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的英语课堂与田间地头的诗和远方
第一次写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是在20年前的2001年。
彼时,我还是某上市公司旗下新经济杂志莽莽撞撞的创始人和蹩脚主编,因为清华大学资本运作总裁班与本杂志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有机会时而到课堂上聆听国内多位著名经济学家的精彩课程。某个初夏的傍晚从清华大学下课之后被同学带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抵达时发现诺大的阶梯式学术报告厅阶早已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不仅过道上台阶上坐满了人,而且窗户上都吊挂式地趴满了男同学。当晚的演讲者正是新东方的创始人、北京大学原英语老师俞敏洪。
后来,我在自己创办的杂志上为这位有着乡村情结的英语老师出身的创业者写了篇封面文章《留学教父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
再后来的今天,从曾经耀眼的新东方到黯然转型为直播带货的东方甄选,俞敏洪再次创业的故事不得不让我再次提笔书写他与团队再次创新创业走出低谷的新境界、新辉煌。
一、直播带货:既讲英语课也读诗卖食粮
近日,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直播间突然间火了,有位长得像兵马俑的英语老师董宇辉边讲英语课,边风趣幽默地卖大米、牛排,边赠送锅具说“这个锅也得背,不要争……”
而且,这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老师还在直播间不失时机讲自己工业事业转型的心路历程,甚至还读起来诗歌,虽然不能陪着大家去诗和远方但是可以用一碗五常大米带着大家去诗和远方。
东方甄选的这位农产品主播,曾经在课堂上为孩子丰富知识,现在于直播间丰富大家的生活,他朗诵着某位诗人的诗句,茫茫人海时光无涯的荒漠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好遇见了你,一定是特殊的缘分,谢谢你,原来你也在这里,他说农业的背后就是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三餐四季,平淡岁月中的一丝乐趣不过如此,再多财富也就是三餐,比如你回到家里,妈妈炒好了菜,晚饭后又陪着爸爸在夜风里散步……
据悉,6月9日和10日两天的流量超过760万人次,单日销量超过了1500万元,新东方股价也应声飙升;6月16日14时15分左右,东方直播间粉丝数量突破1000万。
二、东方甄选爆款的背后逻辑
如果你能好,那一定是有人希望你好,新东方的东方甄选负责人说。
“双减”发生之时的去年11月,俞敏洪老师和新东方有两个瞬间让很多人感动和敬佩,一是把退租教学点的课桌椅都捐献给了全国乡村学校。近8万套课桌椅价值5000万元左右。在新东方收入锐减的情况下,他明明可以把这些课桌椅卖掉换点现金,但还是选择都捐了出去,给更有需要的人。第二个瞬间是一段直播,俞敏洪说新东方账上的钱款必须能够满足,如果有天新东方突然倒闭或者说突然不做了,账上的钱必须能够同时退还所有学生学费,并且能够支付所有员工的离职工资。而且说到做到,却很不容易。
彼时,新东方账上的储备金还有200多亿元。有股东曾经问老俞这么多钱放在账上不投资就只有那么点银行利息,为什么不能把它投到互联网教育领域,哪怕是用这笔钱买几百万学员回来,新东方就可以转型为互联网教育公司,股市估值也能高出一倍。俞敏洪说这些钱可能主是新东方在危难之时的救命钱,任何人都不能动,除非把自己这个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拿掉。
公司账上有巨额资金而只淡定地坐收微薄利息,这让很多人费解。现实中,很多公司可能大都经不起账上存储着巨额资金的诱惑,也许大都会去投资去扩张,但危机一旦来临,却因为账上没有足够的钱应急而爆雷。
俞敏洪老师说:这就是我自己一种朴素的农民主义哲学;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三、做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转型做农业?
俞老师说他忘不了农业,他对农业很有情结。
他经常说自己就是一个农民,他心里真是一直惦记着农村。小时候在老家,父亲是木匠,干完活儿回家后爷俩坐在一起弄两个鸡头配二两小酒聊聊天;四五月份春暖花开,他还会一个猛子扎到河里摸鱼虾贝壳螺蛳,拿回家去佐餐改善生活。至今,他仍然非常怀念那种朴素的田园生活情景。
俞老师说,农村里有他的童年,有他的父老乡亲,他懂得农民的朴实快乐,也懂得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哪怕后来创业做企业有了所谓的成功也还是想着农村,他还经常用自己的稿费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上学,所以,新东方做了很多公益,培训过农村的不少老师,他说因为点燃一个老师就可能就会照亮一片孩子。
如果思考转型进入新领域,那一定是要能给社会带来巨大贡献,能帮助到更多人。所以,俞老师说“我还是忘不了农业”。
所以,再次采访俞老师和他的团队赋新文之前,先附2001年的旧作以纪念:
附:
 “新东方”每年培训学生15万人,在美国、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有70%是“新东方”学员,就连在“新东方”附近卖烧饼、茶叶蛋的,一个暑假就能成为万元户。“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更是一个传奇人物,俞敏洪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策划宣明栋这样说。
留学教父
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
见到俞敏洪,是在四月的北大,在这所名校的一间学术交流厅,俞敏洪应北大之邀回母校为学子们进行一次关于人生奋斗的演讲。当晚,演讲还没有开始,俞敏洪还没有现出,那间大厅里早已座无虚席,地上、台阶上都被坐满了,连窗户上都坐满了慕名来听讲座的人们,而窗外,也围得水泄不通。
晚7:00,俞敏洪来了,这是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
俞敏洪,江苏省江阴市人,一九六二年,属虎,身高一米七七。
俞敏洪现任新东方学校校长、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其人博闻强志,娴于辞令,幽默儒雅。他精通英语,尤工词汇,一本"红宝书"在业内有口皆碑,并主编了多套实用教学光盘,成为中外颇负盛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教育专业的杰出贡献,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高瞻远瞩,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仍然开拓进取,在2000年,与中国IT巨头联想集团强强联手,挺进互联网,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网站,各路精英,纷至麾下,俨然是一代帅才。
在俞敏洪的办公室里,一幅放大的、挂在墙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在一片长着荒草的土地上,立着两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那是俞敏洪在江苏省江阴农村的老家。1980年,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高考失败后,俞敏洪终于走进了北京大学校门。他拍下这张照片,为的是永远记住那段绝望的日子。
"岁寒知松柏", 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他依然面带微笑,十分谦虚,他的人格魅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从地下室起步
  1992年,已经在北大当了7年英语教师的俞敏洪又一次陷入了绝望。身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出国留学,而"托福"考试拿了高分的他办理签证时,却一次次被拒签。 
  他办“托福”补习班的初衷是卑微的。俞敏洪说,当时只想赚够一笔钱自费出国留学。 
  1993年,在只有10平米漏风的违章建筑办公室里,新东方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冬夜,俞敏洪拎着浆糊桶、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行人渐稀的大街小巷和灯光点点的大学校园,张贴自己用毛笔书写的“托福”补习班广告。浆糊刚刷上去就成了冰。冷得实在受不了,他就掏出揣在怀里的“二锅头”抿上一口。 
  广告贴出去后,俞敏洪焦急地等待着。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开始了对过去英语教学的反思,对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的梳理。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英语一直被作为一门学问一门知识,而不是作为一种交流的技能。教学过多地注重语法分析,学习以考试为目的,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课文分析和死记硬背单词上,而不注意表达技能的训练。“哑巴英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他不想再重蹈复辙。
苦苦等了10天后,俞敏洪终于等来了两位报名者。第一期补习班结束后,俞敏洪贴出了免费举办"托福"补习班的广告。 
  “免费”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俞敏洪在中关村一所中学租了一间教室,没想到,只有50个座位的教室一下涌来了300多人,讲台只好搬到学校操场上。
  在操场昏暗的灯光下,俞敏洪走上讲台。他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演讲,他旁征博引的风趣幽默,他记忆词汇的独特方法与技巧,令听讲者耳目一新。站在寒风中,俞敏洪激情洋溢地讲了两个小时,学员们情绪高涨地听了两个小时,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 
  当俞敏洪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讲台时,他的眼睛潮湿了。他第一次在心里反问自己:出国难道是惟一的选择?我到底需要什么? 
1993年,俞敏洪又办起了"GRE"辅导班,英语四级、六级辅导班,学员发展到3000多人。这年的11月16日,他在一间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前挂上了“新东方学校”的牌子。
前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这年寒假,他在北京图书馆举办英语学习方法讲座,能坐1000多人的大礼堂一下涌来了3000多人,窗台上、走廊上、走廊外的台阶上,挤满了前来听课的人。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课,俞敏洪将讲座临时改到礼堂外。他站在台阶的一个垃圾桶上,一口气讲了一个半小时。一位学员将自己的棉大衣脱下来轻轻地披在他的身上。
人生设计与精神财富
  一批又一批怀抱出国梦的学员走进“新东方”。他们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俞敏洪创造的“激情式教学”还在潜移默化中给了他们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听过“新东方”课的学员,都会记得一个寓言—— 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一头狮子在夕阳下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更快的羚羊。这时,一只羚羊也在夕阳下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新东方”的老师告诉他们的学生:“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就是奔跑!” 
俞敏洪还告诉他的学生:“虽然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只要你能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 
于是,便有了“新东方”独特的校训:艰苦奋斗,奋发进取,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这个时候的俞敏洪,已不是那个只想赚点钱就出国留学的俞敏洪,他终于在绝望的大山中砍出了一块希望的石头。1995年,从全国各地走进"新东方"的学员达到了一万多人,他编写的《GRE词汇精选》被大学生们称为出国留学考试的"红宝书",几乎人手一册。他办的“托福”班,“GRE”班,四、六级英语考级辅导班声名远播。
俞敏洪获得了他从未敢想过的成功。
  也就在这时,一个他曾经梦寐以求的机会来到了眼前,来中国访问的美国高等教育协会主席西奥多,愿意推荐俞敏洪到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学习。是去?是留?充满诱惑的机会将俞敏洪推到了选择的路口。 
  俞敏洪决定留下来。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受害者们汇聚新东方,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
团队与核心竞争力
中关村的企业老也长不大,新东方是中关村长的挺大挺快的企业,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新东方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优秀人才聚集的团队是新东方迅速发展的基础。
1995年圣诞节前夕,在美国波士顿通往新泽西州的公路上,俞敏洪驾着车在暴风雪中艰难地前行。 
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雪。一大早,当地的广播电视就叮嘱人们不要出行。可是俞敏洪一天也不愿等待,他向朋友借了一辆车上路了。他急切地要去见一个人,这就是曾跟他一起在北大英语系执教,当时在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任软件工程师的王强。顶着暴风雪开了8个多小时,俞敏洪终于在深夜找到了王强的家。又是几天几夜把盏长谈,王强也下了回国的决心。
  俞敏洪是从加拿大到美国的。在加拿大,他也是这样急切地寻找着一个人,那就是曾在北大团委任文化部长的徐小平。他在温哥华找到了徐小平。在徐小平温馨而又舒适的家里,他俩喝着老黄酒,酣畅淋漓地谈了4天4夜。 
  俞敏洪讲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化,讲越来越开放的中国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发展机遇。然而,他讲的最多的还是“新东方”。他讲创办“新东方”的艰辛和成功,讲“新东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放的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向世界学习。“新东方”将为他们架起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 
4天4夜的促膝长谈,徐小平激动不已也感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在海外漂泊多年苦苦追求的成功,俞敏洪却在国内实现了,他从成功的俞敏洪身上看到了充满希望的中国。他激动地举起酒杯对俞敏洪说:"哥们儿,我跟你回去!"
由于彼此了解和信任,这些同学没有任何条件来到了新东方,开始了新东方“迅速发展”、“矛盾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由于这些海外学子的加入,新东方又开辟了出国咨询、口语培训、大学英语培训等业务,这样,从单纯的出国英语培训,新东方已经开始提供多品种的教育服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个团队在全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俞敏洪说。
新东方的核心竞争能力非常突出。一个企业方方面面大大小小什么都包括了,象水电桌椅等等,极其复杂琐碎,这些东西是庞大的分母,企业就架构在分母的基础上;一些突出的东西,就是核心竞争力,是分子。新东方就是庞大分母基础上有突出的分子,有非常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让学生考托福、GRE拿高分的技术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俞敏洪说:“新东方的优秀教师在几年内成为百万富翁是没有问题的。即便现在,一名教师年收入十几万、二十几万也是很正常的。”仅仅因为教书而能成为百万富翁。这在中国甚至是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无疑都是天方夜谭,而这样的奇迹的确发生在中国新东方。
学习的革命
从加拿大温哥华到多伦多,从美国波士顿到新泽西、芝加哥,再到西海岸的洛杉矶,俞敏洪横穿北美大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对他的朋友们,对从新东方出去的留学生们讲祖国的变化,讲他的“新东方”。 
  俞敏洪刚结束他横穿北美大陆的游说回到北京,徐小平就从加拿大飞回来了。不久,王强、包凡一、杜子华、何庆权、胡敏也回来了……“新东方”迅速聚集起了一批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 
  俞敏洪的远见卓识带来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的革命。 
  这些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品尝过中国传统英语教学的苦果,遭遇过语言交流中南辕北辙的尴尬。在西方社会生活了多年,他们知道,交流、学以致用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而语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思想逻辑和思维方式。如果只懂得它的语言,而不懂得它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交流的隔膜和尴尬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王强推出了他的美国口语教学法,总结出了学习美国口语的6大技巧。
  杜子华则开创了中国首家英语电影听说班,为准备出国的留学生找到了一条培训口语、听力和语感,了解西方文化和生活的最佳途径。他还开办了TSE考试辅导班,治疗英语语言疾病的语音提高班,在强调运用语言功能的同时,将东西方文化巧妙地交融在一起。 
  常常为国内满街的英语病句脸红的包凡一,创办了英语写作中心。他还和何庆权合作编写了《留学书信写作指南》,指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努力进入国外一流大学。 
  1999年,当国人大多不知"雅思"为何物时,胡敏创办了雅思考试培训部,为去英联邦国家留学的学生进行英国"托福"培训。如今,新东方雅思考试培训部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雅思考试培训基地。 
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徐小平办起了新东方出国留学咨询处,为找不到人生定位的青年进行人生策划和设计,使许多处在迷惘中的青年找到了方向,获得了成功。
这场学习的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和反思,它还带来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俞敏洪的“激情式教学”;王强的“美语思维”课;江博的“英语教学麦当劳模式”;杨继在教学中对表演艺术的引进;宋昊创造的极具特色和魅力的“宋氏教学语言”…… 
这一切,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新东方"成为一个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活力和魅力的地方。 
输出学子 召回人才
数年殚精竭虑,"新东方"已由一个小小的“托福”班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出国英语考试及英语学习培训基地。去月中旬,联想新东方教育在线网站开通。9月,新东方在上海、广州两地办的分校同时挂牌。新东方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更多的具有高素质的留学生。 
  “新东方”帮助许许多多年轻人圆了出国求学梦。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从“新东方”走出去的留学生超过了1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然而,出国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迈向理想的一级阶梯。成功的人生需要策划和设计。
“新东方”帮助学生进行人生策划和设计,鼓励他们向世界名校冲刺,争取一流的教育,结交一流的人群,追求一流的前途。 
送走了10余万学子的新东方,如今推出“留学生归国彩虹计划”。去年5月,俞敏洪应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邀请,分别在这两所大学为中国留学生作了题为“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留学生的历史机遇”的演讲。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来了,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闻讯后也纷纷赶来了。 
  俞敏洪向他们介绍近几年国内政治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讲述一个个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故事,讲中国的开放政策给中国留学生带来的历史机遇。他说,曾几何时,“放弃国外轿车洋房回国”的故事还作为稀有事物被人们传说,可在今天,已有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纷纷回到了国内,因为他们知道,学有所成后未必一定要留在美国寻找美元和机会。中国急需人才,人才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及时回国,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只要努力,在国内也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的演讲打动了许许多多中国留学生的心。
刚刚拿到美国耶鲁大学商学院MBA毕业证书的钱永强也正面临着走与留的选择。出国前,他曾就读"新东方",他从发展壮大起来的“新东方”看到了中国开放的脚步。他终于下了回国的决心。现在,钱永强已是“联想新东方教育在线”的总经理,并已成为“新东方”讲授GRE逻辑的明星教师。 
这两年,俞敏洪多次到海外考察,他强烈地感受到留学生对国内发展的关注和犹豫不决的徘徊。他们需要及时知道国内的信息,需要在徘徊时,有人坚定他们的信心。俞敏洪觉得,为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架起了一座桥梁的“新东方”,有责任成为海外学子回国发展的彩虹。
“新东方”制定了“留学生归国彩虹计划”。他们建起了海外留学生人才库,为回国发展的留学生牵线搭桥。他们计划每年分期分批邀请留学生回国考察,由“新东方”提供往返机票。俞敏洪计划每年去国外10所大学演讲,讲中国的机会,讲留学生的历史机遇。他们鼓励一批批来“新东方”学习、准备出国留学的年轻人,树立将来学成回国的战略目标,寻找回国发展的线索,抓住回国发展的机遇。
他说,出国学习,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应该迅速回来。因为21世纪的机会就在中国。作为中国人,更能在这样的地方获得伟大的成功,享受幸福的感觉。
开放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从“新东方”走向世界,也将会有更多的人在“彩虹”的牵引下回到中国。
真实的俞敏洪
在新东方熙熙攘攘的办公楼里,如果没有人介绍,你无论如何不会认出哪位是校长俞敏洪,他的衣着随意而漫不经心,仪表过于大众化,讲话慢条斯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全中国在世界上享有知名度最高的教师之一。据说在俞敏洪访问耶鲁大学期间,一行人到纽约观光,在纽约的中国城,走进一家中餐馆正要吃饭,餐厅里仅有的三个中国学生模样的顾客同时站了起来,看着俞敏洪说:“你是俞老师吗?我们是新东方学员!”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在北美任何一所著名大学里,新东方学员至少占中国留学生的一半以上,这已是公认的事实,而这些学员都曾在新东方听过他的课。
不难想象,俞敏洪创业的历程是艰苦的、也是孤独的。
生活中的俞敏洪看起来挺土的,不穿名牌,没什么休闲,最近才听说他开始打高尔夫,中国的企业家都是以苦为乐的。这也有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能享受成功,才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
真心希望俞敏洪也能越来越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张闻素2001年旧作+新感2022年6月16日
转自素素文章 作者 素素文章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