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打工数年攒的积蓄,加上两边父母的支持,终于凑够首付买了新房。虽然房子还是一片荒地,但过上了每月还贷的日子,似乎心里也就踏实了下来。

直到日夜期盼的新房成了一片烂尾楼……
烂尾楼的的故事年年有,今年格外多。烂尾楼的故事一直都一样,直到今年有了全新的剧情。收房无望的业主们开始联合起来,告知开发商和银行,他们决定集体停止还贷。
哦,不对,不是停止还贷,是决定开始“动态还贷”:你动工我才还贷。
虽然是个巧妙的段子,但心酸至此,我是真的笑不出来。作为一名在一线城市打拼,还过多年房贷的新广州人,我特别能够理解工薪阶层还贷的压力。换位思考一下,也能想象到每个月省吃俭用还贷款填黑洞,然而房子却始终是一堆砖头和水泥的绝望感。
楼盘烂尾
不该让买房人承受一切
我也曾经很傻很天真地以为房地产业属于建筑业的分支,直到几年前才终于醒悟过来,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业的分支。而金融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四个字:
结构复杂
从土地规划和拍卖开始,金融大佬们借助结构复杂的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源,互相借贷、抵押、担保、授信、融资,最终将一位位房奴绑定在一套套房子上。绝大部分买房的人跟我一样,是搞不清楚这里面弯弯绕绕的。
买房人的认知很简单,很朴素:

我凑一些钱,再从银行贷一些钱,找你房地产公司买房子,等贷款还完,房子就完全属于我了。
然而,当一个楼盘因各种各样奇葩的原因开始烂尾的时候,买房的人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自己的钱全投进去了,从银行贷的款已经全部生效,可整个环节中最核心的东西——房子变得遥遥无期了。银行说钱已经打给了开发商,我欠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还,可开发商又说他们没钱盖房子。
那钱去哪儿了呢?
本该躺在监管账户里专门用来盖房子的钱,去哪儿了呢?
作为商品房预售制度顺利运转的核心,监管账户怎么没有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

等到楼盘彻底烂尾没救的时候,开发商可以申请破产清算,银行可以搞强制催收,政府还可以收回土地再拍一次,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而买房的人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要承受全部的后果,房子没了,贷款还在。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追问监管账户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预售制度无处不在,包括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在电商网站买东西,你以为买的是现货,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预售。从你付款到收快递拿到商品,中间会有几天的时间差。
二十年前,这种一手交钱另一手不能拿货的交易模式被认为在中国很难行得通。原因很简单:
卖家收了钱不发货怎么办?
直到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出现,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信任问题。你的钱先打给支付宝,等确认收货了,支付宝再把钱打给卖家。一个简单却伟大的设计,开启了中国波澜壮阔的电商时代。
在这个交易模式里,支付宝就是起到监管账户的作用。
如果支付宝监管不严,卖家找它哀求一下说缺钱周转了,它就把货款提前打给卖家,那么这个模式就会崩溃。
如果支付宝只监管20%的货款,在买家还没收到货的时候就把80%的货款打给卖家,那这个模式也迟早会崩溃。
如果支付宝监管着全部的货款,但老板马云可以随意从账户里提钱去买玛莎拉蒂,那这个模式就肯定会崩溃。
切换到商品房预售的场景:
如果银行允许地产商动用监管账户里的钱去拍新的土地……
如果规定的监管资金比例严重偏低根本不足以支撑工程进度……
如果地方政府打起了监管账户的主意把钱挪去先发工资……
那房地产预售制度也一定会崩溃,烂尾楼的出现就只是时间问题。关键在于,到底是监管账户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关键在于,谁应该为烂尾楼盘的出现负责?
开发商、银行、地方政府,都可能有责任,只有贷款买房的人肯定是无辜的。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为防失联,敬请关注备用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