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有话说:
很多人有这样的情况:经常觉得自己的脑子像生锈了一样,转不动,有什么办法让大脑转起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试着去读一些稍微复杂一点、需要费脑子的文章或书籍,从你勉强能理解的程度开始。目的不在于从它们中获得启发,而在于,通过这种方式,锻炼我们的大脑,让它逐渐习惯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从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让它运转起来。
大脑的本质是一台贝叶斯机器。它是靠什么来理解外部世界的呢?靠输入。

所以,我们每天生活里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训练它。你给它什么刺激,它就会记住,并用来调整自己;你喂给它什么,它就会成为什么。
今天的GGView,就让我们看看如何通过做难一点的事情,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作者丨Lachel
来源丨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让我们从生理上一窥这个过程背后的机制。
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其实绝大部分在我们3岁左右的时候就发育完毕。终我们一生,大脑都不会再长出新的神经元。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记住新事物呢?
原因在于:大脑会不断吸收外界输入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优化神经网络内部的结构和效率:越频繁、越重要的信息,大脑就会给它单独建一条「路径」,让它更容易被激活和提取;越不重要、越少用到的信息,大脑就会把它安排到较偏僻的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为外部世界「建模」,让我们内在的心智世界更加拟合外部世界。
这一机制大约在25-30岁的时候趋于完善。在这个阶段之前,大脑主要的工作是「建模」。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会感到自己充满激情,脑子转得非常快,对一切事物都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是因为大脑亟需获取更多的信息,来搭建起这个基本的模型。
而在这个阶段之后,大脑对外部世界的模型基本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么,它的主要工作就变成了「修补」。它不再借助外在的信息去「从0到1」建立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而是尝试着把外部信息「嵌入」「融汇」到已有的框架里面,去完善和修补这个模型。
所以,为什么我们容易觉得,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之后,在变得更加成熟的同时,也会变得更加固执,不再那么容易听进去别人的话,也不再容易去理解别人、考虑别人的立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的心智世界或多或少已经「固化」了。
如同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那段经典名言: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30多岁之后就无法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了?当然不是的。实际上,大脑理解世界的方式,处理外界输入信息的方式,同样也是「心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会被纳入建模里面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如果你在年轻时,就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我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理解它;如果你在「建模」的时候,就把「动脑思考」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那么,大脑同样会把这种认知和习惯「写进」模型里面,把它作为心智世界完善之后的行为方式。
退一万步说,即使你的心智世界已经固化了,你现在希望重新培养起动脑的习惯,是不是没有可能了呢?当然也不是。大脑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你持之以恒地每天去锻炼它、刺激它,它就会一步步地完善已有的心智世界,让它朝着你所训练的方式再接近一点。
只不过,你越早训练它,它成型的时间就越早;你越晚行动,它的速度就会稍微慢一些,成型的时间晚一点而已。
所以,如果要让我分享一个最简单又最有效的行为习惯的话,我想,会是这一个:
每天都做一点困难的事情,别让自己沉浸于舒服之中。
这就是「终身学习」的本质和含义:我永远假设这个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我所经历的每一次困难和挑战,都会提升我的经验值,成为我完善自己的养分和砖瓦,让我变得更强韧,让我的「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小。
这个原理,在许多地方都是适用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锻炼。锻炼身体的逻辑是什么呢?先用一个低强度去刺激身体,让身体不适应,于是身体会努力去适应它;等适应了,再提高一档强度,于是身体再度不适应,再度需要去适应它……不断重复这么一个过程。
直到到达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那么就维持在这个强度,避免身体懈怠。
比如说,你从来没有跑过步,那么刚开始可能只能跑10分钟。慢慢来,等到身体适应了10分钟,再逐渐增加到15分钟、20分钟……这就是一个不断逼迫身体去适应的过程。直到最终,可以用一个比较稳定的速度跑完1小时,那么就维持在这个强度,避免自己退步。
力量训练也是一样的。先从最简单的动作和最轻的重量开始,做到自己的极限;等适应了,再往上加重量……直到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重量。
也就是说,锻炼的本质,就是不断给身体一个外部的挑战,让它感到不适应,从而拼命去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部的挑战。等到适应了,再给它一个新的挑战……不断重复,让它陷入「不适应 - 适应 - 新的不适应……」的循环中。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就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提高自己,逐步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健康,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是:如果你每天非常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锻炼,那也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舒服」的状态里面 —— 一定要创造机会让自己动起来,哪怕只是做几分钟的运动也可以。少量多次,不断唤醒你的身体,时不时给它一个刺激,告诉它:这种舒服的状态是一种假象,外界环境不是这样的,你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了 —— 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
这种做法被称为「零食运动」,它更加适应如今越来越忙碌的现代社会,因此正逐渐被学术界重视起来。
同样,我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一坐一整天,这是一种舒服的、稳定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健康吗?非常不健康。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大约1.6%的高血压、2.2%的多种癌症、4.5%的2型糖尿病、5.0%的冠心病和中风、6.9%的胃癌、7.2%的抑郁症,以及8.1%的痴呆症,都可以归因于久坐。(Katzmarzyk et al., 2021)
同时,久坐对大脑的思考与认知能力也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什么呢?因为久坐是一种安逸的状态,久而久之,大脑就会认为:我现在这种状态是合适的、足够的,不需要逼迫自己去「变强」—— 于是,我们整体的运转效率就会逐步下降,以节省更多的资源和能量。
反过来,健康的做法是什么呢?是逼迫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状态,多起来活动。它没有久坐那么舒服,也一点都不安逸,但正是这种「麻烦」,令大脑可以不断地「居安思危」,保持整个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全速运转。
再比如我自己在践行的间歇性禁食,也是一种打破身体稳定状态的做法。通过迫使身体在利用糖原供能和脂肪供能之间不断切换,让身体始终处于一个「运转良好」的状态里,让身体的每个器官和内稳态都更顺畅、更高效。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压力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它会带来焦虑和恐惧,影响我们的发挥和表现 —— 但真的如此吗?事实上,许多研究发现:慢性压力才是有害的,而急性压力不但无害,反而是有利的。
因为它能够给大脑一个刺激,推动大脑进入应激状态,让大脑发现已有的「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不契合之处,从而更好地修补它。
只要这种刺激不是长期的,让大脑一直工作在应激状态下,从而被迫超负荷运转,它就是有利的。
在我们的常识里,一件东西,你使用它,它会有磨损;你放着不用它,对它是一种休养和保护;但大脑不是这样的,它恰好相反:你越去用它,它就越好用;你放着不用,它反而会磨损。
也就是说,让我们变强的是什么呢?是直面一个「更难一点的事情」,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和行动。
所以,优秀的人跟普通人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呢?很多时候,其实也许没有那么复杂,可能只是在于:优秀的人能够让自己跨越那道一线之隔的门槛,去持续地做一些「难一点的事」。
打个比方:
第一种人:
1)学到一个方法时:哎呀这方法真不错,我一定要用起来!
2)遇到对应的场景:上次是不是学了一个什么方法?要用一下试试看吗?算了,感觉好麻烦,下次吧……
3)碰到困难和障碍:是不是我理解错了?果然还是得用老法子。可能还是要找到更适合我的方式吧。
4)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你这个方法挺好的,但好像不太适合我,我一直用不上。谢谢您啦。
第二种人:
1)学到一个方法时:哎呀这方法真不错,我一定要用起来!
2)遇到对应的场景:终于有机会可以试一试了,让我来想想应该怎么做,然后把每一步记下来,做好复盘。
3)碰到困难和障碍:为什么这里不奏效呢?是不是需要进行微调?我来做个实验,看看怎么调整会更好。
4)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你的方法特别好,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您可以看一下,也欢迎您给一些指导。
你是哪一种人?
你想成为哪一种人?
当然,做「难一点的事」,并不意味着你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注意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一个经验法则是:
1)从完成一个最小成果开始;
2)在自己感到疲惫时停下来。
举个例子:比方说你想学习某个领域,但自己毫无基础,很多内容都看不懂,怎么办呢?你可以先给自己找到一个「最小成果」,也就是让自己明确感受到「我离这个领域又近了一小步」的东西。可以是掌握一个术语,解答一个问题,弄懂一个概念……
围绕着这个最小成果,再集中精力去把它攻克掉。比如,你对一个概念感到困惑,那就先集中精力去把它弄清楚,通过查阅资料、问别人,进行主题学习,直到能够用自己的话把它讲清楚为止。不要带着还没弄懂的信息去贸然深入这个领域,这样你堆积下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保持一个让自己感到较为舒适、不需要刻意去维持和推动自己的强度。比如,你每天晚上闲下来大概能有个半小时,那就可以试试用15分钟的时候查一点资料、整理信息,把「弄懂这个概念」分拆到每一天,一点一滴地把它解决。
再比如,你想学一门编程语言,那么就可以找到一个简单的需求(比如自动化处理某些数据),试着去把这个需求实现出来,这就是一个「最小成果」。围绕着这个成果,你再去查资料、查教程,研究看如何把代码写出来,有哪些能用得上的模块,等等。
同样,分拆到每一天,让自己每天都保持行动,保持「手感」。不需要追求短时间内把它完成,但一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持续行动的阻力,让自己长期地践行下去。
关键是什么呢?通过每天都做一点「难一点的事」,让自己逐渐适应、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你可能会慢慢发现:很多看似困难的问题,其实也没那么困难;其实我是有能力去解决它们的,我是可以做得到的。
当你回过头看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你已经把那个曾经的自己,远远地甩开了。
温馨提示:虽然我们每天都有推送,但最近有读者表示因平台推送规则调整,有时候看不到我们的文章~
欢迎大家进入公众号页面,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点亮⭐️,收藏我们的公众号,新鲜内容第一时间奉上!
*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