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ConnectEd
北美正式注册的非营利组织
分享海内外名校科研资源
搭建PI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促进科研和学术交流分享
打造高端国际学术科研社群
ConnectEd at UCI & UCLA
美国名校教授Panel系列分享会
——生物/医学专场总结
4月14日,ConnectEd邀请了美国R1大学的三位副教授或助理教授参加生物医学场的职业发展分享会,聊了在美国读博和申请教职的经验。
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三位教授的时间以及宝贵经验的无私分享!也感谢所有对这这个专场忙里忙外的志愿者同学们!
下面是我们的志愿者对会议的速记整理,希望对各位在读博士和准备读博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要涉及话题:
  1. 为什么要读博?
  2. “套瓷”有必要吗?
  3. 学术界 VS 工业界
  4. 如何在美国大学找教职
  5. 如何准备教职申请
  6. 有研究经验或发表文章对成功申请博士有多重要?
文字编辑:滕弢
接下来还有商科场讲座,不要错过哦!
往期讲座回顾:
嘉宾介绍
Meet our Panelists
01
Jingyi Jessica Li, Ph.D.
UCLA生物统计系 副教授
个人主页
https://ph.ucla.edu/faculty/li-3
科研方向:Bioinformatics / Statistical Genomics, Statistics
02
Liangzhong (Shawn) Xiang,  Ph.D.
UCI放射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副教授
个人主页:
https://truelab.som.uci.edu/
科研方向:Bioelectronics, bioimaging, biomedical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03
Ester Kwon, Ph.D.
UCSD 生物工程系 助理教授
个人主页
http://kwon.ucsd.edu/
科研方向:Nanotechnolog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ioinspired Materials, Peptides, Drug Delivery
Q1:自我介绍
L=Jingyi Jessica Li, X=Liangzhong (Shawn) Xiang , K=Ester Kwon,下同
L:我的主要职位是在统计系,其他职位有生物统计学、人类遗传学以及计算医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我们利用高通量RNA测序数据,从组织和单细胞层面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建模。基因组学中有很多数据分析的挑战,我们非常关注统计的严格分析。
X:我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工学院和医学院的终身副教授。我在生物医学工程系授课,在医学院做研究。我的研究兴趣在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我的所有学位均在中国获得;在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做了博士后。
K:我的学士学位,一个是细胞生物学,一个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是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生物工程的博士后培训,现在我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系,实验室致力于开发用于药物传递的新型纳米材料和诊断材料。
Q2:读博的理由和体会
L:不得不说,以我的性格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困难。我对研究很感兴趣,可以追溯到我高中的时候。对我来说,大学是为未来研究做准备,并且整个过程都是为了做好准备。我的本科是在中国清华大学完成的,在本科期间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回想起来,我想给自己的一个建议是。更多地了解不同项目的研究方向,learn more,了解有哪些选择,这样也可以加强应用。如果有多个录取offers,会更清楚地知道要去哪个项目。但我反对的是,申请博士只是为了获得学位。如果对研究不感兴趣,那PhD的生活就没那么容易,会很痛苦。所以本科时期的研究经验让我意识到,未来真正的研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必须知道博士项目是否适合自己。
X:是的;正如Jessica所说,喜欢做研究是我申请博士项目的主要原因。我的博士导师曾经是他所在的光声成像领域最好的教授之一,所以我联系了他;随后在他实验室度过了六年。我读博期间,他每周开一次组会。六年间,他从不错过任何一次组会。现在,我在我自己的研究小组做同样的事情,我们每周都有小组会议;我也尽量不错过。我想组会对我博士期间的研究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惰性,有导师在后面推着你,会帮着你前进。
K:本科时,我在一家公司实习,也做过研究,我真的很喜欢做研究。我曾经做过生物物理研究,坐在地下室里,测量蛋白质的展开和报告,我非常喜欢这种工作但毕业实习时发现,学士水平远远不够,所以我选择了攻读博士。我当时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是,药物对大脑的传递,现在仍然是,所以我寻找来自那个地区的教员,第二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能够与我的博士导师交流。所以,我认为,做研究可以得到好项目并推动它们向前发展。对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环境,而不仅仅是研究领域,所以对我来说,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帮助我选择了最适合我的博士项目。
Q3:教授最看重申请人的什么?
L:当我是一名新教员时,倾向于看申请者的成绩单,特别是没有硕士学位的本科生申请者,但后来我意识到GPA和研究潜力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很高,所以我认为的重点是,研究经验,更多的研究经验。成绩单,我只会关注重要的核心课程,对于统计学博士项目,我会关注学生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的表现。关于研究经验,我不太喜欢的一点是,很多学生有太多的短期研究经验。三个月在一个实验室不是真正的研究经验,并不能深入研究科研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到处积累经验更重要。我也会读推荐信,试着看写信人是否真的熟悉申请者或者只是写一些肤浅的东西。
X:是的,我同意,GPA不一定与研究能力直接相关;但我仍然会看学生的GPA。因为强有力的候选人一般会有很好的GPA,这至少证明你过去是一个努力的学生。我通常会在录取学生之前,面试他们。我很想知道这些学生是否足够的兴趣做研究。特别是,我想确保学生对我的实验室所做的研究有足够的兴趣。这样的学生才能成为我实验室博士生的有力候选人。
K:我支持L所说,三个月的时间绝对不够深度研究。我不喜欢学生来问我,有什么项目。我喜欢他们说,我知道你做这个,我认为这些都是好主意。这表明他们做了功课,读了我的论文,知道我们做什么。我总是想知道学生为什么要做研究,所以他们应该有一个真正明确的答案,是什么激发了他们过去的研究项目和未来的研究项目,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学生通常会脱颖而出。
Q4:生物医学博士的职业道路?
学界vs业界?
L:对我来说,学界一直是第一选择,所以没有考虑过在博士阶段从事实习,因为需要集中精力专注于研究。虽然业界当初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我的不少学生都对业界感兴趣,需要通过实习来判断自己究竟更喜欢学界还是业界。就数据科学领域而言,我认为学界和业界之间的边界不像以前那么大。业界有很多研究机会,比如基因技术公司的研究项目,所以我对学生的想法的态度是非常开放和灵活的。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找到了一个终身职位,她曾在学界和业界之间徘徊,在一家制药公司实习了一个夏天。我支持她,她需要一些实际经验才能做出清晰的决定。在她回来之后,她非常专注于学术。不管是一开始就决定投入学界或业界还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尝试都不是一个坏主意。我最喜欢学术界的一点是自由,没有严格的工作时间表。对问题的兴趣是我研究的驱动力,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知识。但我必须说,我没有任何在业界的工业经验,因此我对学术界的偏好可能是有偏见的。
X:医学成像领域的学生通常有不同的职业道路。第一种是留在学术界,最终成为教授;开始他们自己的研究。第二种是创办公司;许多学生完成博士学位后可以初创一个公司去商业化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项目。我们有一些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UCI的Austin Russell变成了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职业道路。第三种是毕业后在一些大型的医学成像公司工作,比如GE, Siemens, Phillips,等等。在过去,我身边的人都是如此选择职业,但肯定还有其他不同的道路可以走我选择留在学术界是希望享受学术上的自由,我们有选择研究课题的特权。对我来说,只要有一个想法,然后写上12页的基金申请书,你的项目就可能被资助。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你的研究就会得到超过200万美元的资助。如果项目成功了,那很好;如果失败了,并没有人会把你关进监狱,我真的很享受这个过程。
K: 生物工程领域的学生通常会进入业界,不同类型的行业,比如初创公司或生物技术、大型制药公司。你必须要知道你在工业界的地位是什么样的。我本科、博士的时候都实习过,我真的很享受在那里的时光。我们选择学术界,是因为独立和自由,追求我们自己的想法,我喜欢辅导学生,自己的团队就像一个小公司,所有的员工、学生或博士后学者等等。你需要和他们密切合作,要负责培训他们,要指导他们读博,我更喜欢结构化的指导。
Q5:如何获得终身教职?
申请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L:寻找终身教职绝对具有挑战性,这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要确保自己的研究和经验有很强的影响力,当然也需要一点的运气。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在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有一份强大的简历,强势的论文发表。但所有能被面试的申请人都有优秀的论文发表。如何才能在面试中成功,我认为有两点,你的研究必须是独特的,你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并向人们展示。和对方系教授的一对一的会谈非常重要,在我们的博士或博士后时期保持思想开放,吸收各种知识,这样就可以和系里的老师们讨论很多话题了。根据我今年作为委员会成员的经验,我认为真正突出的是申请人除了CV之外,委员会会看你的陈述,你需要展示为什么你的研究是重要的,你能做什么,已经做过什么,未来打算做什么,所以你需要展示你的愿景和潜力
X:首先,我非常幸运;跟大多数人相比,我的学术背景并没有那么耀眼。让我脱颖而出的原因,可能是我的研究课题本身;我有一些奇妙的想法。创新是我研究的关键;另一方面,我的研究项目非常接近临床,有很大的潜力做临床转化。我想面试委员会可能也看到了这一点。当时,我申请教职的一个挑战是我的英语口语很差。因为我在国内获得的学位,来美国之前都不说英语。如果你想在美国成为一名教授,我建议你现在就得抓紧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因为你将来必须教学。而教学对英语的要求很高。
K:你的研究当然是第一位的,的过往记录,还有你的未来愿景。你的出版物就像一颗宝石来装饰一篇大论文,展示你如何推进这个领域,论文发表也可以显示你是多产的。在我的领域,博士毕业直接找到教职是闻所未闻的,他们要找的是在博士阶段和博士后阶段都有过往记录。我认为另一件很有帮助的事情是,如果你能拿到博士级别的奖学金。在博士后水平的奖学金,以及独立研究项目的资金,这对确定能够独立自主筹到资金的教员非常有帮助。
推荐信也是申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封来自博士导师和博士后导师的推荐信,如果没有的话,这是值得关注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有冲突的话。可以考虑你在博士后研究的一个合作者来解决。
Q6:申请教职的时间线?
对于申请材料和面试的建议?
L:如果你认识一名教员,向他们寻求一个成功的案例会十分有帮助,还有就是尽量简洁,正如肖恩博士提到,委员会成员很忙,他们有很多申请要看,他们需要很容易地阅读你的申请,很容易地得到关键词,所以突出一些关键短语可能很重要很有用。尝试把长段落分开,这样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有一个主题,我认为这些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地理解你的研究和你的成就。
X:一封好的求职信是很重要的。你要在cover letter中把你的亮点突出出来,以确保教授招聘委员会成员有兴趣了解你的整个申请书。我曾经是教授招聘委员会的一员。我知道,有时候一个职位可能会有将近300个博士申请。所以,你必须写好求职信和你的研究计划。总的来说,你必须讲好你的科学故事。你要让招聘委员会知道,你已经准备好建立你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你自己的研究了。然后,你得告诉招聘委员会,你的项目会去哪里申请研究基金。如果你加入那所大学后,谁会是你的合作者;你要写出一些细节。这样,教授招聘委员会就知道,你做了功课,你是真的想加入那所大学。第二点是教学。你必须把你的教学经验和系里需要你教的课程关联起来。最后,关于多样性陈述,你必须证明你有过与不同种族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的多元化经验;你需要写一些细节的东西。
K:7月底时,我确定想申请,从8月到1月开始关注招聘广告。做好申请的每一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一个细节会被很多老师仔细阅读。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准备,然后与你认识的人分享,并得到帮助和得到反馈。当材料被审查时,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审查,所以你要确保你的材料触及全方面,例如,教学、研究方面。
自由提问
Q1:我的专业是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我认为这个行业没有很多应用,基因组公司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学术基金,这看起来像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自我消耗的游戏,对于这一行业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L:我猜想你在做数据分析,而不是研究方法论。数据分析研究的关键是找到一个领域,提出科学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疾病,你可以与生成数据的领域专家合作,并试图帮助他们做数据分析来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基因组学或生物医学科学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多年来一直在增加,这不是一个小学科。这一领域正在发展,它是由科学问题和技术发展驱动的。今后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需要大量的基因组学分析人才。
X:你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应该被你现在的专业所限制。比如,我自己本科是物理专业。我知道我不是像爱因斯坦一样的天才,可能不会在理论物理上有所成就;所以我研究生转了电子专业。刚开始有点困难,但后来我做得很好。博士后的时候,我接受了临床的肿瘤放射治疗训练。不同的教育背景并没有阻止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有激情,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总是可以学到新的东西,所以不要给自己职业设置太多的限制。
Q2:我的研究是关于3D打印和材料。但我未来的研究兴趣在生物医学工程,比如3D打印超声波设备。如果你想雇佣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我该怎么说?委员会成员问我有无机械工程背景?你能教生物医学工程的什么课程?
K:可以考虑机械工程系,因为他们可能会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但如果你真的有兴趣进入生物医学工程系,你可以寻找系里有什么课程,然后找出你能教的课程,有很多交叉学科比如机械工程、生物力学、热力学。如果你真的觉得你不能教书,你可以做短期课程讲座,或客座讲座,或任何可以证明可以教授生物医学工程课程的东西。我鼓励你们展示这一点,因为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实际的证据更能说明你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X:我想再次强调,真的不要给自己设限。我实验室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来自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等等。我们想要做一个新型的超声成像系统,必须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研究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调专业背景。
Q3:可以给一些关于博士后申请的建议吗?基于之前的经验。
X:当你想申请一个知名大学的科研小组的博后,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或者哈佛大学;竞争将十分激烈。我认为你必须主动去接触实验室的PI。我当时就直接与PI交谈,告诉他我能为他实验室做什么;而我能做的其他人做不了。我就是这样申请到那个职位的。还有,我想强调,你博后的时候不要做和博士期间一样的研究,你需要改变一下研究方向
K:博士后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申请,不受限制。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具体,如果你做功课告诉他们你知道什么,你可以带来什么。这很有帮助,如果你能在会议上亲自见到他们,介绍你自己,这可能也是很有用的。让他们知道你知道你是一个好的沟通者,你的研究是什么,尤其是小型会议,我知道很多人成功地通过在会议上与人会面来找到职位。
Q4:来自马特的问题,他是一个博士生,专注于单细胞趋势的计算方法研究,他想问如何在博士后申请中脱颖而出,因为一些计算生物学的高影响因子期刊,对他的增量计算研究不感兴趣,想要简历漂亮,论文发表的最佳平衡是什么?
L:我不得不说,有时我感到有点难过,因为严谨的统计方法时常被低估。我认为原因是那些商业期刊的编辑,他们不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严谨的计算训练,这导致了他们不能欣赏。但这是现实,学术界的一个好处是非常多样化的,所以只要你的研究发表在该领域公认的期刊上,it's ok。采用新颖的概念还是严谨的方法,这取决于你更擅长什么,我一直认为严谨的统计方法是必要的,如果你是一个生物学家,你对科学问题更感兴趣,计算方法是你研究方向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也很好,我们只需要追求我们自己的目标。重点是研究是否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或有趣的问题。
不管你现在是本科在读,正在申请博士,还是已经拿到教职,学术人和科研人的圈子都在这里等着你的加入。
在我们的群里,你将有机会认识和自己科研兴趣相投的朋友,寻求学术合作的机会,收到圈子里的最新动态,获取内部科研机会和资源。
👇扫码让小助理邀请你进群吧~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connectednpo
新浪微博:ConnectEd联萌科研
组织官网:connect-edu.or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