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小宝贝们,我是暁,今天我们继续来唠嗑一下临床研究那些事儿~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上一回,我们列出了临床研究武力值的江湖龙虎榜,位居榜首的赫然是新生代的随机对照研究(RCT)。
RCT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统治力,傲然立于江湖而不倒,终成一代宗师?
俗话说得好,追根溯源是深度了解事物的最佳途径。本次我们将从典型事件和经典人物出发,以不同方法转变的背景为着眼点,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梳理临床研究方法的演变脉络,点出主要的核心原则和概念。
探索RCT称为武林高手的“称霸”史的同时,将不同方法分门别类,方便大家不断深化概念,以后对号入派,拜师学艺,绝不会迷路。
在上面长长的卷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尽收各种临床研究方法精华,合百家所长糅合而成,它集齐了“随机分配”、“对照”和“盲法”临床试验三大基本原则,可有效避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确保治疗效果真实性,从而奠定了临床决策最高证据级别的地位。
除了RCT,上图还有其他相关专有名词和术语,这些以后都会经常碰到,我们先来熟悉熟悉:
随机分配(randomization):指将有限总体的全部受试对象或经随机抽样抽取的所有样本全部随机分配入组,令每个受试对象或样本都有同样的机会/概率被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接受相应的试验处理。
对照(control):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是效应估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设立对照的目的是排除非研究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结论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盲法(blinding):指在临床试验中,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受试者、研究者或其他有关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何种干预措施,从而避免主观意愿影响,能真实记录客观情况,因而保障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安慰剂(placebo):通常以乳糖、淀粉、生理盐水等成分构成,不加任何有效药物,但经加工后,其外形、包装、大小、味道与试验药物极为接近。
安慰剂虽对人体无害,但亦无疗效,必须注意适用范围。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在研究开始阶段,研究者采用不正确的随机方法组成了观察组及对照组,使两组患者在观察开始时已存在除诊疗措施以外的差异,直接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而并非诊疗措施的效果。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调查患有某病的病例组和不患有该病的对照组对某个(些)因素的既往暴露情况,通过比较两组间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差异,来判断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同时需要考虑偏倚的影响。
它是一种具有对照的调查研究方法,属于回顾性分析。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指选择合格的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自然暴露于某个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之间某种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以揭示其因果关系。
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结局是否已经出现,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历史性)队列研究。
多中心的临床对照试验:指由一个或几个单位的主要研究者总负责,多个单位的研究者合作,按同一方案进行的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同步地进行研究和观察试验的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的研究方法。
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一直与疾病作斗争,追求更好的疗效是医学永恒的话题,是刻在人类DNA里的本能。
无数先贤留下的众多宝贵知识财富,已明确告诉我们RCT是临床研究的最大利器,但是否所谓的RCT都是王道?
非也!现实中总会出现张冠李戴的“RCT”,轻信之,则后患无穷~
犹记得,2020年涌现了一大批治疗COVID-19的临床研究,其中经历最魔幻的当属羟氯喹。
事情从一篇小(bu)样(kao)本(pu)的临床观察性研究结果说起:羟氯喹治疗COVID-19病人有显著疗效(试验组数据为6人),通常这样的结论还需要大样本RCT确证。
殊不知,文章见刊第二天,美国前总统就将羟氯喹推上神坛:抗击新冠,非它莫属,这是“医药史上最大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药物”。
强势的舆论让广大人民误以为这就是真理,根本无暇辨认是不是RCT的结果。诚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lancet》手持六项RCT证据直指要害:羟氯喹对抗击新冠病毒“没有任何价值”,加上美国FDA和CDC联手抵制,“神药”扑得很彻底。
目睹全程的我们,被迫认清现实:看(mei)不(wen)懂(hua)临床研究,很容易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不想当韭菜被割,怎么办?学起来呀!
《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为了以后临床研究时少踩坑,常顺利,多结果,早一天弄懂弄透金字塔尖尖的RCT,就可以早一天获益,RCT实属行走江湖的必备良药。言至于此,庖丁解牛式解读RCT,可以提上日程了。
下一期,我们会从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入手,为大家开启RCT的历练之路,千万不要走开哦~
对了,别忘了文末的“在看”,你们对知识的收获,就是我们更文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第4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刘保延,谢琪,刘雅莉.临床试验溯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END
撰文
审核丨Epione老师
责编丨小张老师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