。
1. 路透,彭博本来认为,二季度增速会放缓到1%或1.2%,日经新闻社联合调查后预测增速为1.1%,但统计局公布的实际数据只有0.4%。
数字比外媒预测调查的还要低,代表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太大水分,二季度的确拉垮,但统计局数字总体可信。
从另外一个数据,发电量整个上半年增长了2.9%,跟上半年总体GDP增长2.5%较为吻合。
2. 从城市角度,拖累大盘的主要是长三角北京和吉林,其中上海二季度负了13%,搞的江苏也负了0.1%,北京和吉林的数字也很不好看。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以工业为主的省份如湖北山东都是7以上,表现很不错。
由于资源价格上涨,资源类省份上半年有亮点,山西名义GDP增长20.43%,内蒙古14.95%,新疆12.96%,宁夏15.98%。山西有很多煤老板日进500万人民币,赚翻了。山西省豪阔到任何人进来都要隔离五天,不管来的地方有没有疫情,反正你爱来不来,经济不靠旅游业。
3.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则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大跌28.9%。虽然下半年房地产会一定程度复苏,但大家不要指望房地产能回归过去的日子,回不去了,人口不够了,预期变了。
能顶上房地产缺口的产业只有靠基建,基础设施投资上半年增长了7.1%。今年前5个月新开工基建项目数同比增长26.1%,其中水利是除了高铁和公路外的未来的重点投资,国家要构建连接全国的水网,上半年新开工水利项目达到1.4万个,投资金额高达6095亿元。
4. 本来去年外贸创新高之后,以为今年要靠内需,靠消费,靠不到外贸。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上半年靠不了消费,还是要靠外贸。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19802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17亿元,增长13.2%;进口86605亿元,增长4.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高达24812亿元,接近4000亿美元的巨额顺差。
出口继续暴涨是因为国外防疫失败,很多人误以为国外防疫就是躺平,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新冠阳性都会被要求居家隔离。而且福利国家还补贴工资照发,这就造成欧美发达国家缺工缺的很厉害,开工率不足,只能大量进口。
5. 分产业门类看,第一产业增速最高,达到5%,增加值为29137亿元。夏粮实现了大丰收。制造业总体受影响拖累,工业增加值增长3.2%,比往年低,第三产业上半年增长仅有0.4%,是抗疫经济下最大的受害者,主要是旅游业餐饮受到巨大影响。不过这部分影响在核酸常态化下未来是可以恢复的。

此外高端制造业表现很好,高端制造业投资增长10.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此外汽车产业开始大放异彩,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11.2%。
上半年我们汽车出口超过了德国,到年底很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德日在新能源电车已经落后了,新能源车全产业链都在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的天下。
6. 收入角度,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实际增长3.0%。其中城镇居民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实际增长4.2%。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大幅低于城镇居民,未来农村收入增幅超过城市这一趋势将长期保持。
从以上数据,灵哥继续带大家分析下国家正在走的方向:
1. 国家绝无可能放弃动态清零政策。因为防疫就是保国内的生产力,上半年因为防疫影响到了第三产业。在常态核酸的政策下,未来将把防疫对经济的影响减到最低。我支持常态核酸政策,今天社会上的很多失业并不仅仅是经济下滑造成的,而是科技发展,客观上减少了大量的劳动力使用,像餐厅酒店业都在大量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常态核酸,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城市低技能劳动人口的就业。
我一贯的主张是把抗疫成本做成特别税,然后通过外贸转嫁出去,让别国消费者承担。现在是全世界需要中国货,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更狠一点。
2. 房地产当前的博弈处于既要又要的阶段,很焦灼,国家既想保地价,又不想让房地产商赚了钱把财富转移走,把债务和烂尾楼留在国内。而老百姓买房涨价获利的预期已变,所以房地产从业者未来几年都不会太好受。建议房地产从业者及时转型。
3. 基础设施仍然在加大投资,很多人感觉中国已经建了那么多路,那么多高铁,怎么基础设施还能投呢?其实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经和美国相当了,但是一平均中国公路总里程也就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建了这么多年,人均层面还差得远。
水利工程不仅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的灌溉问题,而是构建一个沟通中国各大江河的统一的水网,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当前很多工厂转移情愿往东南亚不愿意往中西部的原因就是物流成本高昂,所以广西在投资建设平陆运河,江西在投资建设浙赣粤运河,最后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
至于中国乡村和欧美日乡村面貌相比,还差很多,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基建和乡村仍然大有可为。
4. 能源价格高涨对全球迁移中高端制造业到中国有利,俄乌战争后,德国电价涨到了中国的五倍,巴斯夫等企业都在考虑继续加大中国投资,减少在德国的制造。产业升级,高端制造业都是非常有前景的。
5. 新能源有机会取代房地产行业成为中国新的支柱性产业,这不仅单指新能源汽车,还包括从光伏发电,到储能等整个能源结构的重构。新能源是毫无疑问的大产业,大方向。
最后还是回到防疫和经济增速这个话题。
很多人总是幻想要放弃防疫政策来换经济,但实际上如果放弃防疫,经济恐怕会更差。要知道服务业是附着在制造业上的,如果制造业垮了,哪还有什么服务业,想想斯里兰卡就知道这种想法有多么幼稚。
现在全世界是在比烂,欧美是通过滥发货币来度过他们自己的执政危机。防疫不力,只好拼命发钱,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钱哪里来?那还不是寅吃卯粮负债而来。
防疫实际上是保护生产力,只有保护生产端不受疫情的伤害,才可以避免通过滥发货币来陷入当前其他国家滞涨的局面。
(全文完)

要想想一个国家能够打破限制条件,发展新能源,经过十年的时间突然之间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的碾压,这不值得深思吗?个体角度,也应该适应这个时代进行调整和转型
强烈推荐大家阅读灵哥之前的旧文,丁辰灵:高盛不会教你的,改变限制条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