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正在快速向线控制动方向演进,中国本土线控制动厂商迎来了“突围”的绝佳机会。
一方面,伴随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以及政策的不断加码,终端用户对于安全舒适和多样化体验的需求大幅增长,无一不推动着线控制动市场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千亿级市场蓝海即将爆发。
另一方面,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智能化和电动化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线控技术还处于持续完善的过程当中,这都给本土线控制动厂商的突围创造了机会。
线控制动是线控底盘最为核心的技术,也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模块。过去,受中国智能底盘产业起步较晚、技术门槛较高等因素影响,中国线控制动市场主要由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外资巨头垄断。
不过,伴随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底盘线控细分市场的本土供应商凭借供应链稳定、本土化服务响应快等优势,正在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多年的智能驾驶关键核心零部件市场壁垒。
利氪科技合伙人&副总裁毛新星在出席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时表示,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变革时期,中国要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强国,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势在必行。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本土线控底盘品牌迎来突围的绝佳机会。
利氪科技合伙人&副总裁毛新星
线控制动迎来市场“风口期”
当前,线控制动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整体的前装搭载率还较低。但伴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加速渗透,线控制动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期。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线控制动系统上险量为306.75万辆,同比增长58.06%,前装搭载率为15.04%。
毛新星表示,线控制动可以摆脱对真空源的依赖,并且具备制动反应时间更快、调节更精准、可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驾驶舒适度等优势。未来,线控制动系统有望由原来的“选配”逐步走向“标配”。
据了解,传统汽车的真空助力液压系统主要依靠发动机提供真空源来实现真空助力,但新能源汽车将发动机变成了电池和电机,故而缺乏真空源。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仅靠人力施加的踏板力度,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制动系统的需求,并且只能应对质量轻且行驶缓慢的车辆。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主要通过增加电子真空泵来产生真空,但电子真空泵只能提供有限的真空度,且具备寿命较短、噪音大、受环境影响大(高原地区无法获得足够的真空助力)等缺点。”毛新星表示,线控制动系统用电子助力替代真空助力,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缺乏稳定真空源的问题,还可以实现能量回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
除此之外,线控制动还是自动驾驶汽车“控制执行层”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执行基石。以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为例,当汽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大于安全车距之时,ACC控制单元则会通过与线控制动系统等协调动作,对汽车行驶速度进行控制,使得汽车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行车距离。
过去几年,受益于政策导向、终端需求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等整车厂对线控制动领域的重视度升级,而国际Tier1、一批中国品牌也开始发力,整个线控制动市场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全液压解耦将是主流趋势
毛新星认为,全液压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配置。
现阶段,线控制动主要有One box和Two box两种技术路线。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Two box产品采用的是机械非解耦方案。
“液压解耦之后,整个驾驶感受会很真实可靠,同时踏板感还可以实现不同风格的定制,在驾驶舒适度、能量回收、功能安全、重量和尺寸等方面均具备优势,更加符合当前终端客户和主机厂的需求。”毛新星介绍,如果Two Box没有进行全解耦,ABS的介入常会出现踏板弹脚的情况。
资料显示,目前不少本土企业都是通过解耦空行程来实现机械半解耦,空行程长短一般在10mm左右,这种结构很容易造成极端工况下驾驶员踩踏板而无制动的恐慌。另外,由于空行程的存在,能量回收等级和系统失效减速度也会受到限制。
为了满足自动驾驶对线控底盘的全新要求,利氪科技推出了全液压解耦电子助力系统——DHB,该系统具备液压解耦、无解耦行程、功能安全等级高、集成度高等优势特点。
“我们通过引入线性电磁阀控制与一个踏板模拟器装置,实现了Two box系统的全液压解耦。”毛新星表示,这是业内首个实现全液压解耦的Two box线控制动系统。
毛新星介绍,全液压解耦在国内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并且对于控制算法、控制策略设计等的要求更高,目前行业不少企业尚处于研发阶段。
众所周知,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对于底盘线控的要求有了全面的提升,单一故障以后要求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具备可控的能力。因此,车企通常会配置一个新型电子助力器和一个车身稳定系统(ESP或者ESC),提供两套独立的制动系统,当一个系统失效之后,另一个系统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乘客的安全。
据了解,利氪科技推出了全液压解耦电子助力系统DHB具备的一大特征就是无解耦空行程,即系统在任何情况下甚至是失效以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整车依然可以立即产生减速,同时能量回收等级不受物理限制。
与此同时,DHB还可以搭配任意品牌的基础款ESC或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大大降低主机厂的开发时间与研发投入。比如,DHB还能与ESC搭配实现制动冗余功能,从而满足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冗余需求。
毛新星介绍,利氪科技推出的DHB产品深度集成了能量回收算法和自动驾驶执行层算法,可以助力新能源汽车提升16%-20%的整体续航里程。相比于传统的制动系统,在自动驾驶紧急制动时,刹车距离可大幅缩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利氪科技在硬件层面采用了成熟且可满足ASIL D级功能安全的设计,软件层面则由全套AUTOSAR软件架构搭建。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底盘“域控”的概念下,利氪科技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某种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开放接口,与主机厂共同定义功能,协同开发。”毛新星表示,这是本土线控制动厂商区别于外资厂商的最大竞争优势。
“双线并进”的突围路径
近几年,包括比亚迪等车企,以及博世、大陆集团等国际Tier1巨头都在大力推广One box产品。相比Two box而言,One box的优势在于集成化,可以进一步做整车级别的功能集成,以更好地配合自动驾驶的开发。
不过,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等原因,目前One box的搭载量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出货量比较大的依然是Two box方案。
在利氪科技看来,One box的和Two box两种技术方案有着各自的优势,未来将在不同价格、不同定位车型当中运用。其中,Two box可以通过电子助力制动系统与ABS、ESC等形成制动冗余,能够很好地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所需的制动“冗余备份”要求。
而One box由于本身就搭载了能量回收算法,具备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低等优势,符合当下新能源汽车快速爆发的需求。
因此,利氪科技采用的是One box与Two box两条技术路线并进的发展策略。
通过将DHB与车身稳定控制相关的功能进一步集成,利氪科技已经研发了One box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IHB,形成了全液压解耦Two box(DHB+ESC)和One box(IHB)双线布局的产品策略。
毛新星表示,目前,利氪科技的第一款Two box(DHB+ESC)产品已经于去年拿下了多款车型的量产定点,将在今年7月份实现量产,而One box(IHB)产品同样也将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
不可否认,同时布局One box和Two box两大技术路线,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研发实力等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利氪科技之所以能够在创立短短几年内,同时在两大技术路线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氪科技的创始团队已经深耕底盘行业数十年,核心研发人员主要来自博世、采埃孚、大陆等大厂,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完整的线控底盘平台开发能力和应用落地能力的团队。
可以预见,伴随着利氪科技等本土品牌线控制动产品的量产交付,中国线控制动产业实现“国产化突围”将指日可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