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由2007届快乐男声选手做嘉宾的真人秀,意外很好看。
是一档没有太多资金的小节目,按嘉宾自己的话说:只能低价请已经“糊了的”老选秀歌手们围在一起瞎唠嗑。没想到节目播出后口碑竟然很好。
因为这几个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老男孩,在点起蜡烛两头烧的娱乐行业,已经到了“活明白了”的阶段。
看他们嘻嘻哈哈自嘲自黑,兴致来了随口清唱几句,连观众都能感受到那一种彻底的放松。都说他们“出道即巅峰”,当年的亚军苏醒说:我不觉得那个是巅峰。那时候只是被很多人推到了一个位置,别人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如今除了年纪比那时候大、体力没那时候好,但从人格健全、精神状态、包括对自己生活的把控感来说,现在的状态无疑更好。
事实上,那些觉得他们“潦倒”“落魄”“没作品吃不上饭”的网友们,可能对出人头地有太大执念,又或者对“人均收入上亿的娱乐圈”有什么误会——舞台就那么大,热搜只有50个位置,有人在山巅,有人在山腰,有人在山脚,才是正常的。
另一位因为解约事件被雪藏多年的冠军陈楚生则看得更开了:我们仍然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人生已经足够好了。做着喜欢的事,还觉得过得不好,那是很丢脸的事。
所以很好理解,这样一档低成本、小制作的慢综艺,为何能让人看得如此津津有味——因为,我们的确在这真人秀里,看到了真的人。
他们就像是走在山脚、隐在山腰的所有普通人的对应样本。
如何面对失意、面对寂寂无名,如何停止抱怨,如何弯腰生活,如何默默耕耘,如何坚持心中热爱,如何找到人生意义,又如何接受命运的安排。

想起2007年,我还是一个郁郁寡欢的青年。那时候,我最害怕的事,便是回家过年。
无他,因为老家有几个亲戚和同学,非常热衷于“造神”——比如谁家的孩子又发了什么大财,谁家的老人又跟着去哪儿享了清福;谁家的女儿找了一个老公如何有钱、一抬手就让丈母娘一家鸡犬升天;谁家的孙辈打小就天资聪颖到何种地步……然后像说书一般,一坐下来就没完没了地替人宣传。
神活得光芒耀眼、浮华热闹,被比成蝼蚁的同辈中人,只能找个借口,遁走离席。

年轻时,懵懵懂懂,听完别人的传奇,只知道反思,怎么只有自己混得这么差;等30多岁了,世面也见过了,看到了足够多的努力与无奈,也看到了自己的伟大与渺小,才开始把这些饭桌上的牛人神话,当作耳旁风。
而我的这种心结,后来更是被一个曾经的“神”彻底解开了。
这位神人曾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成绩拔尖,聪明自信,家境虽不算富裕,但彬彬有礼,弹得一手好钢琴,高考顺利考上了清华,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
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年没有断过。尤其是我们上了大学之后的那几年,每年过年回家,总能从别的同学那里听到他那些令人艳羡的消息:“提前保研了”“听说拿了奖学金准备出国了”“好像签了微软,年薪50万!”……
虽然同在北京,但我从未和他联系过,因为他是神,我是人——还是混得很艰难的那一种人。
没想到,35岁那年,我重遇了他。彼时他是合作客户的产品经理,来对我讲产品。意外相认之后,我俩私下去吃饭,借着酒意,我才问他:不是说你出国了么?不是说你创业了么?

他喝了几口酒,说:“都是以讹传讹罢了。”
“虽然那时我总是表现得谦虚低调,但老实说,我很自负的。”他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丝苦笑,“然而,带着骄傲和希冀来到北京,看到了很多个更加优秀的同龄人,有一点懵。可以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可以说是,从前的世界完全崩坏了。”
他比从前更努力地学习,愈发低调沉默,却发现只有成绩好还不够。已然半只脚踏进社会,家世、见识、社交能力,缺一不可。他甚至发现自己在面对颇为欣赏的女生时,脑子里会忽然闪过“我可能配不上她”的念头——他曾经是多么骄傲的人啊,个中心绪,实在晦暗难明。
那时他的心里也暗自膜拜着许多“神”:父母皆是人中龙凤的下铺、深得教授器重的天才学霸、长袖善舞的学生会主席……他们是他追赶的目标,他曾经相信自己也一定能追上。可惜,这种包含了许多复杂因素的参差,实非斗志可以消弭。
他最终拼尽全力,却只徘徊在中游。
所以他也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因为时代的原因,我们这一代,大都被父母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厚望——扭转命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实现阶层跃升。
越是懂事的孩子,越会把这种厚望当成使命,乃至人生的意义。然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将这使命变成了枷锁。
那位曾经学业优秀、毕业后稳定生活在中游的同学,毫无疑问,他依然是优秀的。甚至,他实现了人生的超越——他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放弃成为人生赢家的执念。
他落在了平地,也打开了枷锁。
不止他自己打开了枷锁,他也用他的真实经历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屏蔽那些无谓的比较。面对璀璨的众神,可以崇拜,不必焦虑。
如此清醒的家长,不止他一个。
就在几天前,与一位为人父母的同龄朋友聊天,她说了一番话令我心有戚戚:每年高考后都是集中欣赏“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也是集中反省“自己是多少分父母”的时候。活了40年,年少时被各路神人碾压,只恨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如今看明白了游戏规则,虽然也忍不住羡慕别人的牛娃,但内心更在意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别再经历那一段充满阴影的成长时光。
也许,教孩子学会欣赏普通的自己,更有意义,当然也更难。
70、80后的家长们,自身走过了一条艰难的、被过度期望的成长道路。如今的我们,越是深爱自己的孩子,越是希望孩子能在有限的人生里,享受足够快乐的生命过程。而不要再为了一个虚幻的面子与无穷无尽的比较,匍匐在真真假假的神像脚下,自卑自弃,辗转挣扎。
诚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所写——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些迫切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大多怀揣着一种由来已久的焦虑,对成功的焦虑,尤其是对别人成功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恰恰是建立在对自身的不满意,以及对“与人比较”的狂热之上——不满意自己的碌碌无为,嫉妒别人的出类拔萃。
更有甚者,沉迷于成功者的神话,无条件相信所有对成功者的书写与追捧。喜欢在“勤奋”“努力”“永不放弃”这样的形容词下面划重点,却选择性屏蔽那些成功者的先天有利条件,比如家族财富、人际资源、时代风口……
他们是最易被贩卖成功焦虑的一群人,也是最容易从受害者转为加害者、继而向他人散播成功焦虑的人。
对于这一类人群,无法同类,尽量远离。
他们会抬出种种偶像,碾压你的自尊,让你承认自己的失败,然后陷入情绪的低谷。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游说你相信:你之所以活得如此平庸,皆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
不谈结构性不公,不提出身、机遇与资源的千差万别,反正你活成这样,只能怪你自己。
所以,为什么成功学的书籍那么畅销却读来毫无营养?只因那些都是被矫饰过的完美履历。一切成功学,说白了,都是从结果倒推,形成一个“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创造奇迹”的假象。
史书上满眼成王败寇,套用到网络上,则是整日都在评判“红与不红”。
到处都是逆袭的人生、另辟蹊径缔造的财富神话、读书无用论、宇宙的尽头是直播、甚至对成功的定义也狭窄到“若非顶流,就是糊咖”……所有人都是焦急而迫切的,易燃易爆的情绪背后是长久受压抑的自怜自伤、自我否定。
在这套逻辑里,做不了神,你就不配做人。
我们承认天才、承认勤奋努力的幸运儿,同时也要承认,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注定成为不了神。
但这并不是失败,而是人生常态。是更需要用智慧和时间去理解、思考、注入各自不同意义的人生常态。
无可奈何的是,我们身处信息混杂的互联网时代,每天都会碰到层出不穷的创富神话——真实的、杜撰的、为了商业目的自吹自擂的、加油添醋已成玄幻的,比比皆是。
历史固然是被赢家书写的,但你可以不用看。
尤其是,人生真的不必终日奔着一个“赢”字而去。
疫情这三年,每个人在心态上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所有人在突然长时间暂停的日子里,或主动或被动地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所得与所愿——哪些是没有好好珍惜的,哪些是不必苦苦强求的。
我们每一天,都在努力克服内心的绝望与恐惧,对生活的要求一天比一天降低。这种对抗和变化,一开始诚然是无奈的、令人抑郁的,但渐渐的,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学会了放松。
大环境如此,个人奋斗可以继续,但再不必强求。在保证必要收入的基础上,不如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这三年,心态稳定且偶有喜悦,便是成功。
现下如今,“赢”已经是最次要的了。我们更需要的是,压制内心的惶恐和动荡,获得持续的自洽与宁静。
疫情总会结束,迟早的事。有些东西再回不到从前,但生活最终会回归常态。
人生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保持一个内观的习惯和放松的心态,是走完这条长路的真正支撑。
就像《亲爱的安德烈》中的那一句——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插图来自艺术家Judit Kristense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