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们晚上好~
今天文章开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想过自己老了以后是什么样吗?
挖酱想到一个人,她的老年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奥斯卡最佳女配得主,前不久刚过完75岁生日的尹汝贞
⬆️电影《酒神小姐》剧照
尹汝贞的经历有多传奇?
25 岁最红的时候果断结婚去了美国,37 岁丈夫出轨离婚又回到韩国。
48 岁凭《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再次翻红。
65岁的时候在电影《金钱之味》里饰演女财阀,和小鲜肉大飙激情戏。
74 岁拿了奥斯卡,是第一个获此荣誉的韩国人。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剧照
离婚之后,她一直带着孩子自己住,直到孩子长大离开家之后,她一直坚持着独居生活。

有个儿子快 50 岁了还没结婚,记者问她为啥不催婚。她说:没空管,更没空担心儿子会不会和她喜欢的女孩结婚
因为她还有太多自己的事情要操心。
为了不生病,每天都坚持做运动,俯卧撑也不在话下。
她爱美,每天都要卷头发,就算是70多岁也不例外。
回忆起20年前买下的价值550万韩元(人民币2.8万)香奈儿大衣,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这件大衣我要穿一辈子
年轻人问她,应该怎么活?
尹汝贞不假思索地说:就按你现在的样子活
爱美、毒舌、时尚…可即便是这样内心强大的尹汝贞,一个人看夕阳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哭。
还记得上次挖酱提到的综艺《屋檐之夏》吗?(没看过的宝子戳进去复习),里面的三位老人有大红大紫过的女明星,有年少时去百乐门跳舞的阔少,有退休教师。
节目组选择的三位独居老人都算是生活条件较常人优越的,依然各有各的“孤独”?
身边的老人,各有各的为难
63岁的刘雪华自然不必说,除了录节目期间让保姆回家休息,其实平日里都是阿姨和司机在照料。
89岁的朱增德爷爷已经独居了12年,他的家庭条件也是相当阔绰。
现在一个人住在老洋房里,平时练练太极,听听音乐,下午的时候还会享受一个人的咖啡时光。
朱爷爷还曾吐槽过法拉利坐着不舒服,弄得旁边的年轻人酸了一脸。
但她们依然有自己切实的顾虑和担忧。
刘雪华平时的生活几乎都由保姆照料,自己可以说是一个“生活白痴”。
她本人不会上网、不会用微信、不会点外卖,几乎和现代人的生活脱节。
独自在家的时候,为了营造出家里很热闹的感觉,24小时都会开着电视,客厅和卧室的电视轮流开
朱爷爷很怕黑,要开着灯才可以睡觉。
81岁的魏奶奶比较特殊,她55岁退休,老伴儿已经去世了21年,这次儿子家装修,她才搬出去开始独居生活。
这一次尝试独居,她就是要来学会适应老年人的寂寞。

尹汝贞和《屋檐之夏》中的三位老人,都属于独居老年人中相对生活比较得体的一群人。
她们有独自生活的经济能力,也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可他们依然有各自的孤独。
而我们身边的老人呢?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独居老人没有这样的条件。
她们可能失去了老伴,儿女也不在身边,身上有各种老年疾病,也不方便出门社交,每天只能守着电视机看看外面的世界,有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还记得年初吉林疫情吃紧的那段时间,有位老人的背景刷了屏。
因为家中食物短缺,这位老人便自己下楼到超市购买东西,而此时的超市已经不能用现金支付,工作人员对老人说:“用微信”。
老人把耳朵凑到门缝,问:“啥微信?”
又接连问道:“要上哪取?”、“用微信上哪取去?”
沟通陷入僵局,老人最后只能哀求道:
“你可怜可怜我吧......”
这样的老人该如何安度晚年?
《屋檐之夏》或许给出了新的答案。
这种“跨代同居”的生活方式,在国外已经流行了20多年,在日本、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都非常受欢迎。
老人,孤独又自强,他们渴望被看见、听见,但是很多时候又难以开口求助;
年轻人,焦虑又彷徨,焦虑于当下的生存现状,又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彷徨。
比起普通的金钱交易,更像是一种相互给予生活帮助的契约关系:
年人需要陪伴,而年轻人需要更低价的房租,这两种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养老方式。
比如朱爷爷,过生日那天,他嘴上说着不过生日,却还是穿上了红色的衣服,发了一个朋友圈想要提醒孩子们。
“今天是七月初四。”
可是得到的回应却让他失望:“家里装修,疏忽了见谅。
这个时候,守在身边的两个年轻房客们为朱爷爷张罗了生日,爷爷超级开心。
心爱的丈夫死后,刘雪华变得不爱出门,也不愿去接触新鲜的事物。
而年轻人的到来,开始给她的生活注入新鲜血液。
刘雪华被邀请走出门,不再是整天坐在沙发上打手机麻将。一步一步地,她也打开了心门。
帮老人过个生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她们的生活中多一些改变。
这都是成为“房客”的年轻人的举手之劳,也能适时慰藉老人们寂寞的心。
大城市中,互相治愈的老人和年轻人
《屋檐之夏》是去年在上海录制的,而今年春天,上海也正好经历了一次疫情。
在所有人都居家隔离的状态下,正是很多沪漂年轻人和独居老人结成了同盟,相互依靠着走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也是这些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的声浪,让我们看到了独居老人的生存现状。
有很多老人独自在家,根本不会用手机团购,以至于吃不上饭好几天饿着肚子。
年轻人们体察到了这些老人的需求,主动写了张告示贴在楼门口,为老人们提供团购帮助。
还有人专门组织了关爱老人的志愿者联盟,一人“认领”一位老人,以一对一的形式为老人们解决封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老人们无以为报,给年轻人们送回了一封封手写的感谢信。
帮不会线上支付的邻居阿姨买了一包面粉,阿姨还回现金的时候,还附赠了一封感谢信。
“赠爱心小朋友。”
还有的老人送来了自己珍藏的小人书连环画,只为了感谢年轻人在此刻的挺身而出。

还有一位68岁的退休美术教师,为了感谢志愿者的帮助,送来了一封信和一本梵高的画册。
老人说,画册是侄女从美国寄来的,全英文,她看不大懂,请年轻人收下不要有负担。
信上写着:
“亲爱的涂小姐,我们有缘相识相见,无私的帮助我这个年迈的老太不胜感激!送来的蔬菜收了一些,有些因牙齿咬不了还您。拥抱您,我的姑娘。”
后来,反而是这些老人的坚强、忍耐和包容,治愈了在大城市中漂泊的年轻人。
让他们终于能在残忍无情的水泥森林中,找到一丝柔软的存在。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6亿。每3个老人中,就有1个独居老人。
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最健康的变老方式不是强行和子女住在一起,是让他们独立生活得更久一些

设想一下,我们现在都还是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年轻人,我们当然也希望,这种自由能够延续地越久越好。
对老人来说也是一样。
所以选择独居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下下策,而是最大可能保持体面的一种方式。
子女在外打拼,老人独守空房、一天天捱着寂寞,自己的心声无人倾听。
这一天,陌生的年轻房客敲开了门,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结,就在此刻发生了。
点个在看

不惧变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