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研究局
张丹丹(北大国发院长聘副教授、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
60s要点速读:
1、政策建议方面,我们不能只关注企业,当然这些政策也非常重要。但在突发的特殊危机下,对于长期的失业者,或者陷入贫困的家户,可能需要特殊的直接救助,从而提升个体的福利水平。
2、欧美和中国的政策逻辑不一样,防控措施的差异非常大。欧美主要是保就业、保经济,但是对他们的早期防控不利。但由于欧美比较关注社会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对个体的冲击。
3、中国可能更多的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的重点,先保健康。在控制疫情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的复苏。
正文:
我们现在面临新冠疫情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危机,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提振经济的政策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一些长期的福利政策,以及短期的应急社会救助政策,例如发消费券的措施。我今天讲的是疫情期间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救助的做法,特别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对比。
2022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4月份最新的调查失业率数据,其中有三个数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一个数据是4月份全国的城镇失业率达到了6.1%,这是非常高的。
从去年年底奥密克戎登陆内地以来,中国的失业率一直在上升。排除掉季节因素之外,上升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上个月的6.1%相当于什么情况呢?可以对标2020年武汉的疫情,当时全国的封城措施等等,那时候的失业率是6.2%。所以可以看到奥密克戎的状况,使我们的失业率已经退回到了2020年最严重时的状态。
第二个数字,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18.2%。这是什么概念?欧、美同期的青年群体失业率是13.9%和8.6%。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年轻群体的失业率已经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了。实际上,青年失业率高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三个数字,农民工群体失业率6.6%,也高于全国平均失业率的水平。
从政府的角度,实际上这是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发布年轻群体以及农民工群体的调查失业率。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国家层面整体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且对特定的这两个群体也是非常关注的。
失业率上升有很多的原因,除了刚刚说到的疫情反复之外,还与防控措施以及我们现在采取的一些救助措施是有很大关系。从防控措施来看,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防控措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是“严防严控”和“动态清零”。
相对欧洲和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他们的防控措施相对比较松散,也导致了疫情在这些国家的反复爆发和蔓延。不同的防控措施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不一样的,中国可能更多的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的重点,先保健康。在控制疫情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的复苏。欧美国家可能更多是从保经济的角度、保就业的角度出发,因此他们的防控措施相对是比较松散的。
2020年到现在,全球经济由于疫情的影响是放缓的,不同国家的GDP损失也是不一样的。国外的疫情在早期防控其实是比较失利的。欧美很多国家的经济表现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差的状况。美国在2020年GDP增速-3.5%,2021年回升至 5.7%。
英国2020年GDP增速-9.8%,创1709年来最大降幅。因为2020年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是非常有效的,所以经济复苏也是比较快的,成为疫情期间全世界少数的GDP增长为正的国家,为2.3%,2021年经济复苏GDP增速达到了8.1%,但是今年由于奥密克戎,中国在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
相对于经济增长的情况,我在这里更多的要关注失业的情况。刚刚看到欧美经济下滑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在2020年。相对他们的失业的情况,相对于经济的下行变化,失业状况总的来说比较乐观。
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疫情暴发初期经历了失业率的飙升,2020年4月达到15%,此后一个月开始迅速下降,并维持在6%左右。2021年从6%又下降到4%,现在大概是4%的状况,可以说比大多数国家的失业率都要低,而且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新冠疫情之前2019年的整体水平。
根据EUROSTAT公布的数据,欧洲27国的失业率一直都是比较高的,长期保持在7%以上。但是在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其2020年的平均失业率保持在6.27%。
当然欧洲的失业率有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因此不算在就业的人口里面,导致失业率偏低。但是从退出劳动力市场人群的比重来看,2020年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一直都是20%左右。所以整体上欧盟国家的失业状况也是比较乐观的。
下面看一下中国的失业情况。前面已经展示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失业率,在这里我可能要用不同的数据来进行一下补充。2020年,北大国发院和“腾讯智库”合作进行了一个基于微信用户的大型追踪调查,我们追踪了6000多名在2019年底有工作的从业人员,并在2020年进行了全年的追踪。在2020年3月、6月、11月的时点上,我们对这6000个人进行了调查。
我们得出来的数字和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有一些差异,比如说在2020年年中是失业最严重的时候,从业人员的失业比例达到了11.05%。相对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率是5.7%,所以差距比较大。我们的数据也是有全国代表性的,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数据上的调整,保证它的代表性。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原因就是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并没有包含那些短期内不能上工的,把他们排除在劳动年龄人口之外,所以就导致整体的失业估计可能会存在低估。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失业率其实是更高的,达到了11%;截止11月底的第二次追踪调查显示,即使经济已经复苏了,仍有4.4%的从业人员处于失业状态。
我们做了一个测算,2020年从全国来看,从业的群体当中经历过失业的人有12%。这12%什么意思呢?如果按照2019年底全国就业人员是7.7亿来计算,2020年全国的失业人数大概是9200万,这是很庞大的失业群体。从失业的程度上来看,失业者平均失业长度为4个半月,超过半年的占1/4。
所以2020年的失业状况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今年(2022年)看到最新的失业统计的数据,其实与2020年相当,所以有些情况对我们今天也是一个借鉴,现在整体的失业状况可能也会达到这样的规模。
从失业的总结和对GDP的分析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的经济在2020年率先复苏,但就业状况并不是很乐观。欧美国家的经济状况很差,但是他们的就业状况看起来是比较乐观的。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我想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短期的劳动力市场救助的政策存在差异。
比如英国的 “新冠长假计划(CoronaVirus Job Retention Scheme)”。这个计划背后是政府买单,给工人放带薪长假,减少工作时间,但是他们不减员,保就业。
最高政府支付的工资达到了他们工资额的80%,执行的时间是一年半。这段时间他们一共是花了700亿英镑,保了1170万工作岗位,大概每个岗位花了4.5万人民币,在一年半里面,保住这样的工作岗位。
根据“英国家户追踪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4月英国有19.2%的从业者被该政策覆盖。这个政策力度是比较大的,花的钱也是比较多的。同时他们也有扩大失业保障的计划,有200多万人获益。这是欧洲的情况。
在疫情暴发早期,美国为小微企业提供3500亿美元复苏支持,鼓励其尽量保留员工而非解雇;数以万计的雇员享受无薪长假,并保留医保,同时允许其向政府申请失业补助,并临时性增加2万亿美金的失业保障基金支持。
近期,美国政府出台了“美国拯救计划法案(The American Rescue Plan Act)”,该法案具体包括以下举措:(1)将联邦最低工资增加为每小时15美金;(2)对7.5万美元年收入以下的美国家庭直接转移支付;(3)将针对小微企业的联邦失业保障增加到400美金以上;(4)将针对失业者的“疫情失业辅助计划(Pandemic Unemployment Assistance program)扩展到支持自雇经营者和灵活就业者。
中国的救助措施更多的是关注供给侧或者企业,主要是减税降费等措施,减少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倒闭的风险。但是缺乏针对个体的普惠性的社会救助措施,这是中国的基本情况。
我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欧美和中国的政策逻辑不一样,防控措施的差异非常大。欧美主要是保就业、保经济,但是对他们的早期防控不利。但由于欧美比较关注社会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对个体的冲击。
中国是更注重疫情防控,严防严控,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措施,保经济、保民生,但是相对弱化了对个体的劳动保护和社会救助。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吸收更多的经验,让中国的政策更加优化,做得更好。包括我其他的研究也发现,就业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很多的心理问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这个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政策建议方面,我们不能只关注企业,当然这些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具有一些普惠性的。但是我认为在突发的特殊危机的情况下,对于长期的失业者,或者陷入贫困的家户,可能需要特殊的直接的救助,来提升个体的福利水平,这也会进一步地刺激消费、刺激经济。
(整理自张丹丹于2022年6月8日在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1期——提振中国经济:紧要性、复杂性和策略性上的发言,未经本人审定。)
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
“博士悦读”是专业的MBA、EMBA、DBA咨询服务平台,为在职人员提供一站式学历学位以及高管培训的最佳方案,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青岛、成都、重庆等教学区任意选择。(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