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高乐可
打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有急性子基因。我的外公外婆、妈妈都是急性子。到了我,急性子精神继续被发扬光大。微信一响要立即回复;工作任务必须赶在deadline之前交差;各种计划不管是旅游物,上一秒做了决定,下一秒恨不得全部安排妥当;电脑卡顿了、网络断了,就呼天呼地;赶车赶飞机的时候,宁愿提前好几个小时挤在人堆里冒汗,也不愿晚点出门在家吹空调。
如果我不赶紧完成一件事,脑子里就会不停地想象糟糕的下场。可时间就这么点,恨自己不能一分掰成两分用。我老公倒是相反的性格,比我沉稳多了。每次看我火急火燎地做一件事,总会忍不住说“慢点,慢点,没人催你”。
《我,到点下班》剧照
我在一家文化氛围颇为老旧的国企上班,繁杂庞大的工作量永无天日。刚入职时,度过试用期不是我的最高目标,博得一致好评才是。于是我继续发挥引以为傲的急性子形象,“高效”是我甩不掉的座右铭。如果领导跟我说,这项工作5天后交,我一定会说,不,2天足矣!
凡事都有个临界点。终于,我还是尝到了“急性子精神”泛滥带来的恶果。那一天,我一如既往地用最快速度完成工作,自豪地上交了,此时距离截止日还有4天。第二天一大早,一封新邮件给了我当头棒喝:其中某项数据统计不需要做。瞬间,一阵郁结之气无法排解,我忽然崩溃大哭,一边恨公司,一边恨自己。前一天,为了尽快完成那份沉重的数据统计,为了一马当先,我自掏腰包两百元请实习生帮忙。
《我是女王》剧照
闷闷不乐的一天结束后,我回到家,脸上的表情藏不住。老公了解缘由后,说:“你啊你啊,让你做事别那么急。”我眼泪汪汪,心一横,道:“改!”
改,需要有思路,先从最贴身最好入手的地方开始:手机。微信响起时,忍着,压制住想马上伸出去的手,晾它一小会儿。这对于多年急性子的我来讲实在难熬,许多担心像蚂蚁似的转来转去:是谁找我吗?可能有急事?如果我不尽快回复,会不会被认为不负责任?背负着这么多杂念,改变计划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我心一横,反正理想人设已搭建好,无所谓了,要对自己好一点。我让老公帮忙把“全世界就你最急”这句话设计成锁屏壁纸,当我忍不住马上抓起手机时,它是最后一道屏障。
仅仅止步于表面还不够,我希望把从容变成一种长期习惯。老公提了个心得:其实不难,你让自己专注于当前正在做的事就好,做完了,再去管别的。如果一开始不能马上做到位,那就给自己定时。比如,本来在看书或写文章,当听到手机声音心里发痒,把心急摁住,多等十分钟,或者看完这一章再去处理。
这种克制方法蛮有效果。我发现,晚一些回复别人,并不会酿成想象中的糟糕结果,他们也不会由此断定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令人舒服的沉浸感。专注力的提高缓解了我在多样任务之间反复横跳和牵挂的焦虑,让我能享受眼前事,进入心流状态。
《破产姐妹》剧照
某天在办公室,我正着手处理一项工作,邮件通知图标在电脑屏幕右下方闪烁。以往,我绝对会火速点开查看——啊,又来一个任务!然后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原先的工作中。这一次,我努力盖住心中冒出的急不可耐的火苗,对新提示视而不见,继续跟进眼前的资料,装作一副老练沉稳的模样自言自语:慢慢来,不着急,先完成手头的事,一小时后再点开。从焦躁情绪的漩涡里脱身出来后,一切顺利推进,喜悦油然而生。
排版:宁亦  / 审核:同同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个人问题”栏目读者投稿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三联生活周刊》投稿邮箱
个人问题投稿
微信公号投稿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投稿
[email protected]
生活圆桌投稿
[email protected]
头条号“粉丝信箱”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