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模式的创新,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一定能够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从ESG的角度,对环境的影响上,也是一个更好的体现。用户不需要把所有IDC的设备都打开,在业务低谷的时候也使用这么多能源,而是根据按需求使用,更加践行可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模式不断优化的效率,使得商业向善,企业向善做到更好。”
——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裁、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主任卢勇
中桥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企业IT正在向“即服务”演进。从客户的需求角度看,这是从CapEx(资本支出)到OpEx(运营支出)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6月初,《第一财经》推出了主题为“新型付费服务能否在IT领域异军突起?”的微博连麦直播活动,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顾问李萍,德勤亚太消费品与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裁、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主任卢勇和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单仁共同探讨了“新型付费服务能否在IT领域异军突起”这一话题。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经济复苏的主推动力,伴随新型技术的发展,IT信息化投入已经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配置。但是,疫情的反复给众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平添了不确定性,一边是不可缺少的IT技术,一边是昂贵的成本支出,也成为管理层在公司治理中不可回避的考量。顺应企业在控制成本和技术完备的两全需求,一种按需付费的新模式逐渐在IT领域受到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全新的按需付费模式在IT领域能不能形成全新需求服务满足的增长点值得研究。针对这些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四位嘉宾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疫情之下
企业如何更好降本增效
新型服务能否在IT领域异军突起,前提在于究竟有多少企业期待和需要这样的服务。复工复产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而企业在成本控制端也有了很多工作,不少公司会面临策略制定和预算控制方面的压力。在选择服务提供商方面,企业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裁、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主任卢勇分享了他的观点:
卢勇:
疫情之下,更多企业在考虑如何降本增效。IT投入过去是支撑性投入。但是到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都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必须依赖于这样的基础架构,能够带领业务往前跑,所以IT投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数字经济的时代,企业可能对业务把握上存在不确定性,不能根据事先的规划来制定IT采购、基础架构等部署。但是有了按需服务的机制,企业可以完全根据市场变化做动态调整,而且前面不需要做更大的投入。所以从成本节约、从业务响应上来说,按需付费的优势非常容易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按需服务实际上也是增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对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在IT和基础架构上,是在业务上。有了按需服务,就可以帮中小型企业更好的增强业务支撑,提高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市场变化频繁
企业应当“抓大放小”
数据,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的数据服务,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非常重要。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无论是通过策略的制定需要依赖数据,还是消费者的相关数据都十分关键。
在疫情之后的复工复产当中,消费品又是一个增长的行业,如何运用数据,以及消费品行业的客户如何选择数字化服务是当下数字供应商关注的焦点。对此,德勤亚太消费品与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认为:
张天兵:
零售行业在过去几年变化非常大,它的变化来自于整个行业中间业务模式的大量转型。疫情期间,线上变得更加重要,所有消费品的零售企业都在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据化转型。
消费品零售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天天在变,新零售的业务模式层出不穷,企业本身数字化的应用也是层出不穷。在这些方面,要能够及时跟上,甚至于有时候能在技术方面做引领。从服务商能力看,要能够支持所有的这些变化。
按需提供服务的方式,能够让零售企业聚焦在自己业务转型的主业,而不是在技术投资方面或者在技术应用方面被拖后腿。相信这个趋势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更好的引领作用。
IT变化太快
年年做预算已跟不上时代
企业客户对于IT设备投入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对于数字化转型而投入的各项成本如何预算以及规划,依然是难题。新型付费服务能否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接触了大量企业用户的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顾问李萍认为:
李萍:
很多客户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转型离不开IT基础架构。在数字化转型中,打一个比方,基础设施是看得见的冰山,实际上有许多IT需求隐形在海底之下。在IT投入中,看得到的冰山好比是硬件配置费用,看不到的冰山就是我们的服务、运维等各方面服务费用。企业如果要完成一整套的数字化转型,就要做好三到五年的IT规划。
每一个客户在每年年底做第二年预算的时候,每一个部门IT这一块都会做明年需要的需求预算。目前市场上看到的IT采购,大部分还是业务部门去提需求,CTO、CFO去审核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我能给你批多少,明年你就用多少。业务部门的挑战是,批下来的预算去采购IT服务是否可以达到我想要的。
这样的背景下,戴尔最新推出的APEX FOD按需计费模式(全称:Flex on Demand),可以帮助企业取消这种年年做预算的模式。因为IT存在很多不确定性,IT产品的技术升级、技术迭代非常快,竞争对手产品更新、业务升级,业务创新能力比我强,它的市场占有率就会比我高。
客户使用戴尔的企业级产品,包括服务器、存储、超融合、数据保护产品时,可以选择戴尔按需计费FOD模式,按照产品的使用量和时间以及容量进行付费。而且这种付费是让企业客户先使用戴尔的基础架构设备,我们定期给企业出使用报告,企业确认了这个使用报告之后再付费,所以这是一种先使用、后付费的模式。
同时,戴尔科技自身是一个硬件厂商,会先把满配的设备放置到客户指定的地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使用。这个模式让私有云的搭建或者基础设施硬件的建造,拥有了一种像公有云一样灵活付费的模式,可以极大降低客户运营的成本,使客户业务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客户也不需要为一些用不着的IT资源去付费。
例如戴尔的存储产品,我们每一个客户都不是一直百分之百使用我们的设备,会有使用的波峰波谷。按需计费可以帮助客户清晰的看到这个IT资源他使用到什么程度,让用户只为使用的IT资源来付费,这样可以为企业客户更加精准的提供他需要的设备。客户也不需要每天为IT做一些不可预测的预算。按需付费可以选择时间段,比如三年、五年,可以根据企业客户,根据产品的黄金使用生命周期定期限。
计费模式概览
面对更加精细化需求
公有云“灵活”不再
不同实力的企业对于云服务商的需求不同。公有云或者其他类型的云服务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究竟有什么区别?服务定制化的流程,能在多大程度精准的帮企业解决它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单仁认为:
单仁:
某些高速成长的企业,特别是对数据的要求特别高的企业,今天公有云标准化的服务确实可能满足不了需要。它们需要一些个性化、定制化,甚至在某些数据维度上更加丰富的一些服务。过去大家只能委屈自己使用标准化的公有云,把需求端的需求减弱。
未来对于整个数字经济来说,数据维度需要会更加丰富、精准度更高。今天的公有云不只是给空间,也给解决方案,但这个解决方案只能适合特定的背景和特定的需求,很难响应特别个性的需求,这点和私有云的部署有差别。
今天任何体系一升级,它需要的计算能力、计算速度需求更强悍。对企业来说,做私有部署时需要更多投入,不需要增加投入时,能够给到非常好的技术升级,响应软件系统化的需求,由此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服务提供商。按需付费在这方面有特别好的优势。
IT消费新模式: 
戴尔“按需计费”Flex on Demand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经济模式中的一个亮点是:“订阅经济”、“即服务”、“按需付费”这类热门词反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今天的客户更多地关注如何享用产品的功能服务而非去拥有这件产品,这也促使传统IT的工作重心从产品销售往平台型服务供应转型,只有找到新的模式,才能够符合市场的变化需求。
相对于传统IT和产品交付模式,“即服务”、“按需付费”的价值在于采购灵活、交付灵活、使用灵活、消费灵活,让客户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层面,而不必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在他们并不擅长的底层技术上,从而更有利于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即使遇到危机,也能更快地摆脱并重回正规。
去年5月,戴尔在全球发布了APEX产品组合。这是一种针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费”的订阅制的即服务模式。目前戴尔在中国已经落地的APEX定制解决方案Flex on Demand(简称FOD),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既有类似公有云的灵活分配,又有自建数据中心/私有云的安全可控、高性能保障的方案。客户只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履行对应的付款义务,即多用多付,少用少付,并且可以按月支付。
在FOD的方案里,比如用户日常需要用60%的IT资源,则戴尔会按照100%的基础架构设备交付并部署,用户只需要每月按照60%的实际使用量来付费,业务高峰期若需要用到70%或80%的容量,则可以灵活扩展IT资源,该月按照实际使用进行收费,若下个月回归60%,费用继续只对这60%收取。这对于现金流不充足的企业来说,无疑大大缓解了前期资金压力,而且将可以IT基础架构带回本地,更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放心。
按照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近2/3的数据中心都会不再自己采购设备而采用这种即服务的模式。戴尔金融服务专家表示,传统的采购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而FOD这类按需计费的即服务模式会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型驱动力之一。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戴尔FOD按需计费更多信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