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前,香港可以说是内地人民最爱的景点之一。
根据支付宝发布的2017年五一出行消费数据显示,中国香港和泰国首次取代了日本和韩国,成为了国人在外“无现金”买买买的新宠;整个五一期间,通过支付宝“无现金”消费的笔数达到上一年同期的3倍,在众多热门旅游目的地中,香港是无现金普及度最广的地区
这的确体现了内地人对香港的迷恋:过去二十多年来,关于香港的记忆融入在不同个体的记忆当中——流行歌曲榜单上是流水的演唱者和铁打的林夕,电影爱好者群体里《大话西游》新的拥趸者一年一年浮现;另一方面,香港的陌生感和奇异感也对旅行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里特殊的历史带来足够多元、繁华的景象,中环的奢侈与旺角的市井气并存。
但这些向往的落实都停留在了疫情前。
疫情暴发后,香港旅游业整体受到了疫情的猛烈冲击。受到封关限制的影响,香港短期丧失了吸引中国其他省份游客与国际游客的能力。香港迪士尼为例,2020年到访游客由2019年的650万断崖式下跌至170万,且此前香港迪士尼已经连续六年亏损
即使你未曾刻意关注这些,你或许也从最近那条有关“珍宝海鲜舫沉没”的新闻里多多少少感知到香港旅游业的沧桑变化。将视线再拉长一些,从更远处回看过去的25年,会发现香港在许多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对我们来说既亲切却又带有一些距离感的城市,早已不是《重庆森林》里的那副模样。
如果你对香港的变化感兴趣,或许可以跟着我们一起回顾一些有关香港的报道,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对这座城市的记录与观察(以下文章多为付费文章,全文阅读可领取“付费产品试用”,也可到文末领取福利
港回归的前二十个年头,内地新移民还十分积极地涌向香港《我爱的香港在这里》这篇文章具体描绘了香港身上具有一定矛盾的吸引力;而在《下一站,香港》这篇封面报道中,我们的记者则从更多元的视角和更丰富的案例中提取了前20周年香港变化的关键部分。
这些文章你都可以从《第一财经》YiMagazine20176月推出的《下一站,香港》(当时为《第一财经周刊》,本期为6月末的最后一期周刊)中找到,本期封面故事试图从一群香港人的故事中,回答香港经历了什么以及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点击上图直《下一站,香港》封面报道。
同年7月,《第一财经》YiMagazine推出了有关香港的单行本《香港,香港》,记录了几位记者对2014年和2017年的香港的变化感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也以香港会是内地城市商业的未来吗?为题分析了香港的高密度商业与高密度居住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点击上图直达《香港,香港》单行本阅读。
如开头所述,过去五年里香港的变化更是剧烈。20207月的文章《招牌被拆、老店结业……如何留住正在消失的香港街道风景?记录了香港街道上大大小小的招牌被拆除的过程,而这些颜色各异的招牌曾经不仅吸引游客观览,也吸引不少摄影师、电影导演拍摄取景,是香港街道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6月的文章香港房市,凛冬已至观察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亦在发生逆转,香港房市正步入一个漫长的冬季。
如果从人的成长轨迹来看,25周岁,正是从弱冠到而立的中间点,因而承载着更多的变数与期许;而城市发展变迁往往更是沧海桑田,这更要求我们以动态的视角去感知平静海面下涌动着的暗流。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这些关于城市发展的文章,我们特意推出一周免费阅读计划,可扫下方二维码直接领取,也可第一财经杂志APP,进入“我的”点击“付费产品试用”点击“一键领取”即可获得7日Lite版会员权益,付费文章免费读。
扫码领取7Lite版会员阅读权限
下载第一财经杂志App并订阅内容,不错过商业世界的每一个变化。
△扫码直达第一财经杂志App
你对香港有什么样的印象或感触?或者曾经去香港旅行/居住/工作时有什么样特别的经历,还请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