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在上一个十年与过度培训、抢跑升学、疯狂鸡娃画上了等号。
有人把竞赛当作鸡娃的原罪,谈赛色变,避之不及;有人则踩上东风冠以名头办「水」比赛捞钱,收割了一波韭菜;有人不顾孩子实际情况,砸下几十万培训劳孩伤财过犹不及。
其实说到底,竞赛只不过是学生学术能力体现之一。
🔽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可以参加的正规竞赛名单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比赛
竞赛拿奖学生在体制内外的升学都有优势
如上海三公招生、中考自招,高考综评,海外升学🔽
这一期「8090教书匠」,曾经的全国化学奥赛一等奖得主,国际教育竞赛最早的从业者,现如今是最大竞赛机构翰林国际教育的创始人Sean来做客。
他见证了国际竞赛从无人问津到万人追捧的变化,但也发现这个市场里就跟五年前热闹又混乱的美本市场一样,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
  • 上百种竞赛又要如何选呢?含金量如何呢?
  • 竞赛对升学有多大帮助?

  • 初中生和高中生要如何做竞赛规划?
我2011年开始从事国际教育,当年推AMC仍需一个个费心去解释,现在却几乎成为了刚需。
有个有趣的现象,学校公号常会发布学生拿到某竞赛的喜报,竞赛弥补了国内国际化学校目前没有统一学术标准的缺憾,有效检测学生水平
但需要提醒的是,竞赛只是学术能力的体现之一。竞赛是“学而优则赛”比赛是建立在学科学有余力的学习能力之外上,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大家都知道,美国顶尖大学最看重的就是学术能力,学术能力有能被分为三类:
  • 标准化考试,托福、SAT, ACT等,这是门槛,几乎难以对学生做区分,最新消息是各大学校又开始纷纷恢复对学生标化的要求。
  • 半标准化成绩, 校内GPA,课程不一评分标准不一,IB、美高AP、Alevel还有普高,还有homeschool学生多样,只能算做半标化,这些年分数越考越高。
  • 非标准化活动,包括课外学术项目竞赛、科研和学术夏校等,种类多,国际竞赛有120多项,怎么投入因人而异。
想上名校的话,这三个维度都得发展得即均衡又突出,但是学生时间是有限的,要同时做到三个,就得牺牲睡眠,「卷」起来了。
国际竞赛大致可以被分为客观赛事和主观赛事。
简单来说,客观赛事是有标准的题目和标准答案的考试,国内外一般会超纲考,想拿到好成绩就得提前学。
我是03年江苏省化学奥赛生,就以最熟悉的化学竞赛卷子做个对比。
下图是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化学竞赛题,不难发现知识体系80%以上重合。左下角是美国化学竞赛USNCO题目,特点是考察知识的全面度和答题的快速准确,难度大概是初三到高一的水平,难度分在2.5分/10分左右。
右边是英国化学竞赛UKCHO的题目,情境描述得很清楚,要求有联想能力,题目不难,差不多是初三的水平,难度3.0。
国内竞赛题目是最难的,题干外还藏着隐藏条件,每句话都有深意,考察的角度刁钻古怪,不仅得基础扎实,还得提前学部分大学的知识点。
这类赛事每年获奖者大多来自体制内名校与其国际部,一些高中从体制内转到了体制外的学生比较适合这类赛事,“降维打击”。
主观赛事指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赛事。
一般由学生提交作品或答辩,评委主管评奖,如商赛、数模、人文写作等。题目有一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言水平、领导力、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有要求,比较适合从小读体制外的学生。
从2018年开始,主观赛事在国内越发热门,类似比赛全球冠军越来越多来自国内,新一代亚裔学生也逐步摆脱“只会做题”的刻板标签。
不过这类比赛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项目多,鱼龙混杂,大家也要擦亮眼睛,不然就会被当韭菜割
竞赛的门道太多,种类也繁多。家长最常问的几个热门问题是有共性的,这里挑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做个解答。
Q1:如果校内成绩不好,还适合打竞赛吗?
竞赛是学而优则赛,如果成绩不够好,必须先把GPA提上来,才适合参加相关学科的赛事。
当然不排除有的孩子文化成绩不出挑,但是语言沟通组织能力突出,那么可以尝试一些商赛,PBL类赛事如YOC,CTB等等提高竞争力。
但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校内课程仍是最重要的。
■顶尖大学官网的要求,学术成绩是第一位的。
Q2:竞赛强的孩子有什么共性?
我们一年教五千多个学生,天赋当然很重要,但是在高中阶段,走到最后的学生里,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主动学习意愿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竞赛超出了原有知识点,老师不可能强迫孩子学,父母只能提供财政支持,说实话有时候还过于心疼孩子帮倒忙。
所以孩子要学好,都凭借自我意志力和驱动力坚持下来的——愿意把所有知识点吃透,错题一遍遍地刷,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按时按点完成,心态管理得还特别好。
在进入竞赛赛道前,专注力、好奇心、学术信心等都是父母可以下功夫的地方。
Q3:不拿奖是不是没用?要对升学有帮助,得打到什么水平?
客观题类赛事如数学、生物和化学竞赛等,如果没有拿奖对升学作用很小,这些赛事唯成绩论,拿到大奖的学生普遍都能斩获名校录取。
主观题赛事及科研类赛事能拿奖最好,即便没有拿奖,若有一份完整的参赛作品,也可以在升学时提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一般来说,前30%通常属于有效参赛(通常比赛的三等奖,或铜奖线),前20%属于优秀(通常比赛的二等奖或者银奖线),前10%属于在本学科内有突出优势,只有前1%或更高名次可以让申请者有巨大的学术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录取的学生都一定斩获了竞赛大奖。
我也见过拿了奖学生与顶尖名校失之交臂。这跟国内大学录取不一样,除了天神级别的国际大奖外,拿了奖并不等于包进名校。


还是那句话,在申请海外大学时候,竞赛是学术能力的体现之一,深化兴趣,探索方向,展示学术竞争力和热情。
基本上,能被顶尖定名校录取的学生都有参加过竞赛。
Q4:能不能偷偷告诉大家,哪些比赛比较“水”?
A:“水”一方面指的是难度不高,几乎没有参赛门槛,只要交报名费就可以,竞争性在同一系列赛事中竞争力弱,澳洲系列的比赛如澳洲数学竞赛AMC, 澳洲的BSC科学赛常被人说“水”。
另一方面,“水”的是组织方没有权威背书,评奖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奖项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比如获奖率超过50%,商业机构举办的一些赛事通常属于这个范畴,更典型如部分地域级的辩论赛,商赛。
“水”赛事是不是能参加?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些比赛可以作为大赛的练习过度,树立学术信心,再逐步提高难度。
但那些难度和含金量双双过低的项目,为什么还要花报名费,花时间准备去参加呢?
在非常难出成绩的客观赛事之外,主观赛事里的分支之一科研比赛非常火,高中生几乎人手一个项目,还常会撞题。
■翰林整理了120类有含金量的主流竞赛,下拉文末免费领取。
究竟好的课题有什么特点呢?
  • 一是创新性,几乎没有学生研究过的;
  • 二是有社会意义,对周边社区产生价值;
  • 三是兴趣导向,体现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内驱力。
举个例子,我们去年一个拿了丘成桐奖金奖的学生,他的项目非常有趣。
他在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颜色比较奇怪的等足目,他很喜欢生物,意识到这种昆虫他没见过,就好奇是不是入侵物种。
然后就在网上找各地虫友,最终在广西深山老林里找到了类似的虫子,抓回来后在实验室做了基因测序,最终证实就是入侵物种。在之后的课题里,他再深入研究入侵物种对生态链的可能影响。
好的课题绝对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真正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从生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兴趣学术结合起来,逐步导向相对严谨的学术研究。
还有,在打竞赛的时候组队非常重要,如果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事半功倍。一般学校内会组队,我们机构也会帮助大家组队。
家长们还会常问的是,竞赛是不是越早规划越好?其实并不尽然。
  • 基于学科特点的初中规划重点
学科特点一是知识体系仍不完善,学科概念仍相对模糊,如一些学校理化生仍统一叫科学学科,部分学校开始分科。
特点二,数学依旧是最重要的科学,我建议从小学开始一定要重点学好数学,这关乎学生未来所有理工科的学习。特点三,初中并不鼓励产生学术差距来筛选孩子,中考是义务教育的结业考试,学术差异不算大,还有时间弥补。
对于初中生来说,以下三点原则:
1、在学生不反感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预学量,比学校规定的进度快一些,为忙碌的高中生涯提前省点时间,做好准备。
2、逐步培养学生学科概念,开始了解政史地哲、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学科的区别是什么,多做尝试,看看自己最被哪类学科吸引,找到方向。
3、适度参加一些知名赛事的Junoir项目,像数学AMC8,Mathleague,物理BPhO Challenge初中阶段,Brainbee等。综合类如机器人、辩论、天文等,喜欢的都可以玩玩,拿不拿奖无所谓的,大学申请也不看初中荣誉,主要是深化兴趣。
在这个阶段,参加比赛纯属是发现孩子兴趣,培养学术信心,所以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参加难度过高的比赛。
  • 基于学科特点的高中规划建议
高中直接与升学筛选挂钩,学科设置也在鼓励学生之间产生学术差距,高中家长可能深有体会,学生之间的差异大到超乎想象
高中开始分科,课程广度很宽,设置深度难度等级,学术能力强的学生抢跑严重。
顶尖大学喜欢全面发展之下有“标签”的学生,就像配齐桌上的菜一样,在色香味俱全之上有被人记住的特色。
在保证GPA和文理兼修的前提下,冲刺名校的学生可以发展1-2门最擅长的学科,并花时间在擅长的科目里深度投入,从校内选课到课外活动形成连贯性,逐步实现难度递增。
据我观察,11年级是所有学生学术能力最强,可以投入时间最多的一年,那么可以去参加一些高难度的比赛。

以上是我以相对标准化的三个竞赛做的路线规划图。部分比赛只有国内学校或者美高才能参加。
跟运动员成长路径一样,冠军是最理想状态下终极追求,但真正能登顶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在过程中,我们会及时跟家庭沟通,随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全民不顾孩子实际情况去狂「鸡」奥赛,才是妖魔化的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