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文利,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媒体工作,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散文百家》、《文汇笔会》等报刊。

写在前面
我所知道的北大“学二代”》一文在发布后,承蒙热心校友关注,或指出讹误、疏漏,或提供资料、线索,故有此次增补、修订,不胜感激之至。在此,向几位鼓励我帮助我的校友,技物系六三级学长张从老师,中文系七八级学长郭力女士,同学谢凌岚、于亭和王旺桂,谨致谢忱。
我初进北大的时候,八十年代已近尾声,“北大中文四老”之一的林庚先生刚刚荣休不久,不再给本科生授课。自恨余生也晚,无缘亲聆教诲,诚憾事也。得有机会一瞻林先生的丰采,是听他的讲座。大约讲的是唐诗,题目已不复记忆。年近八旬的林先生着一袭丝绸长衫,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后来才知道,林先生乃是世家子弟。父亲林宰平,光绪举人,早年负笈东瀛,习法政,然兴趣广博,自国学、哲学、佛学、法政至诗词、书画,无不淹贯,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长,继为清华研究院导师。林庚八岁入塾,精习诗书,在心中播下了诗歌的种子。中学毕业后考取清华物理系,后又改入国文系,办杂志,写新诗,擅名一时,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并称“清华四剑客”。林庚的学识和风雅,匪一朝一夕而可得,家学门风,渊源有自。
中文系教授吴小如受业于林庚门下,常从林宰平先生问学,对林氏父子执弟子礼甚恭。惜乎我读中文系时,他已调至中古史研究中心。虽然没有上过他的课,但讲座却听了不少,题目涉及唐诗、明清小说、京剧、书法。其才情之高,学问之博,识力之深,令我印象深刻。其父吴玉如,书法冠绝一时,诗文亦为世所称。吴小如少承父亲指授,熟读诗书,于书法、京剧嗜之尤笃。其博雅如此,实由家学熏陶所致也。
林庚的另一位弟子袁行霈亦出身世族。曾祖父袁绩懋,道光进士,翰林编修,博通经史。曾祖母左锡璇,乃诗人、湖南巡抚左辅之孙女,善诗画。曾外祖父曾咏,道光进士,仕至吉安知府。曾外祖母左锡嘉,为左锡璇之妹,性好吟咏,兼擅绘事。祖父袁学昌,光绪举人,官至湖南提法使。祖母曾懿,精于医,工诗善画。二伯父袁励准,光绪进士,溥仪之师,能诗文,工于书法,中南海南门“新华门”牌匾为其所书。四伯父袁励衡,中国银行业之父,交通银行首任行长。堂姊袁晓园是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氏拼音方案”创立者,笃嗜书画。堂姊袁行恕是言情作家琼瑶之母。堂姊袁静是作家,以《新儿女英雄传》驰誉文坛。堂兄袁行云任职于社科院历史所,博涉文史,而书画鉴赏尤为所长,其夫人查良敏是金庸堂姊。袁行霈幼承庭训,熏习诗书,遂笃志于古典文学研究。大一必修课“文学作品赏析”,袁老师讲授古代文学部分。其时年逾知命,而英姿俊迈,风神超逸,吐属亦极温雅。古人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信然。
袁行霈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系出教育世家。曾祖父蒋建侯绩学能文,倡办美新小学,此为富春江南岸高等小学之第一所。祖父蒋伯潜,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任教大夏大学、无锡国专,博学高才,于经学、文学、校雠学、目录学,靡不涉猎。父亲蒋祖怡,毕业于无锡国专,任教浙大文学院、杭大中文系,沈潜中国文学批评史,于《文心雕龙》尤极研究。姐姐蒋绍惠为北师大数学系教授,弟弟蒋绍忠为浙大管理学院教授。
钱理群时任中文系副教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他生于学门,乃杭州钱氏后裔。外祖父项藻馨,清末维新派人物,一意办报纸,兴新学,盛称于时,曾任浙江高等学堂监督,相当于今之浙大校长。父亲钱天鹤,清华学校卒业,获康奈尔大学农学硕士,受聘于金陵大学农林科,曾任国民政府农林部常务次长之职。长兄钱宁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念博士,师从爱因斯坦之子、小爱因斯坦教授,后任教清华水利系。
杨铸在我毕业后调入中文系。其父杨晦就读于北大哲学系,和陈翔鹤、冯至等人创办《沉钟》周刊,成立“沉钟社”,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历十余年。其兄杨镰在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元代文学。杨铸继嗣父业,专心于文艺理论研究。
我在校期间,吴鸥还是一位年轻助教。听古典文献专业同学介绍,她出身书香门第,世其家学。曾祖父吴汝纶是桐城派末代宗师,同治进士,授内阁中书,后为曾国藩、李鸿章幕宾,官深州、冀州知州,博综经史,能诗,善属文,平生以兴学为任,主莲池书院讲席,任京师大学堂任总教习,似今教务长之职,又创桐城学堂。祖父吴闿生幼从父读书,笃学不倦,曾游学日本,应严复之聘在北大授国文,担任过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
中文系教授陈贻焮的祖父是积学之士,好读书,喜为诗。堂舅祖刘永济潜心中国文学史,兼工诗律。表叔、岳父李冰师事吴梅,治词学甚精。周祖谟教授的岳父余嘉锡博极群书,举凡历史、文献、目录之学,无不淹通,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妻舅余逊为北大历史系教授。
我入北大时,外语学院尚未组建,西语系、东语系、俄语系皆自立,不相统属。西语系教授俞大缜生于簪缨之族。绍兴俞氏乃近代中国第一家族,名儒硕彦,代不乏人,冠裳之盛,海内无两。祖父俞文葆,咸丰举人,官湖南新宁、东安知县。外祖父曾纪鸿,曾国藩次子,以算术独步。外祖母郭筠,两淮盐运使郭霈霖之女,雅擅诗文。父亲俞明颐,官湖南学政。母亲曾广珊,知书能诗。伯父俞明震,光绪进士,历任甘肃提学使、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校长,是鲁迅之受业师,藏书颇负盛名。姑母俞明诗,幼娴吟咏,兼善鼓琴,嫁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生子陈寅恪。俞大缜自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与妹妹俞大絪偕往牛津大学,治英国文学。学成返国,先后任教中央大学外文系、北大西语系。其余兄弟姊妹九人,皆积学成名。长兄俞大维,哈佛博士,爱因斯坦高足,台湾政府首任“国防部长”,其子俞扬和娶蒋经国之女蒋孝章为妻。三兄俞大绂,依阿华州立大学博士,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弟弟俞大纲,毕业于燕京大学,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是一位戏曲专家。四妹俞大絪,毕业于沪江大学,先后入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深造,后与俞大缜同任教于北大西语系,“文革”期间含冤自杀。妹夫曾昭抡,曾国藩二弟曾国潢之曾孙,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是著名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曾一度为北大化学系主任。五妹俞大綵,燕京大学西语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妹夫傅斯年是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毕业于北大国文系,先后担任过北大代校长、台大校长。外甥孙女郑培蒂,毕业于北大西语系,留校任教,曾在中央电大主讲英语。
西语系教授赵萝蕤系出名门。父亲赵紫宸早年留美,是基督教神学家,在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任院长。赵萝蕤之名是父亲所取,典出李白《古风其四十四》:“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赵萝蕤幼禀异资,及长,入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始学英语、钢琴,暇则由父亲课以诗词。十六岁考进燕京大学,最初在国文系,后转入西语系。毕业后,入清华外国文学研究所。因其才艺俱优,又复勤敏好学,遂成钱钟书“梦中情人”,《围城》中唐晓芙即以她为原型。钱穆先生在《师友杂忆》中提及其西南联大同事、“新月派”代表诗人兼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遂赋归与。”“文革”期间,陈梦家不堪红卫兵凌辱,自缢身亡。赵萝蕤经此打击,一度罹患精神分裂症。我在校期间,曾听过她的一次讲座,是关于艾略特的《荒原》。虽年逾七十,然丰姿如旧。昔日之大家闺秀风范,犹可想见也。
赵萝蕤毕业照
西语系教授李赋宁是仕族子弟。祖父李桐轩,关中宿儒,同盟会会员,历任陕西省咨议局副局长、省修史局总纂,倡设戏曲学校易俗社,充首任社长,殚心于戏剧改良,开西北各省之先声。伯祖父李仲特,精于算学,在川汉铁路当工程师,并任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父亲李仪祉是水利学家,京师大学堂预科毕业,复至德国,留学柏林皇家工程大学,习土木工程。平生以治水为志,治黄导淮,修浚运河、长江,为百世利。创建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以期造就水利人才,是为中国高等水利学府之第一所,后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首任主任,亦在北大、清华兼课。受父亲之影响,李赋宁有志向学,报考清华时,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转入外文系。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复入耶鲁留学。后数载,即将取得博士学位,适值共和国成立,遂放弃一纸博士文凭,与其西南联大同窗好友、留学牛津大学的王佐良和许国璋、留学芝加哥大学的周珏良相约一同回国执教。
东语系教授郑颖达出身衣缨之族。曾祖父郑守廉,咸丰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曾叔祖父郑世恭,咸丰进士,官至户部主事,湛于经学,兼工书。祖父郑孝胥,光绪举人,留学东瀛,溥仪称帝后,出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书法妙一时,尤以楷书名,诗学宋人,为同光体的倡导者。父亲郑禹,利物浦大学土木科肄业,伪满洲国奉天市长。长兄郑广元,留学英伦,娶溥仪二妹韫和为妻。姊夫汤佩松是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兼北大生物系教授,姊夫邵循正是北大历史系教授。郑颖达由北大东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在《人民日报》供职,应东语系主任季羡林之邀,返回母校任教。
来源:學人Scholar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海派评论”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