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颜颖
买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于机构来说,除了承担投资风险,还需注意合规风控问题。
近日,贵州证监局官网公布对中天国富证券采取的行政监管措施。由于自营业务和委托投资业务委托存在违规,中天国富证券被责令改正,三名相关负责人也被出具警示函。
自营+委托投资违规
具体来看,此次中天国富被监管点名,主要有三项违规事项:
一是未审慎开展自营证券投资业务,持有中高风险债券比例较高,对逆回购业务信用风险把控不足;
二是在开展委托投资业务中,未向证监局报告委托投资产品投资交易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债券的情况;
三是委托投资产品穿透计算,部分债券持仓规模与其总规模的比例,超过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中“持有一种非权益类证券的规模与其总规模比例”规定的监管标准。
无论是自营,还是委托投资,中天国富均在涉及债券投资的内控问题上有所缺失。
根据监管要求,证券公司应加强自营业务投资决策、资金、账户、清算、交易和保密等的管理,重点防范规模失控、决策失误、超越授权、变相自营、账外自营、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的风险。
另外,在券商需填写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中,需对持有一种非权益类证券的规模与其总规模的比例前五名进行填报,超出16%即达到预警线标准,超出20%则达到监管标准。
基于以上问题,贵州证监局决定对中天国富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此次与公司一同受罚的共有三人,分别为分管高管兼部门负责人、时任分管高管兼部门负责人、时任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兼风控岗。贵州证监局认为,该三人对公司违规行为分别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对其采取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中证协登记信息显示,涉事的“时任”高管及“时任”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分别在今年2月和5月相继离职,但仍未逃脱监管追责。同时,现任高管也被予以警示。
自营、经纪拖累整体业绩
公开信息显示,中天国富证券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合资券商海际大和证券,主要经营投行业务。在大和证券撤资后,2014年更名为海际证券,2015年归入中天金融旗下,后于2017年正式更名为中天国富证券。目前,中天国富证券由中天金融持股94.92%,其余5.08%股权由上海证券持有。
近年来,由于收购华夏人寿迟迟未有进展,70亿定金长期占用资金,中天金融颇为不顺。诉讼纠纷不断,高额债务缠身,中天金融也意在转让资产自救。为持续经营,中天金融出售旗下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并计划转让持有的中天国富证券股权。
2021年年报显示,中天国富证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12.71%;实现规模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滑86.79%。
对于全年业绩不佳,中天国富证券表示,其上半年人工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且对历史持有债券违约计提了坏账减值。由于对市场风格变化把握不准,重仓股表现与市场走势偏离,二级市场投资收益大幅下滑,收入较上年出现一定幅度下滑。经纪业务板块尚未实现盈利,经营亏损拖累了公司整体盈利。
正如中天国富证券所言,财务报表显示,2021年其投资收益-2.24亿元,大幅拖累公司业绩;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仅为235.54万元,尚未构成盈利支撑。投行方面则是中天国富证券的优势所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16.13%。
不过,由于在鑫甬生物项目中的失职,中天国富证券屡遭点名。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对中天国富证券及方蔚、赵亮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中天国富证券及旗下保荐代表人方蔚、赵亮在保荐鑫甬生物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督促发行人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此后,深交所也对中天国富出具警示函,并对两名保代进行通报批评。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天国富证券保荐承销规模合计为110.99亿元,其中增发32.32亿元、短融78.67亿元,IPO则尚未有项目落地。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