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部浓缩的中国建筑史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
孤帆远影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黄鹤楼

威斯敏斯特钟声鸣响的江汉关大楼
……
筑者以此定格旧时代文化切面
在历史的土壤中孕育新的活力
设计共生第三站,带你掘“金”武汉!
遍历朝代更迭的明清古典主义、半殖民地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式样、新中国一五计划留下的苏联式与仿苏联式建筑,民国文化“自立”时代的新民族主义建筑……楼宇的重檐仿佛历史的只言片语,引领后人往时间的隧道里回溯。
在悠悠江水的浮光掠影之中穿梭,更显现出这座城市的波澜不惊来。来自北京的他们,以设计之名,敲响了楚地江城的门铃……
9月15日-9月16日,由网易设计联合中国家博会(广州)发起的「设计共生-2021中国设计力城市互访计划」武汉站在历史文化建筑翟雅阁博物馆静候来客。
北京城市设计召集人 孟也,设计共生@北京发起人 吴巍 携城市设计分享嘉宾 吕爱华、范轶、赵磊、王广祥来到武汉。为期两天的设计之旅中,他们拜访陳·彬、刘威、郝建沛等多位设计大咖工作室,畅谈北京与武汉两座城市设计差异与共通;也以一场思维饭局,论道设计共生的未来。

嘉宾阵容-向下滑动阅览
孟也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外WHYGARDEN家居品牌创始人
吴巍吴巍design·设计总监、共合设联合创始人
陳·彬ADF后象设计师事务所 创始⼈ 设计主持、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会长
沈劲夫HOWONE MAX浩壹设计工作室 主持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硕导、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秘书长
刘威妙物(中国)建筑装饰集团创始人\艺术总监、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执行会长
郝健沛  JLa设计集团、U-TEAM优合机构(董事&华中区设计总监)、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副会长
周晓  风源·设计 创始人、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常务理事
吕爱华吕爱华空间设计研究室设计总监
范轶叠加office创始人
赵磊北京如壹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王广祥北京壹然Design空间设计 创始人  设计总监
黄诗婧武汉有维空间设计设计主理人、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会员
熊天宇朴开十向文化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会员
鲁辉上作空间设计设计总监、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会员
刘海韵武汉知了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会员
徐珊珊武汉魔匠德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会员
高飞武汉道成空间设计设计总监、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会员
刘骏中国家博会(广州)市场推广负责人
曹筱蔚中国家博会(广州)设交圈负责人
张金燕网易设计全国主管
陈显强 玛歌原木定制董事长

赵宁书香门地集团湖北省品牌主理人
01
设计引领城市共生
互访激活新生力量
州 
武汉,是设计共生的第三站,城市设计的对话在这里真正开启了泛设计的互动交流,在北京站访问的沟通基础上,更深层次的资源链接在设计共生的平台上展开。
| 共生实践课,讲述行业未来 |
作为「设计共生-中国设计力城市互访计划」联合主办方,中国家博会(广州)市场推广负责人刘骏向大家介绍了在“设计引领、内外循环、全链协同”的定位下,中国家博会(广州)力图实现设计创新的举措。他介绍,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主办、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家博会致力于打造畅通设计与产业的链接平台,促进中国家居行业创新发展。
由此出发,中国家博会(广州)原创设计品牌和商业设计品牌构筑室内设计师观众的灵感能量场,让设计师们可以一站式接触到每年最新产品,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除了有海量的设计新品精品,中国家博会(广州)更联手众多合作方,打造专属于室内设计师的互动交流生态圈——CIFF设交圈围绕趋势发布、培训提升、社交互动、自我展示、选品选材、网红打卡六大功能,在展会现场打造一系列高端设计论坛、特展展示、工作坊等活动,让参与到家博会的设计师都能实现价值、有所收获。
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外WHYGARDEN家居品牌创始人 孟也认为:疫情之后,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不仅迅速复苏,也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时代终将迎来变革,设计者应当秉持变革的态度,把热爱的事业尽力做到最好,他与设计共生也会致力于发掘设计圈优质的新生力量。
ADF后象设计师事务所创始人 设计主持、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会长 陳·彬指出,城市互动交流计划本身也是一场“共生”。正是这样的活动给年轻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传播平台,也期待聆听设计北京青年设计师们的现场分享。
设计全国主管 在分享会上表示,设计共生,旨在以城市互访的形式,召集城市设计力量,打破地域限制与行业壁垒,拓宽互动交流边界,实现中国设计力量跨城市、跨领域、跨圈层的共生共融。
02
对话启发文艺更新
共享促进设计交流
9月15日,在武汉历史文化地标翟雅阁博物馆,百余武汉设计师应约来到设计共生武汉站现场,一场武汉与北京的设计探讨在此展开。
于 1921 年建成的翟雅阁博物馆,是武汉市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大学建筑,也是国内最早的室内健身馆,内有高大空间的室内运动场,健身器材和多层看台。
翟雅阁属近代风格中式建筑,它既有西式的钢木混合结构体系又有中式的重檐庑殿顶,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这也是这座建筑最具历史价值的地方——大屋顶,被称为“戴瓜皮帽穿西装”的典型式样。这种风貌的大体量历史建筑,在国内已经所剩无几。
设计北京in武汉分享会就在这座民国建筑经典的二楼(原室内篮球场)进行,2015年启动的翟雅阁博物馆修复计划保留了许多当时的体育设施,如会议厅后方的篮球架,令来到这里的设计北京游学团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武汉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正如设计共生一词所传达的那样,文化不问出处,在武汉都能够和谐并存,互惠共生。
| 北京设计力量宣讲 听听青年之声|
活动现场,来自北京的青年设计师们也展开了一次精彩纷呈的主题分享,在过往案例与自我剖白的讲述中,向一众武汉设计师们展现设计北京的风采。
范轶首先分享了自宅设计过程中的趣事,进而讲述了他对于家的理解,以及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对生活、设计的深层次思考。
他认为,对于空间来说,人愿意待得越久,空间才越有价值,空间只有能够历久弥新才是好设计,它应该能够承载得了生活,留得住记忆。
——
叠加office创始人
范轶
吕爱华则带来最近五年来所完成的四个设计项目,并依次分享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在她看来,设计师不用去纠结风格,将“人”研究好,将“人和空间”的关系研究好,才能实现每个家庭的个性化,这才是私宅设计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
吕爱华空间设计研究室设计总监
吕爱华
王广祥则通过几个正在进行中的案例分享,表达出“生命需要感受到美好”的观点。
他认为,各行各业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有所意义。在他看来,往往最美的是没有被呈现的,而没有被呈现的部分,恰恰就是生活本身。
——
北京壹然Design空间设计 创始人  设计总监
王广祥
赵磊则以《寻找》为主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从业历程和一些项目经历,表达自身对设计的真诚和热爱。
——
北京如壹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赵磊
|双城对话,南北古城的参差 |
武汉与北京,浸染楚风古韵的千年江城邂逅遍历朝代风云的六朝古都。
奔涌不息的沧浪水,万重宫墙的紫禁城,穿过厚重的历史书页,在今人的论道之中对话,映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地域人文与艺术的个性切面,中国城市参差多态之美,尽显于此。
在此次活动中,围绕着武汉、北京两大关键词,由网易设计全国主管张金燕担任主持人,孟也、陳·彬、吴巍、沈劲夫、范轶、熊天宇几位嘉宾展开了对话。
我自认为是北京这座城市的过客,十几年前我从长春来到北京,青年人总是怀揣着“干一票”的梦想 。北京不会给人以家的感受,即便现在我安家在北京,也依然是个心灵“北漂”。而且,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孩子只能上国际学校,我的生活时刻上演着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割裂感,我们这个特殊的小家庭也在这个大时代下折射出北京的缩影。这座城市所谓的东方人文主义着实与我没有太大关系,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这里是承载梦想却又丢失了某些真实感的地方。
——
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外WHYGARDEN家居品牌创始人
孟也
如孟也所言,我也是一个“汉漂”。作为设计师,我的工作会和这座城市的许多方面产生关联,过往的一些城市改造设计项目会让我在精神上和武汉贴得更近。当设计者的生活和工作与一座城深刻连接时,会不由自主地关注那些非通俗意义上的工作,对于城市人文的关注度也会非常不一样。
——
ADF后象设计师事务所 创始 设计主持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会
陳·彬
于我而言,北京首先是一座古都,身在这里更容易触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场域。它也是绝无仅有的文化之都,倘若一位音乐爱好者来到这里他会发现,当代、古典、流行、民族等风格各异的演出每天都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上演。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这里共生共存,而大多数人却只关注到眼前街道的拥堵。此外,北京是不可否认的政治中心,我们在一个美好却又充满变数的时代之中,这里能让我更多地了解行业,提前为未来的变革做好准备,这是我认为北京的设计内涵。
——

吴巍design·设计总监、共合设联合创始人
吴巍
大家所在的翟雅阁博物馆是由一位英籍美国人在1921年所建,这座折衷主义建筑有一个仿宋式的屋顶,以皇室规格建造,这是美国人的百无禁忌,也体现了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翟雅阁地处的昙华林路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宝地”,许多近代文人雅士如钱钟书的父亲就曾在此居住,与此同时,瑞士的修道院和希腊式建筑的校舍也在这条路上并存,这里是东西方文化混杂共生的一个切面,也是武汉城市文化之中包容性的集中体现。
——

HOWONE MAX浩壹设计工作室 主持人
武汉设计联盟学会 秘书长
沈劲夫
关于北京我想补充三个关键词:其一,庞大。北京的地域宽广,幅员辽阔,这滋养了人们宽广待人的生活态度和基于大尺度上的眼光与胸怀。其二,包容,这里生活着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人,没有阶层的距离,既能品尝一万块的小龙虾,也可以吃一百块的小龙虾。其三,正向。这里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城市,现在的时代有许多的所谓内卷和躺平,北京绝不会有,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正向的。
——
叠加office创始人
范轶
如今许多城市面貌日渐趋同,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这实际上是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的必然潮流。但我认为有一些东西还是不变的,相比较上海人的精致,武汉人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调性,这与江城的码头文化有关,是一种刻在武汉人骨子里的“江湖气”。对于认定的事物的执着,人与人之间的义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城市性格。
——
朴开十向文化设计有限公司 合伙人
武汉设计联盟学会青年会 会员
熊天宇
03
30+设计群星齐聚
谈双城互访各有千秋
当晚,大咖云集的思维饭局也在长江之畔展开。孟也、陳·彬、吴巍、沈劲夫、周晓等设计师与刘骏、陈显强、赵宁、张金燕等跨界嘉宾齐聚饭局,展开思维碰撞。
特别鸣谢:帝亚吉欧集团(Diageo Group)
提供思维饭局晚宴威士忌用酒
作为武汉设计名片召集人,陳·彬对于北京设计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也感谢设计共生能够创造各地设计师相识相交的契机,武汉正是因为其烟火气受到大家喜爱。在场设计师们也在觥筹交错之间,分享着设计共生第一轮次双城互访结束的感受。
北京设计名片召集人孟也则回忆起北京站,他与戴昆在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接待武汉设计师一行人的“深情献唱”环节,并希望武汉站也能够与大家共度另一个美好的夜晚。
书香门地集团湖北省品牌主理人 赵宁 则感言,每次跟设计师交流时,总能得到一些关于生活的理解,尤其在分享会上听到范轶的主题“你的生活、你的艺术、你塑造的世界里”,令她收获颇丰。书香门地也是她在40岁时选择的创业项目,用4年的时间,希望把品牌在武汉市场做到一定高度。
时隔十几年再次来到武汉的吴巍design·设计总监、共合设联合创始人 吴巍 坦言上一次来到武汉已经是2009年,今天的武汉令他大开眼界,他一路上都在跟武汉的设计师们确认这是哪儿。也非常感谢如家博会这样的大后方助力支持,共同创造设计共生这样一个美好的对话环境。
饭局的隐藏主持人,设计共生@武汉发起人 沈劲夫 表示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大家一起为设计共生举杯……
玛歌原木定制董事长 陈显强 提到,中国是最大的木材出口国,美国是中国木材最大的出口市场,他们的森林量不高,却能把木材、森林当成再生资源,就像中国人对待茶叶一样。这也就是玛歌为什么推出环保定制产品线,实现木材再生利用,减少森林的破坏,是行业逐渐步入设计与自然共生的一小步,也是玛歌品牌的一大步。
设计与艺术共享,与文化共融,与自然共生,武汉与北京互访计划的圆满落幕,带给人们的思考如涟漪一般,在建筑、室内、产品与更多领域泛开波纹……
接下来,设计杭州回访西安之旅也将开启,江南风物与西北人情的碰撞,地域与城市基因的差异又会带来怎样的灵感?我们拭目以待。
△现场花絮
 end 
 |

更多精彩内容>>
温馨提示
微信号: design16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易设计频道网址:
https://designer.home.163.co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