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要求,自2022年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会煮饭做菜。在新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劳 动课被独立出来,意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小学生做饭这个接地气的议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评论:“看完都想回去上小学了。”“技多不压身。”“希望布置课堂作业!不要回家拍视频”……
四大学段
一场美食总动员吹响青春的号角,吊足了公众胃口。据悉,这门“烹饪与营养”课,共划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 ~ 2 年级),包括择菜、洗菜、削水果皮、冲泡饮品等;第二学段(3~4年级),要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第三学段(5~6年级),做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第四学段(7~9年级),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
上述四个学段循序渐进,“中华小当家”在青春修炼之时,将重温美味历史,传承饮食文化。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提到,“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足见其事关民生。唐代诗人李绅《悯农》有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会耕耘之苦。明末清初,李渔《闲情偶寄》,将口腹之欲比作鱼虾之饮水,视其为刚需。清代袁枚《随园食单》,“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谈以共情破众口难调。
另有《论语·微子》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戳破读书人之短板。如今,新时代的学生,也需突破生活能力之瓶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超过85.30%的中小学生每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在2小时及以下,其中34.92%不超过半小时。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要求中小学生煮饭烧菜,暗含了通过食育提升素质,帮衬父母传承家风,强化传统文化认同的期许。
追本溯源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掌握烹饪技能,需要在色、香、味之间触类旁通,将食材、刀工、火候、营养与学科融会贯通。
中华饮食,讲求“南甜北咸”。诸般味道,发端于唇齿,在口舌中风生水起,却在心头成就万千滋味。精选食材,虽跋山涉水,仍要采集新鲜,施以妙法,方可成佳肴之选。
选材之后,交与刀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中国的烹饪刀法,有名目的有一百余种,仅仅炒腰花,刀法十余种,可切削成麦穗状、蓑衣状、荔枝状、寿字状、凤尾花状等。繁复的刀法,目的在于食物的成熟与入味,像刀切萝卜丝,不用刨丝机器,可以保证入口有脆感,同时扩大其与汤汁的接触面积。
刀工只是开始,火候才是关键。以油爆河虾为例,烹饪过程不过10秒,油温200度时,食材下锅,要做到虾肉熟而不老,虾壳脆而不焦,时间必须精准无误。根据虾壳的爆裂声,判断出锅时机,收汁时再次入锅,同样干净利落。这是火候的教科书。
由此看来,苦辣酸甜,煎炒烹炸,蕴意无穷。但见某短视频平台,一小学生面朝灶台,待锅内油热,倾菜入锅,烹醋撩火,火随菜转,菜随勺走,前推后翻,左捭右阖,大火锁汁,焰势磅礴。掌勺出师,后生可畏。
传承家风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烹饪功夫,没有捷径。好在,在学生身后,尚有家人助攻。虽说百家菜有百家味,但有一些美食,却是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若要团聚,首选火锅。现代火锅,随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并催生出不同的形制。北京的涮肉火锅,羊肉细薄如纸,吃的是嫩;云南的菌子火锅,菌菇清甜鲜美,吃的是香;潮汕的牛肉火锅,牛丸筋道多汁,吃的是韧;而重庆火锅,炒料、辣椒、花椒聚首,盛夏味道,吃的是红。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细说家常,团圆红火得以舒张。
每逢节日,常有饺子。全家上阵,父亲和面搓团,揪剂擀皮。母亲调馅醒润,全家围坐包裹,其乐融融。
食物的灵魂,来自至亲至爱的用心酝酿。从塞北到江南,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中国人简单、朴素的愿望。
餐桌上的一蔬一米,舌尖上的一饮一啄,倾注爱意,表达深情。一族一姓,一家一国。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到汪曾祺的《一食一味》,从李安的《饮食男女》到麦曦茵 的《花椒之味》,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传统到现代,食物绵延至今,载满了记忆的味道,成长的气息,亲切的乡愁,生生不息的家风传承,蕴含最深的文化传统。
人间烟火
《增广贤文》说,“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散落在看似普通的三餐之中。
早餐,是一天的开始。天津人认为,最好吃的煎饼果子永远是“楼下家门口那一家”,绿豆面摊开美妙圆形,薄匀不破,鸡蛋融入营养,馄饨皮炸成的馃箅儿,金黄酥脆,咸香兼备。广式早茶,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民随意轻巧的美食态度,茶只是借口,关键是享受丰富而精致的过程。武汉热干面,水煮,拌麻油,晾干,芝麻酱必须调制得稠而不澥,才能均匀覆盖在面上,需要足够的腕力和持久的耐心。
午餐,当然不可含糊。以肉食为例:麻辣鸡,得益于30多味香料熬制的底汤,增加鸡肉的香味,汤味浓郁,饱蘸红油,麻辣得当,肉质细嫩,香气扑鼻。新鲜的鲈鱼,最适合清蒸,肉有绵长的回味,鱼肉滋嫩细腻,汤味清鲜香醇。一顿静心烹制的午餐,可以带给人满满的幸福感。
晚餐,煮一碗面。苏州面,清而不腻,浇头是白嫩肥美的焖肉,白糟粒粒,面汤鲜滑。重庆小面,12味佐料搭配,锅铲下底,另外炒料,热力喷薄,香料登场,辣椒浓香四溢,一香二辣,三提色。兰州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分别对应清汤,白萝卜,辣椒,小葱,面条。
这些烟火气,令人“闻香下马,知味停车”。不同的食材,碰撞美食奇观。人与人相遇,共情于炊烟。在《深夜食堂》中,别样风格与怀念味道,让食客们卸下疲惫倾诉衷肠。在《孤独的美食家》中,老饕在探店之中,一颦一笑一抖一憨, 以内心独白还原生活本味。在《人生一串》中,重口烧烤,醇香啤酒,30个城市,500多家路边摊,流淌着把酒言欢快意江湖的故事与传奇。
烟火背后,人生百态。有的是拍案叫绝的搭档,有的是怦然心动的邂逅,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知音,也有深情厚谊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文化疗愈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食物,让人口繁衍,令文明延续。人们对食物的敬重与虔诚,浸润在普通生活之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国人的生活之美,因循着大自然的规律,饮食也随之变迁回转,模拟着对世界对生命周而复始的体验。
《黄帝内经·素问》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科学膳食,食物养生,正在引领当今中国的健康文化。
食物,还可治愈心灵。以白案面点为例,惟妙惟肖的动植物造型,从塑造汉字到塑造糕团,象形文化这一中国的独门心传,体现出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审美。美味的前世是美景,而极致的美景,可能稍纵即逝。如何将大自然的馈赠,内化为生活样貌的基因,代代传承,可能是美食肩负的文化使命。
可见,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还包括烹饪。厨师与食客,皆为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在四季轮回中,大自然自有一套严密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今人正在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内化为文明更迭的基因。
尾声:
在每个时代,人们都会经历苦痛与喜悦。中国人习惯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如何能够激活孩子们的成长力,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可能,从他们掌勺的那一刻开始,新的故事正在展开……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6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