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姐导读
2022上半年度即将要过去了,不出所料,受内外各方面因素影响,港股IPO市场上半年总募资额同比下降92%,前五个月IPO的总数量仅16家,港交所公布的正在聆讯处理中(排队)的IPO数量达153家。首发市场的低迷,对整体投资行业产生的是连锁影响:IPO受阻,VC/PE所投项目退出困难;一、二级市场表现倒挂,造成市场流动性紧缺,机构募资雪上加霜。
在我们4月份发表的“低估”文章中,对今年整体资本市场情况做过分析,IPO市场低迷的预期下,并购重组、“借壳”等交易方式会成为IPO以外的更多元化退出渠道。本篇J姐梳理了港股上半年收购控股权而触发的全面要约案例,我们从多维度总结分析了这24笔“买壳”、并购重组交易的趋势变化,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些信息和思路帮助。
IPO低谷期,并购重组交易不断
民企“买壳”交易居多
截至6月13日,2022上半年港股已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全面要约(控股权变更)案例超过24例,从交易背景和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三种:民企背景收购控股权、产业并购重组、国企/集团内部重组民企“买壳”仍为主要交易类型,有50%以上(13例)案例为民营企业背景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触发全面要约。
产业并购、国企/内部重组的交易金额较大
IPO放缓,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行情下,是产业并购、控股股东重组的发起时机。乳制品行业并购重组、国有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交易案例达11例。
从全面要约所涉及交易总估值(上市公司100%股权市值)来看,产业并购及国企重组所涉及的交易金额达487多亿港币;而民企收购控股权案例数量最多,但交易总金额仅为34亿港币。受疫情影响,在整体经济形势压力下,资金流动性紧缺,相比前两年的港股买壳交易,民企老板对于“壳”的选择更加偏向于3-5亿港币以下的小市值上市公司。具备雄厚资金实力进行现金收购的企业,明显比过去两年少了很多。
民企背景“买壳”,变化趋势明显
1-6月以来,民企背景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触发的全面要约案例达13例(已完成+正在进行中),其中,已完成的达10例,正在进行中的为3例。统计数据如下:(截至6月7日)
备注:收购代价指的是收购控股权的交易成本,并未包含最终全面要约涉及的成本。
 创业板的“壳”,热度大增
 收购成本低于往年平均数据
1-6月,13例民企收购控股权的全面要约案例,平均收购成本为1.19亿港币;然而前几年的全面要约交易数据,平均收购成本都是在2亿-3亿港币之间。
主要原因是往年的港股“买壳”交易,基本上都是以主板上市公司为主。今年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13起全面要约交易案例中,有接近一半都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及资产的价值更低,那么相比于主板上市公司交易代价会更低
5亿市值左右的主板上市公司是前几年主要被“借壳”的对象,那么对于收购方来说,如果收购一家5亿市值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在触发全面要约的情况下,买方是需要准备100%上市公司估值的现金资金,才可以进行交易。那么在今年这个经济环境下,能够一次性筹集几亿现金进行买壳交易的企业,数量相比往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相对估值较低的创业板,成为了借壳的主要选择对象。
   买“壳”成本,如何定义?
市值不是核心参考指标
关于壳价,J姐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壳价并不是简单的以收购代价为计算方式。因为,在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时,支出的成本是包括了上市公司现有业务资产,在收购时点,你买的可不仅仅是“壳”,还包括了上市公司资产。所以,纯粹“壳”的价值,是需要具体看资产的构成。
我们关注壳价问题时,应该重心关注的是收购对价较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溢价情况,这个是能够反映出“壳”成本的指标。1-6月的交易数据显示,13例全面要约价格较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溢价的平均值为90%,也就是说,“壳价”的平均成本是上市公司净资产溢价90%以上。
ITP(8446.HK),市值16亿港币,全面要约估值仅为1.33亿港币
我们以ITP Holdings(8446.HK)的全面要约为例,ITP是港股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为流行音乐演唱会提供视像显示解决方案,今年3月14日发布公告,上市公司出售控股权55%,截至3月13日,上市公司市值为16亿港币。
买“壳”方,以7300万港币代价收购上市公司55%股权,成为新控股股东。收购价值较上市公司净资产溢价89%,然而相较于上市公司市值(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折让了91%。一家市值16亿港币的上市公司,净资产不到6000万港币,市值并不是“壳”价的核心考虑因素。要看资产!
“买壳”交易的行业属性
金融、餐饮消费、互联/游戏/软件,仍然是主要趋势。这些行业,是港股市场的核心赛道,在IPO缓慢的时期,选择用借壳、并购重组方式快速登陆资本市场,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从收购方的资产背景来看,基本都是和所收购上市公司属于同一行业属性。比如其中,人人网的股东多牛科技,借壳九尊数字互娱(1961.HK)的交易已经完成,多牛科技所布局的资产基本都是游戏、互联网科技、媒体等行业,与“壳”公司业务匹配度极高,为后续资本运作做好了协同准备往期文章阅读那个收购了一代人回忆“人人社交”的多牛科技,要来港股了?
截至6月15日,上述13例民企背景买方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的案例,有10例已完成,其中已完成更改公司名称的有两家。
国企私有化/内部重组、产业并购
在我们上一篇发布的文章,鼠来宝”,生物医药投资的新热点?”,提到了控股股东从上市公司剥离实验动物资产的交易,可以预期今年会有比较多的控股股东回购核心资产、私有化、提高控股权的交易发生。在市场估值低迷时期,控股股东重组业务,为将来市场回暖时再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做好提前准备。
什么情况适合借壳上市?
有质量的产业并购、有价值的协同性重组,是盘活“僵尸股”的正确方式
港股目前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严重,约10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小于10亿,流动性极弱,业务增长乏力,缺乏科技赋能等,这些公司如果要继续存活下去,那么势必需要整合并购新资产,创新业务,寻找新增长优势,引入投资者,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也同时给需要以非IPO方式登陆港股的企业,创造了机会。
我们总结出,有以下几种类型,是企业一般会选择“借壳”上市的原因:
  1. 传统行业,产业链条庞大,面临迫切的转型需求
这类的企业,在过去经营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是具备收购控股权的资金实力,结合企业本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对接资本市场,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并购新鲜血液,重组资产业态。
2.    本身业务具备未来高增长性,但需要快速融资,当下不具备IPO能力
比如新经济范围下的业态,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业务发展具备高增长型,处于行业“跑马圈地”快速争夺市场的关键时间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等领域,时间落后了,就基本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合适的案例就是中国有赞(8083.HK),当年港股借壳上市,有赞在借壳当时,市场规模正处于抢占时间的发力期,借壳上市后快速融资,扩张规模。市值一度从借壳后70亿,达到过最高峰700亿的巅峰。
3.   规模、业绩等都不是第一梯队,冲IPO有困难,可以寻找“僵尸股”合作方,协同重组,登陆资本市场的另一种方式。
4. 个人老板,资金实力雄厚,资本运作需求
无主业,想控盘,做市值,炒概念。这类型我们不做过多讨论,也不是我们提倡和认可的交易逻辑。在当今这个市场业态下,是快速被淘汰的类型。
转自跨境J姐 作者 J姐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