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来,新冠疫情频频暴发,给国内外养老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立足当下,如何应对疫情挑战,并运用科技手段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系龄人特邀养老科技行业的前沿专家:MicMD公司CEO王文丽女士、MicMD公司联合创始人刘迪先生,为我们分享美国养老行业服务创新模式与思路、中美养老产业发展与设计思路差异,以及处于养老产业发展初期的中国可以从相对成熟的美国养老产业中借鉴什么。
1
当前美国养老行业遇到的挑战
在疫情蔓延的这三年多来,中外养老行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养老机构。从2020年3月美国西雅图一家护理机构曝出住户死亡事件截止到今年,共有超过20万居民和工作人员在疫情中死亡。养老机构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美国新冠总死亡人数的23%,一方面导致入住率出现暴跌,仅有77%,而在疫情之前,很多养老机构都是供不应求的;另一方面,造成养老机构运营成本的增长,增长了5%-10%。美国已经有超过300所养老机构停业,还有更多的机构徘徊在停业的边缘,等待政府的出手救助。
在疫情之前,美国养老行业在底层发展逻辑上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一个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1964年间)目前基本上已经全部步入老年,大约有7800万人。这些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上一代老年人有很大的变化,他们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在网上购物,更加倾向在家养老,对各种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也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护理人员离职率高达50%。而且,因为照顾压力、工作环境问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护理工作
这些变化都迫使行业思考:当前主流的机构养老模式是否还能长期地持续下去。新冠疫情一方面给养老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产业的变革。最大的改变是养老机构对医疗科技更加重视了。当前的养老行业,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一些养老机构已经开始主动运用科技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且这种趋势在持续地上升。这些养老机构主要有三大类的需求:第一类是利用科技实现信息交互,为参与照顾的各方高效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及时地围绕住户需求进行反馈和沟通,尤其是养老院与院外机构的信息交互;第二类是利用科技助力多方照护协作团队,因为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住户的照护就不能只依靠于机构内部的护理人员,亲属家属、院外的一些医疗机构或其它第三方团队参与照护也至关重要;第三类是运用科技帮助一线照护团队减轻护理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要确保整体服务的高质量。
2
美国创新养老产业模式和思路分享
一个创新模式的出现与创新服务理念的建立是分不开的。当前的养老模式正朝着更垂直、家庭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有专门为失智老人服务的失智村、镇和深度失智照护模型,也有帮助老人护理者的喘息服务,还有培养照护人员的教学护理机构,这些模式都获得了成功验证。整个养老行业的业态和模式是在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
在美国,有一种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叫做Capable(Community Aging in Place, Advancing Better Living for Elders),是由一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提出的,中文全称为“社区居家养老,促进老年人更好的生活”。它是将便民服务、护理和职业治疗三方相结合,来帮助老人重新获得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养老模式。Capable是一种典型的由多方共同参与的养老模式,它的服务团队包括了职业治疗师、注册护士,比较特别的是还有后勤支持人员。他们会共同为老人提供五个月的居家支持服务,但它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老人在五个月的时间里获得照护,而是帮助老人获得长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更加自主地在居家环境中生活。这种模式的效果目前已经得到了验证,美国medicaid支付方也已经将它纳入到了支付范畴,目前已经在14个州、27个地点落地实施。
对老人而言,孤独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老人对陪伴的需求,美国一家叫做“Papa”的养老科技公司,通过建立类似滴滴这样的科技平台帮助对接护理员。这里的护理员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护工,而是大学生。因为在美国,很多情况下,大学生是有一些义务服务需求或者学校要求的,他们可以通过为年长者提供陪伴、生活辅助、交通等一系列的服务完成这些义务要求。
社区医疗是另一种创新养老模式。City block是家典型的社区医疗公司,于2017年在纽约成立,提供生活支持类服务,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的低收入高需求人群。公司拥有多方协作的团队,包括医护、健康专家、社工等等,而且与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也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平台的特色是有一个自建的数字化运营平台,主要利用数字化方式进行信息传输,整合健康数据,进行及时沟通和健康管理。
3
实践案例分享:SimplyConnect
SimplyConnect成立初期的目的与现在截然不同。公司创始人Craig在运营他的老年电子病历系统公司Eldermark的时候发现,美国养老机构运营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存在过多的文书工作,部分环节效率的急剧低下导致与他签约的多家养老社区及机构每年都会付出很大的本可避免的人力成本。这些问题有些是因为美国分级诊疗等医疗服务的结构和规定导致的,还有一些是运营管理导致的。美国的人力成本高,加之医疗人力短缺,每个人的工作分工及工作量都比较多,压力很大,很多人工作几个月之后就会离职,导致整个行业的人员周转率非常高,形成恶性循环。在2019年的时候,SimplyConnect创始人Craig找到MicMD,合作设计并创造一套可改善老年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并且可以解决以上所说问题的解决方案。
Social Determines of Health(SDOH)中文译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是教育,这包括识字,语言能力,以及教育的可及性等等;第二是经济的稳定,也就是个人物质上的满足;第三大是社区和居住环境,这包括,交通、安全、娱乐等等;第四是社交,是一个人在精神上可以获得满足;第五是医疗资源可及性以及医疗质量。根据美国国立医学科学院的数据,医疗对人们的健康结果影响大概只有20%,可见其他四个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是不可无视的,所以SimplyConnect与我们联合打造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最大化地提高老年人的这五大因素。
SimplyConnect软件的主要功能分为三大类,首先是数据底层,以HIE(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健康信息交互的一个平台;应用层为Care Teams照护团队,Marketplace,无纸化以及简便入住;最后是对外的通讯层,由语音、视频、文本和实时对讲组成。HIE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SimplyConnect在建立了强大的健康信息交换平台的基础上,专门为改善医疗机构与病人护理沟通设计,其创建了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允许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共享和获取病人或居民的电子病历记录。这套系统最初是Craig为了配合他的老年的电子病历公司Eldermark的一个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其他的医疗场景和养老社区电子病历完成快速的信息交换,提高使用Eldermark HR系统的养老场所的入住效率。因为该健康信息交换平台是以电子病历为基础,成为了患者主索引,让分级诊疗的各机构实现数据交换。此外,SimplyConnect还通过无纸化的打卡完成了签名、签字,照顾团队之间的无缝的信息传输和整合,大大地减少了住户入住所需要的时间与人力,提高了五大因素之一:医疗资源的可及性。Care Teams功能:因美国分级诊疗机制和就医文化,一个病人往往有许多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商,诊疗效率比较低,很多病人看一个专科医生往往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而照护团队这个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改善账户流程。通过病历文件数据的及时共享加上远程问诊,让社会工作者、护士、医生、药剂师、护理人员以及其他专家可以无缝对接交流,提高护照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health outcome。Marketplace这个功能也是SimplyConnect旗下极具创新的产品,为使用的商家起到双赢——双向连接,双向带动的作用。例如一位住户如果需要术后康复,照护团队可以通过这套系统直接寻求附近的优良PT (physical therapy) 进行理疗服务,直接联系并预约。用户也无需自己去准备病历,可以依附SimplyConnect的信息交换平台功能,迅速与已验证的服务商进行直接对接,给服务商带来了这个额外收入并降低了获客成本,同时也给养老场景的住户带来了方便与服务。Mmarketplace未来可以拓展到如家政等非医疗服务业,通过这个功能巩固五大因素里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带动周边好的服务,继续给社区提供正面影响。
目前,SimplyConnect已与三个州超过50家的退休社区、护理机构和养老社区以及连锁药店等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为超过1万名以上的用户提供科技技术支持。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覆盖其他各州,并且与联合健康保险等保险公司开展合作。
4
实践案例分享:Notify
Notify有两个主线产品,Notify Communication和Notify Nurse Call。Notify Nurse Call可以翻译成护士呼叫,主要是用于养老院、养老社区,通过可穿戴的设备IOT(如手链、手表),老人可以一键紧急呼叫,保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抵达并且对其进行帮助。而Notify Communication是一个住户社交的工具,它是住户对住户、对护工、对家人的交流工具。当住户有非紧急事件的时候,可以通过Notify Communication与护工或家人联系。Notify具有非常鲜明的产品特色。第一,Notify产品界面设计非常简单干净,整个APP只有三个功能按钮:直接打视频电话、发送语音或文本、SOS求救按钮。这样简单的三按钮设计主要是为了养老院的住户和护工同时考虑,增加软件的使用性,越简单越容易上手,那就使用的人就越多。第二,Notify Communications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实时对讲功能。由于人力短缺,护工往往无法收到信息后立刻掏出解锁手机并打开APP来看所收到的信息,但是有些信息却需要及时收取并立刻做出反应,比如说火警或者是有枪击等。Notify Communication可以做到手机在睡眠中直接接收语音并直接通过扬声器播放,这样护工就可以在不接触手机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第三,GPS定位可以自动定位,例如在SOS被按下时手机会自动发出定位信息给工作人员或者护工,同时这个系统也可以主动定位工作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随时查看住户或者员工的位置,还可以收集护工收到求救信息后花了多少时间才抵达这种住户身边等数据,以此来保障住户的安全和对护工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后。这个APP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后台五脏俱全,可以通过后台整理的数据来管理老年机构和老年社区的所有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可以通过后台发的通知。例如在疫情期间,如果有用户或者住户新冠测出阳性时,可以通过平台通知其他的住户进入隔离状态,也可以通过后台发出问卷摸清住户对目前情况的反馈。Notify Communication也是与社区和家人的连接纽带,住户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社交,与其家人进行视频语音,护工也可以同时与住户的家属联系,并且提供最新的信息,真正正面地影响了Social Determined Health里的社区健康因素。
SSO单点登录系统(Single sign-on)是MicMD为客户定制化开发的多重加密认证登录产品,用户通过验证后只需使用一组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安全地一键登录多个app应用程序和网站,并实现各app间的跳转,从而实现多个系统间的有效连接。其呈现方式为一个漂浮的按钮,这个按钮可以在屏幕上随便移动而不遮盖手机上显示的内容,从而通过这个按钮无缝的切换到另外一个APP,实现同时使用的可能。
目前,Notify已经与1000多家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服务超过25万名老年人,有超过3万名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使用。数据表明,使用Notify可以降低某些运营成本达66%,每天有400多个SOS的警报,响应时间要比其他的系统少60%左右。
5
中美养老产业发展差异比较
近年来,美国智慧养老系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发展方向非常清晰,始终围绕着人的需求发挥科技的作用。最近美国一直在推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 centered care)理念,秉持“科技的应用不能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美国,不管是养老机构还是政府在选择技术产品的时候,首先会考量产品的沟通功能,然后才是如何运用科技帮助员工降低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和服务住户。同时,为了帮助老人更好地运用科技,机构还会配置具有科技背景的人员。这些人员的核心工作是帮助老年人和其它工作人员更好地使用科技产品。同时,设计理念也更加信息透明化。在开发设计产品之前,他们需要主动收集使用者的反馈和意见,在新技术的宣传阶段,会披露各方信息。到了部署和开发阶段,他们也会不断地披露产品进展。另外,他们也会邀请终端使用者参与到产品设计环节中来,包括老年人以及工作人员,因为不同用户对技术的接受度是有差异的。总之,从产品设计到最后落地应用,这些科技公司会考虑各方人员的体验和感受,然后再进行推广。
美国现在落地的很多产品,从技术难度或者复杂度来说,是比不上中国的智慧养老产品的。在采用一些新技术的时候,他们相对来说偏保守,会考量更多的因素。而中国的整个养老科技行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养老与科技的融合也处在初级阶段,在采用新技术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激进一些。
在智慧养老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围绕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让用户真正使用起来,是我们各方需要思考的。当前的科技产品应用中存在以下值得深入思考的五大问题:
1. 重技术轻需求。在技术端,我们其实是可以做到一些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这些系统是否真正能够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是当前一个很大的问题。
2. 重产品轻服务。在前端的产品设计或者产品推广的时候,销售力度和推广力度是很强的,但是后面的服务跟不上。
3. 重概念轻场景。5G、物联网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养老科技已经非常前沿了,但是到真正实际落地场景还是有落差的。
4. 支付意愿问题。在国外整个支付体系中,政府医保和商业医保是主要的支付方,也有一部分是老人自己购买的,但这一块儿相当偏服务,也是费用比较低的一块。对于科技产品的发展和落地,支付意愿至关重要。从中国养老基金体系来看,支付方的意愿不足阻碍了养老行业整体的发展。
5. 供需不匹配。老人的一些真实需求,在中国,可能因为没有太多的商业前景,就没有相应的科技产品,但在美国会有类似像Papa这样的平台去做科技连接满足老人的需求。
在系统的应用性上,不管是在社区场景、养老院场景,还是居家场景中,市面上并没有一个好的应用案例出现。除了科技企业自身要去思考怎么去改善产品之外,更需要的是机构和使用者深度的参与和推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另外,养老机构、养老行业要有坚持的理念。在美国,养老产业一直是有“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最高坚持的理念。只有用理念才能指导和帮助科技企业找到他们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反过来让科技企业自己去探路、去找未来的方向,然后让机构和使用者去适应他们的方向。
6
中美软件设计思路比较
在中国,大家比较习惯使用有很多功能的超级应用,但在美国,人们更习惯的是简约的设计风格,习惯小而美,而不是将各个功能全部集中在同一个APP。另外,中美软件在设计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尤其是科技企业和软件企业,大家在设计理念上经常是没有太大的差异性,远程医疗或者健康管理软件的设计通常是非常类似的。但是在美国,因为有版权的强保护,包括UI的设计等模板设计,所以各家软件有很大的区别;第三个是关注角度的不一样。对中国来说,速度第一,而且大家也非常习惯这样的速度,注重时效性,版本的迭代也非常快,但有时候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在美国,会更注重质量,通常在软件一开始推出的时候就能保证质量。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哪种软件设计思路更好。因为中美不同的理念,所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不一样,但是在一些大的理念上是趋同的,比如数字化。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养老产业都是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的。
总的来说,养老科技的应用需要注意四点:首先,科技的融入,是要为人的需求而服务的,这是我们MicMD一直在坚持的理念,也是我们的价值观。给科技以温度,给岁月以关怀;第二点,适老化产品的设计必须是简洁易用的,这是由终端使用者的特性决定的。在功能上,要避免贪多求全。后端可以相对复杂一些,但是我们也要避免后端成为信息大杂烩;第三点,并不是给老人越多的选择越好。过多的选择会让老人陷入选择盲区,无所适从。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产品体系的整合,能让相关的服务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连接到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一点,从监管和购买方层面来看,目前的评估体系,更多的是从是否部署以及从先进科技概念上面去考虑。但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包括支付方政府,他们更多的是结合住户、工作人员和家属的使用体验以及健康状况、服务质量和效率、系统稳定性等建立多维度的评估体系,以避免系统资源浪费。
7
圆桌讨论及问答环节
议题1:SimplyConnect和Notify在推广和落地的过程中,遇到哪些现实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哪些经验是国内的企业可以借鉴学习的?
SimplyConnect 和Notify在整个推广和落地的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并不是所有社区都具备部署该两项技术的基础硬件设施(infrastructure)。例如某些社区本身的Wi-Fi布局可能导致一些比较先进的科技无法使用;此外,一些社区基于成本考量,仍在使用比较老旧的通信设备(例如iPhone 6),而很多APP是为最新款的手机开发的,因此一些设计很新颖、很现代的软件,在类似场景上会因为运行不流畅、用户体验不佳而摔很大的跟头。因此,在设计APP前应对真正的使用场景、配套功能的实用性以及对应的使用设备都进行深入了解。
议题2:美国创新模式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这些创新模式在美国是如何盈利的,对于中国市场是否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在美国看到了很多创新模式,但如果要直接把它搬入国内,其实是需要做出很多改变的。首先,是需要在文化上做出调整,因为美国老人相对更独立,需要更多的自我空间,而中国的老人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即自己的生活圈,同时他跟子女的关系也更加的亲密。并且,对于子女作为照护方而言,中美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理解或者尝试美国的创新模式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如何调整其中包含的文化,才能适应中国的氛围——因为我觉得如果最核心的内涵和文化没有真正做到本土化,那么这个模式在中国是没有生命力的。
议题3:SimplyConnect的数据交换是如何解决SPA问题的?是否每一方都需要签署一个Release Information?
并不需要,在医疗机构间签署了商业伙伴协议(business associate agreement)的前提下,病人在其中一个机构签署release information,就可以理解为这个病人同意释放他个人的信息电子地图(给该机构的商业伙伴);此外,没有明显身份属性的信息也可以被共享。
议题4:两家公司的案例均基于机构养老,而在中国,居家养老的比例高达90%。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从产品场景和功能需求上是否有差异?
在功能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实际上,这两个产品也适用于居家养老。在美国,居家养老的形式可能和国内的居家养老模式有所不同,一些美国老年人会通过邀请朋友们在一个社区内购买同一套房产再设置一个前台的形式,专门形成一个自己的社区,因此和机构养老的形式比较相似;而在国内的居家养老场景,可以把每一个小区划为一个单元,然后在一个小区附近设置一个服务站点,从而将该小区改造成一个养老社区。
END
撰稿及校审:熊文平、吴妍、寿星媛、高扬
排版:高扬
“系龄人”简介
系龄人”是一个由90后海内外顶尖名校校友创立的国际化、跨学科、网络化的老龄产业研究平台我们希望在“银发浪潮”的巨大挑战里做一个创新解决方案的汇聚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目前我们的社群成员主要为来自哈佛、MIT、牛津、复旦等顶级名校的研究人员,来自苹果、华为、平安、泰康等头部企业的科技从业者和康养行业人士,来自明星创业公司的创业者,以及康养领域投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