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后台看到这样的留言:
“川妈,你分享的很多育儿经验我都觉得很好,也都记下来了,但每次一到真正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用那些我明知道错误的方法,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
不但你们会这样,我也会。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不假思索地使用一些我们明知道是不对的方法,而且这样的情形还会反复上演。
如果再深究下去,还会惊人地发现:“我教育孩子的方式,竟然跟我父母如出一辙。
尽管我们努力提醒自己,绝不要重复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方式,但童年留下的深刻烙印,还是会不经意间跳出来,再一次作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并且很可能就这样一代代蔓延下去。
对于这个困扰了很多人很长时间的问题,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你的孩子也会庆幸你读过。
它在英国刚一上市就成为《星期日泰晤士报》榜首图书,并成为亚马逊家教类畅销书的冠军。
一般育儿书籍最大的不同是,它更关注父母自身。
正如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在序言里说的: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亲子教养书,我不打算告诉你怎么教孩子上厕所或是什么时候该断奶。
这是一本关于“关系”的书——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如何看待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倾听孩子如何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
这些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你会发现困难重重。

不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会带我们如何一步步去解决这些问题——
抛开童年留下的障碍
在书的第一章里,作者记录了一位来访者讲述的故事:

有一天女儿在公园玩的时候对我大喊,说她卡在攀爬架上,需要人把她抱下来。
我叫她自己下来,她说她下不来时,我突然就冒出一股无名火。我觉得她是在无理取闹。她明明可以轻轻松松做到的,于是我冲她大喊:“马上给我下来!”
女儿费了很大劲后下来了。她小心翼翼地走过来,想拉我的手,但我还在气头上,就把她的手甩开了,孩子委屈地大哭起来。
回到家后,女儿的情绪才平静下来,我也不禁感慨:天啊,带孩子可真麻烦。
一周之后,我们又遇到了攀爬架。我突然感到一阵内疚,女儿也想起了上周的事,怯生生地看我。
我问她想不想玩,她点点头。当她感觉自己又被卡住,向我求援时,我没有发火,而是耐心引导、鼓励她自己爬下来。
女儿照我的话去做,很快就下来了。她问我:“妈妈,上次你为什么不帮我?”
我想了想,这样回答她:“妈妈小时候,你外婆把我当成小公主一样呵护,这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越来越没有信心。
我不希望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你身上,所以上周你要我把你从攀爬架上抱下来时,我不想这样做。
那让我想起我在你这个年纪,大人根本不信任我能自己处理。我想到以前的事,突然一肚子气,就把气出在你身上了,是我不对。”
女儿抬起头来看着我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妈妈不在乎我呢。”
我急忙说:“当然不是啊,妈妈很在乎你,只是当时妈妈没意识到,我其实是在生你外婆的气,而不是你,对不起。”
在我们真实的育儿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可以说比比皆是。
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相处,都容易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立即做出判断或假设,却从没有考虑过这种情绪反应很可能是因为当下发生的事情,勾起了我们过往的记忆。
作者在书中提醒道: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我们超越时空的情绪反应会成为明显的阻碍,使我们无法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保持温情与接纳、温馨的身体接触、良好的理解力……
并且促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挑选了最“简单粗暴”的应对方法: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陷入沮丧和恐慌。
比如我自己,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想清楚,为啥有时我会反常地对两个孩子表现出冷漠的一面。
带两个孩子真的很累,特别是两个联手捣蛋的时候。晚上10点了,两个孩子还不睡觉。我已经精疲力尽、还要等他们睡着了再工作,心情就急躁起来。老大却带着老二上蹿下跳,弄出很大动静。耐心劝说N遍无果,我有时会情绪失控,狠狠训他们一顿,然后就不理他们了。
我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之前,一直简单以为是自己的情商有待提高。看了这本书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我有待提高的情商背后,是我儿时的不快记忆。我的父母虽然很爱、很疼我和我妹,但他们真的不算是耐心和温和的父母。但凡我们不听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教训,甚至被揍。厉的管教,造就了我和他们之前的距离感,甚至厌烦感。
而当我面对我的孩子的“不听话”,小时候那种不被理解的距离感和厌烦感一下子涌上心头,我竟然用我最不喜欢的方法推开我的孩子。
以前只看到“情商”这一层,很难打破僵局,但等我再看到情商背后的起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打开困境大门的钥匙。
所以,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跳出这些来自过往的屏障,走出童年困境
这需要我们找出触发情绪的原因,并且改变我们的看法、认知,最终做出不同的反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有趣的“橡皮筋”理论
说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巨型橡皮筋,被时间拉开而紧绷着,它能唤起我们童年痛苦的回忆,很多时候我们在类似的场景中,都会“梆”的一声,被橡皮筋射出,弹回到了过去。
如果我们能够切断橡皮筋,化解原来的心理阴影或创伤,就能够更加自如地处理当下的状况。
想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试着进行橡皮筋回溯和切断的练习:
橡皮筋回溯
1想象一个最近发生的状况,这种状况让你觉得很有压力,通常这类事件的结果也是不愉快或不成功的。充分回忆一下,在那个时间点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接着回想在最近一年,因为类似的缘由,同样以不愉快收场的情形,注意回忆当时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
3回想五年前,以同样不舒服的感受收场的类似场景;
4回想青少年时,同样不愉快、不舒服的处境;
5现在回想童年时,有哪些相同的不舒服的场景,那时你几岁?
6尽可能回想更小时候的类似景象,那时你几岁?场景中还有谁?当时发生了什么? 
切断橡皮筋
当我们了解自己在重演过去的哪一个场景,就能开始切断橡皮筋了。
在当下再遇到相同场景时,可以反复提醒自己,此时此地正面对的那个人,是和爸爸、妈妈或小时候其他对我们有强大影响力的人完全不同的,我们也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个无力应对的小孩子。
之后再体验到同样不舒服的感觉时,会马上注意到,现在的处境和过去的处境其实完全不一样。
可以在心中默念:你现在已经是个有能力、可以做选择的大人,和小时候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这种“追溯”和“放下”,不管在什么时间进行,都不过时。

在《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第 22 集里,莱纳德原谅了自己的妈妈,在两人的相拥而泣中,莱纳德将自己 44 年来的痛苦和不满全都发泄了出来。
他的妈妈是一位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家,从莱纳德生下来开始,就一直拿他当实验样本。还把所有“实验经历”全部写进自己的书中,内容甚至包括莱纳德的性幻想、恋母等敏感话题。
可以想象莱纳德的生活有多窒息。

尽管深知妈妈不爱自己,莱纳德还是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认可和疼爱。但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所以莱纳德越来越痛苦,生活也过成了一团乱麻。
终于有一天,莱纳德想通了,他放下过去,勇敢向新生活迈出了步伐。

找到表达真实感受的方法
当然,如果仅仅是找回过去,知晓我们真实情绪的起因,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是会在一些与孩子产生分歧的时间点,搞不清楚状况。
我认识的一位心理咨询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咨询案例:
一个 10 岁男孩有很严重的厌学问题,每天都闹着要退学,家长不同意,他就以死相逼。
起因是男孩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为了方便联系,就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来男孩迷上了玩手机游戏,在某个游戏里还升级为“大牛”级的人物。但因为废寝忘食地玩游戏,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下降。

孩子的爸爸发现后,直接把他暴打一顿,将他的手机没收,还一直责骂他只知道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是混蛋行为,长大以后肯定没出息。
男孩本来是班干部,但从那以后就开始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经常迟到,不完成作业,考试交白卷。每次犯错,孩子的妈妈都会先苦口婆心地教育,看没有效果时爸爸就会打骂孩子。

最终发展到严重厌学,完全不去学校。

男孩的爸爸对咨询师说:我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泡网吧,我爸揍了我一顿,我就老实了,但功课还是落下不少。后来长大以后我也吃过不少学历不高的苦。谁想到这孩子越打越倔,我也不想揍他,但他天天拱我的火,真不知道该怎么管了。
也许不像案例里的爸爸这么极端,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或多或少也会有“路径依赖”:
一旦做了某种选择,就容易一条路走到底,惯性的力量会不断强化这种选择,无法轻易走出去
每一次与孩子发生分歧、争执,甚至大的冲突时,就像是在走没有路灯的夜路,做父母的也会害怕、紧张,这时候我们自然会选择走自己最熟悉的、走过最多次的路。

所以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我们曾经历过的方式,父母怎么教育我们的,我们就怎么教育下一代。
很多时候我们都搞不清楚:“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到孩子这儿就不好使了?”

如果不想一次次“重蹈覆辙”,就需要我们找到当下和之前,我们经历的有什么不同,将小小的不同累积起来,才能推动大的变化。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表达真实感受的方法(而不是你希望他有的感受),至少我们要知道当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拆解争论”这样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我们谈论辣手的议题,或感到恼怒,或觉得很快要和孩子吵起来时,请记得以下几点:
拆解争论
1. 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说,不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不要坚持自己“很聪明”,对方“愚不可及”。
2. 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所以要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
3. 不要反应,而是反思。不是在每次反应之前都要先反思,但是如果在感到恼火或生气时,暂时停下来了解原因是个更好的主意。
4. 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才可能培养亲近的关系。
5. 不要径自认定孩子的意图。不要设想太多或是把自己的想法硬套在孩子身上,想办法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误解孩子了,就坦然承认错误。
如果那个 10 岁男孩的爸爸,能够想到也许在孩子眼中,游戏玩得好也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不急着否认孩子在游戏领域获得的成绩,不责骂孩子没出息,而是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你游戏玩得很好,非常厉害,但看到你现在这么小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游戏上,忽略了学习,让我感觉很难过、很遗憾。
我很怕你因此荒废了学习,爸爸小时候就因为贪玩学习不好,长大以后因此吃了不少苦,爸爸不希望你也经历这些。你是怎么想的呢?
也许这对父子就能迎来一次平等、有效的沟通,这个爸爸也会明白今时今日和往昔已经有了不同,教育的方式也需要改变。
作者在总结“拆解争论”这个方法时说道:
了解自己及对方的感受不仅是良好协商的基石,也是健全关系及同理心养育的基础,开启这种互动永远不晚。
放弃争输赢这件事
我知道下面要说的话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想说。
如果我们想让亲子关系更好,孩子的养育过程更和谐、顺畅,就要记住一句话:
亲子关系不是争输赢的竞赛场,我们没有必要事事下对错好坏的定论。
有些父母总是热衷于下定义,根据做了什么来评判自己或他人,比如——
“我太傻了,忘了这么重要的事儿。”
“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不会吗?”
“这幅画,画得不错,下次继续努力。”
“你能不能快点呀,总是磨磨蹭蹭,每次都得催,急死人了。”
重点不是使用了一些类似“好”或“坏”的字眼,而是一直在进行评判,经常把结论说得太死。这样做,无形中会给我们自己和孩子增添很多伤害。
这种说话方式浸入到与孩子的所有对话中,遇到“硬茬儿”的娃,就会开始打起“事实网球”(在争论中,双方的目的不是找出解决方案,而是变成了追求得分,因此会互不相让、吵个不停)。
给大家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让娃自己收拾房间,就有可能引发以下场景。
发球者:连自己的房间都收拾不干净,以后什么也干不成,快点收拾屋子(得分:15:0)
接球者:不用收拾,这是我特意布置的样子(得分:15:15)
发球者:看看这屋子还能待人吗?邋遢死了,必须赶快收拾(得分:30:15)
接球者:月末大扫除的时候再收拾,更省时间(得分:30:30)
发球者:你就是懒,收拾房间能花你多长时间(得分:40:30)
接球者:我自己的房间,我自己说了算,用不着你管(得分:40:40,平局)
即使最终争出了输赢(大部分时间是父母赢了),也早已失去了和谐和温馨。
其实,完全可以把这种传统的“争输赢”的亲子相处模式抛在一边,家长也没有必要一定是赢的一方。
争论半天,可能远不及一句“我看到你的房间非常凌乱,吓我一跳,也觉得很难过,如果你能把房间收拾一下,物品放回原位,我的心情会好很多。”
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永远维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假装我们永远不会犯错。

可能会有人担心:“如果孩子发现你并不总是正确的,会不会没有安全感?”但实际上,孩子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父母,而不是十全十美的父母
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是否曾觉得自己很糟糕或做错了什么,甚至觉得父母心情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果父母假装自己从来不会犯错,孩子就可能会因此出现过度调适的情况。
相反,开诚布公地承认自己做过的错事,并且及时道歉,有时反而会收到奇效。
作者说她女儿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在厨房里,边吃蛋糕边说:“妈妈,对不起,我刚刚在车上发脾气了,因为我饿了,现在我已经好了。”
这让作者听了兴奋不已,她此前从来没想过,当她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自我辩护或指责他人时,她的孩子也因此学会了做同样的事情。
因此她总结说: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
我们都很珍惜亲子关系,因为我们都知道与孩子之间拥有安全、相爱、真实、包容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新的尝试:
出现问题时,不要只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认为问题只出在孩子身上;
而是要更全面细致地观察整体的亲子关系,看看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才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参考资料:
1. 伯恩《人生脚本》
2. 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注:图片来自网络
川妈说说
千万别误解,我这是想把教养失败甩锅给我的父母,更不是为了追究他们“责任”。我们不能否认父母教养给我们造成的影响,但我们更要正视的是,无论是好是坏的影响,我们都有机会和能力发扬或修正。第一步就是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不必要他们的理解认同),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太多人讨论过,我们的育儿很可能重走父母的老路,成为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但大多数人止步于讨论问题,而没有涉及如何应对。《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提供了一整套具体可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推荐给深陷相似问题的童靴参考。
推荐阅读
看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