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风声岛
号ID:fengshengdao

1
2022年5月20日,就在很多年轻人借此“良辰吉日”大秀恩爱时,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公布了2021年证监会稽查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
其中*ST宜华生活被定性为“一起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实施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件”。
一年前,沦为沪市首股“1元退市”的*ST宜华生活被再度拉回人们的视野。
据央视财经介绍,为了隐藏公司的财务造假事实,宜华集团在证监会调查期间耍了不少花招。
比如当稽查人员希望调取宜华生活所有境外销售合同时,宜华方面仅提供简单的文本协议,却拿不出更具体的交易明细;调查人员希望进一步问询相关工作人员时,又被告知这些人都已离职,联系不上。
可稽查组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些所谓的“离职人员”其实都还在公司,只是全部被藏在厂区内的生产车间,为的就是不想这些业务经办人员与调查人员接触。
稽查人员进入企业后,直接调取了内部的生产业务系统,却发现该公司提供的数据货值虚高,存在很明显的弄虚作假行为。
就在调查人员找到了一组真实数据,准备顺藤摸瓜追查下去时,厂区突然停电了。
可惜这点小伎俩对调查人员来说实在是班门弄斧,调查组经过复核发现,*ST宜华生活实际有两套业务数据系统,一套是内部使用的真实数据,另一套则专门应付检查的虚假系统。
双系统恰恰说明宜华集团的违法违规行为已经长期存在,而且十分专业。
2021年10月18日,证监会公布了处罚决定,*ST宜华生活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公司实控人刘绍喜除被罚款930万元外,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同时,*ST宜华生活18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均被依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事实上,*ST宜华生活倒下的前奏是在两年前。
2020年4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依法对*ST宜华生活立案调查。
当时,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刘绍喜作为企业实控人,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71亿元,累计虚增利润28亿元。
简单来说,就是*ST宜华生活没钱了,刘绍喜死撑,硬说自己不差钱。
宜华生活败走麦城的开端是2016年,53岁的刘绍喜还接受了央视的采访。
面对美女主持人,刘绍喜意气风发地谈论起自己的企业:“2012年开始,我们在非洲加蓬兼并了6家企业,有35万公顷原始森林。”
整个采访中,刘绍喜对自己的创业经历充满了自豪。
此时,业内对刘绍喜充满尊重,因为他的宜华集团拥有800多亿元资产,对外还投资了一百多家公司。
甚至很多潮汕商人遇到资本和经营上的问题,都会虚心找这位前辈请教。
令人没想到的是,2016年,他遇人不淑,被同为长江商学院学员的贾跃亭忽悠,砸了6亿美元给乐视。
半年后,贾跃亭卷款跑路,刘绍喜与众多投资者一样,被小贾同学狠狠割了一把韭菜。
此事,让被誉为潮汕“资本教父”的刘绍喜颜面扫地,打了一辈子鹰却被鹰啄瞎了眼。
2
1963年12月,刘绍喜出生在广东汕头澄海市莲下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汕头是很多潮汕人的老家,自唐代开始,很多潮汕商人就已通过海路开始经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代,潮商已和徽商、晋商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商帮。
潮汕商帮不仅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还是中国唯一没有断代的大商帮,成为华人世界中最富有的族群。
可这些辉煌的历史与刘绍喜一家毫无关系,家里既无可以依靠的海外关系,也没有祖产可以继承。
刘家三代人八口人,依然挤在一间不足20平的老屋内。
由于家里实在没地方再放床,刘绍喜只能和弟弟挤在一张窄小的床铺上,翻个身都困难。
除了睡觉不方便,家里人换个衣服,洗澡,上厕所统统都是难题。
那时,刘绍喜最大的愿望就是赚钱帮家里盖栋大点的房子,让自己和家人都可以住得舒服点。
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家境贫困,中学没读完的刘绍喜便辍学回家。
恰好这时的澄海莲下镇槐东工业站招收木工,年轻力壮的刘绍喜被招工进了槐东工业站。
在那里,刘绍喜算是个“有学问”的人,加上他勤学肯干,随即当上了车间小组长,再后来当上了车间主任、槐东工业站副站长。
只是这些并没能改变刘家贫困的面貌,家里依旧一贫如洗。
老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老刘家穷点就算了,可又遇到了老人生重病。
1987年,刘绍喜的奶奶得了重病,家里因为治病,欠下了四千多元的债务。
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万元户”都很稀罕的年代,四千多元对每月只有十几元收入的家庭来说,绝对是笔难以承受的巨款。
身为家族长子的刘绍喜很清楚家里的情况,意识到如果不做出点改变,这个家只怕要败了。
这年,24岁的刘绍喜辞职创业,揣着借来的800元钱学着别人搞农副业,结果因为没有经验,全赔了。
就在刘绍喜极度郁闷时,他注意到村里很多赚了钱的家庭正在翻新房子,可总买不到合适的家具。
刘绍喜当即冒出灵感:买不到家具,我就做家具卖给他们!
其实,这也正是潮汕商人的特点。
潮汕话说“钱银出苦坑”“肚困胆住大”,很多潮汕商人当年就是为了跳出“苦坑”,敢闯敢拼,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于是,刘绍喜又借钱开办了一家名为莲下槐东的家具厂。
3
说是家具厂,实际只是他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搭的小窝棚而已。
创业后的刘绍喜浑身是劲,精心打造了一批家具,却发现生意惨淡,连温饱都成问题。
究其原因,当时人们既然选择买家具,自然会找品牌响、质量过硬的,对刘绍喜这种小作坊自然看不上眼。
等刘绍喜明白这个道理后,他贴出告示,表示店内所有家具均可免费使用一年,满意了再付款。
刘绍喜能作出这个承诺,虽说是对自己产品质量有信心,可也承担了成本和时间风险。
不过,“免费”永远是最好的广告。
闻讯赶来的人们毫不客气将店内家具搬运一空,没抢到的客户只能催促刘绍喜赶紧补货。
一年的时间,刘绍喜忙得累死累活,心里始终惴惴不安。
好在刘绍喜的家具不仅款式新,质量也不错,价格也比其他店便宜许多。一年后,几乎所有拉走家具的客人都如约付款。
当时,恰逢工业站老领导的儿子结婚,听到这个消息的刘绍喜心里有了盘算。
结婚当天,刘绍喜拉着一车特意挑选过的家具当作贺礼。
这个“大手笔”礼物一亮相,果然震惊了所有人。
不仅他的豪气得到了认可,家具厂也起到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刘绍喜的客户多了起来。
短短三年时间,刘绍喜家具厂的营业额就突破了100多万。
顺利还清欠债的同时,刘绍喜也如愿以偿为全家盖了栋漂亮的大房子。
进入90年代,刘绍喜的家具厂已经初具规模,在整个澄海都赫赫有名。
1992年,邓公南方讲话之后,深圳特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各类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身处市场开放最前沿的刘绍喜亲眼目睹了沿海城市的发展速度,他敏锐感觉到未来市场上,木制品将会迎来爆发性的需求。
道理很简单,和他为盖新房的农民提供家具情况一样,买了新房的城里人总归要装修,不管家庭还是公司,只要装修就必然少不了木制品。
就在这年,刘绍喜成立了宜华装饰木制品公司,开始木地板、木墙板和木制家具的生意。
新公司和他的家具厂珠联璧合,实现了产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没等装修业务开张,台湾的客户首先找到了他,向他采购了大批木质产品销往海外,从而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刘绍喜的家具厂还接到了很多代工订单。由于供应、制作都是自己承包,刘绍喜的利润很高,赚了不少钱。
1993年,因为国内木材市场水太深,小心谨慎的刘绍喜便在海外朋友的介绍下,将目光转向国外,开始经营起木材生意。
从这时起,刘绍喜相继去了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考察,最终在缅甸建立了专属的木材供应基地。
手握源源不断的木材资源,刘绍喜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30岁的刘绍喜成立了汕头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自任党支部书记。
为啥说这个呢?这是因为与政府搞好关系,也是潮汕商人经久不衰的“秘诀”。
宜华集团后续能一路绿灯取得很多别的企业无法达到的“便利”,这与刘绍喜懂政策、会经营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4
1995年,刘绍喜将旗下企业组建为澄海市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模已经突破亿元。
1996年,澄海宜华升格为广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集团化运作。
此时,国内已经嗅到了资本的气味,各类有渠道有能力的公司纷纷开始找国企“联姻”,指望在即将兴起的资本市场分杯羹。
这年,33岁的刘绍喜出资4500万港元,与广州的国企澳门羊城公司,合资成立了广东泛海木业有限公司,其中宜华集团占45%的股份。
两年后,澳门羊城公司又将手里30%的股份以9000多万港币,转让给了宜华集团。
期间又经过几轮股权变更,广东泛海木业彻底成为了宜华集团的子公司。
其中的兜兜转转,实际都是刘绍喜铆足劲打算“借船出海”,实现上市的愿望。
当年创业是想为那些盖新房的人提供家具,可现在的刘绍喜是想通过上市,将盖房的地都买下。
2000年,就在经营木材和家具生意的同时,刘绍喜悄悄成立了宜华地产,主要是开发汕头本地的一些楼盘。
自始至终,宜华地产远不如宜华家具那么有名,更别提和南方诸多房地产巨头相比。
可就在刘绍喜的运作下,若干年后的宜华地产让恒大、碧桂园这些房企巨头都自愧不如。
此时,宜华集团还被评为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企业”,资产几十亿。
能名利双收,刘绍喜无疑是有本事的。
这身“本事”与他多年经营的人脉有着密切关系,自然也有着说不清的各类“内幕交易”。
2001年,“羊城集团贪腐窝案”案发,因涉案金额近千万,被称为当时广州反腐第一大案。
其中,广州中院判决书显示,时任羊城集团副总经理的张穗生共收受宜华集团负责人刘绍喜贿送的473.5万港元和人民币20万元,被判死缓。
案件审理期间,澳门羊城公司低价转让泛海木业的内幕也被曝光。
可奇怪的是,涉案的刘绍喜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全身而退。
不仅如此,由广东泛海木业改组为主的宜华木业,居然在3年后顺利登陆A股市场,成为了汕头第一家上市公司。
于是,一跃成为资本大佬的刘绍喜成为潮汕人心目中“通天之人”。
也是从这时起,澄海的潮汕人开始流行一句顺口溜:“澄海三莫死,学敏、必孝、刘绍喜”。
其中的学敏、必孝,是指“鳗鱼大王”黄学敏和广东南洋工业城集团董事长王必孝,他们也都是潮汕商人。
将刘绍喜与他们并列,是想表示这三人背景深厚,“不能死,也死不了”。
潮汕商人深信刘绍喜能从如此大案里脱身,还能毫发无伤地上市,那他背后的人脉肯定“硬”得不得了,找他帮忙准没错。
这话也没错,刘绍喜确实有着潮汕商人的特点,来者不拒。
对那些想走资本市场之路的同乡企业,刘绍喜无不悉心指点,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事”。
不用说,其中固然有潮汕人抱团的习俗,可关键是帮忙绝非免费,明事理的人也都清楚该怎么做。
5
说白了,忙不能白忙,上市得有我一份。
因此,在很多公司IPO期间,往往会出现华青与华宇两家投资公司的身影。
而这两家公司正是宜华集团旗下投资公司,都是在上市前突击入股。
刘绍喜在这些公司上市后套现,自然也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咨询费”。
不过,刘绍喜之所以获得潮汕商人公认的“资本教父”称呼,来自于谁也想不到的一个领域。
由于宜华集团主营木材和家具,地产这块一直没被人注意。
2007年,随着国家开始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的“静默期”,国内资本市场避之不及。
当时急于上市融资的恒大、碧桂园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策略,绕道香港上市。
谁知这一年,默默无闻的宜华地产居然借壳ST光电上市,彻底看傻了一大批房企和金融界大佬,只能感叹幕后的刘绍喜实在是个“牛人”。
资本市场的两次点石成金,让刘绍喜在广大潮汕同乡面前挣足了面子,成为当之无愧的“资本教父”。
没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案例了,以前还对刘绍喜有些怀疑的人彻底服了,乖乖听从刘绍喜指点迷津。
按照当时有关媒体的介绍,宜华集团拥有850亿的资产,旗下投资公司涉及一百二十多家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公司。
能同时拥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刘绍喜这份能力实在是令人惊叹。
刚上市的宜华地产更是业绩喜人,直逼当时几家大型房地产企业。
以实业起家,又在资本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刘绍喜走到了巅峰。
但是盛名之下,刘绍喜的资本帝国却因产业根基不牢,隐患也就此埋下。
看着地产公司业绩突飞猛进,刘绍喜将地产业务作为主营,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商业帝国。
可上市才两年,随着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越来越密集,宜华地产的“虚火”一泻千里,业绩一年不如一年。
2014年,眼看地产业务已经影响到上市公司地位,刘绍喜开始剥离地产业务,并将目光又投向了当时火热的“大健康”领域。
宜华集团花费7.2亿元收购广东众安康后勤集团,进军到医疗服务产业。
可就在这一年,由于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案发,媒体一度发出“资本狂人宜华系实控人刘绍喜在机场被带走”的消息。
受这一消息影响,宜华木业、宜华地产两家上市公司相继停牌。
根据相关报道,该案中,万庆良承认收取了宜华集团刘绍喜的70万人民币,33万美元。
令人感慨的是,接受调查的刘绍喜随后再次脱身,宜华集团也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还开启了新一轮的转型。
6
2016年,宜华木业更名为宜华生活,先后斥资20多亿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沙发品牌商华达利以及国内著名家具电商美乐乐,进军到软家装行业。
这年,宜华地产在剥离地产业务后更名为宜华健康,转入大健康领域。
能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多年,刘绍喜未必看过多少金融类书籍,却深谙其中秘诀:会讲故事。
无论是软装还是大健康,说到底就是编织一个美好生活的故事,反正有人爱听,也有人肯信。
不过,刘绍喜或许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吸收点新鲜知识,再结交点资本市场的朋友,才百忙之中去长江商学院读了个“总裁班”。
只是,他非常不幸地遇见了比他小整整10岁,更会编故事的贾跃亭。
不用说,口若悬河又有着深厚背景的贾跃亭,肯定让刘绍喜十分欣赏。
他不一定在意贾跃亭规划的什么“生态圈”,可熟稔政治的他一定懂得这位山西小伙背后的政治资源很难得。
不得不说,这位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教父”真不清楚小贾同学那点伎俩么?
他肯投入几十亿元资金给陷入困境的乐视,想来也是押宝贾跃亭背后的人能伸把手,大家把画出的大饼实现,自己也好像往常一样坐收渔利。
只可惜,刘绍喜这次草率了,他一向敏锐的“政治投资”随着小贾同学的跑路,白白打了水漂。
不过,这点钱对刘绍喜来说还不算伤筋动骨,顶多是交了一笔“学费”。
当时最令刘绍喜头疼的是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一个不争气,股价持续下跌;一个实在是太烧钱,令人肉疼。
登陆A股多年的宜华生活,曾是一只知名“妖股”。
2015年上半年股价大涨超350%至23.24元,公司市值曾达到340亿元。
可以说,也是因为有此佳绩,刘绍喜才敢大笔一挥,将几十亿资金砸给贾跃亭。
谁知道好日子没过多久,也不知是不是受到贾跃亭事件影响,宜华生活就一个劲地“跌跌不休”。
而宜华健康更是太烧钱,毕竟想把“大健康”故事说得可信,得下血本。
因此,刘绍喜在极短的时间里收购了二十余家医院以及研究机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十五家规模宏大的养生项目,统统装进了宜华健康的筐内。
自然,其中也是撒出去不少真金白银。
只是面对不断下滑的宜华生活股价,担心影响“大局”的刘绍喜铤而走险开始业绩造假,虚增了25亿的利润。
即便如此,宜华生活股价还是像拉肚子一样,一泻千里,根本挡不住跌势。
郁闷中的刘绍喜只能寄希望于宜华健康。
让人奇怪的是,宜华集团旗下公司似乎都有个“见好就收”的毛病。
宜华健康收购过来的7家子公司,在完成三年的业绩对赌之后,其中6家立即出现亏损。 
不过,当时人们不知内情,只知道宜华是中国企业在洛杉矶地区最大的投资商之一。
广大股民被光彩照人的宜华所吸引,纷纷入局。
直到2019年初,股民才醒悟过来这些全是刘绍喜玩的套路。
7
2019年2月1日,宜华健康股价离奇闪崩,当天惨遭跌停。
眼瞅经营多年的资本帝国开始出现裂缝,刘绍喜为了挽回股价,通过造假以及联合多家下属公司开始暗箱操作,试图拉升股价。
本该补充保证金的刘绍喜,却要求配资公司签署股票回购协议。这种自作聪明的做法引起资方的强烈不满,宜华集团配资炒股穿仓一事随即被人揭发。
很快,接到举报的深交所展开了调查。
这一查不要紧,监管部门发现宜华健康以及宜华生活两家上市公司涉嫌多起违法、造假的事件。
调查发现,宜华生活账面看似有数十亿元现金,却又在持续借款,债务攀升,明显属于“存贷双高”的不合理情况。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在调查期的宜华集团的消息就已经被人悄悄放出来。
这下好了,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宜华生活股价再次暴跌。
2019年3月19日,深交所的一道问询函,又让宜华健康以及宜华生活戴上了*ST帽子。
同年10月,宜华集团旗下债券“16宜华01”违约,随着其他公开债券继续违约,加上“中诚信”下调其评级,刘绍喜再无回天之力。
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跌。
截至2021年2月23日停牌,*ST宜生收报0.52元/股,市值仅剩7.71亿元。相较于巅峰股价,累计跌幅已高达97.8%,300多亿市值被蒸发,近6万股东尽数套牢。
2021年3月,*ST宜华生活成为沪市“1元退市第一股”。
而此时的*ST宜康也惨不忍睹,一年内吃了八个一字跌停板,到年底时净资产为-4.11亿元。
有意思的是,接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的刘绍喜长子刘壮青,还将这份成绩总结为“经公司管理层与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
截至2022年5月20日收盘,*ST宜康的股价仅为1.59元/股。
曾经的宜华健康是刘绍喜手中唯一的翻牌机会,可随着央视财经这则新闻,*ST宜康只怕也朝不保夕,随时可能退市。
早在3年前,刘绍喜便退居幕后,将公司大权移交给了两个儿子。可二儿子刘壮超由于涉及宜华生活财务造假,证监会已对他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9岁的刘绍喜就算再有本事,面对眼下崩坍的口碑和巨额债务,两个年轻人若想重振家族辉煌已十分艰难。
岁月如水,年轮如歌,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曾经的汕头民营上市第一股,如今黯然退场;昔日的潮汕“资本教父”,也因造假陷入难以抽身的漩涡。
创业不易,守业更不易。
随着国内的资本市场管理越来越严格,希望通过财务造假、虚报业绩来浑水摸鱼,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参考资料:
1.配资炒自家股票穿仓?起底贾跃亭同学潮商刘绍喜,新京报
2.刘绍喜曾涉羊城集团贪腐窝案 行贿未被追究,每日经济新闻
3.起底潮汕商帮:资本教父刘绍喜宜华系身影闪现,时代周报
4.曾出手救贾跃亭 宜华集团刘绍喜如今该如何自救?中科财经
5.最懂政治的隐形富豪,栽了,金融圈
6.“潮汕资本教父”旗下公司拔电源对抗监管,遭4家银行起诉、50名投资者索赔,野马财经
酷玩实验室经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