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期将介绍何勤华教授《华政的故事——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个侧影》一书。该书以华东政法大学70年校史为线索,反映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恰逢今年是华政建校70周年,七秩芳华法治初心如磬。以此致敬华政奋斗历程,表达对母校的热爱。
内容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诞生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批组建的政法院系之一,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镇,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华东政法大学是共和国法治建设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本书以华东政法大学70年校史为线索,反映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文字辅以大量历史人物、风景、建筑的图片,全方位呈现出一幅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长卷。
作者简介

何勤华,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西方法学史纲》《20世纪日本法学》《中国法学史》《法律文化史谭》等多部作品,主编《法律文明史》(全16卷,参与撰写《法律文明的起源》《宗教法》《中华法系》《大陆法系》),在法学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兼任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
推荐语
本书是一部记录华东政法大学校史的随笔集,由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何勤华先生精心选材、铺陈叙事、一挥而就。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年来,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再度腾飞,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作者何勤华先生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开拓者和守业人,他以法史学者的缜密视角,结合真切的亲身经历,置身于世界法律文明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宏观进程中,全景式讲述了发生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里的故事,展现了一代代华政人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全书共54篇,分为华政的诞生、传承、成长和曲折、复兴和第二次复校、群英谱和松江校区新篇章等,涉及故事人物近百位、关联著名大学近十所,在时空的穿梭中凝练出新中国政法教育伟大事业的一个个剪影。学校洋溢着海派文化,教学科研务实求真,校园生活勃勃朝气,人文气息百年积淀,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一代代年轻学子从此开始追逐法治梦想。何勤华先生杏坛树人40年,在书中记录下的这段历史,是其个人的生命记录,是这所法科大学的发展见证,更是中国法治建设最真实的微观呈现。
本书目录
序言
一、华政的诞生
1. 筹备处
2. 调配老师
3. 招募学生
4. 图书文献
5. 开学典礼
6. 开校元勋魏文伯
7. 开校元勋郑文卿
8. 开校元勋雷经天
二、华政的传承
1. 南京大学的遗产
2. 安徽大学的遗产
3. 厦门大学的遗产
4. 震旦大学的遗产
5. 沪江大学的遗产
6. 复旦大学的遗产
7. 上海学院的遗产
8. 圣约翰大学的遗产:校园
9. 圣约翰大学的遗产:杰出人才
10.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遗产
三、华政的成长和曲折
1. 师资的充实
2. 教学科研的进展
3. 学校影响力的提升
4. 《法学》的创刊
5. 第一次被撤销
6. 第一次复校
7. 第二次被撤销
四、华政的复兴和第二次复校
1. 第二次复校之“帐篷精神”
2. 《民主与法制》的创办
3. 《法学》的复刊
4. 卓越的老三届本科生
5. 研究生的“老三届”
6. 曹建明进中南海上法制课
7.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创刊
8. 华政博士生教育的起步
五、第二次复校群英谱
1. 徐盼秋
2. 曹漫之
3. 郑肇璜和胡文治
4. 武汉和徐建
5. 王召棠和徐轶民
6. 陈忠诚、奚玉龙和江邈清
7. 孔令望和席祖德
8. 苏惠渔和朱华荣
9. 韩来璧、金立琪和彭万林
10. 陈鹏生和张国全
11. 谭永介、强远淦和孙克强
12. 史焕章和陆庆壬
13. 钱英和方晓升
14. 华政的朋友遍天下
六、松江校区的新篇章
1. 华政松江新校区:当年建设、当年招生
2. 松江崛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学校园
3. 华政改名成功了
4. 松江新校区的建设者:“松江办”
5. 松江新校区的建设者:决策者
6. 华政附中、华政附校
7. 华政法律人宣言
后记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诞生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批组建的政法院系之一。当时经院系调整后保留下来的其他几所政法院系,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50年)、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法律系(1948年),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1952年),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1953年),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1953年),以及在1952年政法院系调整中被保留下来的武汉大学法律系、西北大学法律系。
当时这八所院系被称为政法教育的“四院四系”。1958年西北政法学院建立后,又有“五院四系”之称(由于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被并入西北政法学院,195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恢复重办。因此,之后的五院四系中,就由北大法律系取代了西北大学法律系)。
华东政法大学,不仅是一所多科性大学,而且也是一所兼收并蓄、内涵丰富、命运多舛的大学。她由九所大学,即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东吴大学、上海学院(学校的有些文件、报告上写“上海法学院”)六所大学的法律系,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沪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四所大学的政治系,以及沪江大学的社会系组建而成。1953年,厦门大学的法律系也加盟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现在是中国法学教育水平最高的大学之一。2017年12月,在教育部新一轮的教学评估中,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这两所A+之后,华政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并列A类,在全国630多所法律院系中,处于前列,是中国南方法学教育的重镇,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华东政法大学,也是共和国法治建设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起步是在1949—1952年。此时,完成了政法战线的“三大运动”,即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全书》、司法改革运动和政法院系调整,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之后,这条道路历经艰辛、深受磨难。而华东政法大学的历史,几乎与共和国的这一段历史同步,1952年建立后,经历了“两落三起”的坎坷命运。华政的历史,恰是共和国法治建设历史的一个侧影。
今年是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的华诞,在她所走过的70年日子里,既有取得成功时的欢乐,也有遇到挫折时的沮丧,正是在这欢乐和沮丧中,我们日益成长。本书所收各篇小故事,虽然不全面、不完整,但也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回顾了华政这70年不平凡的历程,体现了历代华政人为推进共和国的法治建设不屈不挠永远奋进的坚强毅力,表达了笔者对母校的热爱和珍惜的情怀,以此来纪念母校70年华诞。
由于华政的历史跨度比较大,检索档案和收集资料非常不易,采访和会见知情人也可能有遗漏,而且许多当事人都已经去世,加上笔者的文笔功力不足,因此记叙中难免有遗忘和错漏之处,也请诸位老师和校友见谅,并批评指正。本书的各篇小故事,已经作为系列文章在《法治日报》“法学院”“法治文化”两个专栏连载(2019年4月—2021年8月)。值本书出版之际,谨向策划、编辑和修改这一系列文章的《法治日报》理论部主任、上述两个专栏的主编蒋安杰编审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形成无限强大的力量,共同来守护华东政法大学这一全体华政人的精神家园。
何勤华
于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文明史研究院
2022年3月30日
后记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诞生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批组建的政法院系之一。今年是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的华诞,在她所走过的70年日子里,既有取得成功时的欢乐,也有遇到挫折时的沮丧,正是在这欢乐和沮丧中,我们日益成长。
作为一名华政人,我在华东政法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了40年。华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事,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那么富有感情和灵性,那么让人留恋和回味。我想,在我现在脑子还算清晰、思维还没有混乱之时,把我对华政的了解、理解、感悟和情感写出来,也算对母校培养我的一点小小回报,并与全体华政人共勉。
在撰写本书时,我曾先后采访了华政的一批老教授,老职工,老领导,以及1979年复校后的前三届毕业生,他们是陈忠诚、陈鹏生、徐轶民、席祖德、徐圣庆、王召棠、陆锦碧、胡韵琴、乐瑞祥、王群、苏惠渔、叶松亭、徐建、钱英、方晓升、强远淦、谭永介、江邈清、韩信昌、史焕章、陆庆壬、赵振德、张国全、张善恭、祝林森、童西荣等,以及杜志淳、刘宪权、杨兴培、汪敏华、郑鲁宁、徐明、张驰、吴宏、刘宁元、应培礼、杨正鸣、魏旋君、翁关发等。也采访了曾在华政工作过的叶孝信教授,郁忠民、郝铁川、游伟、莫负春、张智强、肖建国、姚建龙等领导。值本文发表之际,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本文的撰写,还得到了安徽大学的副校长程雁雷教授、高尚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的李洋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档案馆的朱敏、肖庆平、彭国云、卢梅芳、顾玉萍、王永毅、邱珍等老师,华东政法大学的老校长曹建明教授,现校长叶青教授、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华政宣传部领导龚怡老师,原华政对外联络处的吴高升老师,原国际交流处夏菲处长,法律史专业的王立民教授、王沛教授、于明教授、冷霞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离退休干部处处长刘晓仙老师,统战部部长曲玉梁、组织部部长戴莹以及党校办的顾盈颖老师,《法制日报》(现改名《法治日报》)理论部主任蒋安杰编审等的全力支持。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院的王静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的李琴博士,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的曹诗腾检察官,苏州市高新区检察院罗锐检察官,我的硕士研究生陈梅、李锦元和顾非易,协助笔者进行了全部采访、录音工作。我的博士周小凡除参与采访、摄影外,还承担了全部稿件的版本转换任务。这里,均表示作者的一片谢意。
感谢大家,祝福大家!
何勤华
于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文明史研究院
2022年3月30日
该书在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下付梓出版,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在著作出版方面追求经典性、权威性、文化品格。欲了解更多华政的故事,团购该书请联系商务印书馆于玲艳 18611031829,也可通过以下链接网上购买。

-END-
排版:赵子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