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备份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古原
大家好,我是老古。(此文为长文,一万字,看完再喷)
司马南最近在到处搞事,刚批完莫言,又开始批麦克阿瑟进入江苏省高中语文教材。
但这一次,我无比支持司马南,麦克阿瑟这篇文章 ,确实不应该放入教材。
如果说美国历史上的名人,我最讨厌的人有三个,一个是林肯,一个是麦克阿瑟,还一个就是肯尼迪。
林肯是美国的秦始皇,在他任上,将美国各州的独立权没收了,美国所谓宪政自林肯后已实质死亡。
而麦克阿瑟,则是一名军国主义者,他的那些什么著名的演讲,读完都让我恶心不已,什么责任—国家——荣誉,还有老兵不死,居然在全世界当作范文。
肯尼迪那句“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更是无比荒谬的思维方式,完全背离了美国的开国精神。
或许,我要从俄乌战争谈起。
俄乌战争到现在已经进行了近半年了,双方死伤了多少人呢?
双方加起的伤亡总人数应该超过了十万,至少死亡了两万人以上。如果按网上各方的最高数据,死亡人数应该超过了五万人。
我们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思考,这五万人为了什么而死去的呢?他们的牺牲有意义吗?
对于个体来说,他们是在为自己的财产和亲人的生命在拼命吗?
不,双方皆在为了被神圣化了的国家利益在拼命
麦克阿瑟在《责任-国家-荣誉》一文中说的很明白:
这几个名词包含着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经受任何为提高人类道德水准而传播的伦理或哲学的检验。它所提倡的是正确的事物,它所制止的谬误的东西。高于众人之上的战士要履行宗教修炼的最伟大行为——牺牲。
双方战士都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牺牲的。
麦克阿瑟在文中歌颂这种行动:
无论战争如何恐怖,招之即来的战士准备为国捐躯是人类最崇高的进化。
我首先要声明,我并非要批评一切的战士在战争中付出生命的行动。
我只是批评这种将国家概念虚无化的无脑为国牺牲的脑残文,若是保卫家人和财产不受侵犯,若是敌人将屠刀举向了平民,当然需要战士。战士的牺牲也需要被尊重。
但麦克阿瑟则是在西点军校教那些学生,一个战士,为国捐躯是崇高的,这背后根本不谈,战争是否是正义的,
而这一套观念,其实是现代国家总体战观念的产物。
政府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要理解政府与国家,离开战争,无法理解。
人类对安全的恐惧,让现代政府的能力变的无比的可怕。
中国的秦朝,建立了大范围征税的能力,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秦王朝的战争能力。
税收能力,是政府发动战争的基础 。不管这个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侵犯还是为了保卫,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样庞大的而征税系统,因为现实中,被侵犯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对人们安全的威胁。
这个世界绝大部分极权,都以外部世界存在威胁作为主要诉求,他们才能在国内构建起残酷的统治,才能征收高额的税收。
十九世纪的美国,连个人所得税都没有。
但在二战期间,个人所得税率最高达到90%,还有最高税率50%的遗产税。
一战前,美国甚至可以说并有实质拥有过大规模的常备军,国防部的职员们坐电车上下班,无所事事。
但今天的美国呢?军费已经比全世界所有国家总和还要多。
二战和美苏冷战,让美国政府拥有了征收高额税收用于战争的理由。
但光是具备有征税的能力,并不一定就能胜利,历史上国家财政水平很好的地方,最后在国家战争中落败的比比皆是啊。
大清朝的财政能力强于当时的日本,但依然败了。
因为,战争不光需要钱,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兵源,更需要不怕死的人。
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才是国战中间,双方成败的关键。
也就是说,我能组织多少人来参战,我能让多少人真正拿命来战争。
比如明王朝,他不是没有财政收入,但他没有战争动员能力,他的军队,全部是将领的私军,最后真正为保护大明朝而死战的将士,连京城的禁卫军也做不到。
但美国南北战争,则是世界上第一场证明国家战争动员能力的战争。
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这个国家的总兵力一共只有2.6万人。
但南北战争阵亡了多少人呢?62万!
双方一共动员了390万人参与战争。
而当时美国的总人口只是3100万。也就是说,南北战争一共动员了超过人口总数量的10%上了前线。
而明朝在明末灭国战时,也只能动员出80万的军队。而当时明朝的人口接近一个亿。
而在此前,美国也发生过两场战争。
第一场,独立战争(1775~1783年),美国先后动员30万人投入这场争。整个战争持续了8年,美国方面共有4044名陆军、342名海军和49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阵亡。
第二场,美英战争(即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1815年)美国动员47万人(包括民兵)投入这场战争。美陆军阵亡1950人,海军阵亡265人,海军陆战队阵亡45人,共2260人。
发现没有,南北战争的死亡人数和动员人数都是其他战争的十倍以上,甚至数十倍。
这是军事史上重要的一个篇章。
因为在此之前的古代战争,大部分是击溃战。
虽然可能参战人数巨多,但死人其实不多,特别是欧洲有出售俘虏的传统,打不过了,马上投降,也不会性命不保。
而美国南北战争则开启了国家动员能力的先河,晚他几年的普法战争紧随其后。
因为美国开启了征兵制。
如果和秦王朝时期相比,大家经常痛骂秦王朝滥用民力的就是他的徭役。
其实那也是一种征兵制,你可以定义秦始皇搞了几十万工程兵在边境修工事。
那区别在哪里呢?
仅从制度上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美国内战中的征兵制中,就是豁免权和替身权,也就是某些特殊工作的人可以不服兵役,有钱人可以雇佣他人去服兵役,还有南方联盟还规定有二十个奴隶的奴隶主就可以不服兵役等等。
了解中国古代税法变迁的话,就知道有多少中国古代高官在如何对待徭役这个事情上费尽脑汁。
因为,徭役制度往往遇到的是强大的反抗力量。去工作,没有钱,还要受人管,这怎么接受得了。
在第一次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普鲁士发明了义务兵役制度。
如果说中央集权的大规模收税能力是解决钱的问题,那义务兵役制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
而义务兵役制不是简单的一套制度,而是制度与观念系统相匹配的一套国家工具。
这就是他与徭役不同的地方了。
大家都读过《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都德于1873年发表的一篇作品,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学校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常被看作是表现法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
真实的历史其实与文章中所描述的恰恰相反。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
但在《最后一课》中,写的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这些观念,其实是义务征兵系统的配套产物。
光搞一个制度,并不能让全国一半的青年男子冲上前线与另一群陌生男子杀个不可开交。
法国将军斐迪南·福煦曾这么说:
“确实,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个民族战争的时代。这种战争具有令人疯狂的步调,因为它注定着要把国家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战斗之中。
人们在战争中将追求一个目标,这不是王朝的利益,也不是想征服或占领某一个省区,而是为了防卫或传播一种哲学思想,为了保护或宣传一种独立、统一原则,以及各种非物质利益的原则。
最后,也就把每一个人的私人利益与财产都当成了赌注。从此燃起了怒火。这种暴力的因素,在过去是很少使用的。”
而最早的战争宣传歌曲《马赛曲》就成为法国战争机器中的重要宣传工具,在所有的战争歌曲中,这是最能振奋人心的一首。
它鼓起了大批人员的情绪。政客们还采取了一切手段,来激发战士们的勇气,培养他们憎恨敌人的感情。
乔治·西尔威斯特维里克写道:
“没有恨,也就不可能有宣传。只要给我某种仇恨的东西,我保证于24小时之内,可以在任何地方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宣传战役。”
欧洲发源的这些手段,全部是美国南北战争上应用得淋漓尽致。
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战争宣言。
南北双方全部开通宣传机器,同时采用义务兵与志愿兵结合的制度,召集了总人口10%的人口进入战场,再加上军事科技的进步与落后的战争方式,双方打起仗来相当于排着队互相枪毙。
但支撑着士兵在大量死亡面前坚持向前进的,除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观念了。
大量参与南北战争的普通士兵,是自购武器和装备的。这要是搁在秦朝,就是自己带着铁锹跑到长城边去自愿劳动啊,秦二世还会灭掉吗?
美国南北战争向世界证明了,一国的战争潜力,其实还有足够多的潜力可以挖掘,除了大规模的收税,还有就是有足够多的人听话甚至主动参军,在战场上听从命令,抵死不退。
南北战争的形式,在古代君王看来,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士兵怎么不跑,这不是排队送死吗?
是的,就是排着队,相互枪毙,队型密集,不许后退。
拥有常备军制度的中国古代王朝,比如崇祯皇帝,他看到这样的军队是不要是羡慕的流哈喇子?因为他的常备军总是将领的,无法为他所用。
接下来的一战,各欧洲国家,也是展开了欧洲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 ,排队枪毙模式再演一遍。
这时士兵动员力量,来自于一个叫国家主义的东西。
也就当兵,是为国家而战,而不是象古代,当兵是为讨口饭吃。
国家就是一种身份认同,种族也是一种身份认同,只有政府有能力将这些身份认同置入民众观念之中时,他才能具备更大规模的战争兵员动员能力。
美国珍珠港被袭时,是无数青年主动参战,扔下妻儿,保卫祖国。
秦始皇哪有这个待遇?天下峰火群起,秦二世是一个落水狗,人人得而诛之,可没有几个人为大秦誓死不退。
日本军队疯狂冲锋时,为天皇效忠,为日本国冲锋的口号,才是日本军能横扫亚洲东部的原因,这样的军队才有更强大的战斗力。
在日本国内,战争兵员的动员能力甚至能深入到学校和妇女,基本上算是有能力调动全国每一个人的力量来参战。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力量。
你想想,天皇一个人的想法,能够驱动数千万日本人全力以赴地参与战争,要么赴死,要么在后方参与后勤,学生全部做后备军天天训练。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种力量啊。一个人,是如何做到让无数人为一个目标疯狂的?甚至连死都不怕?
相比之下,日军战领的地方,什么朝鲜,中国大陆,东南亚这些地方,基本上当地政府没有这一套洗脑系统。他属于降维打击。
当然,这一套民族主义观念,其实是来自于西方。
提出者,就是巴黎和会上的威尔逊总统,他在全球推广民族自治理念。
其实美国总统推广这个的目的是干掉英国,因为英国殖民地多嘛。
但这个理念在全世界引起了反殖民、民族解放运动。
理念系统加上兵员动员能力,这就让现代战争变的无比可怕。
他让现代国家具备有了更强大的兵员动员能力和军队执行力,从而可以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南北战争后紧接着的第二次普法战争,普鲁士可以动员的军力高达一百万以上,轻松干掉法国,让法国皇帝在色当带着十万军队投降。
林肯是个牛逼人,他通过一次战争,让美国联邦战争能力彻底升级了。
现代政府比古代政府的动员能力要强大N倍了,又有统一的税收体系,又能征集庞大的人力,甚至是源源不绝的人力。
这就注定了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伤亡的增加。
也就是说,政客能坚持打下去的能力强大了很多倍了。
古代战争中,战争资源耗尽的情况多的是,最后政客妥协,或割地,或赔款,或自己主动下台当俘虏,在没钱没人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办。
但在兵员动员系统启动后,武器、士兵粮草、伤亡的补给,和以前的古代政府相比,就是开挂的人民币玩家。
从一二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来了。
第一次世界大军人伤亡情况:
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00人,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死亡了五千万以上。
(这个数据由于大量民兵的存在,无法说清楚,是一个争议话题,这里不讨论)
这就是总体战的威力。
而且他成为国际丛林社会的标配了,你有动员系统,我没有,那要干起来,我就指定吃亏啊。
全世界政府几乎全面学习了这套模式。
秦王朝,其实就是败在虽有税收,但却没有人力资源动员能力。兵员动员系统顺利地补上了这块短板。
比如现代的美国,对军人是无比尊重的,近八成的美国人选择第一尊重的人,就是美国的军人。
这就是国家主义观念建设的结果。
对于现代政府来说,没有国家主义的观念驱动,他是不知道如何来发动千万级人员参战的战争的,你如何说服士兵去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冲锋,为钱吗?怎么可能。
只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才能做到。
所以肯尼迪说出那句著名的国家主义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从这一句话,你就能明白,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主义观念运作有多成功
能向每一个人征税,还能动员每一个人参战,这个政府是不是完美了?
不不不,还不够完善。
光有向每一个人的税收能力和兵员动员能力还不够。
因为税收是有限的,如果加税到一定程度,会遇到反抗,会受到更大的质疑,最高个税你收到七成八成,已经很高很高了,并且现代国家税率的调整需要漫长的流程,他还不能适应战争快速决策的需要。
最好象上帝那样,我要光,从此就有了光。
政府说,我要钱,马上就有了钱。
面临战争关键时候时,七成八成的税率不够怎么办,怎么样实施百分百的税率?
这时新一代的战争发动系统就出现了。
那就是由政府来掌握货币,方便在战争时,可以all in。
因为政客在参与战争后,如果失败,他轻则下台,重则死无葬身之地,他一定要找出一套方法,可以将这国的资源全部投入,以获取胜利。
在南北战争初期,南北双方政府还只是发政府债券。
在初期,只有银行这样的大机构才买政府债券,但银行开始做金融创新,就是出售债券给普通民众,将其小额化,二级市场化。
美国的普通民众得以用资金参与政府战争。
据统计,支持北方的各州总人口中5%的人购买了政府战争债券。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因为这时的美国只有1%的人持有股票,拥有银行存款的人都不算多,大部分人是把钱存在家里的床垫下面。
这时的美国,还是一个金本位国家,也就是金子,才是美国的货币。
但南方政府撑不住了,因为他是即将要失败的一方。
南方政府在发行政府债券后,还是面临军事上的失利。
那要怎么办呢?
印钱!
南方的里士满政府直接通过印制钞票来支付各种开支,各地方州和城市甚至都参与发钞。1865年,北方政府一年开支12.9亿美元,而南方政府则一共印了15亿美元的纸币。
快要消失的政府,要他印多少,都是可以的。
北方政府,也不示弱。
马上加入印钞的行列,宣布在国内脱离金本位。
并马上发行了4.5亿美元的“绿钞”。
这种印钞模式,非常清晰直接,就是政府凭空产生购买力,那消灭的就是普通民众的购买力。
其实就是一种高效的税收模式,他不必派税吏上门收取,他甚至没有征税成本,他只需要掌握印钞权,就可以轻松地让全体国民手上的钞票贬值,贬掉的值就直接成为了政府的购买力。
但当时的民众,忍了。
为了战争嘛 ,为了目标嘛 ,过头就过头一点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在南北战争中,美国政府完成了对银行业的特许经营体系建设,并限制了银行的印钞权、发币权,全美从几千种不同货币,统一成为两种,一种是银行出资的银行券(国债),另一种就是绿钞。
这就是完成了货币的统一,你看秦始皇也玩过吧。
但这时的美国,虽然国内有印钞,但还是金本位国家。
因为他要求所有人交税必须用黄金支付,在国际贸易中也还是按金本位计算。
对于印钞来说,美国政府当时还深知,这玩意,他玩不了多大。
虽然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历史上大多数政府一样,都试图通过货币的方式增加点税收,但他们都受到一个重要的约束,那就是金属货币民间的存量,只要民间有足够的存量,那政府要是随意增发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钞票被完全弃用。
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多的是,包括什么明朝的宝钞,金元券,津元等等。
要完成对货币的完全控制,首先是要消灭官办货币的竞争者,那就是市场当中的黄金。
你不把市场的黄金禁止了,就不可能做到随便印钞票。
这个事,古代皇帝都想干,但都做不到。
这个事,谁做到了,谁就是秦二世。
罗斯福总统成功完成此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敌国贸易法》授予总统的权力,禁止普通民众在美国持有黄金。
所有美国公民都必须向美国政府出售包括金币、金条类别的黄金。美联储以每盎司20.67美元的价格向民众进行黄金收购,但这一价格远低于当时市场价。
1934年通过的黄金储蓄法进一步规定私人拥有黄金货币非法。
政府直接通过暴力垄断方式禁止自发货币的存在,只允许法币的存在,消灭竞争对手靠什么?权力。
其实这时的美国依然还是号称金本位制,也就是一美元,还是可以兑换固定的黄金的。
当然,接下去的几十年,就是彻底消灭金本位的过程。
由不同的美国总统进行接力,包括忽悠欧美其他国家的政府将黄金存入美国,在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彻底揭下面纱,终止金本位,美元作为一张纸,正式成为世界货币。
这其实是一种超级流氓的做法。
之前我之所以使用美元,是因为你承诺一美元固定兑换多少黄金,现在你可以突然翻脸说,现在我之前的承诺作废了,这就是一张纸,你爱用不用。
可是奇怪的是,这件事并没有引发多大的风波。
因为美国历代总统的不懈努力下,美元已在实质意义上成为了世界货币。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加快,美国政府利用最一大强国的地位和西方盟友的帮助,成功地将美元变成了全球贸易的标准支付货币。
全世界都要用我的货币交易,最后我告诉大家,这只是一张纸。
还有比这更牛逼的事吗?
这就是政府战争能力的登峰造极了,无限获取资源的印钞机。
有无数政客在学这一招,但大多数都是用一下就立刻死,效果虽好,但副作用惊人。
比如蒋介石,就学过罗斯福,收民间的黄金,不许民间黄金交易,发行金元券。
1948年8月19日发布了《金元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中华民国人民存放国外外汇资产登记管理办法》《整顿财政及加强管制经济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主要内容为:(一)以金元券为本位币,一元法定含金0.22217厘、与法币之比为1:300万、与美元之比为1:0.25,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二)民间禁止流通、买卖或持有黄金、白银、银币、外汇,持有者必须在限期内兑换成金元券,违者没收;(三)将全国商品劳务价格冻结在8月19日的水平。
不到两个月,金元券之发行则取消总额限制。
金圆券发行限额取消后,11月底,发行总量增至34亿元,12月底,增至83亿元,次年1月208亿,5月达到57万亿,6月更增至130多万亿,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完全就是废纸。
老蒋为什么这么玩,他希望用货币攫取所有民间资源来支持战争的需要。
而美国联邦政府,则掌握了更高级的玩法。
第一步,控制信贷,也就是管制所有的银行,只能生产一种货币,这个在南北战争时就完成了;
第二步,禁止民间使用黄金货币,并以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换得民众和世界各国政府用黄金来换美元;
第三步,拥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后,再让美元在世界流通足够广后,宣布退出金本位,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三步走下来,美元这张纸就变成世界货币,还可以随意印刷,你说神奇不?
有人要问了,别的国家就这么傻吗?
不是欧洲国家傻,是欧洲这些国家本质也和美国一样,只不过他们玩不过美国罢了。
央行控制货币时代,就始于一二战时期。而这一套方法,就是美国政府先行示范,然后教给了全球各国政府,政府首脑们笑疯了,还可以这么玩?
英法两国政府,为了战争的持续,早已不顾规则,疯狂印钞,英磅的世界货币地位被取代,是英国政府透支的结果。
如果央行不控制货币,那战争只能打到税款消耗干净。
但如果央行控制货币呢,他的战争潜力可以持续到货币价值被消灭为止。
也就是说,全体老百姓手上的存款全部归零,战争才可能停止。
这个非常容易理解,换你是战争的决策人,你会不会这么干?当然会啊,货币权在我手里,我肯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万一赢了呢?输了,我的结局都一样,为什么不赌一赌呢?反正不是我的钱。
但要把货币玩好,可不只是印钞这么简单。
应该说,现代的美国政府,基本上掌握了用货币进行全球大规模征税的娴熟技巧,他们汲取财富的能力可不止于美国国内,而是在全球范围。
这是成吉思汗和日不落帝国曾经拥有但未能实现的梦想。
以罗斯福为首的历界总统和美联储主席的努力下,美国联邦政府成功的成为了世界政府。
美国政客也不是傻子,如果象拜登这样,天天印钱,再玩个几年,美元就要被全世界人民抛弃,他们玩的是印钞、回收的把戏。
也就是碰到困难先印钞,先用着。
比如新冠疫情下,美国人平白无辜就可以拥有购买力,凭什么,他们都不上班,每月发几千美元,这个购买力是从哪里来的?
全球美元贸易体系的人一起承担的。
在这个过程中,拿到钱的美国普通人和美国的很多公司,其实都是受益人,因为他们在物价上涨前,先拿到了新钱,他们购买各种商品时价格还没有上涨。
越后拿到新钱的人,他们会发现价格已经上涨了,不但他新拿的货币不那么值钱,原来储蓄的钱购买力都缩水了。
掌握货币的政府可以战争到货币价值消失为止。
那美国的战争潜力是什么呢?
到所有美元变为废纸的那一天。
到印钞机印出来的东西人们只能拿去取暖的这一天。
有人说,我手上全是人民币,日元,法郎啊,不是美元啊
但是你所在地的银行给你印的人民币、日元,有不少是以美元为锚印的,美元价值消失,当然也要伤害到你。
有人说,现代政府就比古代政府要先进,要进步。
这话听起来好象没错,起码我们看到现代政府在平时做了更多的事,什么慈善,社保,介入劳工事务,法律援助,修桥开路,古代政府好象做的很少,但对比下税率呢?
中国古代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的时候很多,欧洲古代税收也不高,而现代政府个税最高税率40%起步很正常的,更不要说花样繁多的各种税收。
清晰而明显的事实是,现代政府比古代政府要大N倍,能力要强N倍。
而这一切能力进化,都是在战争中逐步进化出来的,只要巨大的军事安全压力,人们才会接受政府逐步拥有这些能力。
但后果也很可怕,和平时期的政府看起来温文尔雅,如果到了战争时期,现代政府那就是一台专业的战争机器,就是一台巨型的绞肉机,那是一台不消耗掉所有资源就不会认输的犟驴。
人类之间没有那么大的仇恨,战至最后一刻的,总是政府,没有原子弹的威胁,日本打到损失人口一半,我估计也不会停手,天皇会在意吗?如果在意人口,他会将儿童投入战争吗?
在近代社会,制造最大规模灾难的,不是天灾,而是政府之间的战争,因为这是一种为战而造的组织。
民众对战争的恐惧,是政府扩权的最好的理由,政府利用了民众的安全恐惧,创造了超级战争机器。
而国际社会的本质就是丛林,各国政府之间,那是真正的内卷,比如,美苏拥有毁灭全人类几十次的核弹头,可见其内卷程度之深。
如果你能看懂现代政府发动总体战能力的可怕之处,你再看一看麦克阿瑟的文章 ,你会发现,这不过就是美国政府兵员动员系统中的一篇洗脑文罢了,是美国政府构建强大的军事资源攫取能力的手段之一。
这种类似的文章 ,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也会广泛存在,所以战场上才有无数人将生命置之度外,与陌生人之间相互厮杀。
乌克兰政府确实可以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现代政府理念,让泽连斯基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他也无法象古代君王一样,割地止战。
普京也可以为了帝国梦,忽悠无数俄罗斯人进入战场,都屠杀以前的邻居朋友和同事。
数十万人都在为了国家而战,实际上呢,他们只是为了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个人目标而战,只不过,冠上一个国家的名义,他们就疯了。
现代战争,就是这么可怕,不死不休,不死光一切男人,炸毁一切家园,消耗一切累积的财富,战争就很难停止。
因为麦克阿瑟这样的人在洗脑,要穷尽一切资源,包括牺牲去达成政府战争的目的。
这样的文章 ,当然应该从课本中清除。
人民的财产和安全受到真实的破坏和侵犯,才是用战止战的合理前提。战争也应该设有底线,不能让政府拥有无限透支资源的能力,否则为了保护一块领土不受侵犯或为了保护北约不东扩,难不成双方死上几十万、上百万人也是有价值的吗?
在这一点上,我坚决赞同中国政府的观点:
任何冲突,谈判解决,而不是用总体战来解决。现在全球各种战争的风险在加剧,总体战思维又在重启,各种战争动员已然开始,各种外部威胁论在舆论中甚嚣尘上,作为普通人,反战,反对总体战系统 ,是对自己安全最大的保卫。
麦克阿瑟这样的文章 ,扔到垃圾堆去吧。
题图:姚永
米塞斯《人的行动》精·读·训·练·营
塞斯的《人的行动》是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值得反复咀嚼吸收,也是最早在「一课经济学」解读的书本之一。
这次重新来作为精读训练营的解读,配合书稿的修改,再次重新进行更细致深入的学习。
1、领读人:张是之
2、学习方式:精读训练营
1)文字讲义:每周更新两讲。讲义以出版的标准要求,已经基本完成。
2)音频录音:已经完更,即原来的《人的行动》精读课。购买此训练营免费赠送原来的音频课,但讲义内容是重新修订的。
3)视频直播:要点串讲+直播答疑
4)视频剪辑:直播视频剪辑成短视频并配字幕,方便学习。
5)文字交流:专属讨论圈子,沉淀有价值讨论内容。
6)微信群交流
3、主要收获:彻底读懂《人的行动》,完成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入门和根基。
4、适合人群:热爱经济学,喜欢深度思考的人,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人。
5、超值附赠:1)《人的行动》精读课音频;2)《第一本经济学》精读课音频;3)《经济学入门50讲》音频(朗读版);4)英文语音文字版《人的行动》;5)《图解奥派》(奥派经济学思维导图)
6、优惠活动:原价365,618活动全场八折,且每多100人涨价一次。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