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暑假了,
直播间选一本好书,带娃爱上阅读!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明明讲故事编辑|旭旭
明明
明明讲故事创始人
在内卷日益加重,孩子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时代,愿更多父母能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少盯着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异常行为;
少贬低责怪孩子,多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尊重、接纳、有爱的家庭环境,让更多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
前几天看到一则非常荒诞又令人心痛的新闻,湖南湘潭一名14岁抑郁症少年被大师喂符水后死亡。
都2022年了,还有人相信封建迷信。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名少年是因为长久受到校园欺凌而引发抑郁症,父母却认为抑郁症是“中邪”,不安慰陪伴在学校受欺负的孩子,也不找专业医生给孩子治疗,还把孩子交给大师折腾。
据警方调查少年是被液体堵塞呼吸道造成机械性窒息而死,而给少年强行灌符水正是他的父母。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不会如此愚昧,但是关于抑郁症的成因、察觉、治疗和预防很多父母并不清楚,甚至有不少误解,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深陷抑郁黑洞,学业中断,身心受创。
以下4个青少年抑郁症的真相,90%的父母都不知道。
年纪小≠没烦恼,
青春期孩子是抑郁症高发人群。
上周末,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同事的孩子患了抑郁症,经常请假带孩子去看病,导致她增加了不少工作。
她吐槽说:
“现在的孩子怎么动不动就抑郁,小孩子除了学习还有什么烦恼?我们中年人才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还受疫情反复影响,多少人一夜之间被裁员。”
成年人确实压力不小,但是成年人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也比孩子强。
根据脑科学的发展规律,青春期的孩子大脑有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方面,负责视力、运动等其他基本功能的中央前回皮层已经发育成熟,但是负责计划、决策、控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还没发育成熟,导致青春期的孩子有成年人的认知,却没有成年人的调节情绪的能力。
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正在发动战争,大脑正在修剪掉不常用的神经元和连接,而新发育的神经元还没建立连接,导致大脑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使得孩子在心理上变得不灵活,爱钻牛角尖,脆弱、承受力差。
所以,年纪小≠没烦恼,其实青春期是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孩子抑郁≠矫情,
也不是逃避学习,
别让误解和忽视毁了孩子。
前几天看到一篇对深圳某重点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访谈,咨询师说她一年会给100多个学生做心理咨询,但是却很无奈,因为有部分父母面对孩子抑郁的反应都是不肯治疗,认为孩子是“装病”:
“一个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你是不是在找借口逃避学习?” 
还有父母认为孩子就是一时想不开,请假几天,在外面旅行一趟就能好起来。
结果就是错过了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期,孩子从轻度抑郁变成了中重度抑郁。
精神科专家王玉玲也曾接待过一个17岁女生。
在她抑郁自残时,母亲竟然对她说:“有本事你直接划动脉啊!”
结果这个女生真的就自杀了。
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误解。
在丁香医生上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高一女孩M,在全省排行第一的重点高中读书,本来一只脚快要踏进重点大学了,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抑郁了。
M的妈妈怎么也想不通孩子有啥好抑郁的。
事实上,M上高一时经常打电话跟妈妈哭诉说,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宿舍被室友孤立。
M的妈妈却劝说:
“女儿啊,第一次住校多少会跟同学有点摩擦,听话哈,后面就会好的。”
M曾经也跟妈妈说,她可能抑郁了。
M的妈妈却说:
“别瞎说,只不过是和同学拌几句嘴,怎么就会得那么严重的病呢!”
如今M已休学两年,还在治疗中。
曾经也鼓起勇气复学,但是状态远远不尽人意,有一次M哭着跟妈妈说:
“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前我背单词那么快,现在却怎么都背不下来。我是不是好不起来了?”
看着M如此的无助和痛苦,M的妈妈后悔不已,为什么当初完全没有捕捉到孩子的求助信号?为什么会把孩子的求助行为当做是矫情、任性和叛逆?
相比其他已经自杀的抑郁症孩子,M还算是幸运的。
那些已经失去孩子的家庭,他们的痛苦我们无法想象。
心理专家说,看见和了解抑郁症,才是治愈的开始。
作为父母,我想我们有必要矫正两个误解,以免更多悲剧发生:
抑郁≠抑郁情绪,孩子抑郁了,不是想太多,也不是矫情,更不是找借口偷懒;
孩子吃穿不愁≠没有烦恼,事实上,现在吃饱穿暖的孩子心理需求更高,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
抑郁症不一定会偏爱敏感脆弱的孩子,
但是会偏爱这三种家庭。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孩子抑郁?很多人认为都是孩子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没吃过苦,太敏感脆弱。
其实孩子患抑郁症了,最该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自己。
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孩子病了,最主要的病根还是家庭。
在心理科医生于宏华和“真实故事计划”联合主编的《少年抑郁症:17个家庭的真实案例》一书中,指出有三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症:
过度“鸡娃”的家庭;
频繁语言贬低和暴力殴打孩子的家庭;
孩子童年时反复与其分离的家庭。
孟秀就是一名“鸡娃”家庭的孩子,成绩非常拔尖,上学期还拿了全班第一,但是没人知道他有多害怕考试。
后来就发展到失眠,厌学,甚至还想过自杀。
孟秀跟咨询师回忆过这样一件往事:
小升初考试结束后,妈妈带着他逛商场,想让他放松。
可不知怎么,妈妈刷朋友圈时,看到别的家长已经晒了孩子录取的喜报。
他还没有,妈妈以为他没考中,在商场里突然发火,当着人踢他:
“别人都考上了,为什么你没考上?你是不是都在假努力?”
而实际上,小升初考试,他考了一个很优异的成绩,两千人中,他在前几名。
“我真的已经尽力,为什么父母还要我考得更好?”
孟秀在咨询室嚎啕大哭。
像孟秀这样的抑郁症孩子还有很多,父母的期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也有一个抑郁症孩子和孟秀的情况类似,问及为什么会抑郁时,她说:
每次考了不错的成绩,母亲不会给出表扬,反而问:“那第一是谁啊?第二是谁啊?”
如果考了第一名,母亲还是会追问:“那全级第一是谁啊?你排第几?”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并不是故意伤害孩子,非要把孩子“逼”成抑郁症。
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难免会焦虑。
但是就像《小舍得》里南俪妈妈说的那样: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自带饭碗的。”
与其过度焦虑,伤了自己和孩子的身体,还不如做好父母该做的,静待花开。
孩子抑郁的典型表现,
最后一点很多家长会忽视。
作家史铁生说过:
“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再计较人们说什么。一个拿死说来说去的人,以我的经验来看,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在渴望爱。”
那些“寻死”的抑郁少年,大多都会向父母求助。
关键就在于,父母能不能及时察觉孩子的异样。
根据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AACAP)的总结,青少年抑郁有十大典型表现:
1.自己感觉到(或被他人观察到)抑郁、悲伤、容易哭泣、爱发脾气。
2.从喜欢的事物中获取的快乐没之前那么多了。
3.与朋友在一起或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之前少了。
4.食欲或体重与之前相比明显不一样了。
5.睡眠比之前明显变得更多或更少了。
6.容易感到疲劳,不像之前那样精力充沛了。
7.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或自己一无是处。
8.比之前更难集中注意力了。
9.对上学不如之前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如之前了。
10.有关于自杀的想法,或者想死。
另外,多个精神科专家还提醒家长,青少年儿童患抑郁症后很少会哭泣或表达消极想法,反而时常表现出易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拒绝上学。
此时,千万不要简单的以为孩子是青春期叛逆。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提问帖: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这么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个网友回复说,那是因为太多人这么评价孩子抑郁:
“年轻人没吃过老一辈的苦,作风矫情,饿几天就好了。
小孩子就是喜欢无病呻吟,还是作业留得太少。
学生哪里承受过生活的压力,都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太脆弱。
又抑郁了?声称抑郁多半是装的,就是为了偷懒,不想上学。”
这个回答看上去像一个段子,但其实每一句都是青少年抑郁自杀新闻下的热门评论,正是这些误解把抑郁的孩子们一步步推向孤岛。
如果父母也这么看待抑郁症,就会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内卷日益加重,孩子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时代,愿更多父母能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少盯着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异常行为;

少贬低责怪孩子,多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尊重、接纳、有爱的家庭环境,让更多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
共勉!
参考文献:
真实故事计划《少年抑郁症:躲在房间的孩子,敲不开门的父母》
中国新闻周刊《儿童精神科挤满了抑郁症小患者,这届孩子怎么了?》
人物杂志《那些得了抑郁症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一个生病的家庭》
丁香医生《为什么有的人会得抑郁症,有的人就不会?》
正面连接《校园心理老师自述:成绩、霸凌、24.6%的抑郁检出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体会阅读,学会看见,为了妈妈,为了孩子,温暖陪伴,一起成长。
怕你们找不到明明
建议大家将「明明讲故事」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
明明讲故事138万家庭关注的讲故事、育儿平台。每晚8:00用讲故事的方式哄娃入睡;用故事代替“说教”,纠正孩子常见问题。
明明从业10年专业早教导师,用讲故事的方式纠正孩子问题行为,养成阅读习惯。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