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潮玩是一种智商税吗?
有人觉得是,他们的理由是这种产品是可以批量制造的,被追捧和被喜爱都是因为人为制造的稀缺,本身并没有这么高的价值。
而对于否认这是一种智商税的人来说,喜欢即合理。即便不是独一无二,我依旧可以喜欢它。更何况工业的娃娃同样可以创造独一无二,因为还可以改娃呀。
改娃可是一门值钱的手艺,一个潮玩娃娃放在盲盒里,也就只要几十元。但要是被改娃师改成了独一无二的精致娃娃,它就会成为有价无市的珍品,价格一路走高上不封顶。
· 向右滑动 ·
当然改娃也是一门手艺,一般人也做不了这个工作。创造力、精细度、熟练度不可或缺,很多改娃师甚至可以月入过万,改一个娃赚上几千不是梦。
只是改娃师本身也没有科班的「说法」,先是自己喜欢开始 DIY,做得成功有了知名度就可以开始接单。那么,既然没有很高的准入门槛,为什么你不试试呢?
反正,我们是先试了试。
一次不是很彻底的改娃,换了一身柴犬衣服
如果你可以亲自上手改娃,你想把它改成什么样呢?广州最近新开了一家改娃手工坊,你可以在这让店家上手改你的玩具,也可以自己上手改你的玩具。两种都要付费,前一种是为手艺人的技艺付费,后一种是为自己的体验和课程付费。
一次手涂的改娃课程需要花 168 元,用这个价格你也可以买上一套齐全的改娃工具,但在店里体验的时候交这笔「学费」可以让你翻车得没那么离谱。
我们选择了两款潮玩带到店里二选一,现场改娃师建议我们选择用泡泡玛特十二生肖系列中的老鼠系列出征改娃。
因为这个娃娃组件少、好改,适合新手,而另一个带去的小甜豆组件很多。费时费力的同时增加了改娃的可能性,但也更容易失败。
一个组件多的娃娃有这么多组件,而我的超低难度版本只有 4 个
而在改娃的两种方式里,我们选择了手涂,也是因为喷涂的门槛更高。
喷涂需要戴口罩操作,操作台还有通风管、水帘的设置,尽可能减少喷涂涂料对人的影响。喷涂涂料的毒性让整个过程也有更多的危险性,因此还需要上一定的课程才能操作。
高达的修改基本都是喷涂
在开始构思娃娃的修改方向时,你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做参考,也可以自己发挥,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娃娃。
我这次就是基于原来的生肖娃娃形象选择了柴犬方向,毕竟二者都有耳朵,同为动物改的也方便些。
好野总结
其实 168 可以买全套的工具,但总的来说花钱体验也能少走弯路。例如新手应该选什么样的娃娃,涂改和喷涂有什么区别,一开始有什么雷点需要避讳。
因此我觉得这 168 还是花的值,感觉就像交学费,而且是所有素材都备好的学费。不亏!
虽然娃娃是一个整体的工业制品,但你想改的第一步是要把它拆开。
当然不是暴力拆解,而是找一个过,烧点热水,把娃放进去「煮」。煮过娃娃的锅就不能拿来煮菜的,因为这个过程就是用高温软化原先固定娃娃的胶,很多胶的物质也会留在锅里。
把一个娃娃扔进沸水里,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残忍和奇怪。但你不能觉得奇怪,还得不停翻面,调整火力。
煮娃很重要(图为拆完的娃重新返回热水固形) 
大火烧水放入娃娃,在沸腾前就可以调至小火。如果一只沸水在滚娃,那也不需要改了,娃娃的皮都会因为沸水掉皮,彻底废掉。
树脂材料给了娃娃光滑的脸蛋,要是被沸水煮皱脱皮,那就是直接「毁容」。你作为动手术的「医师」,是会被直接吊销执照的,可谓是「改娃未半中道毁容」。
为了不毁容,你还需要及时翻面,尽可能让娃娃受热均匀。煮娃几分钟后就可以把它拿出来擦干准备拆解了。
受热后娃娃内部的胶已经软化了,这个时候去掰娃就很容易。但对于新手来说,不敢下手更常见,因为很害怕掰坏。老师现场说的,不知道娃的特征盲拆、暴力拆解确实会比较难,甚至很多人掰的时候会掰到手痛,所以拆娃也是一个很需要「手熟」的工作。
拆完后的组件需要擦干
好在生肖娃娃确实很简单,拆解后只有头盔、脸、身子、尾巴四个部件,最难的过程可能是用刀把脸从头盔里撬出来。
要注意的是拆娃过程中胶也被拉长了,所以每拆一个部件还得把娃重新放回热水里让它恢复一下。不然就会出现上色上完了,发现尾巴怎么也塞不回身体里的情况,因为胶变长了,冷却之后还固定了。
重新放回热水可以防止胶体变形
好野总结
做功课的时候看到视频在开水煮娃就心惊肉跳生怕煮坏,自己亲自上手反而没这种担心了。调整火力,翻面温煮,这可能是整个环节我最擅长的了。
其实改娃和化妆很相似,都是卸妆、上妆,以此改变姿容色彩。唯一不同的是化妆只动脸,而我的改娃是除了脸都会动。
不是不想动,是有心无力。脸的肤色可以变,眼睛可以变,前提是你不手抖还有信心把眼睛画得好看。
这就是成功的作品,新手让一让,先别想
千纸鹤都折不好的我没有这种信心,果断决定先改衣服和头饰——但衣服和头饰也是需要卸妆的。
这个生肖娃娃原身子是棕灰色的较深颜色,为了更好的上色,我们需要把它原来的颜色给去掉。千万别小看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改娃圈也是经历过了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的进步的。
农耕时代,你只能带上指套,用棉签或湿巾蘸取稀释液并不停地给娃娃擦拭身体去色。整个过程耗时久,稀释液刺鼻,你的手动卸妆去色还会让娃娃颜色斑驳,留下一些印记。
左边为机器卸色,右边手动,前者光滑,后者很容易斑驳 
工业时代,你只需要拿一个袋子,在里面加水、加稀释剂、加娃娃组件,再把袋子放进超声波清洗机里。
一分钟,你就能得到一个去色彻底,平滑干净的娃娃组件,整个过程快速、无感、清洁彻底。
卸色后的娃娃
好野总结
自己上手给娃改色之后,你就知道工业革命为什么能给这个世界带来这么大影响了。效率、效率,完全不能比。
最后的上妆考验个人的功力。
如果你本身就擅长化妆或有一定的美术功底,那这一步对你来说并不难。只不过是原先的人脸、画纸换成了娃娃,你的才华依然可以展现。
但你要是没基础不擅长化妆,那你不仅要克服手抖,在接下来色彩搭配、上色着妆环节也都需要吃点苦头。
店里提供的颜色并不多,大部分想要的颜色都得自己调。颜料本身是水粉混合的,为了让它调色时更均匀,还需要摇匀。当然更帅的是放在一个机器上按压,高速转动的机器就能给你手动摇匀。
调色很重要,甚至可以说这个是一切的基础。就以我的柴犬成图看,很多人没有一眼认出很大概率也是因为……这个颜色不太柴。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去改娃,建议你在调色上多花心思,而且尽量一次性多调同样的颜色,不然在多次上色时,不同时期调色还有色差。
颜色很多,你可以按需调色
上色和化妆一样,有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少量多次。
找到娃娃的组件,用蓝丁胶和夹子一同配合,把每个组件像糖葫芦一样用夹子固定住,再把它插入到瓦楞盒上。接下来你就可以拿着夹子用笔刷慢慢上色了,先从大色块的开始上起,少量多次同方向上第一层漆。
第一层色,按照方向上色 
上好之后笔刷痕迹明显,不用着急,放瓦楞盒上晾干。晾干过程中可以去上其他的组件,同色优先上。干了的组件就可以着手画第二层,就这样连续画了五六层,笔刷的印子也就消失了,娃娃也全部着色了。不熟悉的人可以多画几层,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我上了七层)。
上色过程中一定要等到上一层组件晾干才能进行下一步,否则上一层的颜色也白上了。不过上色只是耗费时间,考验耐心,效果大差不离。
上色后的组件可以放置风干,实在干不了可以用吹风机辅助
到了需要绘画的阶段,那就是都是一样的手,为什么女娲捏它就格外费心呢?
在娃娃上面画画是每个手抖星人的敌人,即便用最小的笔刷,线条不流畅也很难看。一点点修补的过程大概率就是越来越偏移,遇到画错的只能用棉签蘸取酒精一点点擦掉,不仅要重画,底图也要重新补,只能用时间慢慢耗。
这也是我认为改娃师盒普通体验用户的最大差距。
柴犬眼睛是老师帮忙点的,我手一直抖
好野总结
说实话老师没上手拯救之前,我一直觉得我的改娃很失败,只是从灰老鼠变成了棕老鼠,点的豆眉也不是很成功。但是画上眼睛,突然间就能听到汪汪叫了,这也算「画柴点睛」。
不过我觉得这和我不擅长画画和化妆有关系,有化妆经验或美术功底的人如果试着改过 10 个,我感觉也快能上岗了。虽然我的改造很简单,但我在店里看到了巴斯光年版改造、吸血鬼改造,这些都是又有创意,熟练之后可以进行的探索。
还有小姐姐用超轻黏土给娃娃做造型,真的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完成后拼装
第一次的改娃体验花了快 4 个小时的时间,最后过程的柴犬眼睛实在是有心无力,是老师亲自下场帮忙修改的成品,但总的来说,大部分都是出自我手的改娃作品。
凑近看,你就能看到耳朵部分因为上色不够仔细的缺点,闻到还没散去的浓浓涂料味。
安装
但没关系,朋友圈的人看不到这些,你只需要在小摄影棚里拍摄一个修改版的娃娃,再附上一下过程中操作的专业工具,就能收获一片叫好声。
你还会这个?
还有这种技术,好专业。
我觉得你改的是比原先的好看。
店家还有小摄影棚,提供专业打光照片
别管是不是真的,至少这是你亲自装扮的娃,和自己买回来的不一样。你们之间有更深的连接,一起度过了几个小时的时光。
说起来改娃体验也很像拼乐高,在那几小时的时间里,你都可以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只是按照说明书来的乐高少了点可能性,改娃就像扔掉说明书的乐高积木,做成什么样都由你决定。
虽然一开始尝试总是没那么精致完美,但对你来说,这是创造,是独一无二。
至于你问我还要不要再来一次,我只能说改娃这种事也只有 0 次和无数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