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道一》是一档访谈类播客。我们寻找真诚、有感染力的新一代行业领袖,让TA们的故事和见解被更多人听见。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收听本期节目。

-节目简介 -

本期嘉宾陶建辉 Jeff涛思数据创始人和CEO。涛思数据专注于时序空间数据的实时高效处理,自主研发并开源了物联网大数据平台TDengine
创业前,他曾在美国摩托罗拉和3Com工作,后来回国先后创办了和信和快乐妈咪两家公司(均被成功收购)。陶建辉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博士。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聊了陶建辉从天体物理到IT行业的转变,三次连续创业的经历与反思,对物联网的前瞻性见解,决定开源背后的思考,还包括初创公司如何招聘早期员工、寻找投资人的策略等话题。

- 收听节目 -

本期节目的时间线:
  • 成长求学经历 03:28
  • 早年经历对后来职业生涯的影响 04:15
  • 从天体物理到通讯行业的转变 05:54
  • 在摩托罗拉、3Com的工作 08:40
  • 什么时候开始有创业的想法 10:06
  • 为什么在08年选择回国创业 12:58
  • 第一次创业做「和信」的经历 17:02
  • 从「和信」到第二次创业「快乐妈咪」中间发生了什么?19:20
  • 做快乐妈咪后来怎么样了 24:18
  • 第三次创业的驱动力 26:20
  • 自己做涛思数据原型是什么样 30:51
  • 创业初期对物联网市场判断 32:32
  • 开源的过程是什么样 34:55
  • github fork数已经超过InfluxDB 39:03
  • 开源之后的商业模式 39:30
  • 涛思数据开源协议的选择 41:12
  • 如何招募早期员工 42:00
  • 要招到牛人必须现金和股份都要有 43:24
  • 涛思数据早期是如何融资的 44:37
  • 不主动去找投资人效果反而更好 47:24
  • 对领导力的定义 48:35
  • 创业过程中有没有焦虑的时候 50:55
  • 早期创业者还有哪些坑要避免?52:09
  • 快问快答 53:33

- 文字整理 -

从零道一:你在哪里长大,后来去哪里求学?
陶建辉Jeff:我是湖南长沙人,一直在长沙长大,86年长沙县一中毕业之后考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念流体力学。当时本科要念5年,91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科大念研究生,但换成了天体物理,又念了三年。94年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念PhD。
从零道一:学术训练对你后来的职业和创业生涯有哪些影响?
陶建辉Jeff:我在科大主要是学物理,包括物理、地理学和天体物理。
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跟这些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连微积分都很少用,但它让我打下了一个特别好的数理基础,给了我抽象归纳的能力,从错综复杂的事件背后找本质。这个是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念8年书训练出来的。
另外,它让我面对任何一个技术难题,从不畏惧。像我们在学天体物理的时候,学的都是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这是普通人看都看不懂的课。
像我们当时解旋转黑洞的引力场方程,有好多页,能做出来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这种问题你都能解决的时候,再看别的计算或技术问题,就会觉得小菜一碟。
从零道一:您从读天体物理转去通信行业,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陶建辉Jeff:我们80年代的大学生,考大学的时候都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那个时候中国做研究的条件不好,美国的条件好。再加上我们科大的风气,我们的同学大部分都到了美国留学。
但我们到美国留学之后,发现学物理学这些基础学科的都找不到工作,都是做博后、研究助理,很少有人真正拿到终身教职的。
另外一方面,我去美国的时候,互联网公司正在起来,找工作极其简单。相对于我们天体物理,计算机太简单了,本身我们就天天在写程序。
像我们当时天文系一个正教授的工资也就五六万美金,但我随便跑到一个摩托罗拉这种公司工作,就是6万2千美元的工资,比我老板的工资还高。
毫无疑问,这个天体物理梦想就不要了。因为那个时候真的很穷,如果放到今天,也许我家里有钱,给我6万、20万美金都无所谓,可能我还是觉得搞天体物理有意思,但在我们那个年代,我觉得不改行不太可能。
我个人也觉得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在美国工作一年不到,我们就买了大房子、买了新车,过上了所谓的“美国梦”的生活。
从零道一:后来你到摩托罗拉待了好几年的时间。当时具体做了哪些内容,它怎样启发了你后来第一次回国创业?
陶建辉Jeff:我第一份工作是在摩托罗拉手机部门。
当时摩托罗拉在中国人心目中如日中天,就像现在的谷歌一样。摩托罗拉做的是真正有高科技含量的通讯,不像写一个C语言程序,看几天书就能写。我觉得应该要去有挑战的地方,就去了摩托罗拉。
在摩托罗拉工作不到一年,就去了3Com。因为工资给得更高,而且它不是做手机,是做上网的骨干设备。实际上我98年就开始做移动互联网,因为手机上网的后面有一套骨干设备,这就是我在3Com做的工作。
在摩托罗拉、3Com这几年,我的技术真正达到了顶峰。那几年真的学了很多东西,让我成为了一个职业的工程师。
从零道一:什么时候开始有创业的想法?
陶建辉Jeff:我在3Com的时候做的挺好。后来我的老板在2000年融了很大一笔资金,前后融了有五六千万美金,就拉着我还有一些其他同事出来做了一家创业公司。那是我真正第一次参与创业,当时我们10个人都不到,天天在讲融资、怎么去找Alpha客户这些东西,开始对创业有了解。
我自己真正有创业的想法是07年。那时候我又回到摩托罗拉手机部门。我觉得光做硬件没有意思,一定要做服务。当时我想到的是黑莓,因为当时黑莓手机卖得很好;每卖一个手机,还能赚服务的钱。我觉得这个商业模式很好,就开始琢磨要创业。
我从98年开始做移动互联网,在手机部门也是做上网、协议相关的。当时我的所有的老板都在讲,移动互联网的春天要马上到来了。但一直到了07年,大家都没看到。
在07年下半年的时候,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春天终于要到来了。
是为什么呢?我看到了当时很流行的MSN和Yahoo在Windows手机上做客户端。
你可以直接在摩托罗拉的手机上浏览Yahoo或MSN的新闻,包括导航、社交,集成得相当好,用户体验非常不错。我个人比较注重用户体验,觉得当用户体验改善的时候,应用一定能够起来。
加上当时iPhone已经出来,虽然第一版还有很多问题,但那个时候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春天真正到来了,必须投到这个里面去,因此我就在琢磨创业的机会。
在07年下半年,我觉得我必须离开摩托罗拉,开始创业。
07年年底,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有很多事情值得做,比如移动端的音乐播放器、像百度地图一样的手机导航地图,同时还想过要做浏览器:因为当时的手机浏览器用户体验很差,我觉得做一个用户体验特别好的浏览器应该是有前景的。
但最后我挑选了一个什么东西来做呢?我创办了「和信」,做新型的即时通讯工具,颠覆MSN、QQ。利用移动客户端来颠覆传统的即时通讯。而且我本身是一直做通讯的,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背景做即时通讯。这比我去做浏览器、音乐播放器有优势。
在07年下半年有了主意,到07年圣诞节的时候,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大概写了不到10天的程序,就能演示出来从一台手机到另外一台手机随便发信息--比如传一张照片、发邮件。能演示出来之后,就决定要正式辞职。
从零道一:你在08年回到北京开始第一次创业。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回国创业?
陶建辉Jeff:虽然在美国已经呆了十几年,我总觉得我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是比不上老美的。我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领导力,领导力最重要是沟通能力。如果你不能把你的愿景和产品很清晰地表达出来,是很难做的。但如果回到中国,这方面的劣势就完全没了。
另外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当时在中国短信、彩信特别流行,什么都靠短信,而且收费还很贵,短信一毛钱一条,彩信还要五毛钱。而且当时短信还有漫游,我拿着中国移动的手机,到美国发个短信要一两块钱;发个短信到美国去也要收一块钱,太贵了。
我当时的梦想,是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把短信、彩信完全代替掉。我当时跟他们讲,短信就像发邮件,但邮件发到哪里也不收漫游费、国际邮件费,而且邮件还可以带好多附件。短信和彩信就是加不加附件的区别。
邮件不收费,为什么放在手机上就要收费呢?我当时就觉得应该用技术彻底革命它,彻底把运营商的短信彩信这些东西淘汰掉。这是我当时的愿景。
所以,中国有特别大的市场,加上我的沟通能力没有问题。因此回北京创业特别合适。
从零道一:和信是你第一次创业,这过程中的经历是怎样的?
陶建辉Jeff:因为当时我在辞职之前已经有demo,再加上我说服人的能力还可以,很快拿到了天使投资,能够组建团队。
大家都觉得这个技术很出人意料。通过互联网,手机上发条消息,对方一下就收到了。那时候我经常PK黑莓,说我的速度比黑莓还快。
大家都很开心,但是生意很难做。所有人都不认为我能颠覆短信、彩信。无论VC还是正常人都说,Jeff,你就搞了一个好技术,但不可能打败移动联通。
因此,我就找了一些合作方,说能不能跟运营商合作,那时候我们想跟中国电信合作。因为中国电信在09年拿到3G的牌照,我们认为之后它就能马上启动一些应用。
但是跟电信、联通合作极其困难,推动落地周期太长。等我公司卖掉的那一天,合作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从零道一:公司被收购之后,你跨界去做了快乐妈咪。从和信到快乐妈咪,中间又发生了什么?
陶建辉Jeff:收购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当时我做的技术里面,有一个是push(推送技术),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圈子里是公认做得最好,因此才有被收购的可能。联发科觉得这个技术很有用,否则连收购的可能都没有。
被收购之后,我在联发科的系统里面又呆了两年,亲眼见证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成长。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是2010年下半年才真正开始起来,当时我的公司已经被收购了,所有的应用才真的如雨后春笋似的出来。
我实际上相当于错过了两年。当时有很多人想拉我出去创业,再去做一个和信这样的产品。但我只是觉得,在最困难的时期,联发科收购了我们,我总不能背叛他们。等我做完两年之后,觉得要重新看机会。
为什么做了快乐妈咪呢?因为到了12年下半年,我想得到的所有移动应用和服务都有人做。加上我在联发科系统里面,天天见各种各样的手机厂商。我觉得智能手机太了不起了,那么便宜,几百块人民币,什么鬼功能都有。
当时的一个梦想是,用智能手机应用来代替传统消费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比如微波炉、烤箱、冰箱。所有这种电器设备的人机界面,交互应该在手机上远程进行。
我觉得可以做智能硬件,想了好多,比如皮肤的干湿度、甲醛含量、酒精含量、血糖血压等等。当时我已经四十好几了,特别想做健康方面,跟自己老了之后相关的东西,所以想做血压计。老式的血压计又不能记录,我自己还有点高血压,天天量血压,如果换成手机,那多好搞。
但结果发现,已经有一个叫iHealth的公司做了血糖血压的东西,而且做得挺漂亮的。我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做,觉得他当时做的挺好,就不想做了。
后来有一天我到日本玩,坐在游轮上跟朋友聊天,他说:“Jeff,你这么多主意,你想想孕妇的生意有什么可以做的?孕妇的钱好赚。”
我当时就打开手机看,孕妇要哪些东西。结果发现有一个叫胎心仪,在怀孕的时候测胎心用的,是个手持的设备,有个液晶显示说胎心多少。
我觉得胎心仪应该放在手机上,之后我就马上买了几个胎心仪,仔细分析,就决定做快乐妈咪了。
在手机上,可以听胎心、做记录,而且可以跟医生连接起来。以前是个孤立的硬件,现在因为联网,跟医生、医院都可以连起来,给孕妇提供咨询服务,这就是快乐妈咪。
从零道一:快乐妈咪是一个to C的生意,之后开发和推广的情况如何?和之前做和信有什么区别?
陶建辉Jeff:快乐妈咪是我自己掉到一个坑里去了。当时激情满满,感觉要改变母婴的行业格局,因为我们有智能硬件。
但最后发现,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母婴人群不是最好的消费人群。虽然消费单价高,但最大的问题是,复购率完全没有。使用产品的周期极其短,获客成本极其高。
尤其像我们胎心设备,就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我们当时做胎心仪又触了一个红线--它属于二类医疗设备,药监局要批的,这就让推广大打折扣。
因此现在再看母婴行业,除了奶粉、衣服类好卖之外,没有一家巨大的公司。核心原因就是,它不是持续的消费。用得时间太短,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够,不像汽车、手机,因此这个注定失败。
当时是一腔热血,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但运气好,还是被收购了,让我脱了苦海。
从零道一:这两次创业结束之后,你没有休整太多时间,就开始了现在的第三次创业--涛思数据。当时你内在的驱动力是什么?
陶建辉Jeff:16年年初,我把快乐妈咪处理完之后,其实真不想做公司了。因为两次公司收购,一家人财务自由是有的。我们也不是过奢侈生活的人,按我们的生活水平来看,真不需要赚钱了。
当时很多投资公司想拉我做合伙人,我自己也看了一些项目,发现没有真正好的项目,投资还要自己交好多学费。因为我当时在智能硬件、物联网的圈子里有点名气,所以看的都是这类项目。
在看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对这些智能硬件物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很成问题。这些智能硬件的数据,或者机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此简单,但用那么复杂的方法处理,我觉得大家搞得不对。
之后再研究发现,原来美国早就有公司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用了极其简单的方法处理物联网的数据。
那时候我心就凉了,原来别人都想到了,我再做,那不又没机会了?
但是偏偏他们是开源的,一开源我就发现,他代码写得非常一般,像大学生写的。我陶建辉一个老手,写的代码保证比他好。这就有机会了。
因为我从来都觉得,不能超过世界一流的对手,我是不愿意做的。不会像国内有些人说,这家公司融了很多钱,这是个好的赛道,我马上要杀进去。我一定是看别人没做,我才愿意做。
又加上后来仔细分析,觉得这是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潮流,太值得做。
因为在四五十年前,比如说Oracle、Db2,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他们是解决比如银行、保险公司信息化问题,做出来结构化数据库。
到了互联网流行起来,出来NoSQL数据库,比如说HBase、大数据这一套,MongoDB这些东西就出来了。
因为互联网数据跟银行的数据的特征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些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说网络爬虫爬的数据、社交媒体的数据,必须用HBase、MongoDB这些东西来处理。
到了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这些场景,数据是时序的,而且在高速增长,必须用新的、专用的方法处理。
我认为它是一个3.0的时代。如果把Oracle他们那个时代的处理技术叫做数据技术1.0,把互联网技术定义为2.0的时代,那么物联网数据就是3.0的时代,空间极其之大。
这是真正的一代技术,我认为能产生千亿美金的公司,我就觉得特别激动了。
而且我正好又分析出物联网的数据的处理,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做,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消息队列。
偏偏在做我的第一家公司和信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高可靠、分布式的消息队列系统,我认为时序数据处理跟消息队列没有本质的区别。
技术上没问题、方向上也没问题,当然我必须做一个新的公司,我就做了。
从零道一:之前你做了两家公司,可能不是一直在写代码,现在又回头亲自做产品原型,感觉怎样?
陶建辉Jeff:因为这是个底层软件,底层软件是很难做的,我自己知道它对engineering的要求很高,还不是原理。要招人相当困难。我必须靠自己先证明,我的原理是不错的,是OK的。
而且我必须在里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这是个技术性的公司--做物联网的大数据平台,如果我作为创始人、CEO,不参与到最核心的东西,我认为是失控的、门槛也不会高。
虽然我做前两家公司没写过多少程序,做和信大概也就写了五六千行程序,快乐妈咪一千行都不到,但是我写程序没有问题,因为前面写过太多程序。我就开始了。
就这样,我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没日没夜地写,写了一万八千行程序,我就把原型做出来了,来证明我能比我的对手InfluxDB快得多。无论是写、还是查询、还是压缩率,都比它好。
从零道一:17年的时候,你当时对国内物联网的判断是什么样的?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个判断是否准确?
陶建辉:物联网市场虽然没有诞生出像字节跳动这样的大的公司,也没有一夜暴涨的公司,但在不停地增长,每年数据量都在增长。
到16年的时候,自动驾驶的概念越来越流行。汽车是个新的场景,这个场景产生的数据是前所未有的。
还有新零售、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这些产业都产生了巨量数据,而且都在增长。这是以前在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启动之前不可能存在的场景,现在都有了。我认为市场空间很大。
回过头来看,我真的做了一个特别正确的决定。因为中国正在搞数字化转型,包括去年提出来碳中和。要实现碳中和,一定要做数字化转型、提高新能源的比例,大家都要用太阳能用光伏发电,会有大量的数据采集。
从零道一:做涛思数据一两年之后,你决定把整个程序开源。一开始开源了单机版,后来又开源了集群版。这个决策的过程是怎样的?
陶建辉Jeff:我们在18年底发布了一个正式的商业版,就签了三个合同。这时候我们就决定要开源,只是认为开源时机不到。
因为开源对产品的要求更高,尤其在开源之前,我要证明我的产品有人要。就怕免费的放在那里很多用,没有人真正买单。
因此我想先看看,能不能有人买我的数据库软件。我们那时候才6个人,居然能卖出去几单,已经相当了不起,因为好多人只敢买大厂的。这证明我们的软件是有商业价值的,确实解决了一些用户的痛点。
我们相对于其他开源产品的优势已经被人认可,怎么获得更大的推广呢?毫无疑问要开源。
我们在18年年底就决定开源,但是拖到了一直到19年7月份才做,根本原因是开源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一旦把代码打开,就有很多人喷。所以我们为开源准备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准备很多文档。
闭源只需要给一个用户手册,但开源之后,就必须把你的设计跟别人讲清楚--你的目录结构、代码怎么写的、命名,都必须统一。否则就像我看InfluxDB,觉得这代码就像大学生写的,我就对他没兴趣。
如果19年7月份没做这些准备工作就开源,别人可能说,Jeff太吹牛了,说自己多么牛逼,代码好像跟刚刚毕业的学生也没有区别。代码就会没人用,很难推广。
因此我们做了好几个月的准备工作,19年2月底过完春节,就什么事都不做、天天为开源做所有的事情,包括写很多博客,这就是第一次开源。最后效果很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但当时我们留了一手,没有开源集群版。到2000年8月份才决定开源集群,主要目的是想彻底打败美国的竞争对手InfuxDB。
因为InfluxDB有相当大的用户群,中国很多人用它,但是它没有开源集群。集群这个功能相当核心,大数据平台没有集群,是称不了大数据平台的。因此要打败它,就必须开源集群版。
没想到又是特别成功,每天看着我们的用户涨。每天clone我们代码的人没有低于1000的时候;每天上线安装我们集群版的,没有低于200的时候。
作为一个to B的软件,这是个巨大的成功。闭源的软件一年能卖200套就不错了。
从零道一:集群版开源之后,涛思数据的商业模式变成了什么样?
陶建辉Jeff:我们并没有创新商业模式,它已经在美国被验证了--叫「开放核心代码」,也就是MongoDB、Elasticsearch这些公司用的商业模式:开源版尽管用,但还有企业版。企业版跟开源版的区别是辅助性的功能:比如说安全认证、加密、异地容灾,这些可要可不要的、尤其对中小企业无所谓的功能不开源。
另外一方面是提供服务,因为任何软件都要升级维护。你买了我的企业版,得有人兜底,相当于买个保险。比如国家电网用我们的开源软件,如果用免费版一年是能节省了一千万人民币,但宕机了CIO怎么办?自己会背很大的锅。因此,开源软件靠服务能赚到钱。
再一个,最终开源软件要获得最大的商业成功,一定要靠云服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采用AGPL许可证的原因。现在有很多开源软件都在改协议,根本原因就是不想让云厂商使用开源软件来直接对外提供服务,只能跟我们合作来提供。
从零道一:在公司还比较小的时候,你是怎么说服刚开始的十几二十个人加入的?
陶建辉Jeff:招人是所有的创业公司都特别难做的事情。它其实没有诀窍,就是要钱,要愿景。
首先,你的钱必须高过字节跳动、百度、阿里这些公司。想招到关键员工,如果待遇不比以前高,你就别指望特别牛的人会加入。
这是所有创业者的一个误区,认为只要靠愿景就能吸引来厉害的人。
愿景当然必须要有,你告诉别人,我们这东西能成为100亿美金的公司,大家都希望看到这个未来;但光有这个未来,你吸引不来厉害的人。必须靠现金,还要加股份。
从零道一:现金和股份都要有?
陶建辉Jeff:现金和股份都必须要有。像字节跳动、阿里动不动期权给你100万人民币之类的,你说一个创业公司,就给你10万期权,人家阿里都给了几十万、100万,谁来你这里?
只有在待遇上超越别人,因此你要招人一定要招“10倍”的(效率能以一抵十的)。人少,但要很精,比如说把给两个人的工资给一个人,这么去招人。
从零道一:您已经是连续创业,应该很熟悉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涛思这次融资的整个过程是什么样?您是如何选择VC,又是如何和他们合作的?
陶建辉Jeff:我融资不太习惯于天天见各种VC,更习惯参加他们会出现的场合,介绍我的产品好在哪里。讲完之后,他有兴趣自然会找我谈。我更希望VC来找我。
第二,我从来不写严格的商业计划书。就算到了B轮,我都没有写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商业计划书。因为我的公司规模还很小,到现在我们也才50个人,做一个财务预测、证明我的团队能冲击100亿美金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还处于早期阶段。
要说服投资人的,是我的亮点、杀手锏在哪里。我不想面面俱到,因为任何一个公司、团队、人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从来都是告诉投资人,我陶建辉没有销售能力。
当然在中后期,所有的财务、法务部门都要健全;但是在早期,团队是否完美不重要,重要的是杀手锏,让大家看到这个东西有多值钱。
从零道一 :让投资人主动找你的这种策略,效果如何?
陶建辉Jeff:我建议所有的创业者找投资人都应该用我这个方法。比如我参加你的播客,也是一种宣传的方式,说不定就有潜在投资人在听。
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积极地跟外界的沟通,参加各种活动跟大家分享,一定会有投资人听到。只有投资人对你的东西产生兴趣,沟通效果才好。像投简历一样盲目找,人家都没兴趣。
历来投资人要找我,我都是希望他先看官网、我的个人博客,看完之后如果还有兴趣,欢迎你到我办公室来找我谈。我的办公室很小,就几十平米,但我欢迎你来。
从零道一:您如何定义领导力?您的领导风格在过去几年有发生过变化吗?
陶建辉Jeff:领导力包含很多方面。我个人最突出的方面是能看远景,未来五年到十年的东西。我还比较有激情和鼓动性,能鼓动大家说,“这是未来!”这是作为创业者必备的。你要说服你的合作伙伴、投资人相信你描绘的远景,相信你的计划能做得到。
第二个具体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领导力是,最困难的事情要自己上。作为新创公司,如果最困难的事情都要靠雇人来上,就别做了。
第三个是要有担当精神。你既然你是最大的股东,天塌下来了、工资发不出去了,得靠你解决。
我自己最大的坑是有时候管得太细,让大家觉得发挥空间不够,尤其在技术上。因为我自己技术也挺厉害,就很难权衡。
我不管他,就像看自己的小孩似的,总怕他们犯错误;管他又觉得管得太多,成就感不够,觉得在他面前干活老被批,觉得自己不行。这是我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应该让员工更有信心。
从零道一:对于早期创业者,有没有什么容易踩的坑,是一上来应该避免的?
陶建辉Jeff:对于特别早期的创业者,尤其是我们技术创业的,总认为解决了一个世界的难题,只有能自己想到,就藏着掖着,不愿意告诉别人。
实际上有想法的时候,要最大程度地跟别人分享,要让别人挑战你的主意。你的主意可能有很多漏洞:可能只考虑到技术,没考虑到商业推广、宏观的政策、经济的变化。
因此我认为早期创业者有想法的时候,一定要多跟人沟通,包括跟投资人见面。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告诉别人,获得反馈,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千万不要怕想法一说出去,就被人抄走了。如果这个主意真是被人抄了,根本就不值得你做。
... (获取完整内容,请点击原文收听播客)
嘉宾推荐的书
  • 创新者的困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
  • 定位(Positioning)
  • Zero to One
嘉宾联系方式:公众号「爱倒腾的程序员」(id: taosdata)

- 特别通知 -

各位听友,我们最近开启了一个新的尝试,叫做从零道一「内容共创活动」,我们希望让听友能以一种影响力更高的方式支持节目的发展,并获得第三季内容未来收入的分成。
活动发布后一周内,已经收到了90多位听友的支持。
还没有参与的朋友,欢迎进入这篇推送,查看详细信息。谢谢!

- 往期精选 -

- 《从零道一》听众群 -

欢迎加入从零道一听众群,与嘉宾、主持人和其他听友交流互动。入群步骤:
  1. 添加从零道一小助手微信(id: goto_helper),并备注“听众群”
  1. 给小助手发送「姓名+公司/学校」

- 关于 从零道一 -

《从零道一》成立于 2017 年,是一档非盈利的访谈类播客,目前第三季正在更新中。我们寻找真诚、有感染力的新一代行业领袖,让他们的故事和见解被更多人听见。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收听本期节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