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May与五月
情重构生活的第三年,我们依旧在摸索一种可供操作的动态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包括工作电脑随身带,确保无论出现任何紧急情况,都能正常干活。出门的包里一定要备上口罩、湿纸巾、免洗洗手液等清洁用品。习惯每天频繁洗手,今年又养成了囤货、种菜、多在家做饭的意识。
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在过去三年间经历了不同浓度的反复稀释,对诗和远方的渴望逐渐收缩。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居家隔离,似乎没有哪一刻能比现在更让我们容易满足:公园草坪、小区花园,家门外的天地就足够令我们欣喜不已。
《北京爱情故事》剧照
解封的第二天是端午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五六点,小区里人流走动多了起来。骑电瓶车下班的,吃完饭出来散步纳凉的,小孩滑着小小的滑板车,在主干道上溜得欢快。从初春到入夏,小区总算恢复了往常的人气和热闹。
晚上在房间运动,从窗口听到散步回来的爸妈在外头和周围几个邻居聊天,说话间不时蹿出大家轻松愉快的笑声,丁零当啷地洒向凉风徐徐的初夏夜晚。约莫一小时左右,那股热闹劲才慢慢散了。各人又回家了。
这是非常难得的景象,在此之前,我从不记得邻里之间有过如此亲密的时刻,对附近的邻居也一无所知。大家上班时间不一致,寻常日子也没有太多交集,来去匆匆地,谁也不会太留意。最多混个脸熟,而我这个社恐也不惯常主动打招呼,连眼神接触都时有尴尬。
《请回答1988》剧照
我知道对面住着一户年轻夫妻,女邻居一头长发,身材匀称。丈夫可能常在户外工作,肤色较黑,留着精神的寸头。有时我会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看到男邻居骑电瓶车跟我顺一段路。
隔壁住着一对老夫妻,约莫五六十。女儿女婿孙女会在平日晚上以及周末回来吃饭。再隔壁住着一位年近90的阿婆和她的儿子儿媳,阿婆身体健朗,天晴时几乎日日出门料理她的小菜园——上述这些,都不过是些粗糙模糊的轮廓。
此前我们都没想过主动打破邻居间的这层隔膜,因为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素来以分寸感和距离感为傲。举个简单的类比,就好比《伦敦人》一书的作者在写作此书时,援引了一位从乌干达来到伦敦的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所有人好像都带着报纸,各读各的。”从这种文化里长起来的人,日复一日地习惯着,并恪守城市的生活方式。
《伦敦人》书影
人与人的交往中带着点到即止的自制,不相熟的人不过问对方的私人生活。比起和周围发生联系,我们似乎更热衷于了解异国他乡的交通规则和饮食习惯。
说来惭愧,远亲不如近邻本是最朴素的道理。但直到今年,我才真切地体会到这句话背后所承载的温度和能量。过去两个多月的隔离直接将我们孤立成最小单元化的原子颗粒,失去了彼此碰撞的机会,也隔绝了化学键组合的可能,每日只能在客厅厨房和厕所间来回巡游。
在物理距离被稀释拉远的日子里,却很难得的让我找出了一丝值得欣喜的亮光:邻里间的隔膜消失了。
我第一次清楚地知道小区有多少住户,大概有多少人。知道居委工作人员的名字和他们的脸。在快速组建起来的小区群里,邻居都会自发交换蔬菜和粮食,谁家有困难也会主动帮助。
《你好李焕英》剧照
隔离末期,小区短暂地发过两次出门证。我出门扛了重物回来,先是居委的阿姨帮我提了一段,再然后是留着寸头的邻居直接帮我提到家门口,他收养的流浪狗欢快地撒腿跟在他身后,尽情享受着久违的遛弯时光。隔天,我们整理好一袋蚕豆和土豆送给帮忙的居委阿姨和邻居。
隔离期间,隔壁90岁的阿婆家里只有她和儿子两人,居委发的菜他们吃不完,所以还给我们家送菜。
从学校通知上网课起,隔壁爷爷奶奶家的孙女就住了过来。端午前一天,我去排队做核酸。小姑娘由她奶奶带着也来做核酸。
邻居奶奶把小姑娘带到工作人员面前,不好意思地跟即将轮到的我打招呼,“她还要上网课,比较着急。”我摆摆手,连说没事,示意让她先做。老人家可能觉得过意不去,不好意思自己也插队,于是准备到后面去排队。我赶紧说,我不着急,你先做吧,没事。她又是一番道谢。
端午那天,我剪完头发回来。隔壁奶奶看到我清爽的短发,笑眯眯地跟我招呼,剪头发啦。
《季春奶奶》剧照
仿佛被禁锢了很多很多年,社区和邻里的亲近感,终于在今夏姗姗来迟。过去我们爱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天涯成了地图上可望不可及的一个坐标,当外面的世界成为照片上的念想,我们能依赖和顾及的也只有家门口的那片绿意和周遭的人。
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剧照
停下巡游世界的脚步,固然遗憾。但事情的另一面,我们对生活的附近有了更强的探索欲望,和愈发投入的浸润情绪。
作家们对周遭生活的体察往往比普通人更为敏锐细腻。
王占黑在小说《大润发》里写到,“河道,操场,马路,所有这些你以为熟悉但其实知之不多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事在发生,在消失。” 肖复兴在《我们的老院》里感叹,“许多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常常因为被忽略,而容易熟视无睹。”
无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还是实际生活的体验,都不难察觉,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其实远比我们以为的更脆弱。即便社交网络和各类线上交流工具足够填补生活里的苍白和缝隙,但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当活动空间和生活便利性在某个时段内变得局促受限,那我们能依靠的也只有来自平日的未雨绸缪,和近在身边的邻里扶持。
排版:耿耿 / 审核:同同
三联人物故事征稿
投稿要求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投稿方式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稿件示例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