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 photo/图)
全文共1698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 对于资源匮乏的家庭来说,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子女教育上,争取考上好的大学。比起在其他领域竞争,教育竞争成功的几率更大。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辛省志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两名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社交网络上火了。这两名大学生,都来自四川凉山山区。家境贫困的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好心人的帮助,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情,得以“感动全网”,因为这曾经是他们走过的路。这也显示,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教育仍然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投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苏正民是一位彝族小伙,他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用六千多字讲述了自己从山里娃成长为大学生的“坎坷崎岖”,并点名致谢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65人。南京大学毕业生陈时鑫同样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回忆了多年艰辛的求学路,表达了对帮助过他的老师、学长、同学、家人、朋友的感谢。
他们两人的经历,正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典型。他们都出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尽管州府西昌因为卫星发射中心而被外界所熟知,但地处四川西南山区的凉山州,经济仍然比较落后,2021年人均GDP不足4万元。而苏正民的家乡喜德县,2020年人均GDP仅2万元出头,当年10月才退出贫困县序列,苏正民出生的小山村,更是被层层大山包围,村民生计艰难。他在论文中也提到,小时候,家里常常吃不饱饭。而在他15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他曾辍学回家种地。试想,如果没有此后来自各方的资助,如果不是他坚持努力读书,这个大山里的彝族少年,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也许是在农村继续种几年地,第一次走出大山,是到大城市打工。然而以他初中没有毕业的知识水平,进入大城市也不可能找到太好的工作,最终可能也只是勉强糊口,然后找一个差不多层次的老乡或者工友,结婚生子,他的孩子再重复他走过的人生路。幸而,他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通过读书考上大学来走出大山,增加学识,他的人生、他的家庭的未来,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陈时鑫的经历也差不多。虽然他所在的冕宁县总体比喜德县要富裕一些,但陈时鑫也是父亲外出打工,妈妈在家务农,小时候要帮妈妈插秧、拔稗、割谷、喂猪。如果不是坚持读书加上天资聪慧,他的人生道路也是可以预料的。
而这也是不少网友曾经走过的路,也会是不少人将来要走的路。因此,网友们对苏正民陈时鑫的经历产生了共情,被他们的励志所感动。
教育仍然是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最好的投资。虽然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比大城市要匮乏,但差距和其他方面相比并没有那么巨大,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差距,有可能通过先天的聪慧和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加上高考主要是省内竞争,更进一步缩小了资源差距带来的鸿沟,距离省城150多公里、总人口只有11万的山区小县城,也可能产生高考“状元”(2022年,江西铜鼓县一名考生名列该省文科高考成绩榜首)。而且,高考目前仍是中国最公平的考试之一,通过其他资源来作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拼的只是学习成绩。对于资源匮乏的家庭来说,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子女教育上,争取考上好的大学。比起在其他领域竞争,教育竞争成功的几率更大。虽然一些人将这些来自普通家庭、靠努力刷题考出好成绩的学生称为“做题家”,他们在大学读书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上可能比来自大城市的同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但无可否认,比起那些没有考上好学校的高中同学,他们的命运已经大大不同了。
当然,教育改变命运的路并没有那么容易走,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天赋。比如苏正民,他刚开始上学时,只会说彝语,而来支教的老师只会说普通话,交流困难,很多同学选择了退学。而他坚持了下来,到三年级才终于能听懂汉语。他在此后展现出了学习的天赋,进入西昌市数一数二的中学,最后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的少数民族预科班,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学生。
尽管存在种种争议,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教育改变命运仍然是成立的,通过发奋读书考上大学,仍然是贫困家庭实现阶层上升的最有可能的途径。加油吧,学子们!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