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被你的发明变成电能儿童”,来自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说明了该文的主旨,该句的前一句是“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2020年5月27号的新书“过于智能,数字资本主义如何攥取数据,控制我们的生活,进而统治全世界”的,来自MIT出版社。Nature和Science的书评板块,都推荐了这本书。作者Jathan Sadowski给这个智能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敲响了警钟,指出我们以为的新技术,其实含有旧制度的影子,而当前对科技巨头的监管,造就了一个新的“镀金时代”。
1)智能的背后是监控与控制
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东西,被冠以智能之名,从智能牙刷,智能彩电,到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最终发展到智慧城市。我们说不清为何智慧××就是好的。日常生活中的本来挺好用的一个工具,加上芯片,连上wifi,装上app,就升级成了智能××,例如电冰箱,智能冰箱的广告语会说这个冰箱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给你指定健康食谱,帮你提前买好所需的食物。

然而,任何所谓的智能产品,其背后的驱动力,该书给出的总结是监视进而控制。生产这些智能产品的巨头,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取用户的数据,并控制用户的行为,让用户按照他们所预期的方式作出选择,如果不听话,那么就会对其给予金钱上的惩罚,而选择非智能化的产品,则会成为中产及以上阶层人才有的特权。

例如智能门锁,如果用在长租公寓上。由于联网,能够根据何时开门关门的数据,判断该住户是否之前加班多,最近不加班了,还可以判断住户是否经常开Party。这些数据在结合了其他来源的数据后,会被贩卖给广告商。而房东有了智能所,可以选择性的为不同租客设置不同房租,而一旦租户没有交房租,那房东可以通过app上点几个按钮,让住户无法入住。

在更大的范围上,智慧城市通过大数据,让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放在照妖镜下无所遁形。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类似芝麻信用的打分,而获得打分的逻辑是不透明的。而当前的类似应用,对于本已处在弱势地位的群体,是不公平的。对他们相对较高的犯罪预期,促成了更多监控,进而促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该书指出,当前的智能化浪潮,是资本主义本身固有逻辑的必然结果。逐利的资本,必然会塑造数字科技应用过程中,那些价值观有更高的优先级,相比于不受保护的个人隐私,对自身数据的所有权,资本会选择最大化收益的做法,尽管这在长期来看,会促成一个不公平也不自由的反乌托邦。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镀金时代,不加控制的资本主义,使得太多人一夜暴富,同时使得太多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中描述的,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同样看到西方社会,中产阶级正在消失,社会变的越来越两级分化,而这样发展趋势,不应该被我们效仿。

2)拿回智能时代控制权的三个方法
对于智能技术,使用者要拿回控制权。我们首先需要使智能设备背后的算法黑箱打开,通过让机器学习的结果具有可解释性,开发者会在其中解释其将那些价值观放在了更高的优先级上。例如你对打分算法中,不同项的权重及惩罚项,就反映了开发者更关注哪些指标。

其次,还需要要求获得自身数据的所有权,我们的数据虽然不是自身血汗的结果,但包含了我们的情感和偏好,是自我的延续。个人理应能够掌握自身的数据该如何被使用,是否应该被出售。而不是默认由科技巨头任意地使用并贩卖用户的数据。

书中给出的第三条建议,是让创新更加民主化。不应该由少数人垄断智能+这一浪潮中诞生的创新,这一过程中的很多成果,例如通过智能手环监控健康,是对个人的生活有所助益的。通过鼓励更广泛的群体及利益方,参与到智能设备的创新过程中,能够通过民主化的力量,确保科技的应用不被大资本牵着鼻子,从而能够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当我们谈起未来时,反乌托邦的想象,绕不开的是1984和美丽新世界这两个反乌托邦寓言。而智能+的社会,则更加隐蔽,书中描述的两种过于智能,以至于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觉得不舒服的社会,分别是黑镜第三季第一集”急转直下“中那个一切都被打分,从而让人生活中的一切都变成数字的监控社会;以及黑镜第四季第二集“天使方舟”中那个保护欲太强,导致使用者逆反的慈母社会。(下面的两图分别来自这两集黑镜电视剧)
阅读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可以同时也需要,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发声,告诉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任务已经做完。唯有想清楚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重塑智能社会所基于的价值观。智能社会终将到来,这是技术本身的固有趋势,而让这两种乌托邦的想象,都不要变成现实,则需要所有人的参与。
关于这个话题,推荐几本科幻小说,对未来的想象,是我们思考智能社会发展方向中,很有参考价值的素材:
更多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