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长征镇退役军人火速集结,组织成立“退役军人志愿者突击队”。队员们战疫情、助群众、保安全,凝聚疫情防控力量,彰显退役军人担当。斗转星移,换了战场;日升月落,初心不却。他们的信条是永不褪色、不负使命。
从抗非典到战新冠 他再披“战袍”
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一线工作的汤津津,回忆起近20年前的岁月,彼时的他还是一名刚退役的青年,在福建省某县城进出口处的非典检查站协助检查。“当时我们戴的还是棉纱口罩,防护装备也没如今这么齐全。但作为军人的‘战斗’意识,是始终未变过的。”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重披“战袍”,再上“战场”。从2003年抗非典到如今战新冠,面对人民的需要,他没有缺席。
“看到招募通知,我第一时间就报名,成为突击队一员。”他每天7点到长征社卫主动领任务,深入封控楼管控楼,协助进行复核核酸异常、抗原异常采集工作。在他看来,尽可能多领一份任务,多复核一户异常居民,多转移一名阳性居民,楼栋就能早一天解除封控。“最多一天转场7个小区,换7套防护装备。”那一天从早上6点到凌晨,他辗转在各个“高风险”的地方,防护装备换了一遍又一遍。“其中有一户人家,5口人中有3名是阳性感染者,等待转移,我们上门进行复核。打开门那一瞬间时,气流涌来,说实话有点儿发怵。”尽管如此,他和不少队员们依旧奔波在这些“最危险”的角落,“后来我们一天比一天熟练,也更加淡定。之前在部队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相关防疫知识,百分百相信装备的力量,关键还是在于做好防护,提高意识,不必过多恐惧。”
每日在社卫整装待发的汤津津
“其实我们最大的风险主要在于脱防护服,我们队员之间也一直相互提醒和强调,无论在多疲惫的状态下,哪怕已经累到脑子空白,也要冷静下来。穿脱顺序不能乱,每个手消步骤不能少……”保持着军人的优良素质,他持续发扬着沉着冷静、连续作战的精神。正因如此,他觉得这份担当更是义不容辞,“若有战,召必回。一日为军人,终身是战士。”
曾经的军队医务工作者再返“疫线”
和汤津津一样,吉琴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作为一名曾经的军队医务工作者,她凭借自身的经验与优势,协助医务人员做好阳性感染者及所在楼栋人员核酸检测工作。
“当时我们在部队医院的时候,一旦有赶赴前线的机会,大家都是义不容辞。”这一次同样,对于吉琴而言,能够去“疫线”淬炼,是一份荣光。但承担“追阳”的任务,就意味着奔跑在离病毒最近、风险最大的抗疫最前线。即便有着多年医疗工作经验的吉琴,起初还是会有所顾虑。但身边不分昼夜接着紧急任务的医护人员深深感染着她,也给了她勇气和信心。“我觉得那些医生护士都没啥顾虑,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无非就是把防护做好,尽力冲在前头。”
她和“战友”们认真学习防护知识和核酸检测扫码规范,努力克服高风险工作的困难和压力。作为一名“过来人”,她总能设身处地为医护人员着想,最大程度上做好辅助工作。医护人员在上门采样过程中,消毒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每次采样后需要消毒和更换防护服,吉琴便凭借专业熟练度,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消杀工作,尽可能避免一切污染。出于医务工作者的敏感性,在做核酸采样工作时,她也不停提醒着“战友”注意细节,“比如说,我看到有一些采样志愿者消毒的时候把自己的手抬得很高,离自己的面部很近,这其实不太规范。”一面重拾和巩固着曾经熟悉的专业知识,一面传达和指导着其他“门外汉”志愿者,正是因为“科班出身”,吉琴觉得肩上自然多了一份责任。“我们没做什么,只是辅助而已,主要还是医生的付出大。”
这样的话,也总是挂在张洋洋的嘴边,“自己参与过才真实感受到,这些医护人员比我之前想象的辛苦多了。”作为这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退役军人,23岁的张洋洋在投身防控“疫”线后,重拾先前的集体战斗状态。“第一次执行任务时工作了14小时,‘大白’换了几套,湿了干、干了湿。”自认为当过兵,身体素质还不错的他,也不禁感慨这份工作强度之大。但不论如何,这支退役军人志愿者突击队从未退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退役军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优秀品质,无愧初心、无悔使命。
记者:张成妍
编辑:叶嘉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