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另一种上海
文:无涯  编:先知书店
理解百年中国,莫若看上海。说到看上海,许多人会去读张爱玲、王安忆,因为她们的作品写活了上海精神的细微处。但却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位同样写活了上海精神的另一位女作家,陈丹燕。
◎ 不是地道的上海人,却写出了许多上海人从未认识过的上海
张爱玲、王安忆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陈丹燕却不是。
她甚至也不喜欢上海,她喜欢的是西方。只是当她到了喜欢的欧洲,才发现自己是中国人,她的思维、心理习惯都是中国式的。心理反差让她重新打量上海。
即使多年后,因为一直在写一本关于“上海”的书,而被读者视为“上海的代言人”,她还是说,“我是上海的移民”,局外人让她抛开上海情结,不受羁绊的探寻上海的前世今生。
因为写上海,她又是爱上海的,天知道,为了写出上海精神的精髓,她走访了多少老上海,她积累的史料、素材之多,远超想像。上海知名历史专家熊月之直接对她说:“你的书是研究这一块的历史学者引用最多的。”
她的每一种经历,仿佛就是为了积累——写出就在你身边,但却从未真正认识过的上海。
有读者说,“不是她,我恐怕不明白在我的感知之外还有一个上海。”
这种感受并非独有,许多读者都在她笔下读出了自己生活其中,却从未认识过的上海。
作家毛尖说,“就像马可·波罗为威尼斯而生,陈丹燕为上海而存在,上海也因她更动人。”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写40年代上海最好的是张爱玲,50年代最好的是王安忆,而写30年代的上海,则非陈丹燕莫属了。
陈丹燕
◎ 这套书带动的,不只是上海的旧时光,还是现代文明的希望之光
美国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说:“她几乎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带动了上海的怀旧热。”
陈丹燕是勇敢的,她的“上海系列”作品从挖掘旧上海的人文特色入手,写出了上海精神的根——不是宏大,不是崇高,而是对抗农业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隐没在烟火气里的现代意识——风云际会固然激荡人心,却也压不倒柴米油盐。时代浪潮即便再过汹涌,弄堂里的生活也得继续。
不要小瞧大时代下的庸常岁序,若非浸润在上海的土壤里,触不到它的烟火气,便得不到它的精髓,更遑论,深入日常又出离日常,在生活里去发现一簇文明的火光。
因为,她笔下的怀旧,并不是一般的怀旧,而是带有未来性的怀旧。它也不是怀念一去不复返,而是希望一去而复返。它是开放的、活跃的城市活力,也是一个作家和这座城市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获取的一种能量。
媒体人曹景行:“陈丹燕用文字和图片留下了夹杂着历史的这一代上海人的回忆。一个大时代、一座大城市,在陈丹燕独特的视角里呈现。”

◎ 一个开放世界观的体系,一套解密上海的文化地图
百年上海层次复杂,充满各种矛盾对立。就比如,一些上海人怀旧,另一些上海人创新。
没有精微,不足以体现上海精神的精髓。没有广大,不足以体现上海气质的多元。
陈丹燕的文字,既有女性作家的细腻,又有历史学家的严谨与宽广,契合了人们的各种想像。她写上海的系列书籍,不但有各具性格的人物、还有大量珍稀的建筑历史影像,即使是假期游览,也可以随时翻阅,探寻上海背后的城市密码。因此成为很多人了解上海的窗口。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30年来,陈丹燕已累计出版“上海三部曲” 《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等重量级的畅销作品。
“上海三部曲”让一个个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普通上海人,成为大时代洪流中有血有肉的坐标,展现了一座城市最深处的风景。
易中天:“陈丹燕以历史学家的严谨和女性作家的细腻,组成了她一个人的考古队,发掘着上海文化的无形遗产。”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说:
“她在不同时代的上海漫游,以新老照片和图像把很多东西固化了下来。这种固定,不是为了让我们回去,而是通过回到过去,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未来的路。
“陈丹燕所搭建的,是一个拥有开放世界观的体系:里面有很多时间、空间、文化和个人记忆的地标和景观,但这个文本又是开放的,读者作为玩家,需要自己去创造和完成这个世界。”
为此,我们特别推荐陈丹燕上海三部曲签名版,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陈丹燕亲笔签名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