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瘟疫公司"的游戏,因为契合疫情,今年春节期间变得格外流行。这款游戏的设计初衷,是向玩家普及传染病知识,从而避免疫病的传播。用游戏进行教育很多人都希望如此,本文先阐述已有的相关的案例,之后展望未来的技术进步,能够怎样改变游戏+教育的前景,并给出几个有趣的应用场景脑洞。
通过游戏来做教育,这不是新鲜事,PC时代的金山打字通中,就有很多练习打字的小游戏,类似的还包括通过游戏记忆英语单词。除了纯记忆的小游戏,2018年,剑桥大学的研究者还通过在历史模拟类游戏”席德梅尔的文明五“中,推出一个名为“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Mod(玩家自制的扩展包),来让玩家切身体会超级人工智能可能的灾难性后果,这也是通过游戏来进行教育的一种尝试。另一个类似的是在电子游戏”我的世界“中的Mod”全球变暖“,可以让玩家体会到过度破坏环境的代价。
除了电子游戏,线下面对面玩的桌游也有很多在教育中应用的案例。例如《进化 气候》及《二氧化碳》 正是通过桌游让大众切身体会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熟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由果壳开发的原创桌游《未来回收公司》则是以垃圾回收为主题的教育类桌游
在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上,会定期推荐一些和科学教育相关的桌游。例如的Periodic是一款和元素周期表有关的化学桌游,而另一款在国外桌游圈里,玩家评分排名第一的桌游Wingspan是一款基于鸟类的科普桌游,不仅游戏中的卡牌包含了对应鸟类,游戏的玩法也遵循了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从而让玩家能够体会到生态多样性的重要。
关于理想的教育,笔者记忆最深刻的,是黑柳彻子女士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描述的巴学园。这个建在废弃公交车上的学校,让我在多年之后回想起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和弟子讨论志向时,曾皙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理想的教育,首先应该好玩的。
但看看社会新闻,你就会发现如今的教育,一点都不好玩,不止孩子不开心,陪着写作业的家长也不开心。不止中小学阶段不开心,到了大学阶段,浙大前校长杨卫这样评价“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如此看来,北大清华也只能算刚进入三流学校的行列”。与此同时发生的是,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不论男生女士,城市乡村,到此都充斥着对游戏喜爱,甚至沉迷的青少年。对于如何让这俩个相互矛盾,甚至有些撕裂的现实在未来有所缓和,让教育和游玩之间的差距不要越拉越大, 笔者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本文也仅是提出一些个人化的思考和建议。
畅想未来游戏化教学之前,让我们用第一性原理,先想想游戏+教育带来了那些本质性的,无法替代的优势。需要排除的回答是视觉画面带来的直观理解,视频课程同样是图形化的,也可以做出卡通或动漫的形式,但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再好的MOOC也很难比的上游戏。另一个回答是游戏的趣味性。
但认同这个答案,等价于改进当前教育的万灵药就是把老师改造相声大师,成让老师在课堂上多讲一些段子。第三个对这个问题的错误答案是游戏的互动性,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的教学,让玩家在更多时间里,主动与知识展开交互,但在现代教育之前的私塾或家庭教师,教与学的关系也是充满了互动,如果游戏化教育只是让每个青少年享受了古代贵族的私家教育,也算不上革命性的创举。
想象你玩游戏时,最害怕的是什么,不是你在游戏中死去,而是用一模一样的方法去赢。从这一观察出发,我总结游戏有趣的本质在于“个性化”这个关键词。每一局游戏都会由于你的选择而有所不同。对于游戏化教育来说,个人的自主选择,意味着学习者从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了主动的探索者,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当时的所思所感。来自主可控的去抓取,并实时利用知识。
接下来是我个人的脑洞时间,分别依次探讨如何利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5G,基因检测和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去创建下一代的游戏+教育的应用。
  1. 虚拟大师 复活人类历史上的经典思想家
聊天机器人的成熟,让虚拟爱豆成为现实,例如19年B站跨年晚会上的“洛天音”。在未来的课堂中,当讲到论语时,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基于论语相关语料库训练出的机器人和孔丘交流,能够和孔门弟子游戏竞赛,那样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会不会更有兴趣。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加情感计算,可以基于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的言论,为他们创造各自对应的聊天机器人,这将使经典变得不再难以入门,使青少年们在面对成长的烦恼时,能够用最个性化的方式,从古典文献的永恒智慧中寻到安慰。
  1. 智能推荐 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适当难度的挑战
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平衡聪明孩子的好奇心,同时照顾到班级中暂时没有理解的同学,是一门艺术。对于如数学,物理这样的思辨性较强,核心概念环环相扣的科目,本质上重复的题目,对于已经掌握的尖子生是额外的负担,对于缺少基础理解的学生,则会是家长的负担。知识图谱可以将每门学科的骨架知识显性的表示在一张树状的图中,从而让学生的习题如同游戏中升级,点亮技能树一样,以最高效的方式,避免重复或无效的习题。心流理论指出,达成忘我状态(即心流体验)往往发生在舒适区和挑战区的边界,有适当比例的新信息。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能够让学习者尽可能多的从学习中获得心流体验,从而促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1. 虚拟体育竞赛 5G时代的智能健身游戏
教育不止限于知识,健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5G传输的低延迟和高带宽,结合可穿戴设备及AR技术,让未来你街边跑步时,戴上AR眼镜,就能看到你偶像或虚拟爱豆在前面向你招手,或者你可以和看到异地的朋友在实时跑步的姿态(通过全息投影,投到你的身边),从而让你能够虚拟的和Ta赛跑。5G时代,健身设备通过物联网,让你能够以游戏化的方式健身,打怪需要你能推动更重的哑铃。
  1. 基因测序 培养个性化的健康生活习惯
通过基因检测,能够让你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仅通过检测,是无法促成生活习惯的改变的。只有诸如有马拉松猝死风险位点这样的行动简单,影响直接的案例上,才会遵从基因检测给出的建议(该例中是不去跑马拉松)。在个人养成,或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加入个人基因数据作为你游戏人物的先天属性,会让你在游戏中体会到健康建议带来的影响。例如在未来版的“魔兽世界”中,你的基因数据决定了你不应该多吃盐(吃盐多会有高血压风险),而你在游戏中吃的东西如果含盐太多,那么你在游戏中的属性值,也会下降,打Boss时会打出来的伤害比别人低。如此潜移默化,能够让玩家通过游戏,理解基于基因检测给出的个性化生活习惯。
    5. 游戏信用分 通过区块链记录游戏中的守信
德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青少年游戏的过程中,游戏的载体会变,但游戏中玩家展现出的友善,守信等良好品德,应该被永久的记录下来,不应该随着游戏本身退出主流,而被人忘记。通过在团队协作的游戏中,加入类似信用分的互评打分,可以鼓励玩家间的互助行为,再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游戏中的相关行为永久记录。青少年可以从小在游戏中展现自己身上的守信和无私,从而让玩家能够在成年后,就获得更好的征信评分,从而做到游戏加德育。
    6. 虚拟游览 抹平城乡差距,普及审美能力。
美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窗边的小豆豆》中这样写道:“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当代教育中最缺少的,就是教会青少年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尤其对于处于偏远地区的青少年,她们无法像一线城市中的少年,亲身去博物馆看艺术品,去科技馆体会科学的美。5G的高带宽,能够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获得到不亚于第一手的亲身体验。个性化的智能讲解,能够启发孩子去自己发现美,从而通过虚拟博物馆,来普及美育。
总结
《游戏改变世界》写道:“一起造就优秀游戏的能力,是人类的一种独特能力,甚至是人类唯一的独特能力。”。通过游戏,我们如今是在修复破损的现实带给我们的伤痕,而未来更应该做的。是修复这个撕裂的现实本身。教育天生就和游戏有关,游戏通过其个性化的场景,让玩家通过自己的选择实现主动学习。本文的六个脑洞,全方位的展现了具体如何用游戏化的思维,改造未来的教育,可帮助相关的创业者等相关人员开阔思路。
更多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