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相遇,在夏天告别
六月,仲夏又至
毕业季来临
这一天,穿上学位服
和亲爱的同学们
在校园里各个熟悉的角落
定格青春的记忆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
有很多高校结合本校特色
设计了学位服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那些与众不同的学士服吧!
那些“独具匠心”的学位服

海南大学

近日,海南大学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小黄
设计了几套中式传统风格的学位服
他将海南大学的校训精神
融入到设计中
透过一件件学士服
体现了端庄典雅
朝气蓬勃的创意
他说:
“希望通过学位服的设计
让我把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传递给每位师长和同学”
此套学士服一经公布
就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喜爱和期待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学位服
以垂布上的牡丹花图案
和袖口上的长城图案等细节
来彰显中国特色
清华原版的学位服
同样采用了这种款式
垂布饰边绣上了清华的
两种“校花”——紫荆花和丁香花
花朵淡雅、花团簇拥
辅以有着丝绸质感的织锦材质
花团锦簇的景象寓意着
清华人团结向上的精神
和学校欣欣向荣的发展事业
徽章也是一套“浓缩的学位服”
提取了清华大学学位服色彩体系中
有象征意义的颜色
精炼成可以清晰反映
佩戴者学科、学位类型的徽标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学士服色彩灵感来自

中国传统服饰的“五方正色”
独具匠心地加入了
很多中国元素和学校特色
黑者,如水无拘,学者生涯;

麻者,天然扎实,素香隽远;
长穗,在怀呵护,负背担当;
主要体现在披肩局部的色
彩与配饰的丝穗颜色上
本科生学士服

黑色搭配“如木在林”的竹绿色
硕士学士服

黑色搭配玄青色披肩、穗结
有着“如水在渊”的含义
襟怀是七扣
增研究生三岁
博士学士服、导师服

博士服是朱砂色
襟怀十扣又增博士三岁
导师服是土黄色
代表着厚德载物
既好看又有内涵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采用了
“方形”剪裁象征着品行方正
学位服由长袍、学位帽
流苏、垂带四个部分组成
本科生学位服
以灰绿色为主搭配黄绿色
青春活力素雅亲和
硕士学位服

以灰紫色为主搭配橙色点缀
静谧典雅带有点玩味活力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大学的学位服上

由稻穗图形和浙传缩写
设计的火漆徽章
是每一个浙传学子
“学业有成”的“印鉴”
而飘带的设计
结合了浙传的校徽
在色彩上运用了
金色和“浙传红”
学位服的袖子
则使用了稻穗发芽的元素
象征着一株艺术之稻
扎根在传媒的沃土
边沿使用金色出芽工艺细节
象征着禾苗抽穗开花,灌浆满香

威海职业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的学位服
以“金蓝领”为主题
外观廓形采用
中国传统正式典礼场合
和西方毕业礼服常用的袍服的款式
领子部分设计采用
独具中国传统服饰特色的
“交领”结构
外套披领的设计形式
与传统服饰“云肩”遥相呼应
传统万字纹变形设计
形似“工”字
蕴含工匠之意

惠州学院

学位服主体为黑色
辅以惠院专用色"丰湖青"
学士服左胸前采用刺绣的方式
绣入惠州学院的校徽
校徽寓意学院学子德才兼备
学位服的镶边
也是同样采用丰湖青学校专用色彩
扣子采用中国传统如意扣
寓意学有所成、万事如意
在庄重大方的同时
透出活泼和飘逸之感
回顾我国学位服史
中国近代的方帽长袍学位服
完全是舶来品
我国现行学位服
自 20 世纪初叶
由西方传教士引进
至今历经近百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现今的
“连衣长袍式”学位服
到了新中国成立
因为没有建立实行学位制
中国长期没有自己的学位服
中山大学82级毕业生 图片来源自网络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新中国开始确立学位制度
配套的学位服问题
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直至1994年
国务院正式统一规范学位服
其制沿用至今
虽然是我国规定的学位服样式
其蓝本却依旧是西方的学位服
1994年5月10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办制定:
学位服分为:
校长(导师)服、博士服
硕士服、学士服四种
每套学位服由
学位帽、流苏、学位袍
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1994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审定通过
并下发
《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
称这种学位服
“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
将之作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
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
文化是国家精神的一个体现
衣冠具有最鲜明的
文化象征意义
《国语》云:
“服者,心之文也“
穿着何种服装,就体现何种心境
因衣冠具有民族文化身份识别功能
可促进文化认同
所以唐代孔颖达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说法
兹事体大
古今中外的重大国际外交场合
各国俱高度重视如何着装
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
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
身份辨异
而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
人类服装系统
介于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之间
通过服装系统
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以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之路。
“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文化的印记,浸润在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他让中华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他目光深邃,思虑深远。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华民族阔步行进在复兴之路上。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
淬炼中华文化
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
让中华文化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来源 | 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学校共青团”(ID:tzyxxb)、“今日惠院”(ID:HuiZhouUniversity)、“三个设计师”(ID:the3design)、微博@西部决策、@新华网
责任编辑 |赵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