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ConnectEd
北美正式注册的非营利组织
分享海内外名校科研资源
搭建PI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促进科研和学术交流分享
打造高端国际学术科研社群
ConnectEd at UCI & UCLA
美国名校教授Panel系列分享会
——社科类专场Follow-Up
3月27日,ConnectEd邀请了美国R1大学的三位(准)助理教授参加社科场的职业发展分享会,聊了在美国读博和申请教职的经验。
活动报名人数超过五百人,在线直播人数三百多人,观众们提问非常积极踊跃,由于时间限制很多问题当时没来得及回答所以三位教授们非常nice的offer了一个follow-up Q&A session专门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三位教授的时间以及宝贵经验的无私分享!也感谢所有对这这个专场忙里忙外的志愿者同学们!
主活动的总结看这里:
下面是我们志愿者们对许莹教授的follow-up session的速记整理,希望对各位在读博士和准备读博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速记者:何堃蕾
嘉宾介绍
Meet our Panelists
Ying Xu (许莹), Ph.D.
UCI 教育学博士后
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2022fall入职
科研方向:AI in Education; 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Early Childhood; Informal STEM Learning
Q&A
1.从业界回到学界的动机和感想,以及两者的异同
我硕士毕业后曾在一个数字出版公司短暂地工作过,工作职责是拿公司的产品去学校做用户测试。可能因为这是一个比较entry-level的职位,当时感觉自己在这个职位上可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还是决定读博士。
Follow-up question: 在academia是不是更接近理论,离实践是不是远一些?学术界是否有机会把理论和实践比较好的结合?
我觉得在学术界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我目前主要研究小孩和conversational agents(语音交互机器人)沟通。其中有个项目是和PBS KIDS(美国公共电视网旗下的儿童频道)合作,在动画片里面加入语音交互功能,让小孩可以和卡通人物对话,借此来训练小孩的computational thinking和scientific thinking。PBS KIDS准备在三年之后把我们制作的可互动视频放到他们官网上。从这个项目来看,我感觉自己对媒体制作行业的贡献可能远远要大于当时自己在industry时所能做的。
2.如何以设计师的背景带领项目?目前有时候作为designer,自己没有编程技能,但是目前的工作比较qualitative,怎么去寻求合作?
我们开发教育软件的项目一般都有几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第一阶段一般是建prototype。这些prototype不需要做得很复杂,所以不会对编程技能要求很高。例如我现在有一个项目是开发面向儿童学习AI Literacy的平台。现在处于最初始的prototyping阶段,我们带领三四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一起做的。
在有了prototype之后,就可以开始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证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在这之后就可以就可以尝试申请经验和寻找专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合作了。我们现在跟PBS KIDS的项目就已经在这个阶段了:在经过一系列的前期研究之后,我们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经费,其中一部分经费会拨给PBS KIDS的开发团队跟我们一起把产品做出来。
Follow-up question:不知道怎么mentor CS students?
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自学编程,然后寻求有计算机背景的合作者。
3.申请Funding的经验?
我在博士和博后期间还是积累了不少申请funding的经验的。我的博士导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从博士入学开始,他就会鼓励我尝试将自己研究的想法写成项目申报书。虽然前几年写的大部分申报书都没有成功拿到经费,这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还是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后来我转到做跟AI相关的研究,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积累,觉得写起项目申报书来也是挺得心应手的。
4.博后期间,准备上job market,之前的项目大部分都是跟着导师做项目,想知道怎么发展自己的topic和idea?
在跟着导师做项目的其实也是可以发展出自己的方向的。我的博士前两年也是在教授现有的项目中做研究助理。其中一个项目是关注小孩看纸质书和电子书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异同,另一个项目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帮助学生阅读。在做这两个项目的时候,我就萌生了把自然语音处理和电子书融合起来的想法,于是才有了我现在一些列语音交互机器人项目。总的来说,很多研究创新都是基于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做的小改进。所以只要在跟导师研究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完全有可能开拓出自己的领域的。
5.过往研究跨度比较大,上job market之前怎么把过往的研究串联起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我自己为例子,我最早的一个项目是关于国内留守儿童的发展,这跟我现在做的教育科技、AI研究看上去并不相关。但是在写申请材料的时候,我就在diversity statement里面写到我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了我一直以来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6.Postdoc在申请faculty之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个要看个人的情况。我在博士刚毕业的时候,博士导师邀请我在原实验室继续担任博后。在此期间,我和导师合作申请到了国家科学基金的项目,我在这个项目上作为副负责人(Co-PI)。我感觉有这种主持项目的经验有助于自己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尤其是竞争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的岗位。
当然我身边也有无博后经验也成功找到教职的例子。我觉得是否做博后需要考虑自己在某一个研究方向上面是否有足够的积累。因为我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有过几次改变,所以觉得还是需要利用博后的时间让自己的在新的方向上有更多的成果。
7.申请材料的准备,有什么要注意的?哪里可以参考别人的材料?
我博士导师的指导对我的申请帮助很大。所以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们一定要尽量让导师参与到你材料准备的过程中来,因为他们经验更多,也会更了解学校希望要看到什么样的材料。
参考成功申请者的材料是会有帮助的。有些faculty会把自己的申请材料分享在个人网站上。我们学院申请教职的同学建了一个群,互相分享找到的材料。我相信很多学校内部也要类似的组织。
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别人的模板,因为每一个人的研究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在开始准备文书的时候,可以先考虑内容,把自己想说的东西先用大白话写出来,当你把内容写好之后,再慢慢修饰语言。
有同学问到怎么写Research statement。这个主要涵盖了你过去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怎么发展出新的话题,如何进行延伸。在写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你能提及一些有可能资助你项目的机构,会让你的未来方向看起来更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8.自己的研究兴趣是AI in Education,learning analytics in MOOC,优势是coding skills,但是导师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有其他的项目,更多时候是自己独立在研究。自己未来的研究和导师目前的项目不是很匹配,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
即使导师的“研究兴趣”跟你不是非常契合,但是他的研究技能也有可能对你有所帮助。除了你的导师之外,你也可以了解学院或者学校其他相关方向的教授,看看是否可以邀请他做为自己的co-advisor。
参加会议也是一个寻求合作的方法。跟你的方向相关的会议包括Learning Analytics and Knowledge, Learning@Scale,和Educational Data Mining。这些会议会设有mentoring program,把兴趣相近的博士生和教授配对,促进交流。
9.Networking对找教职是否重要?如果重要,有什么技巧?
重要也不重要。我的方式是顺其自然。如果你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面做得深入了,有一些代表性的成果,这帮助你更好得寻找合作伙伴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networking。你也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扩展你的network。我相信你的导师和合作者都会很愿意把你介绍给他们熟识的学者的。
最后有一条,我的导师非常鼓励我设置好自己的个人网站。如果他想向其他学者介绍我,发送我的个人网站是最容易最有效的方式。
10.很多NIH NSF需要green card holder,作为国际生有什么建议?
NIH NSF的确有一些training program,需要green card holder,对身份限制比较大。但是普通的research grants对身份没有要求。
11.女性在学术圈,是否需要表现出足够的强大和自信?
顺其自然,跟着自己的性格。当你对一个领域足够了解,会自然而然表现出自信。
12.在大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整个领域的全局观和自己具体的研究话题?
我比较喜欢读一些看起来不直接太相关的文章,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机交互顶刊的文章。这对自己开拓思路有一定帮助。
13.Postdoc/visiting professor学校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在postdoc期间要做什么。如果有志于找教职的话,博后期间最好是能够做一些你自己能够有主动权的项目。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考虑一下博后学校的排名和实验室的影响力。
在很大程度上visiting professor和postdoc是一样的,都是由研究经费资助。
14.AI/ed tech和literacy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这个方向有非常多有意思,值得探索的课题。我现在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课题是利用AI来支持儿童双语发展,特别是说西班牙语和英语的群体,还有如何设计AI让它与学生的多元语言文化背景相吻合。
不管你现在是本科在读,正在申请博士,还是已经拿到教职,学术人和科研人的圈子都在这里等着你的加入。
在我们的群里,你将有机会认识和自己科研兴趣相投的朋友,寻求学术合作的机会,收到圈子里的最新动态,获取内部科研机会和资源。
👇扫码让小助理邀请你进群吧~
ConnectEd正在为5月的美国名校教授系列座谈会招募活动志愿者!本次活动邀请了超过10位教授学者,专业涉及社科类、CS、工程、医学类、商科等。
如果你愿意:
锻炼自己的组织或公关能力,or参与策划组织座谈会,or和教授近距离交流互动,or认识志同道合的学术和科研小伙伴,请把你的简历投到我们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递交申请吧
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包括:
-  活动宣传推广外联,比如和CSSA等学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  活动组织,与各方协调
-  活动协调,前期问题收集与翻译,维护现场秩序等
-  活动主持(需主持人经验、科研经验、过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
-  活动海报制作和设计,新媒体运营宣传
❤️期待与你相遇❤️
 推荐阅读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connectednpo
新浪微博:ConnectEd联萌科研
组织官网:connect-edu.or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