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女子防身术加入义务教育 。”

每当有女性被骚扰、被性侵的恶性新闻发生,女子防身术这个话题就有了新热度。
大V们也不断示范,当被人搂抱、卡住脖子、拽住头发时如何脱身。
一段“醉汉调戏火锅店老板娘反被殴”的视频更是在网上热传。
视频里,女老板身手了得,三两下就撂倒了图谋不轨的顾客,更加坚定了女生们学武的信心。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遗憾的是,想法很美好。
但现实世界里,女子防身术并不能成为保命符。
更要命的是,因为招数繁琐、毫无实战作用,这样的花钱绣腿,还被b站戏称为“歹徒兴奋拳”
遇到危险毫无实战作用,反而激起歹徒的战斗欲,这样的“女子防身术”,局长劝你一条也别学。
女子防身术,能有多唬人?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夜暴富的法门,人们多半能意识到他是个骗子。
女子防身术也是同理。世界上哪有短时间速成,学会一些小伎俩,就可以以小博大、
以弱致胜的道理?
想通过锁喉、踢踹等等几下小动作,就可以把恶人打趴下?
这样的好事,可能只存在于摆拍里。
比如开头那段英姿飒爽的火锅店老板娘,事后她已经发出了澄清:这段视频,不过是她经历了顾客骚扰被同行人劝阻之后,有感而发拍出的正能量段子。
除了火锅店,她还开了一家拳击馆。
看来,这个视频还兼有招生广告的效果。
但在现实中,真正的打架会比视频里激烈一百倍。女性的上肢力量比男性小很多,就算拳法精准,又怎么可能三两下就击倒一个成年男子?
就在昨晚,释小龙的师妹蒋璐霞做客了刘畊宏直播间,示范了不少女子防身术。这段视频被不少人断章取义,说可以“一招制胜”。
真正值得注意的,恰恰是蒋璐霞之前,非常容易被网友错过的一句话:“能跑就跑,不要恋战”。
——防身术不过是人们实在逃不过后,最迫不得已的选择。
她在视频里教导的,都是在评估双方战斗力后的几个实用小技巧。
比如正面相对推手怼下颚,往锁骨斜下方的位置狠扣,或者是用下腿部狠踢不法分子裆部。
在两人演示中,好像犯罪分子的行为,就像是个可以随意揉捏的假人一样完全可以预判。
不管是他位于受害者什么方向,总能找到人中、鼻子、眼睛这些弱点部位,再进行合理攻击。
哪怕是拖着女生头发走的情况下,都能踢档自保,轻松逃脱。
怎么说呢,这就像大学生上了一堂噱头很足的实用技能课,毕业出来后该不行还是不行。
毕竟,现场情况瞬息万变。
你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体格弱小的犯罪分子,而是七八个彪型大汉。
哪怕攒足了力气,对准要害位置来一脚,万一脚踢歪了、手没戳中,还有可能遭到新一轮报复。
现在很多商业性健身机构,也瞄准了女子防身术这一市场,暗暗宣传学了自家招数,有助于应对街头恶霸。
每次看“女生必看”的街头广告文案,都像是对上了忽悠人往里砸钱砸时间的暗号。
作为健身房常备课程,学习泰拳可以跟队友互动,两两对抗,练习直摆、侧闪等各类组合拳。
但在教室里,哪怕女生背熟了应对套路,对上扮演歹徒的清瘦男生,也只能是挨打的沙包。
女生在没有常年练习核心力量的情况下,短期学习根本无法对男性造成伤害。
内蒙古的一位体校拳击女教练,在跟网友见面的过程中,被对方控制住无法反抗,遭到了性侵,可见防身术、拳击这类假性技巧,在真实情况下的作用多有限。
但是女性普遍莫名对女子防身术带有天然的好感滤镜。

2015年有一项针对女子防身术的报告,表明有192名女性,因为害怕生活中的恶性事件,学习女子防身术。
而相信女子防身术确实有作用的女性,在总调查人数中占97.8%。
可惜想象始终是想象,现实版的暴力场景,跟假想的套路完全不一样。
犯罪分子不会傻傻等你来打,而是先发制人,通过暴力把受害者控制住。
在大连男子暴打女孩事件中,迎面走过来的男性突然重击女孩头部,在几十次攻击下受害方完全没机会反击。
男女有别,慎重行事!
和局长相熟的拳击教练说,“在格斗中,女人唯一的优势就是没有睾丸”。
是的,相比男人,女人少了一个薄弱部位。但也正因为缺少睾酮,在同样的训练水平下,女性增肌的效率,要大大弱于男人。
男女之间的力量对比,实在悬殊。
男女骨骼和肌肉方面的先天差距差距为20%,且男性骨密度高于女性。
在任何年龄段里,同龄男性的力量都远大于女性。
以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2011-2012的数据显示,男性握力的下限基本和女性握力的上限重合。而握力是一个人综合力量评判的良好指标。
横轴为年龄,纵轴为双手握力之和,蓝色为男性,绿色为女性
就更别提那些让女性自带武器的建议了。在悬殊的力量面前,自带武器,更像是在给坏人送装备。
尤其是,未经实战训练的人,根本无法在遭遇危险的瞬间爆发出足够的攻击性。

请谨记这句名言: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白搭。
更要命的是,街头斗殴,完全不讲武德。对手哪里会像防身术视频里演示的那样,一招一式全按说好的来?
在暴戾的歹徒面前,即使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男性格斗高手,也未必都能占上风。
2002年,悉尼奥运会拳击项目的金牌得主伊布赖莫夫,在购物中心逛街时直面4名劫匪。
由于自诩是“练家子”,金牌加身的光环让伊布赖莫夫萌生出可以“一过四”的错觉。
可惜,因为寡不敌众兼对方并未按拳击项目套路过招,伊布赖莫夫除了被抢走总价值近7000美元的手机、劳力士表等物品外,还身负重伤。
也因为这次“马前失蹄”,重伤未愈的伊布赖莫夫不仅被质疑业务能力,还错失了前往国家队集训的机会,属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个月还有这样一则新闻:
世界级别的拳王,面对劫犯,也是束手无策。
几分钟前,他还带着这块价值7.2万英镑的表和粉丝合影。
事后,拳王并未对财物的丢失感到失落,只是一个劲的后怕,开口对媒体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以为要完蛋了,我以为我就要死了!
同时,阿米尔汗也庆幸当时乖乖把表给对方的举动,一定是对的。
至少,表可以再买,拳王的命也只有一条。
拳王能有这样的想法,想必也是被前辈奥尼尔·贝尔的遭遇所警醒。
2015年,曾经获得WBC和WBA次重量级金腰带,成为自1988年霍利菲尔德后首位霸主拳王的奥尼尔·贝尔,在亚特兰大一个公交车站附近被抢劫并殴打致死。
这体格,不算弱了吧
这样的事并不罕见。
“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例比比皆是。
对任何人来说,与侵害者进行搏斗都是高危行为,一切鼓吹可以对抗、制服的防身术,都很有可能,成为害人术。
话说回来,女子防身术就一无是处吗?
也未必。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大大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在面对绝对的危险时,使出下面这一招,定可以极大提升生存几率。

安全感的真正来源
话说回来,这些让女孩子少走夜路、不穿暴露衣着、学习防身术的建议,看似出于好心,实则是把对不法分子的种种压力,都单放在受害者身上。
当我们苦心钻研该如何教会弱者,如何习得防身术的同时,也更应该去教会那些出手伤人的人,学会放下恶意。
安全感,不应该建议在弱者如何应对身上,也不应该靠陌生人的慈悲和见义勇为,而是应该建立妥帖完善的社会机制,防止坏人作恶。
潜藏在唐山打人事件背后的这些东西,才是我们更需要去深入思考的。
-END-
作者 | 局长

编辑 | 小伍工
RECOMMENDED
芝|士|精|选
右下角点再看
用正义牢筑安全感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