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贰拾叁》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5356字 | 阅读需11分钟
引言
1954年,全世界的目光汇集于越南北部的奠边府,一场决定印度支那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大决战的双方法国与越南,在奠边府调兵遣将,剑拔弩张。大决战也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十分紧张,险些扔下了原子弹。
背景
在我们传统的教科书里,越南战争“是一场由肯尼迪发动的、约翰逊升级的、尼克松了结的战争”。其实,美国对越南的干涉,始于杜鲁门时期。这一时期,美国采取了间接干涉政策,即通过援助越南的宗主国法国镇压越南独立同盟会(简称“越盟”),从而完成其防范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地区扩张的目标。
越南事务,本是法国人留下的烂摊子,美国为何要插手?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19世纪中叶,法国人开始入侵越南,经过三次法越战争后,越南才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但是,法国人的殖民统治并未维系多长时间。1940年,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并未破坏法国殖民统治越南的基本架构,而是采取日法共治的统治架构,对越南进行殖民统治。1944年,盟军攻占巴黎,自由法国宣布维希法国为非法政府,戴高乐也意图收回印度支那,日本惧怕印度支那会成为盟军进攻日本的一个跳板,于是在次年的3月9日,对印度支那发动攻击,结束了法国人对越南的统治,独占印度支那。之后,扶植越南末代君主保大帝成立了越南帝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保大帝退位。9月2日,越盟领导人胡志明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在独立演说中,他引用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我们认为以下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主平等地创造每一个人,并赋予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安排,日本投降后,中国军队进入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以北的地区受降,英国军队进入北纬16度线以南的地区受降, 此后,法国派兵重返印度支那,恢复了其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1945年9月23日,6000名法军对西贡的越南人民武装发动了攻击,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罗斯福与印度支那国际托管计划
美国对于印度支那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在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提出了对印度支那国际托管计划,即把印度支那这一地区委托给3到 4个国家进行为期25年左右的管理,直到其能够自立为止。罗斯福还指出,不应将印度支那交给法国。这一计划带有强烈的反殖民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却无法得到英法两大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支持。英国率先表示反对, 1943年,丘吉尔宣布:“英国的目的在于完全恢复法国的领土和殖民地。”英国对美国的托管计划早就心怀不满,一方面担心美国的托管计划会危及英帝国在东南亚的殖民体系,另一方面担心美国借托管计划向东南亚进行渗透。法国对美国的托管计划反应更为激烈,法国已经占领印度支那数十年之久,将其视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戴高乐为了重新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找回法国的颜面,坚持恢复法国对印度支那的统治。
罗 斯 福
同时,美国政府内部的“先欧后亚”官员和一些军方人士也反对罗斯福的托管计划,他们认为,在印度支那问题上与法国闹僵,不利于战后美国扶植法国对抗苏联的战略。
面对如此大的阻力,罗斯福总统逐渐放弃了他的托管计划,至1945年4月3日,在罗斯福的授意下,国务卿斯退丁纽斯发表声明称,战后的托管体制适用于从敌国脱离的地区,印度支那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托管,这意味着罗斯福正式放弃了他的托管计划,将印度支那交给法国自行处理。
杜鲁门政府:从中立政策到间接干涉
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后,开始了恢复其殖民统治的战争。起初,美国方面对于法国开启印度支那殖民战争的行动持中立的态度,既不支持, 也不反对。但令人意外的是,胡志明也在寻求美国方面的帮助,1945年底至1946年初,胡志明至少写了八封信给白宫,要求美国帮助越南从法国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但他的信件石沉大海,美国方面根本不予以回应,这就让胡志明不可避免地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怀抱。
1947年是美国对外战略的转折点,杜鲁门主义和对共产主义势力遏制政策的出台和应用,让美国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的选择余地逐渐变小。苏联的威胁让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美国需要法国在欧洲牵制苏联,还需要让法国同意其让联邦德国重新武装、加入欧洲防卫共同体的要求,但是法国反对联邦德国重新武装,美国不得不以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为条件,换取法国在重新武装联邦德国问题上的妥协。当法国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印度支那战争时,美国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美国还允许法国使用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遗弃在太平洋地区的原料和物资储备,武装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军队。
杜 鲁 门
1950年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率先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也纷纷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这极大地改善了越盟抗法斗争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抗敌,让美国无法再维持表面上的中立政策,因而转向间接干涉政策。1950 年 2 月,美国承认了南越保大政权。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了一份针对印度支那的指导文件,为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奠定了基调。文件明确指出,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一旦印度支那被共产主义阵营控制,缅甸和泰国也会落入共产主义阵营之手,东南亚的战略平衡就会被打破。美国把整个东南亚视作一副“多米诺骨牌”,而印度支那则是骨牌的第一块,一旦陷落,东南亚就会发生“骨牌效应”,被共产主义阵营所控制。5 月,杜鲁门政府决定给予法国扶植的保大政权以 1000 万美元的军事援助,还派出一个军事援助顾问团到西贡监督美国援助的使用状况。美国政府正式抛弃了中立政策,转向支持法国和南越,开始间接地干涉起印度支那事务。对此,法国国会议员杜蓬特评论道:“印度支那已经成为西方文明的前线战场,印度支那战争已经成为冷战的一部分。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此时的美国,既负担着沉重的欧洲防务,又被朝鲜战争所牵制,无暇顾及印度支那事务,只能加大对法国的援助力度,让法国作为印度支那地区抵挡共产主义势力扩张的防波堤。1953 年,美国支付了法国印度支那战争开销的三分之一,印度支那战争的局势并未因此而好转,法军逐渐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艾森豪威尔与“秃鹫行动”
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同年,朝鲜战争结束。为掌握冷战的主动权,新总统提出了“新面貌战略”,主要内容有:深化遏制政策,依靠盟国陆军,以大规模报复、核威慑、心理战作为新的对抗手段,来降低美国海外干涉的成本,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中苏开展有限接触。与新面貌战略相对应,美国进一步加大了对法国的援助力度,“纳瓦尔计划”为法国提供了3.8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1954 年,美国支付了法国印度支那战争军事开销的80%。自1950年至1954年,美国为法国提供了共计 26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法国在印度支那战场的颓势,并未因为源源不断的美援而得以扭转。在越南北部的奠边府,大批法军陷入越南军队团团包围之中,处于不利的境地。1954年3月13 日至3月15日,越军对奠边府发起攻击, 攻克了法军三个据点。3月20日,法国总参谋长保罗 · 伊利访问美国, 敦促美国采取补救行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德提出了“秃鹫行动”计划,拟出动 B—29 轰炸机和舰载机,携带常规炸弹和原子弹对奠边府的越军进行大规模轰炸,从而解救被围法军。艾森豪威尔对 “秃鹫行动”颇感兴趣,出于谨慎,他并未立即表态,对伊利的要求, 也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
艾森豪威尔
3月末,越南局势持续恶化,艾森豪威尔不得不考虑在印度支那实行“秃鹫行动”或者投入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但是,许多因素限制并影响了总统的这个决策。
一是国会的制约。4 月 3 日,艾森豪威尔召开会议,与国会两党的八名领袖讨论军事干涉计划。在会上,国务卿杜勒斯提议美国派遣海、空军力量支援法国和南越政权,共同对抗北方;雷德福德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军事干涉行动是必要的。而国会的部分领袖们则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印度支那地区在战略上对美国至关重要,但是绝不能再发生朝鲜战争那样的事情了。在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中,美国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国会支持军事干涉印度支那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到盟国的支持。也就是说,国会反对美国对印度支那的单边军事干涉行动,但是支持对印度支那的多国联合干涉。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德,“秃鹫行动”计划的提出者
次日,艾森豪威尔在白宫召开秘密会议,他同意杜勒斯和雷德福德提出的对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的计划,也认可国会的部分领袖们的忧虑。他指出,军事干涉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这必须是一场多国的联合干涉,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必须参与干涉行动,如果可能的话,还要让菲律宾、泰国等远东国家出兵;(二)、法国必须坚持作战,直到干涉结束;(三)、必须保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未来的独立。会议后一小时,美国驻法大使狄龙就给国务院发来电报,电报中称,奠边府形势危急,法国总理拉尼埃与外交部长皮杜尔要求美国立刻使用舰载机对奠边府进行空袭,以解救法军。
4月5日,杜勒斯电告狄龙,让他向法国传达以下信息:“在没有和法国及其他国家达成政治共识的情况下,美国不会在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另外,军事干涉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这就给法国开了一张空头支票,相当于军事干涉将无限延期。
二是盟国的不支持。主要是英国反对多国联合干涉行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英国方面担心联合干涉会引起中国的直接介入,引发中英冲突。当时中英之间的贸易枢纽是香港,英国担心联合干涉会让香港遭到攻击。另一方面,英国对即将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抱有很大的希望, 英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事干涉行动会破坏日内瓦会议,消除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可能性。
三是美国决策圈内部的反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陆军总参谋长李奇微,他坚决反对“秃鹫行动”。他指出,同意或反对“秃鹫行动” 已经超出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参联会”)的权限,“秃鹫行动”需要得到国会合法的授权。因为“秃鹫行动”已经涉及了对法国的外交问题,而参联会并没有制定对外政策的职责,更谈不上拥护或者反对某种外交政策,这样只会让参联会陷入无休止的政治事务中。李奇微还从军事角度分析了“秃鹫行动”的不可行性,他认为,对奠边府进行有效干涉,会让美国担负沉重的单方面责任,而且“秃鹫行动”也无法对奠边府战役的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李奇微的反对意见无疑是相当尖锐的,说明了当时美国政府决策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总统企图绕过国会的合法授权,在较小的决策圈内决定攸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即总统对行政权的滥用,破坏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良性结构;二是政府实施军事干涉行动时,极少考虑军事干涉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注重其成功的可能性,政府的决策具有盲目性。李奇微的反对意见,为艾森豪威尔的决策设定了一个限制阀,让总统的决策更为谨慎。后世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让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时间推后了十年。
法国方面两次请求美国实行单边的军事干涉,都没有得到美国积极的回应,“秃鹫行动”就这样夭折了,而美国的多国联合干涉计划,也因为英国的反对和决策圈内部的牵制而无法实施。
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各大国的目光都汇集于此。5月7日,奠边府战役结束,越军大获全胜,歼灭法军 1.6 万余人。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法国总理拉尼埃再次提议美国进行军事干涉,然而那不过是法国在谈判桌上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罢了,艾森豪威尔仍然坚持多国联合干涉的前提,并不愿意为法国火中取栗。美国的单边军事干涉计划不了了之,原子弹未能投下,多国联合干涉也成为了纸上谈兵。
7月21日,《日内瓦协议》签署,美国却未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法国开始撤出印度支那,在印度支那,逐渐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美国意图填补这个权力真空。1954年9月,有着自己的打算的美国,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巴基斯坦签订了《马尼拉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缔约国或缔约国一致指定的任何国家或领土受到武装侵略时,它们将按照各自的宪法程序采取行动,对抗共同的危险。美国同时强调,武装侵略只限于共产党的侵略。各缔约国还将印度支那三国指定为“保护区”。在次年2月,依据这一条约,东南亚条约组织建立,为美国对印度支那进行单边干涉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罗斯福反对法国重返印度支那,主张对印度支那进行国际托管, 到杜鲁门的中立政策,再到杜鲁门的间接干涉政策、艾森豪威尔的单边军事干涉计划和多国联合干涉计划,以及后来的《马尼拉条约》,其间历经的演变,折射出国际政治变化对美国印度支那政策的影响,《大西洋宪章》中宣称“支持民族自决和独立……各民族中主权和自治权被剥夺者,(美国)设法恢复”。罗斯福的国际托管计划,正是《大西洋宪章》中民族自决和独立思想的直接体现。由于英法的反对和美国利用法国抗衡苏联的考虑,这一计划最终破产。随后,冷战的大环境决定了美国印度支那政策的走向,美国由中立政策转向支持法国的印度支那战争,《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又建立了以自己为首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掌握了印度支那事务的主导权,成为印度支那的支配势力,直接干涉印度支那事务,开始了美国直接卷入印度支那泥潭的历史。纵观美国印度支那政策的演变,其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理念,始终在激烈地碰撞着。

最终,冷战和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现实要求,压倒了反对殖民主义和争取殖民地民族独立的理想主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