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基金公会」)是一个代表香港基金管理业的非牟利行业公会,公会于一九八六年注册为担保有限公司。公会的目标是:促进香港基金管理业的整体发展;致力不断提高业界的专业水平,以达致国际水平;促进香港作为亚洲区主要的基金管理中心,以维持香港的竞争力。
黄王慈明女士为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多年来,黄王慈明一直代表基金业与有关的监管机构、政府部门及媒体紧密联系,反映业界的意见。在基金业的监管架构发展工作上,她积极支持,务求不断提高基金业的专业水平及推动行业的发展,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此外,无论是在香港强积金或零售基金的层面上,她均致力推动投资者教育及参与行业相关的调研项目。
黄王慈明现时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指数第八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副会长及旗下ESG披露和整合工作组联席主席。她是香港证监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委员会委员、公众股东权益小组委员及香港积金局强积金计划指引制定委员会成员。她亦是国际投资基金公会董事会成员。她曾是香港恒生指数顾问委员会成员。
中国基金报:能否介绍一下公会在香港基金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黄王慈明:香港基金公会是一个行业组织,主要代表传统基金管理人包括养老金、公募基金等机构。过去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一方面与香港监管部门沟通,反映行业问题,协助制定法规,提升行业水平,落实监管政策,确保投资者利益。另外一方面就是投资者教育。香港本土基金主要通过银行和中介销售,我们也会与中介机构一起合作来推动面向公众的教育。
同时,我们也积极加强与内地监管部门沟通,包括证监会、人民银行以及外管局等机构,尤其涉及到跨境项目,包括互联互通、债券通、基金互认及跨境理财通等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方法,让海外资金更方便进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配合内地“走出去”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资产配置范围。
公会还有一块业务涉及国际同业,会同国际投资基金协会进行定期交流,沟通国际投资基金行业的法规和市场方面的进展。
中国基金报:近20年,基金公司在香港发展变化的路径?
黄王慈明:20年前,很多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只是把香港当作投资亚太市场的一个落脚点。公司会成立一个办事处,若涉及环球投资组合,也有机构会布局一部分投资功能,但来的机构不算很多。
当时,香港市场对投资基金概念的认识不是很高,普通老百姓对基金也比较陌生。随着香港养老产品推出,大家对基金的认知提升很快。 同时,由于基金在零售渠道的普及以及法规做出相应改变,银行得以参与到基金分销中,基金投资的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主流化,无论是零售还是养老层面,基金公司都开始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20年前,香港的基金行业更多的集中在香港本土,但现在的跨境交流沟通活动越来越多。香港在连接内地和国际这一块,扮演着一个持续性的中间角色。香港还有特别的优势,包括区内交通便利,语言优势、时区优势等。因而,许多海外机构会把一些区域甚至环球的职位放在香港。
更重要的一块是,随着中国市场开放,资金的双向进出是未来的趋势。香港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基金公司通过布局香港,来进入内地市场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中国基金报:在香港内地融合过程中,中央政府发挥了什么样的角色?
黄王慈明:在支持香港作为一个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上,中央政府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说沪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认、大湾区跨境理财及ETF通。这些措施强化了香港作为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尤其是2014年沪港通的推出,是现在外国投资中国内地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一些政策的重要性机构初期预期不足。沪港通刚推出时,我们做调查时发现,机构不明了背后的运作情况,认为沪港通操作性很低。当时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基金管理受访者意使用该渠道。但是,仅仅短短3年后,沪港通就成为了投资A股的必然选择。虽然QFII优化后,大家也会选择使用,但要谈到操作便利性和国际习惯,国际机构还是更倾向于互联互通的渠道。这样一个关键举措,突出了香港在国际上的金融地位。
互联互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高了外资买入A股的便利性,推动了国际指数公司把A股纳入国际指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随着更多的外资投入A股,在不断的交流反馈和更新中,互联互通的渠道也在不断优化。
中国市场在全球投资组合中越来越重要,不可或缺。如果外资要把握新兴市场的发展脉动,肯定要投A股。从这个意义上,互联互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已经成为海外投资人进入内地A股市场的重要渠道,在香港作为一个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上发挥了核心作用。
除了股票市场,还有香港特别获得的基金互认及跨境理财通。尽管这两个渠道比互联互通发展的慢一些,但这两个渠道主要针对零售投资人,监管出发点更加谨慎,监管机构也希望投资人能够逐步了解海外市场,推进步伐也更加稳健。
我们也希望两地监管机构进一步优化这两个方案,进一步发挥这两个渠道潜力,尤其是吸引外资来香港注册基金,及吸引内地投资人透过香港进行海外投资,来构建均衡的投资组合。
中国基金报:在您眼中,国际资管机构对香港如何定位?
黄王慈明:20年前,亚太区的财富没有现时的庞大规模,多年发展后,区域内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高净值群体快速增加,中产阶级所积累的财富也相当可观。随着需求多元化,资产配置需要拓展到海外市场,投资理财的需求和资源的配置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这是外资来香港设立据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资产公司全球化拓展的道路上,香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资管机构布局香港,一是投资管理,不少亚太区的投资官员团队驻守香港,统筹亚太区的股票、债券等投资,他们会覆盖香港、内地甚至是东南亚、日韩等地区;另外就是配合推广服务客户,来配合近年崛起的财富管理需求。
除了个人投资之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养老基金在全球投资布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尤其是养老金在香港投资布局。
过去,养老金主要依赖政府提供,为第一支柱。人口老龄化给政府带来的负担越来越大,亚太很多地区都开始实行多元化策略,主动发展养老的第二和第三支柱。其中,第二支柱跟职业挂钩,类似于内地的企业年金;第三支柱就是投资者个人为养老做投资,当然有许多政策优惠比如税金抵扣等配合推动。
这种背景下,2000年,香港推出第二养老金制度,也就是强积金制度,所有在职人士都需要参与。许多国际基金公司看到亚洲有这样的机会,便在香港成立了相关的团队,包括机构投资养老基金等。
中国基金报:在内地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香港如何发挥优势?
黄王慈明: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中国内地开放步伐很快,除了资管公司,理财公司甚至养老金,很大程度可以直接参与内地市场。有人会说,是不是可以不需要通过香港,香港的角色是否会逐渐弱化?前几年也有不少公司问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两条路不是互相排斥的。
一些有能力的公司能直接在内地成立百分之百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但这个还是少数。我觉得大家还是有一点观望的心态,因为直接进入内地市场,从人力、资源、数据各方面资源投入很多,多数公司愿意通过香港来逐步参与内地市场,把握机会。
通常海外公司会在香港这样操作,首先在香港成立一个负责内地的团队,比如说QDII业务、跨境理财通业务等等。随着团队经验日渐丰富,他们可能会希望更加全面的参与,许多外资就开始把投资、管理、营销、客户服务和中后台等放在香港市场,去加大投放资源,深度参与到内地市场。
总的来说,不少公司还是选择通过香港来参与中国内地市场,香港是一个全功能化的资产管理中心,在整个投资的价值链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基金报:还有哪些方面,香港和内地可以有更深入的合作机会?
黄王慈明:全世界包括香港关注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碳达峰、碳中和,所以对ESG这一块的人才需求很大,这是我们和香港政府一起来积极推动的一件事,包括怎么样寻找这方面人才,我觉得两地可以联手来做。
一些海外的投资基金在投资时会考虑到ESG标准,但现在没有强制的披露要求。怎么样才能够让两地公司去披露相关数据,合作的空间也很大。比如目前中欧之间在ESG问题上就达成了划分标准上的共识,将来有符合共同标准的产品,就可以更好地推广到两地市场,香港或许可以借鉴类似的做法。
随着内地养老制度的改革发展,香港的一些公募产品尤其是养老产品投资上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内地在发展养老第二或第三支柱时,也可以吸纳这些优秀产品,促进养老投资的均衡和多层次发展,让养老金的资产配置也更加多元化。内地养老产品是否投海外或者是香港的公募基金,是香港的机构特别关注的。
国际基金公司在香港落地、非常看重业务机会和未来的发展潜力。2019年以来,香港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未来政治、地缘风险可能会越来越多,挑战不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香港怎样提供一个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更好把握投资机会,让投资机构比较安心,减少不确定性。
中国基金报:疫情对香港资产管理公司带来了哪些影响?
黄王慈明:作为一个区域及环球中心,自由出行这一块非常重要。香港的隔离时间从14天缩短到现在7天,但和其他的区域资管中心相比较,仍然有不方便的地方。一些国际投资人或客户,缺乏直接沟通会造成制约,比如一些国际性的公司需要在全球不同大区去巡视业务,但现在因为疫情就来不了香港,影响比较大。
现时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开放,包括欧美甚至迪拜、澳洲,所以我们希望香港不要落后于其他区域中心。如果时间再拖,对香港作为一个区域中心肯定是有负面影响的。
今年3、4月份的时候,因为市场传言需要强检,当时很多人都临时离开香港,一些公司的中高层都离开三个月甚至半年,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个临时的趋势不要长期化,需要小心处理,防止人才外流。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最有价值的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人才。如果人一走,就很难把他吸引回来,因为他有很多考量,比如说他的家庭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甚至是职位的流失,这都具有长期效应,也是我们需要抓紧处理好的问题。
中国基金报:对于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长期繁荣,尤其是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与发展,有些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
黄王慈明:内地金融市场与香港的互通,正在从机构的层面深入到个人的层面。个人层面开放是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公里,这体现在内地与香港的深度融合。
两地融合大方向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比如说互联互通大的框架都非常好,但是可以有一些地方再优化;现在内地的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很好,香港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角色,通过基金互认、大湾区理财通进一步参与。我觉得只要把现有的基金互认、跨境理财通做好,把一些制约的地方进行改善,就会吸引很多机构来香港发展。
在两地现有机制上,从产品、机构、个人的层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是推动两地融合深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比如说通过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能不能试点让两地的产品资质互认打通,因为现在两地产品都是不同监管系统;未来能不能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拿到香港证监会的核准的产品,进入内地大湾区域销售自动获得相应资质;比如说香港的前线营销人员,能不能通过注册的方式到大湾区去做营销服务。通过以上试点来打破现有的一些框架,可以加强大湾区内部深度融合。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去畅想,数字人民币也许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数字人民币在内地还停留在零售试点,但如果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资金跨境的闭环管理,监管层面可以清楚掌握资金的进出流向,可以通过大湾区试点去进一步推动。如果成行,可以通过两地的融合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来推动大湾区的人流和资金流,从专业角度上也可推动金融创新,这应该也是两地未来融合的新思路。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