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使为什么要关注中国高考?中国名牌大学是不留美预备部?

昨天写了 高考作文趣话 。不像高考语文讨论热闹,谁都敢上,一到高考数学 ,很多人就插不上话了,只能真真假假说一下泄题的事。

高中数学很难的,我原来学得就一般,现在更是早就忘了。幸亏妻子学得好,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一直在用,还能辅导女儿。


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华人、中国人的数学秒杀美国人。真的吗?
那是由于普遍早教和攻难题,在小学和初中能表现出来。
因为美国孩子按部就班地学数学的时候,中国许多孩子已经超出年龄地学后面的了,还有各种课外班、奥数、鸡兔同笼、追击题等各种变化多端,需要专门训练,掌握规律和技巧才能解答的难题。
但无论怎么难,怎么千变万化,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并不是探索没有答案的未知世界,也不是做前沿的研究。这些是以后专业人员才做的事,承上启下的是高中数学。
到了美国高中,数学就不一样了,有不同等级的数学课程,可以选简单的,也可以选难的,学分不同。有些较难的AP课程,相当于大学水平,通过高中统考后,可以带入大学,免修,也省了学费。
美国高中仍属于义务教育,要想混,很好混,快乐教育,稀里糊涂就毕业了,没人为难你。但要想好好学,数学方面微积分、函数、概率、统计等都有。难度加大后,并没有明显的族裔差异,并不是每个华人的数学都很优秀。
事实上不少华人子弟的数学也很吃力,和国内的情况一样。不要把美国超市里中国顾客算账普遍比收银员快、灵活,以为这就是数学优势。
数学主要还在天赋,一定要说哪个族裔更聪明,在美的华人、印度人、法国人、俄罗斯人,许多族裔都很厉害。

数学到了大学和以后的专业化发展,美国仍然是绝对的霸主,紧随其后的是法国、俄国、英国。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以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为例,它的正式名称叫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由
国际数学联盟国际数学家大会,自1936年起,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2-4名数学家。
该奖按国籍来说(国籍也表示本人认为自己是哪国人),美、法、俄(苏)排前三;日本、中国香港、越南也榜上有名,但目前还没有中国大陆的数学家获奖。
那么按族裔来说,上面各国获奖的有没有华人?
美国13个获奖的,没有华人。
全世界一共只有两个华人,一个是丘成桐,获奖时是香港身份;一个是陶哲轩,澳大利亚籍。此外,获奖的有许多种族、民族。
小学初中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好、买菜算账快,并不能证明华人数学最终比别的民族更有优势。
华人在应用、技术领域的码农多、工程师多,和更为重要的作为基础研究的数学,是两码事。
数学也不像文学奖、和平奖、中医有争议,中国在数学方面的落后,是事实。无论在国内,还是留学,学数学的并不多。学完以后,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的更少,大多转向IT、金融等应用和赚钱的领域。
数学人才主要在大学,菲尔兹奖按大学来说,基本都是美国大学的天下,还有个别法国、英国、俄国的大学。
大学是如此重要,高考又为了上大学。实名认证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最近中英文发推,祝高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中美关系曲曲折折,现在年轻人中反美的很多,也有不少主张友好,会去美国留学、工作、定居。
高考为中国选拔人才,也为美国培养人才,甚至中国的许多名牌大学,被称为留美预备部,所以美大使予以关注。
今年5月28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先生,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一天发帖。
布林肯说,赴美读科技博士的中国留学生80%留在了美国。
秦刚说,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在美留学生回到中国。
都有道理,一个是现状,残酷的现实;一个是趋势,可喜的变化。当然目前回来的还是文科居多,退休养老、发挥余热的居多。
中美由于制度、利益和发展态势不同,存在很多问题和冲突,但中美又是邦交国,不是敌对国;又都是可以“相互确保摧毁对方”的核大国,而且有巨大的贸易和人员往来,这决定中美打不起来。
俄美都不愿打,在乌克兰问题上尽量回避直接冲突,中美怎么会打呢?
中美不会有直接的全面战争,但不表示不会有类似抗美援朝那样局部、阶段性的战争,或者像越南、乌克兰那样的代理人战争,特别是在中国的统一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
就是台海危机、两岸兵戎相见,我认为中美也不会直接交战,美国采取制裁、干扰、最终退却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中美关系的常态就是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竞争,数学、科技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竞争,从高考开始到大学毕业后去向的竞争。
这是本文的落脚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