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528010图,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的背景。
最近世卫组织发布了一篇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世卫组织给了一个结论——全球因为新冠疫情直接间接导致死亡人数近1500万。
然后就有人撰文解读这篇报告,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在知乎获得10人赠与专业勋章,这篇解读报告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中国不是选择动态清零政策,而选择与病毒共存或者躺平,按照世卫组织的测算模型计算,中国会死掉几百万人。
这篇文章附在本文后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阅读。
以下才是本文内容。
1  防疫政策的利益博弈
先说说不同防疫政策的利益博弈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与病毒共存或者躺平的呼声就越来越高,那么,共存派是否知道选择共存与躺平路线会死很多人吗?
他们当然知道!
都不用世卫组织的测算模型,美国因为疫情死掉上百万人的数据摆在那里。
那为什么共存派的呼声会越来越高呢?
这就是阶级决定立场。
全世界所有国家社会阶层大致是一个三等分的结构。
社会阶层金字塔结构
不同类型国家这个模型结构有一些区别,发达国家大致是纺锤体形状,也就是中间大,两头小,而发展中国家大致是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底部大,上头小——以中国为例,高收入人群大致有几千万,中等收入人群有4亿,低收入人群有9亿左右。
现在我们结合这个模型来看看不同防疫策略的结果。
其一,中国模式选择动态清零策略,严格防疫。
这种模式平时没啥区别,但是一旦出现大面积疫情整个城市就要静止,所有服务业场所都要关门,工厂也要停工。
这种情况下经济代价是很大的,但是不同阶层付出的代价又不一样。
如果按照大家的经济绝对值计算,高收入人群付出的代价最大,其次是中等收入人群,而低收入人群经济代价相对最低。
如果我们以年龄来划分,那么基本都是适龄劳动力人群(有工作与投资的人)主要承担经济代价,但是退休老人基本不用承担。
其二,国外共存模式。
这种模式下整个社会会死很多人,比如印度,按照世卫组织估算新冠疫情就死了几百万人。
但是具体是哪些人死呢?
还是结合上述阶层模型。
根据历史经验,新冠疫情死亡的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人,那么这些老人具体属于哪个阶层的人群呢?
首先高收入老年人群这个阶层因为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所以不会死;其次中等收入老年群因为居住在城市,也有相当的医疗资源保障,所以即使出现死亡,人数也相对较少;真正大面积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一定发生在低收入人群——农村、小城镇、以及城市边缘人群。
比较一下对应的社会阶层模型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上述两种策略对应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选择清零策略,大家都不会死,但是所有适龄劳动人群都会付出经济代价,层次越高代价越大,而65岁以上老人因为处于退休状态,经济代价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选择共存策略,低收入老年人群会大面积死亡,但是适龄劳动力(有工作的)与高收入人群至少短期不用付出经济代价(比如封城那种代价)。
所以,选择清零策略某种意义上属于一种特殊转移支付模式——用适龄劳动人群经济代价换取低收入老年人的生命。
按:上述属于最简单的模型分析,它的前提是严格防疫情况下采取封城的模式。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选择清零模式从长远来看对经济更有利,但是人都是短视的。只要封城让人短期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当然,很多企业现金流也只能支撑较短时间,这也是中小企业更容易短视的主要原因),所以很多人就对清零策略啧有烦言,对清零策略非常不满。
现在我们不去探讨,清零模式对经济长远的影响,只假设严格防疫情况下(比如封城)不同阶层的利益博弈。
过去我在饭桌上经常会遇到有人这样提问: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选择与病毒共存,为啥只有中国坚持清零策略?
这句问话的潜台词很有点中国独立独行,“逆全球趋势”的味道。
其实中国防疫策略一枝独秀也很好理解,我们还是按照上述社会阶层模型来分析。
在西方国家,对于统治阶级而言,社会财富主要都是适龄劳动力创造的,而低收入65岁以上老人创造财富的贡献基本为0。
舆论话语权也是适龄劳动力垄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低收入老年人群几乎就没有发声的渠道。
以中国数据为参考,目前上网人数大致是10亿人,未上网人群有4亿——这4亿人除了未成年人,其它就是最低收入的老年群体。假如我们选择躺平,死掉几百万人,这几百万人大概率就会集中在这个人群之中。
所以,西方国家选择躺平与病毒共存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政治、经济上讨好了高收入人群,舆论上中等阶层人群也不会有反对意见,财政上因为低收入老年人死一大堆反而减少了福利与养老负担。
唯一的瑕疵就是选择躺平很不道德。
现在我可以回答为什么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选择与病毒共存,却只有中国坚持清零策略?
因为只有中国政府能坚持做符合道德讲良心的事情,如同只有中国政府才能坚持转移支付模式,才能坚持做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工程。
那句话怎么说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
2  阶级决定立场
现在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美国这个国家很有特色,明面上被标榜为人类的灯塔、自由的象征,实际上美国却愿意选择与人类社会一切邪恶的事物共存——除了与病毒共存之外,还愿意与枪支共存、与毒品共存。
为什么?
其实核心逻辑都是一致的。
我们还是对照社会阶层模型来分析,以枪支为例。
过去我的文章《美国为什么禁枪这么难》阐述了美国无法禁枪的法律渊源,今天用阶级模型来分析。
美国枪支泛滥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但是,这些危害的代价都是低收入人群承担,比如美国校园枪击案都发生在最拉胯的公立学校,枪击死亡的学生都是低收入人群的孩子。
而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是就读安保完善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从未出现过恶性枪击案件,高收入与中产人群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遭遇恶性枪击事件。
但是如果禁枪却会极大损害军工集团的利益,美国军工集团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团体,美国十大政治家族在军工集团都有股份。
所以,不禁枪死掉的都是低收入人群的孩子,而禁枪却会伤害高收入人群的利益。
毒品也是同样的逻辑。
那么美国为什么不愿意与中国共存?
因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权会造成巨大冲击——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美国维持单边霸权。
美国全球霸权给美国高收入人群带来丰厚的利益,但是这个利益是美国中下阶层人群享受不到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GDP增长了3.5倍,美国最富裕人群财富增加了4倍+,但是美国中产阶级人数占比反而从冷战时期的80%锐减到现在的49%。
而遏制与打压中国,代价却是美国低收入人群承担。以贸易战为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让美国家庭年均增加1750美元的开支。
相反美国对华发起科技战,对华为实施全面封杀,导致华为高收入手机几乎全面退出市场,光是这一点就让苹果市值增加了3000亿美元。
代价是美国普通家庭分担,红利却是高科技公司独享。这就是特朗普时期对华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在美国获得精英阶层几乎全面支持的逻辑。
那么,美国会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吗?
不会。
因为如果是常规战争,美国会输得很惨;如果是核战争,就是同归于尽的结局,这两种结局都会极大的伤害美国高收入人群利益。
今天的文章就是给大家一个思路,按照这个社会阶层模型去分析国家决策的逻辑——谁受益,谁买单,简单直接一目了然,如果再上升到哲学高度大致就是这样一句话——
物质决定意识,阶级决定立场。
同样,你也可以用这套模型去对照分析中国宏观政策,就慢慢能理解执政者的苦心与诚意,就慢慢不会因为社会少数灰色现象而怨气冲天牢骚满腹。
国家宏观政策包括不限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转移支付、脱贫攻坚;包括房子去金融化、教育去资本化、医疗去市场化;包括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财政扩张支出、基建适度超前……
以上谁受益,谁买单?
然后你就明白那些牢骚反对的声音的源泉,明白在有些时期有些人为什么会热衷于移民……
3  如何看待世卫报告
以下就是知乎用户海阔天枫的回答——《如何看待世卫组织公布新冠导致直接与间接死亡人数近1500万》。
世卫组织这项研究意义重大。WHO不光公布了报告,连具体的计算表也公布了。我就拿着原始的excel表做了加工和处理。
这个研究成果,解读上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研究算的是“2020年-2021年”“全球各国”的“超额死亡”为啥标题要加“covid-19”,是因为“新冠全球大流行”并没有结束。
有人争论die from、with争半天。WHO的研究实际上是个“全口径”,直接间接都算,在这个时代地球人的生老病死都和covid-19相关连。
第二,超额死亡该怎么理解?简单来说,比如2015-2019年每个国家人口死亡率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趋势”上。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浮动有限。
但是“新冠疫情”对全世界的经济社会冲击是全方位的,许多国家死亡人数大幅上升。必然大幅偏离了“原有趋势“。那么,这种偏离,到底有多大?这是WHO要求证的关键。
第三,WHO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分两步。首先,算出原有趋势下,一个国家每个月的死亡人数。然后,用该国当月实际死亡人数(包括一定的估算测算),减去“原有趋势预期”人数,得出的就是超额死亡。
第四,把2020-2021年两年里,每个月的这种变动累积起来,形成最后的结果。
以越南的情况为例:
黄标那行是每个月的变动,后面一行是累积是数值。和大家印象一致的是,越南此前也采取“动态清零”的策略,单月超额死亡一直是负的。
这个该怎么理解呢?其实很简单。你天天带口罩,洗手消毒,冬天的呼吸道疾病也好,平时乱摸东西吃进肚子的“病从口入”消化道疾病也好,都会大幅减少,健康水平自然提高,死的人也就少了。“流感也死人”不是假话。
但是,非常明显从8月份开始,面对德尔塔的冲击越南破防了,单月超额死亡迅速转正。导致两年累计的“少死人优势”消耗殆尽。
最后,截至到2021年底,两年大流行中,越南比“固有趋势”少死亡6211人。
然后,用6211除以越南总人口,就能算出一个指标:年均10万人超额死亡率。这里要注意,6211除以越南两年平均人口(9775万)结果是十万分之6.36。最后的表格里,又需要算术平均除以2(年)就是最后的结果3。
然后,看个全景图。
excess.mean就是【两年年均每十万人超额死亡率】。后面中文的,是我根据这些数据的计算,也就是乘除法。
两年折算人数,就是总人口X超额死亡率=超额死亡人口。印度麻了,470万。
截至2021年底新冠死亡人数。是我从ourworld in data网站查着手填的。单位是【万人】
后面两项是,如果这样的超额死亡率/新冠死亡率发生在中国,死的人是多少?怎么看,都是麻。
中国2019年死亡人口是997万,近年来平均是1000万左右。我再把话说明白一点,用WHO这一研究解释中国,就是通过“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我国两年比起“固定趋势”上少死了6万人。
那么,比起“躺平”“共存”中国少死了多少人呢?数以百万计!!
这里其实能看出几件事。
第一,严格的卫生防疫是可以明确减少死亡,甚至死的比原来趋势还少的。
第二,非洲人口大国,新冠死亡少,可能真的是没法检测出来。但超额死亡是回避不了的。
第三,动态清零,在保护健康、保护生命上确实非常非常有用。
下图是超额死亡率小于10万分之5,人口超过200万的国家。
中国、朝鲜、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曾经动态清零严格防疫的国家。
越南破防的图,上面已经放了。
日本,真正的高感染高死亡,来自于2022年1月之后的奥米克戎这波。
另外,日本经济依然承受着疫情冲击,忽上忽下。
最后,补充极其重要的两个点:
第一,是long covid的影响。英国ONS统计是,现在有2.3%的英国人受到long covid的影响。美国GAO数据,2300万人受到影响,100万人因此离开劳动岗位。
第二,关于经济。其实类似WHO的这种研究也非常容易做。因为疫情之前,IMF也好世界银行也好,各国经济研究机构也好,预测各国经济都会往前预测两年。
那么,本身研究起来也很简单。比如,2020-2021年GDP规模有没有超过2019年水平(很多国家没超过),以及离原有的增长趋势有多远。再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这个课题,大型的研究机构就能做。希望有人做吧。这么详细的研究做出来,不排除中国继续“赢麻了”的可能性。
站在当下,我们国家依然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实话说,经济领域的代价并不小,但换来的是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未来,需要有更加精准科学的行政管理社会防疫手段,也要去顺势推动分级诊疗,加强疫苗接种,支持企业开发药物、更高效的疫苗、更加精准快捷的检测手段。
对于防疫的投入,既可看作一种成本和负担,也可看作一种投资:加强基层组织、构建更加科学的诊疗体系,充实公共卫生医疗资源,提升全社会数字化水平,让干部群众认同站稳“人民立场”,这些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想要化危为机,此时我们更需要团结一致,跟党走。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日增10万!台湾疫情怎么突然爆炸了?
2.《如果中国选择与病毒共存,结果会怎样?
3.《“病毒共存论”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PS下图是猫哥在知识星球关于台海博弈的深度分享,感兴趣的朋友长按图片或者扫描二维码均可加入,欢迎大家来星球一起交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