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高口碑加持下,《人生大事》的点映预售票房,迅速突破5000万,公映首日累计票房达到了近7600万,创造了近3个月以来最好的国产电影开画成绩。
经过长达近4个月的片荒与冷清,电影市场总算久旱逢甘霖,影院终于可以好好回一波血,不再用面对一天只能卖出几张票甚至是零票房的尴尬。
然而,在影院经营困难、急需现金流的当下,热卖的影片,也将面临更大的偷票房风险——这也是《人生大事》发布《关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声明》的原因。
这当然不是《人生大事》妄自揣测。
毕竟偷票房这事,此前有过太多次。
01
什么是偷票房
为什么要偷票房
POST WAVE FILM
首先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偷票房?
在定义偷票房行为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每一张电影票所对应的购票款,都是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享基金和营业税,而剩下的部分,则由影院、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一起分成。
所以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因此国家要求:
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为,其实都属于偷票房:
  • 上报观影人数低于实际观影人数
    例如某部电影实际观影人数为30人,影院系统上报为20人,那么意味着有10个人的票款被私自截留偷走了。当然,有时候还会出现索性1个人都不上报,所有的票款全部截留的情况,一般这种会发生在包场观影时。
  • 上报的票价低于实际结算票价
    例如某部电影电影院实际以45元/人的价格销售,但在上报数据时则私自调整为25元/人,那么其中20元/人的差价也算是被偷票房。
  • 将A电影的票房数据按B电影进行上报
    例如观众实际购买的是A电影,看的也确实是A电影,但是影院却把这部分票房数据按照B电影进行上报,那么对于A电影来说,原本属于他的票房就相当于被B偷走了。有一部分手写票就隶属于这类情况,该情况下B电影可能会承诺给影院更多的分账,也有可能电影院与B电影的片方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
以上3种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多样。
总之,但凡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且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分账影片市场监察工作细则》《电影发行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等,都属于偷票房行为。
至于“为什么要偷票房”,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无非是影院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
尤其是在热门影片上映的时候,超高的票房,的确会诱使一部分影院,冒着风险去尝试截留票款。
像最近的《人生大事》的热映,不仅使得自身成为今年情人节以来首日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也助力周五大盘大幅上涨,使之成为本年度春节档之后,电影票房最高的常规周五之一。
不少机构和大V都预测,其最终票房有希望达到10亿以上。
这也是促使《人生大事》在点映阶段,主动发布“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声明”的重要原因。
不过,除了影院自身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外,其实导致偷票房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也挑一些典型的情况做一些举例。
比如上面提过的包场观影,一般在包场情况下,包场客户会惯性思维地认为我这是包场,人数也比较多,那么你们影院理应给我优惠,应该要降价销售。
然而有时候影院可能已经是按最低发行价给对方了,但是对方依然坚持要更多的折扣,此时影院被逼无奈下,可能就会提议是不是可以不出票,如果可以不出票,就会同意降价。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每一部电影都会有所谓的最低发行价,由发行公司来决定,一般北上广深4个城市会高一些,例如会设定为35元、30元的样子,其他城市会低一些,会设置为25元、30元的样子。
那么影院的售价一般不会低于这个最低发行价,如果实际销售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在上报数据的时候也需要自己补足其中的差价。所以一旦低于最低发行价的时候,多数影院不会愿意自己补贴,就会考虑直接不出票。
下图即为《人生大事》规定的最低发行价。
而包场客户会觉得我的目的就是要看电影,那么出不出票似乎也无所谓,就会同意影院的提议。
在这种情况下,影院其实也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由于没有出票,实际上也属于偷票房。
还有一种就是有时候包场客户会希望影院给到一定时间用于映前、映后的交流活动,一般情况下,影院可以免费给到20分钟左右,最多给30分钟,但是偶尔客户存在一些发布会、演讲的需求,就要求给到1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影院一般要额外收取场租费用,当客户不希望支付这部分费用时,影院有可能也会提议说那就索性不出电影票了。
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作为包场方,本身也是希望通过包场来支持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同意影院提出的不出票的操作。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所支付的票款是无法成为该电影票房的一部分的,而且会助长这类行为的风气,反而是对电影的一种戕害。
以及,如果因为要更多的交流时间,影院提出要额外支付费用的情况下,也建议可以和影院协商把这部分费用折算进票价中,这样可以让电影积累更多的票房数据。因为影院额外收取的场租费用是不会进行上报分账的。
总之,明明是想要支持一部电影的,千万不要变成了去伤害一部电影。
02
如何偷票房
如何监察偷票房
POST WAVE FILM
解释完偷票房的定义和动机后,再从技术层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偷票房一般是怎么操作的,进而也就知道该如何监察并抵制这种行为。
首先非常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手写票。
此类行为一律视作偷票房。
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所有的电影票都应该使用指定的系统机打出票,是严禁一切手写票的操作的。
当年吴京导演的《战狼》就遭遇过这类行为,引发不少争议。
所以,但凡收到手写票,而没有正规机打电影票时,都可能存在偷票房的情况,就值得警惕注意。
还有一些偷票房的操作则比较隐蔽。
我们知道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猫眼、淘票票这类较大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购票,不过很多影院也都有自己的购票app和小程序,同样可以进行购票,那么这里其实就可能存在猫腻。
比如,影院为了留存顾客,可能会鼓励观众充值预付卡,或者付费成为影院的会员,然后引导其在影院的购票app和小程序购票,并提供一定的折扣或者优惠,有一部分观众就会被此吸引进行购票。
而这部分票款由于无法被猫眼、淘票票等第三方平台监测到,有一部分影院就会直接截留,不再上报,或者只上报一部分。
像要发现上面这种偷票房的行为,一般则需要安排特定的监察人员,到影院实际进行观察才能发现。
这里可以分享电影《黑客帝国4》上映时的一个案例。
当时,《黑客帝国4》的片方以一定的费用,雇佣了一批兼职人员,帮其进行票房监察,会根据一些历史数据和评估方式,给到监察人员可能存在偷票房行为的影院名单,然后让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去到这些影院,通过该影城自身app或者小程序购买该电影的电影票进行观影。
同时,利用片方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来对电影票进行扫码操作,检查该电影票的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并要求检查人员在影厅内计数观影人数,和第三方购票平台的人数进行比对,看是否出现严重的超额现象。
当时通过这类监察方式,的确发现了一些影院存在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这类影院普遍比较偏远,且为单体影院,部分还存在前科。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恶意退票、双系统、结构票(套餐)的方式进行偷漏瞒报,限于篇幅所限,就不逐一展开介绍了。
那么一旦片方发现该影院存在偷票房行为时,该如何应对呢?
一般片方会协同中影等单位,先尝试联系影院进行票房催收,如果影院及时录入票房,就不再追究。
但是影院拒不承认,或者非常不配合的话,片方可能就会以停供密钥的方式,进行处罚。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热门影片的密钥,都是分段制作并发布的:在后一阶段的密钥发布前,会剔除掉前一阶段,那些存在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影院。
这部分影院后续就无法正常放映该影片,同时这些影院也会被计入黑名单,在未来挑选点映影院的时候不予考虑。
下图即为电影《人生大事》发行通知上展示的密钥分段情况:
分段密钥最早始于电影《八佰》,的确为一些电影应对偷票房行为,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工具。
像电影《中国医生》就曾发布过相应的公告,对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影院进行了密钥停供。
03
为什么要抵制偷票房
POST WAVE FILM
显然,抵制偷票房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
首先偷票房完全属于违法行为,直接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可见处罚力度还是不低的,下限也要五万元,所以偷票房是一个较高风险的行为,而且可能会面临停业整顿和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以及偷票房也属于不诚信行为。
我国的多项法律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而且偷票房损害了电影片方的利益。由于影院与片方属于合作关系,已经签署了相关合同,影院的偷票房行为也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即便撇开法律先不谈,偷票房行为本身,首先就伤害到了电影生产企业的制作积极性;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当偷票房行为普遍发生时,则市场上反应的票房、上座率、排片率等数据,都将变得不再真实,也就无法有效反应真实的市场需求,从而会让行业的各个相关方做出错误的判断。
另外,票款中也包含需要上交国家的专项基金和营业税,所以本身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也属于偷税漏税。
那我们作为普通观众,面对偷票房的行为,应该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我们要先有基本的自律,即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而要求影院不出票,而是反过来在影院不出票的情况下要求其必须出票,且主动拒绝手写票。
另外,当发现偷漏瞒报行为也可以进行举报,下面这个电影票房监督的公众号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渠道,观众可以向该公众号进行晒票,被晒的电影票,第三方就会进行一定的监察,来判断是否存在偷漏瞒报的行为。
的确,在两轮疫情的严重冲击下,电影院的确举步维艰。
据统计,今年这轮疫情反扑的影响下,至少有上千家电影院不得不选择永久闭店停业。
电影行业尤其是电影院从业者,确实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应该杜绝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
因为其会动摇到行业的根基,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当行业的上下游都处在极度不信任的环境下,只会增加内耗,降低效率和产出。
所以无论是片方还是影院抑或观众,都应该主动积极抵制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
这里也期待随着《人生大事》的热映,可以真正开启一个火爆的暑期档,让电影院可以持续健康地经营下去,助力中国电影市场重新走向新的繁荣。
作者丨不是搞艺术的
Get a real life.


编辑丨飞檐    排版丨逍遥

推 荐阅 读
《人生大事》里的朱一龙,到底行不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