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做育儿公号,和大家探讨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有从父母角度谈的,有从专家角度解读的,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进了小学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这一代真的懂得特别早。这个时候育儿最好的解题思路,其实就在他们的心声里。
最近我恰好就看了一本类似主题的书《少年发声》这本书的角度非常新颖,同样是探讨教育和心理问题,它把讲故事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它是由资深媒体人陈瑜联合心理专家陈默发起的,她们用采访的形式,让孩子们用最直接的语言去吐露内心的感受——
“妈妈总要求我根据她的思路去解题,说那是真正的好思路,我根本不想听!”
“爷爷奶奶让我去夹我还没有夹的菜,我会感到很烦。我都已经9岁了。
“我明明有很多好的方面,但学校都不考!我古琴10级,但学校也不考。”
……
这些真挚的表达给到我极大的触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个《少年发声》里的故事,一个个都直戳我们内心深处。教育从来都不是父母和老师单向的输出,而是我们和孩子共同要经历的成长。
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让父母焦虑的行为,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
小黎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那类“好孩子”,她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意愿循规蹈矩地长大,学习尤其刻苦努力,还考进了上海最好的初中。
我想能生下这样的娃,每个当妈的梦里都会笑醒。然而在初二开学的那天,她爬上了教室的窗户想要跳楼……
小黎小小的身体里,很早就被植入了一套价值观:就是你作为一个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是考不上好的大学,那一辈子都完了。
她对这样的价值观深信不疑,直到被这句话彻底压垮。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小黎还过得挺顺利,脸上常挂着笑。不过没多久,她就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在刷题,课外很多题型,他们一看就会做,而她看了一脸懵。
看到同学学得比她多很多,小黎陷入了拧巴纠结的心态: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不要和大家一样刷题;但一看到同学什么都会,就不自觉地开始紧张、焦虑。
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班主任开始训话,“马上就要三年级了,要考虑小升初的问题了。你们要更严格要求自己,学得多做得多,不然的话,小升初就考不到好的初中了;考不到一个好的初中,就考不到一个好的高中;考不到一个好的高中,就考不到一个好的大学……”
小黎觉得老师的话听着挺对的,因为妈妈也总用这样的话暗暗敲打她,“你真的不要上这个补习班了吗?你不上,你就赶不上别人了。”
慢慢的,小黎放弃了童年所有的玩乐,觉得一切玩乐都是不务正业。她下课就坐在座位上写作业,学习就是生活的一切。
她顺利考上了上海数一数二的初中,进初中之后第一次正式月考,小黎考到全班第一。
为了保持住名次,她强迫自己每天写作业到凌晨两三点钟,像机器一样地连轴转,而她却完全没有累的感觉,因为拔尖的成绩排名让她觉得自己站在了人生的巅峰,带给她极大的满足感。
爸爸妈妈看到她这种学习的状态,也是笑眯眯的,很高兴。
这个近似”疯狂“的状态持续3个月,小黎终于绷不住了!
有一次小黎写错了一道题,被老师点名批评太粗心。妈妈也一直在数落她,“你是要浑水摸鱼吗?”
小黎一开始觉得委屈,但很快她又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努力的关系,她对自己说,明天我要更认真……只是她发现自己越是这么想,注意力就越不能集中,然后全天都很困,想睡觉。
她请了假,睡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饭,都在睡觉。再也学不进了,她提笔会呕吐,脑子里冒出了想死的念头。后来被心理医生确诊为焦虑症+抑郁症,她开始服药,但副作用很大,吃得胃疼。
医生建议她回去上学,但坐在教室,她完全听不进老师上课的内容,老师也害怕她的精神状态,劝小黎转学。
听到转学两个字,小黎崩溃了,好不容易才考进这个学校的,怎么能转学呢?
她白天看到任何一个东西,都会联想到自己不够努力:比如看到一个人的衣服是蓝色的,就会想到她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蓝色,她现在每天都在好好学习;听到鸟叫声就会想到,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是6点起床的……所有所有所有的事情,最终扯到学习上面去……
晚上她会做噩梦,梦到上一届成绩不好的同学,被扔到一个尸体堆里面,然后,她就是这一届成绩不好的同学,马上也要被扔到这个尸体堆里面去了。
饱受精神折磨的小黎,后来找到陈默老师。
早在五六年前,陈默老师就预言道:“再这么下去,孩子都会死给大人看。”
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崩?就是像小黎这样的把自我评价完全维系在成绩上的孩子。
你根本想不到的是,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老师一句例行公事的训话——好学习=好孩子=好未来,就成了捆绑小黎前半生的魔咒。
小黎的妈妈在看了女儿的自述之后,也写下了一封沉痛的忏悔信:
对不起,丫头,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我没有把一些特别好的价值观传递给你,反而在这样一个全社会教育焦虑的大背景下推波助澜。我自己因为读书才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转变,又因为社交的局限性,我的格局变得很小,认为读书是成功的捷径。最后居然对你造成了那么大的伤害……

如果说没发病之前的小黎是“来报恩的孩子“,那天天这样的男孩儿,就是彻头彻尾的反面。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天天的心思就没放在学习上,每次考试都只有七八十分,他觉得“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玩”才最重要。
他的情绪控制非常差,和同学一言不合就会扭打起来。
妈妈时不时会收到老师的告状,她拿儿子也是没辙,吼完不听,屡教不改,最后只能拿起衣架狠狠地抽。
没想到上了初中之后,这个名副其实的”熊孩子“在各方面都来了个180°大转弯。
他意识到自己小学基础差,开始暗暗着急,每个星期都去问表哥讨教数学题。课外的时间,除了足球训练外,他全部都花在了看书上,“我看了不下1000多本书,四大名著,历史、生物、地理……手边有什么书我就看什么。”
天天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现在班上的历史课,老师还会让他当小老师来讲课,他脑袋里装着很多历史人物的故事,看一眼老师的ppt,就能从脑子里搜刮出来侃侃而谈。
学习状态好了,又受到了老师的鼓舞,天天的成绩进步了一大截,从年级倒数冲进了中段位,他还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初中毕业前要考进年级前150名,他对自己有着充足的信心。
为什么天天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陈瑜采访了天天的妈妈,没想到最后挖掘出了堪称“宝藏”的育儿经:
天天的妈妈从小在农村长大,初中毕业就去大城市打工,认识了天天爸爸就结婚生子了。孩子全靠她自己摸索着带,她比较强势,天天爸爸为了不跟她发生矛盾,也不太吭声。
天天上小学,老师反映最多的就是孩子调皮、好动。天天妈一听到老师的告状,就特别紧张、特别焦虑,孩子屡教不改,那就只能靠“打”了。
天天在小学跟同学发生矛盾时,老师其实也没去了解孩子心里真正的想法,班上同学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吃亏,在群里说话蛮难听。天天妈看了就很崩溃,她不是像他们说的不管孩子、溺爱孩子。但因为没文化带来的自卑,天天妈没有站出来,说一些维护孩子的话。
到四年级的时候,天天的厌学情绪特别浓,经常回来说不想再上学了,天天妈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自己的教育方法肯定有很大的问题。她就去网上扒各种育儿文章来看,还加入了一个育儿群,群里家长分享的书,她都买回来看。
这些学习和交流彻底刷新了她的教育认知,原来她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也会习得大人处理情绪的方式
她尝试着把学到的教育理念落到实操,对天天对态度也开始缓和下来。家里的氛围一下子松弛了不少,天天的状态有一点点变好。
然而六年级的一天下午,老师又来告状,说天天把矿泉水瓶子从楼上丢下来,砸到了低年级孩子的脖子。天天妈连忙赶到了学校,但这一次她没有像过去那样啥不顾的就责备孩子。
她先是特别冷静地对老师说:“现在那个孩子怎么样了?如果需要,我带他去医院看一下,该我们负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负!”
老师听到她这么说,态度也有所缓和。后来受伤的孩子被叫上来,说自己只是一点小伤,没什么事。
天天随后给孩子赔礼道歉。之后他和妈妈道出了原委,当时在上体育课,老师什么也不让他们做,他心里有情绪,就想丢瓶子发泄一下。瓶子扔到墙上,反弹回来,正巧那个教室的窗户开着,就落到了那个孩子的脖子上。
妈妈头一次非常耐心地听他讲完,可能感受到妈妈的态度,天天竟意外地哭了。他说自己受到的触动很大那一刻他是真的知道自己在行为方面也需要学着去调整。
自那以后,妈妈再没接到过老师的投诉!

再来说学习,天天进了初中,因为小学学习习惯、基础太差,他依旧是全班倒数第一,他即便是想要奋起直追,畏难情绪还是很重的。但天天的班主任包括任课老师却没有让孩子觉得他们会放弃他,也没有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这一点对孩子太重要了!
而在小学时从来没有在集体中感受过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他,在初中的一次运动会铅球比赛,拿到了全年级第一,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夸赞他。于是天天就倍受鼓舞,表现越来越好。
天天学习的自律、主动性、内在动力终于慢慢被激发出来了到了初二,他从年级排名400多名上升到200多名。
其实这和初中老师以及整个集体给到的尊重和温暖是有很大关系的。
“教育认知提高了,自己变得有力量了,当家长其实一点都不累。”一个母亲有没有智慧,跟她的学历无关,跟她的社会地位无关。
天天妈妈初中毕业从农村到大城市打工,在她身上发生的蜕变,也是每个孩子都会希望在自己妈妈身上发生的。
小米在公办学校读书,成绩在年级前二十。重点是,她居然用“欢乐无比”来形容上学心情。
小米特别喜欢生物科学,她在这方面掌握的知识远超过了教纲的范畴,她可以和你从尸检时死者身上紫斑的鉴定聊到南美洲的生物多样性,开阔而有趣。
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虽说只是一名14岁的学生,但对各类教育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能一两句话就切中要害——那是埋头刷题绝然刷不出来的思考力。
比如说起家庭教育,对爸妈的教育方式,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他们画了个圈,在这个圈里,你随便跑,但是只要出了这个圈,就有问题了。
但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的这个“圈”被画得特别大,是建立在我比较自律的基础上。真正智慧的父母,他肯定会应变的,不同的孩子,这个圈的半径肯定是不同的。
其实真正有后劲的孩子,身上都会有相同的特质:他们学习的疆域不受考纲所囿,能自由拓展和探索;好成绩不是他们启动自我学习的目标,而是随之而来的结果。
学霸小姑娘畅畅也是,从小到大她都没有上过补习班,成绩一直稳稳的排在年级前十,妈妈没有刻意的管过她的学习,考得差不批评,考得好也不会奖励。
小学零基础入学,别的同学因为提前学,都能考100分,她只有60分。
但妈妈觉得没有必要去补课,就让畅畅跟着自己的节奏来。到了二三年级她的成绩就慢慢追赶上来了,到四年级之后就稳定地保持在前列了。

看到女儿学有余力,爸爸妈妈也不急着给她加码,业余时间就由孩子自由支配。畅畅有比一般孩子多很多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看了上面两个“牛娃”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说:“这是妈妈命好,摊上了自律的学霸女儿。”
但倘若你看过畅畅妈的育儿观,或许会禁不住感慨,这些优秀孩子背后家长的格局:
父母不应该去参与孩子人生的“化学反应”,我们要做的是成为激发他们潜能的”催化剂“,比如,坚定地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爱,引导他们客观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他人的评价,认识觉察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事负责……
孩子天生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方向比方法更重要,联结比教育更重要,教养者是什么人比具体做什么更重要。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有用,记得给文章右下角“点赞”“在看”双连击哦!也可以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哦!
↓↓↓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我的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