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行政许可和产品技术审评有关问题的解答》,其中透露行政主管部门近期将审批发放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目前,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主体功能已经建成,将于2022年6月15日正式运行。届时,依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各类电子烟市场主体应逐步上平台进行交易和结算。过渡期结束后,电子烟生产企业通过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销售电子烟产品、雾化物和电子烟用烟碱等行为将被依法查处。
将发放电子烟生产许可决定书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透露行政主管部门近期将审批发放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金城医化成为国内首家公布获得电子烟专卖生产许可的公司。
金城医药6月13日晚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城医化收到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准予许可决定书。根据该决定书,金城医化提出的(新办)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申请经国家烟草专卖局依法审查,认为其符合法定条件,决定准予(新办)。许可产能等详细信息公司将在收到许可证文件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根据2022年3月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中要求,设立电子烟生产企业(含产品生产、代加工、品牌持有企业等)、雾化物生产企业和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等,必须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通知,目前可以申请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的适格主体只能是过渡期之前的既存主体,也就是在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发布前已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并如实完成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申报的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含产品生产、代加工、品牌持有企业等)、雾化物生产企业、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
自2022年5月5日起,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开始接受存量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申请,受理电子烟批发企业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变更申请,并开始对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批发企业的申请进行初核、审核,各生产企业可提报生产许可证申请。
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分为三类:电子烟产品(工厂和品牌)类、雾化物(烟油)类、电子烟用烟碱(尼古丁)类。工厂和品牌申请的是电子烟产品类生产许可证,烟油类企业申请雾化物类生产许可证,尼古丁类企业申请电子烟用烟碱生产许可证。在这三类生产许可证业务范围内,可以同时选内销和出口,产品类型方面也可以同时选,比如烟弹、烟具和组合一起选都可以。
除金城医药全资子公司金城医化外,还有公司申请了烟草专卖生产许可证核发。顺灏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旗下的相关业务公司已提交申请电子烟许可证的意向申请书,目前正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反馈,具体审批进展请以相关部门的官方信息为准。
劲嘉股份近日在互动平台也透露,公司旗下品牌FOOGO电子烟已经提交了意向申请书,并收到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线上审查通知,公司正在积极准备相关资料。
盈趣科技近日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划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申请事宜,具体进展以相关主管部门审核进度为准。
天风证券认为,在主管部门对相关提报申请的企业进行初核和审核程序后,国内市场预计于6~8月有望陆续迎来数家生产许可证的落地和发放。
口味管控后,电子烟何去何从
多样新奇的口味一直是电子烟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国家一声令下,电子烟市场有了新变化。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法律法规规范电子烟市场。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增加了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将电子烟正式纳入烟草体系监管。
今年3~4月,《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国家标准依次发布。随后,《电子烟产品鉴别检测实施细则》《电子烟警语标识规定》《电子烟物流管理细则》《电子烟交易管理细则(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电子烟产业发展。
然而,“紧箍”是否能戴得稳,依旧有待长期观察。以目前对电子烟口味的管控为例,《电子烟》国家标准延续了二次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将“雾化物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由122项缩减至101项,减少了包括梅子提取物、桔子油、甜橙油、薰衣草油等调香剂。
“除了烟草以外的味道不允许销售是很好的,国标也确实去掉了很多果味的香料,但是现在还是给电子烟口味配制留有一定的空间。”中国控烟专家、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克安指出,最终版国标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中依旧存在凉味剂和甜味剂。
但无论如何,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仅仅是对电子烟口味的限制就将转换大小工厂的生产计划,大小经销商的营销策略,同时改变消费者的部分生活习惯。可以看到的是,品牌、零售和买家都在努力接入国家新规带来的新消费场景。
如今,电子烟许可决定书发布,令市场长舒一口气。目前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主体功能已经建成,在部分区域和企业采用试点方式完成验证,将于6月15日正式运行。
机构认为,国内电子烟监管细则逐步落地,行业政策明晰,政策窗口期有助于产业各环节平稳过渡,不合格产品、产能出清,将促进市场份额集中,利好生产、品牌等各环节优势头部企业。
头部企业将受益
与传统烟草制品相比,新型烟草(雾化电子烟和HNB)具有不用燃烧、提供尼古丁、基本无焦油等特征,其减害性明显。预计至2023年,全球新型烟草规模将达到867亿美元,其中雾化电子烟468.2亿美元,HNB 398.8亿美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电子烟渗透率将在2024年达到9.3%。
据了解,电子烟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及配件,中游的制造和品牌,下游的渠道销售。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烟弹和烟杆,烟弹中的香精以中国波顿、华宝国际、爱普股份等企业为代表,烟杆中的电池以亿纬锂能、比亚迪电子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的电子烟芯片厂商有 EVOLV、亿海电子等。
中游的制造企业以思摩尔国际、合元集团、卓力能为代表,国内品牌企业包括悦刻、魔笛、柚子等,国外品牌包括 Vuse、 Juul、Njoy 等。下游的渠道销售包括以悦刻、小野等为代表的品牌专卖店和以爱施德为代表的其他零售渠道。
财通证券认为,政策端,美国通过PMTA(烟草上市前申请)进行准入管理,率先通过审核的头部品牌与核心供应链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发展红利;国内政策密集出台助力行业行稳致远,长期不合格产品、产能出清后将促进市场份额集中,生产、品牌等环节优势企业将显著受益。
电子烟相关消息发布后,6月14日,A股电子烟概念股集体大涨,顺灏股份涨停,东风股份、金城医药、赢合科技等涨超5%。港股上市的雾化电子烟代工龙头思摩尔国际大涨近5%,美股雾芯科技盘前一度涨超6%,但开盘后不久翻绿。
国家烟草专卖局按照依法依规、平稳有序、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危化品管理及环保不达标、存在安全生产风险、具有违法违规等情形的企业不予许可。
中金公司近日指出,目前国内监管政策正稳步有序推进,相关电子烟龙头有望受益于政策带来的准入门槛提升,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预计在政策落地后1~2 个季度需求或面临冲击,中长期国内电子烟市场与公司国内业务有望迎来可持续健康成长。
天风证券认为,此举措将有利于国内正规品牌、生产合规、工艺和环保达标的供应链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证券时报、财联社
|中经报智库  CBJTHINKTANK  原创文章|
往期推荐
你有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