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导读
为了应对老龄化的趋势和新的挑战,科技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科技助老的前提是要深度探究中国老年用户的需求,才能适配落地。本次系龄人志愿者内部分享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讲座嘉宾
刘雪茜
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公益基金管理部副主任,高龄福祉及包容性设计,科技适老方向研究、产学研合作及公益拓展。曾发起“遇见70岁”公益体验活动,发表过多篇“科技向善”议题的SCI文章,国家老年痴呆防治公益行动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科技接受度的智能老龄照护系统研究与开发》,曾为2022北京冬奥会策划无障碍设计方案,入选联合国白皮书。
01
老龄化社会来临,智能手机的适老化亟待提高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2亿,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比18.7%,约为2.64亿。智能手机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适老,虽然在2020年,工信部提出如48个APP适老化改造,但实际上还是反映出许多问题。而智能手机又是老年用户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必要途径(聊天/每天报告体温/抢菜/在家购买日用品),但产品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通常不是年长的用户,缺乏经验和实际的需求反馈可能会导致不便和数字鸿沟。
在后疫情时代下老龄用户遇到的挑战:
  • 缺乏了解疫情和防范信息的渠道
  • 没有网上购物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 难以在线挂号就医
  • 无法访问健康码/不会扫码
基于人因交互分析【见下文具体解析】,老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中存在的绊脚石:
  • 交互操作困难。骨骼肌老化,动作灵活度和操作精细度降低,指尖敏感度下降。
  • 信息接受受阻。视力上进光量减少,光敏度下降,色彩分辨能力下降。
  • 界面理解障碍。难理解操作逻辑,较难归纳总结功能、元素、属性的关联性。
  • 产生负面情绪。大脑皮层和皮下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神经传导功能衰退,脑供血和氧气摄取量减少,对情绪控制能力减弱,情绪波动大,隐私安全及诈骗问题严重。
智能手机设计改进方法:
1.让交互更简单
a.“单击”而不是手势操作
b.滑动和放大/缩小,而不是三指滑动和长按
c.放大触摸区域
d.增加组件之间的间距
e.足够的时间
f.减少手指移动距离和操作精度要求
g.减少使用具有明确方向性和准确性要求的高级手势
2.优化视觉呈现并提高可读性
a.暖色代替冷色
b.添加其他文本提示
c.使用简单易懂的图形
d.功能输入可与图形结合使用
3.多渠道交互,增强信息传递
a.添加语音交互
b.语音通知或振动
4.简单的交互
a.视觉和信息扁平化
b.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清晰简单的子任务
c.提供清晰的反馈
5.信息安全和透明化减轻心理负担
a.使用鼓励性的反馈设计来提供更积极的情感激励
b.强化危险通知
c.添加官方标签,提供官方平台保障
d. 隐私和安全设置易于通知和管理
02
名词解析:人因工程的概念、研究方法与工具
人因工程研究的是人、机和环境三个要素,当中涵盖文化、创新与技术。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洞察科技与系统中人的因素,结合人因工程、心理学、计算机及设计等多科学的方法论,从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属性出发,关注人与软硬件系统及环境之间的交互。

旨在提升系统的综合效能
探索人与工具、机器及环境之间交互产生的想法、行为及背后的真实需求,以策略导向的设计概念结合业界商业实践创新,提供评估设计指导方法。

同时服务于产业/消费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变革。
为用户带来有意义的产品与服务,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创新。
研究方法与工具
研究方法包括用户体验的收集,如专家访谈、日志记录、主观量表和焦点小组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生理测量,如情绪测量、面部表情识别和行为记录,还有可用性测试和产品测试。基于上述方法外也会做一些模拟仿真实验,去进行深入研究。
所用到的工具有脑电与皮电,用于收集大脑活动、指尖与脸部肌肉抖动的实时数据与生理反馈情况(肌电反馈和皮电反馈);同时也采用新的技术,如VR、AR模拟安全驾驶与危害识别;最后通过人和机器人之间的一些这种交互方式去探究人的行为。
03
智能技术改善老年用户的居家安全和健康管理方法
中国“9073”养老战略以来,中国90%的老年用户将留在家中进行养老和生活护理。目前有超过1.2亿老年人独居。而遇到的挑战包括:在家中跌倒和事故发生频率高;慢性病难以管理,无法外出配药诊断;孤独与社会需求难以被满足;安装在家中不经常使用的智能设备。
以智能技术如何改善老年用户在家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研究目的,通过招募118名居住在北京或上海的父母(年龄:65-84岁,平均值=71.86,标准差=4.40)以及180名下一代子女参与者(年龄:21-60岁,平均值=39.02,标准差=7.39)和高收入和居住在一线城市或国外的参与者进行关于居家老年用户使用智能技术的使用情况、接受度和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在智能技术的七项功能包括安全、应急响应、每日助理、紧急预警、娱乐和社交、持续生理监测和每日提醒中安全和应急响应是下一代和老用户最迫切的需求,需要首先得到满足。从购买意愿角度来看,28%的老用户愿意购买智能产品或服务,89%的下一代愿意为父母购买,其中采用远程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可以提高他们的购买意愿。从隐私保护角度发现,老年用户对个人收入的隐私保护更为看重,而子女参与者对于背景和身份信息的隐私保护在使用智能产品中则更为介意。
主要内容分享完,系龄人内部志愿者们也发起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摘取部分问答:
Q1:把所有智能技术中的应用放在一起更合理还是分开更合理?
第一,应用软件中交互步骤不能特别多,层级不宜太深。
第二,软件公司层面鼓励进行应用程序适老化改造,作为公益成本进行摊销。
Q2:如果老年人中风了,有口音和讲话讲不清楚的问题,而在使用智能技术的过程中手指也不够灵活,现在的科技有什么可以帮到这一种类型的老年人?
老人中风后身体不受控发生抖动,机器人公司与外骨骼辅助公司中可穿戴的产品包括手套、手表和更小型的辅具勺子,可以控制老年用户的身体抖动,具有一定的身体抗性,这也是适老化产品从实验室阶段到目前商业化阶段逐步开始实现普及。
Q3:老年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养老护理,照护不同阶段的老人,满足他们在社交中的需求和在照顾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庞大的。无论是不是养老护理员给他们所提供的陪伴,还是他们的照护者、志愿者或者儿女,这种面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陪伴和交流对他们的心理抚慰,是远远大于一个冰冷的机器。另一方面是诸如老年人之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老人看报纸看电视,而他们对于机器的概念,很多都是来自于这样一些机器的积累,如果是机器人在旁边,老人的接受度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接受度的问题可能更多在于老人的年龄,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他们是在哪一个人生阶段去在接触这些新的信息。
撰稿人:魏翀琦
校审:彭冠贤
美编:高扬
“系龄人”简介
系龄人”是一个由90后海内外顶尖名校校友创立的国际化、跨学科、网络化的老龄产业研究平台我们希望在“银发浪潮”的巨大挑战里做一个创新解决方案的汇聚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目前我们的社群成员主要为来自哈佛、MIT、牛津、复旦等顶级名校的研究人员,来自苹果、华为、平安、泰康等头部企业的科技从业者和康养行业人士,来自明星创业公司的创业者,以及康养领域投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