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稚
来源:青少年生命复元
(ID:QSNSMFY2021
鲁稚的阳台 编辑
教育正在走向多元化。它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因为,过去的几十年,所有家庭在一元化的路径下,选择很少或者说没有选择。没有选择本身是一个问题,但它的好处是也少了选择的痛苦。
今天,双轨制、创新教育、小微学习社区等等新生事物的出现,看起来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反拨,看起来是给处于窒息环境中的孩子的一股清流和一线希望,其实何尝不是给了家庭更大的迷茫?
一方面,习惯了长期被一元禁锢的人,对多元的害怕程度反而更甚于禁锢本身。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多元化,人们措手不及、知之甚少,缺少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几十年的应试教育的最大悲哀,就是将人变为工具,实现家庭和学校目标的工具。但人不是工具,人是最终极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有了今天的青少年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触目惊心。
可惜的是,对此的理解和行动,仅限于少量的教育觉醒者,而且他们并不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同。
我们推出教育觉醒系列人物对话——《复元访谈》,就是基于教育常识和价值观的唤醒:
即使在逼仄的生态下,世间从不缺好教育,而是缺少认识。我们从不缺好教育的践行者,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对话的人物,是一位教育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亲子教育专家。她叫鲁稚。一位在作家、出版人、母亲、亲子教育专家多个角色跨界和转换并获得认可的人。
这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四川女人,却能够通过深度思考和行动,在焦虑压顶的时候,成功缓解自身压力,并向社会贡献和输出亲子教育智慧。
人物简介:鲁稚:作家,教育工作者。著有《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让孩子心灵强大》《没有不会写作的孩子》《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准备发芽的树》《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寓言、散文、随笔集。
她是近年极具影响力的亲子教育专家,以儿童参与未来国际化竞争的前瞻性视野,关注中国普通家庭中平凡孩子的养育与成长问题,著述颇丰。同时,她还是一位知性而智慧的妈妈,全职养育儿子十多年,培养出一个具有强大心灵和健康体魄、适应力极强的儿子……
以下是对话实录——
01
合格母亲会蜕变
从全职妈妈到亲子专家
复元伙伴:你有很多身份,出版人、作家、亲子教育专家、母亲。在这些身份中,你最有成就感的是哪个?我更看重的——你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我特别好奇,你是如何做到的?
鲁稚:其实身份多就说明我是万金油,哪都可以抹一下,多而不精,也不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反正能做点事也好,每个事情还稍微做得像样子,我还是觉得挺满意自己的。
不能够笼统地说“哪个身份最有成就感”,因为每一个身份在你的生命当中的不同阶段,它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同样是写作,在我年轻的时候没什么家庭的负担,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考虑,写作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占据了我当时的一个中心地位。我对这个身份就非常看重,成就感也特别强。当时文学也比较兴盛,思想解放,80年代是文学的时代。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以能够投身于文学为荣,而且也有很多榜样,有的人靠一篇好文章就改变命运。那个时候文学的梦比发家致富的梦还更诱人,也基本上没什么明星,好像作家诗人就是明星,而且是比较高级的明星。
民间说起娱乐明星就是走穴什么的,说起万元户就是暴发户,态度都挺鄙视。而说起作家,就会竖大拇指。这个群体,旷日持久地被追捧,因为作家能够以自己思想的力量,以文化的力量去影响社会,真的是让年轻人很向往。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怀念80年代?也与此有关:主流都追求精神富足。作家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大家都想做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思考,尤其是反思。那样一种大环境下,小环境想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正好我上学也是中文系,身边也有一帮人喜欢写作,大家一起搞文学社,出那种油印的刊物,是有那么一个氛围,所以埋下了种子,就一路野蛮生长。
一直坚持写作的好处太多。因为要坚持写作就必须坚持阅读、观察和思考。一直到20多岁,只要稍微取得一点点文学上面的小成绩,就让我非常有成就感。你写出来了,且不说发不发表,自我就释放出来了,你就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目的。因为每个人内心的东西都渴望释放出来,表达出来。

所以在那个阶段,对于作家的身份就特别认同,成就感也特别强。但是到中年以后,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物质的需要,特别是当了母亲以后,孩子生下来了,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得去面对。对于女人来说,母亲角色可能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角色。幼小的生命完全依赖于你。身份就变了,不再觉得文学是我追求的第一目标了。最现实的是我必须把儿子养大,必须同他一起成长,每天有非常琐碎的事必须要去做,甚至常常你得把心分成很多份。
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在孩子还没生下来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成长的所有的痕迹都留下来,要写成日记,而且还专门准备了很精美的日记本。
当儿子降生以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去写日记,总是觉都睡不够,每天搞的精疲力尽。每个母亲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很劳累,很操心,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其他的事情。孩子的一举一动、每一点变化都牵扯到你敏感的神经,他成了你的整个世界。
身份在生命当中所占的份量发生了变化,成就感也会发生变化,当了母亲,就不再去关心我发不发表作品了,和周围的人交谈,比如说年轻妈妈在一起,大家谈论的都是孩子。
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我对每一个角色好像都感到满意,很难说对哪个最满意。关于合格的母亲,我对自己是认同的。我虽然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多好的母亲,但至少是合格的。因为评价好不好、是否合格,不在自己,也不在社会,而在孩子。
现在要做合格的母亲或者家长说难也不难。难,是因为现在很多母亲确实没有做到。不难,就我个人来说,几乎正正常常地生活就过来了。写东西、开公司、当母亲、搞教育几乎都是顺势而为,能做到什么样就做到什么样,做不到也没有刻意和强求。
估计还是跟自己年轻时的写作训练有关,虽然后来进行了多种角色的转换。事实上无形之中就有了一些特质。你爱好写作就要去看书,就要去思考,就要去观察社会,就要去理解社会,理解一切,包括人,但是一般的母亲难有这样的经历,难有这样的机会,因此即使有了也不会认为它很重要。
人们说很多家长不合格,因为TA不思考不观察,尤其不独立思考。不同阶段的不同身份带来不同的阅历和智慧,综合起来看,对做一个清醒的人是很重要的。很多身份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比如说像作家,其实作家这个身份在我成为母亲以后也并没有消失。虽然说我非常的劳累,但是写作历程所积累下来的思考、观察等习惯,就让我对亲子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可能就比别人要看得远一些,看得清楚一些。
我有写作的这种欲望,也有这种能力,我在当母亲的同时,就运用写作的这种手段和方式来更深地思考教育的问题。
有小孩之前,写了很多小说、散文、诗歌等纯文学的东西。有了小孩以后,也没有想过主动去写教育类的文章。写教育纯属偶然。
之前,一个是迫于生计,还有自认为对教育的思考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每天忙于琐事。做母亲几年时间后,很多经验、很多细节一点点积累起来了。尤其是在儿子小学这个阶段,面临更多的选择。
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母子关系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你随时去做一个选择。这时就开始思考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这个选择?小学阶段,我自己也特别焦虑,因为很多决定要做出是很艰难的。儿子小时候并不出众,很普通,甚至还有点落后。不太机灵,不太聪明,成绩也不好,在班上都是拖后腿的,老师告状也觉得没有面子抬不起头,焦虑未来怎么办。很多家长所面对的东西我都一样要面对。
这个时候我又开始写日记了。之前也在写,只是没有着重到教育上。这个时候因为有需要,就必然要把平时经历的、思考的写下来。先是写日记自己看,接着开博客往博客里放,后来玩论坛与家长分享,慢慢又变成书,把这些日记整理出来变成了书。
整个过程并不是我有意的去追求,我要成一个教育作家,我要出多少本教育类的书,要通过教育书籍获得一个专家的名声等等,没有这种想法。
最初就是因为我自己面临很多教育的问题,我通过日记通过写文章去把这些东西梳理出来,我是为了写给我自己的,通过写作这种方式梳理我的这些想法,最后成了一个副产品,变成了很多书,变成了“专家”,无意中走到这个上面。
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当你一直还有写作的欲望,有思考的这种能力和愿望,它必然会对你做母亲这个角色也有帮助。但同时也有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我没有写作的欲望是不是就不会独立思考和观察,从而对母亲这个角色没有帮助?
实际上不是的。写作只是一个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具,我可能是用写作的方式来梳理——写作包含着很多东西,比如说审美能力、逻辑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我只是把这些能力用于教育上面,再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就成了我这样的一个母亲。有些人不从事写作,但TA也有TA自己的工具。
比如说做企业的人,做企业也要有观察能力,也要独立判断和思考,也要有逻辑性。并不是说哪一种特定的身份导致你做母亲的好与坏,而是说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去分析判断,关键是你要有意识地真的去思考问题,不要盲目从众。
换句话说,作家里也有从众的,并不是所有作家都是独立思考的。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02
看不见
是家长常犯的最大的错误
复元伙伴:现在抑郁低龄化的现象,问题虽然复杂和多样,但主因指向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从你的角度看,家长最常犯的最大错误有哪些?为什么?
鲁稚:抑郁的产生,是一个人的天性被扭曲了,自我被压抑了。你看在大自然里,一棵树很美,因为它长在大自然,它天然就有生命力,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生长的时候生长,与自然一体,它自然会很正常,很健康。
但是如果把它移植在一个不合适的环境里,给它施加不利于生长的影响,把它扭曲,它就不健康,甚至死亡。
这就是抑郁的根本原因,但具体分析起来情况又会很复杂,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所有的因素里,家庭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家庭对于孩子就像树扎根的地方。它是心灵的港湾,也是生长的土壤,土壤不能出问题。
土壤的问题,也就是家长最常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最大错误是家长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做不到尊重孩子。很多现象的根源都在于缺乏尊重,譬如期望过高、压力过大,造成孩子不堪重负;态度严苛、粗暴教育、控制设限,造成孩子心灵受伤;家庭矛盾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左右为难,甚至充当家庭的治疗者、缓冲器……这些都是因为把孩子当家长的附庸,看不到孩子自身的存在,不尊重孩子自身的需要,造成的。真正理解了“尊重”二字,其他具体方法都是水到渠成。
根源在哪?在于你把你的期望,你的要求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并且一定要TA以你满意的方式,以你满意的程度来实现这个愿望。孩子自己就不见了,就不能按自然的规律来生长了,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的自由很重要。
有很多家长由于自身的不圆满、自己的缺陷,拼命地要想通过孩子来补上。比如说他自己没法成为中心,就希望孩子靠近中心;自己没有上过名校,就希望孩子上名校……老是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代替他去实现自己实现不了的人生理想,这个是一方面。家长的心理,也有一些是属于一种社会的趋同,缺乏一个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比如说一个商场发生火灾,实际上死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大通道,一窝蜂全部涌到那去。结果去了才发现那个地方要不就发生踩踏,要不就是一个断头路,大家都涌到那去了以后路不通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个很混乱的情况下,很多人不会去判断,只向人多的那个方向跑,他下意识的觉得人多的地方就是出路。学术上叫什么羊群效应,一个羊群,只看头羊往那跑,其他羊就跟随,所有羊就跟着羊群跑,最后也不管前面是什么。
羊群效应下,家长头脑简单,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从众”。大家都去考名校,TA就考名校;大家都追求分数,TA也就追求分数;大家都觉得哪一个专业热门,TA也去追那个专业;大家就业的时候都选什么职业,TA也去选那个职业……TA到处看,看见大家看见别人,唯独看不见自己的小孩。一切问题,往往都是源于看不见。除了小孩,比如说家庭关系里,比如说夫妻之间为什么经常发生矛盾,就因为很多时候你看不见对方。
为什么看不见?我们往往都是只从自身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的,带上主观色彩,往往会把自己希望的东西当成是现实的东西,你觉得TA应该是那样的,而TA不是。
比如说小孩考试总是考不了100,总是在班上中等或者中下等,你就觉得TA没有努力,TA应该能成为第一的,为什么就不去努力?
都是理所当然,用自己主观的认为,来代替客观的现实。事实是怎么样不重要,TA看不到事实。这其实是思维方式的一种缺陷。
03
制造悲剧的人
无法以悲剧的方式叫醒
复元伙伴:当上学成为家长眼里最重要的事、成为孩子唯一的事,那就是一场灾难的开始。上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尤其是应试教育?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小环境(家庭)的悲剧可以避免吗?制造悲剧的人,能否被悲剧叫醒?
鲁稚:上学当然重要,我理解家长的焦虑。我自己也焦虑过,很难超脱,因为后果是立竿见影的。不管我们怎么批判应试教育,但它目前就是一个事实,一个存在,摆在那里,你不可能视而不见。
我也并不提倡,反对应试教育孩子就不去上学了。毕竟普通家长并不具有自己在家教孩子的条件和能力。而且,人是社会化动物,孩子需要在同龄人中完成社会化过程,与同龄人在一起,本身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首先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小孩要上学,这是法律规定的。而且不上学TA能干嘛?你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它好不好,你认不认同。其次,普通家长也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在家教育孩子。以前也出现过一些在家教育,或者是不去上学的家庭,最著名的就是郑渊洁,郑渊洁教育孩子到底成不成功先不管,重要的是很多家庭都不具有郑渊洁的那种条件,所以说一般家庭只能选择学校教育。
人都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化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你如果不把一个孩子投入到社会里去,就完不成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小孩他必须要在同龄人中成长。没有同伴是非常恐怖的,TA没有办法玩耍,没有办法去建立人际关系,去学会怎么和人相处,怎么融入社会。
现实意义上,作为普通家长,作为个人来说,只能是把控家庭这个环节,让家庭去弥补学校(应试)造成的这些伤害,而不是说加重。抑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家庭压上去。也就是说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小环境只要不加码,问题都不是很大。如果家长的认知水平跟应试的老师一样,甚至比他还低,这个家庭的悲剧就无可避免。
所以只能尽量选择比较接近自己要求的学校(很难)。同时,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家庭环境。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是一个人扎根的地方。孩子自己有根,生长是他自己的事,我们给他提供最好的土壤就好。想象一棵植物(孩子),你种在一个小盆里,他长不大。你不浇水或浇太多,不行。一会儿挪移,一会儿松土,老折腾,也不行。揠苗助长更是不行。
提供肥厚的土壤,根据植物的需要来陪伴和帮助,然后就是耐心等待。这就是一个家的最好的状态。
04
孩子最大的不幸
就是生在一个投降型家庭
复元伙伴:对于教育的态度,有两种家庭模式。一种是抵抗型的家庭,给孩子提供力量和支持,抵抗和缓解来自社会及教育的各种压力和焦虑。一种是投降型家庭,在原有压力下加压,甚至制造焦虑。而目力可及,后者总是占了绝大多数。这是为什么?
鲁稚:有人把学校比喻成一口高压锅。家庭,应该是减压场,而不应该是另一口高压锅。投降型的家庭就是两口高压锅叠加施力加压,抵抗性家庭就是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回归人生常态。投降型的家庭为什么会投降?而且数量庞大?
普遍意义上,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的“投降”,家长是绝对认同对方(应试教育)的。虽然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阵营,你在那边我在这边。但是我从观念上是认可你的,我觉得你一切都好,你来了,我双手欢迎,你还没劝降我先把城门打开了,因为认为我们俩是同一阵营的,我们俩还可以共同作战,把孩子当成了不同阵营,当成了另外的一方,我们俩的目标是携手来对付孩子。
这属于观念上面认同。这种家庭的家长,高度认同学校的一切理念和做法,TA认为一切都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感恩,感恩的方式就是达到学校和家庭制定的目标。在达到目标的前提下,一切都不重要,都应该让路。TA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好家长,学校是好学校,老师是好老师。这是投降得很彻底的主动投降派。
想起一个例子,当年儿子在北京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选择的机会。我就到处打听哪所学校好,因为以前没在北京,也不清楚当地学校的情况。一说哪个学校好,标准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就给我介绍说某某小学好,老师很严格,考试成绩没问题,注重纪律,铁腕管理——“好”的标准就是学校重“管”且“严”,不准乱说乱动,一切目标只为成绩,这是好学校。
另外一些人给我介绍说某某学校搞很多活动,老师对孩子挺关心,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评价好学校的。标准不一样。
后来那个管得严的好学校我们没选,选了一所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人性的学校,我不太认同过于严格管理的学校。我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到了那些所谓的好学校,太可怜。
但是很多家长的选择会跟我截然相反。实际上很多家长是认同学校的做法的,TA就巴不得你给我像犯人一样管起来,你越严格越好,因为那样孩子又乖,成绩又好,TA就省心了。
第二种是被动的,家长也不完全认同学校应试的极端做法,但是没办法,TA是无奈被动。觉得我不能去给学校硬斗硬扛,要是关系搞僵了,对孩子也不利。况且如果离开这所学校,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其他学校也是这个样子,还不如就这样。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学校完成任务,布置什么就做什么,尽量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了矛盾和冲突,也只能悄悄的小范围自我消化,实在不能化解就算了,就让孩子苦一点,这就是无奈,没有办法。
我也理解,有些家长心里有数,但还不能够给孩子表露过多,孩子本身已经不乐意了,家长稍微表露不好,可能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学校更难和老师相处,TA的处境就更险恶,招致的压力更大。所以有时候家长还不得不去和老师套近乎,改善一下关系什么的,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无奈。当然,也不是所有老师都不好,这里指的是部分老师。
第三种比较复杂。有些家长可能也不认同对方,觉得对方有问题,但是对方太强大,力量不对等,抵抗是徒劳和不明智的,不符合自身利益的。甚至,TA可能是另有所图,可能是一种“骑墙派”的势利和功利。觉得我献城投降开门,总会有某种好处。比如说我就会被对方重视了,被重视了我就会有面子。
某些时候还体现一种私利目的。比如说这样子可以证明自己正确,或者是在家庭的微妙关系中,夫妻双方有分歧,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证明自己有价值,就选择站在应试教育的一方,孩子必须要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证明自己有功劳。
不少人在事业上没什么出息,就想通过孩子的成才,孩子的分数,来证明TA的教育是成功的。这种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成功,实际上已经不是真正从孩子本身出发了,夹带有一些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这种家庭和家长,TA和应试教育的关系,说得难听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尽管按这种套路,往往得不偿失。
它延伸出另一个问题。当家长的人,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60后70后,包括80后,都是遭受了应试教育的毒打,都伤痕累累。为什么面对自己小孩时,就会选择性地遗忘?
所以有时候,伤痛还有驯化的作用,它有遗传。比如说,当年上山下乡那些人苦不苦?哭着喊着要想回城,为了回城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后来再回忆时,又完全热情澎湃,什么峥嵘岁月,集体无悔,恨不得把自己的小孩现在也送去。苦难一打扮,就变成了美好。正如王小波说的人性的逆转:人在苦难里呆得太久,他就会以苦为乐。
▍往期回顾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milan-212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