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爱国读者交流群,免费读者交流实名群。
这两天
“疫情后上海离婚预约爆满”相关话题
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吐槽
“万万没想到,
继核酸检测排队后,
下一个排队火爆的竟然是,
民政局预约离婚登记?”
原来
随着上海婚姻登记服务逐步恢复
一些约好“解封就去离婚”的夫妻

却发现……
离婚预约号居然这么难抢?
堪比零点抢菜??
根据上海民政婚姻登记平台规定
从每天的零点起

开放之后30天内的
结婚和离婚登记预约
也就是每天零点“放号”
虽然可以提前30天预约
但“一号难求”的情况
在部分区确实存在
昨天
在徐汇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平台上
离婚预约日期开放到7月7日
仅有7月7日这天还剩几个名额
一个月内的其他时间段
预约号都已被秒光!
今天上午
小侬查询杨浦区婚姻登记的预约情况

从明天起一直到6月30日
也就是整个6月
所有时间段的离婚登记都已约满!
红色小提示仿佛在说
“运力不足”

“今日小哥已约满”……
而在7月1日-8日期间

目前还有个别零星时段

可以“捡漏”……
难道要像买菜app一样
没事多刷刷?
而目前在结婚预约的页面上

大部分日期都是空闲可约状态
也有个别日子

比如6月11日全天结婚登记已约满
相信是个好日子~
看来

真是结婚挑日子
离婚不挑日子……
有人说
6月在上海预约离婚的难度
不亚于4月抢菜的难度
5月走出小区的难度......
据了解,由于各区婚姻登记提供的预约额度不同,每个区的预约“火爆程度”也有所差异。例如普陀区、长宁区的婚姻登记预约额度比较多,目前还有一些空闲的档期可约。奉贤区婚姻登记中心的预约也不紧张。
对于疫情后离婚预约火爆
有网友调侃说:
“封控在家,天天吵架,
于是约好一解封就离婚。”
还有网友调侃
离个婚跟抢菜一样难
起码要做到:
1.预约能成功约上;
2.要保持自己72小时保鲜;
3.还要祈祷在这段包含了30天冷静期的漫长等待期内,不会再次被封......
也有网友带来一些正能量

表示疫情期间另一半表现很棒
感情反而变好了
据了解
目前各区结婚离婚登记存在“冷热不均”
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部分原定预约了3月份的结婚、离婚登记
积压到了疫情后优先办理

婚姻登记因疫情暂停了2个月
期间积压的结婚离婚需求一下子释放

导致出现了短时集中申请
另外,出于防控要求

各登记中心对现场办理人数
也进行了一定限制
因此预约名额相对往日较少
近期有相关需求的小伙伴
以下注意事项了解一下~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目前上海各婚姻登记中心严格控制现场登记人数,并实行预约登记,同时暂停婚姻登记颁证和线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防疫要求如下:
目前,所有来访者进入婚姻登记场所应配合扫描“场所码”,进行测温和信息登记,符合体温正常(<37.3℃)、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随申码及行程码等均显示为“绿码”后方可进入。
各大婚姻登记中心采取限流措施,已预约的来访者须出示预约凭证。6月中下旬前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陪同人员不超过2名,其他陪同人员不得入内。
结婚、离婚夫妇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遵守现场秩序管理要求,保持2米安全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同时,倡导错峰登记,如遇登记高峰将视情况实行限流措施。
上海市民政局表示,
将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
及时作出登记服务调整。
小侬温馨提示:

婚姻登记不是儿戏,

一定要深思熟虑,
切勿一时冲动!
结婚与离婚
婚姻中的经济学
就我们所知,在过去大部分的社会中,大部分人都会结婚,大部分婚姻持续到一方死亡为止,而且大部分婴儿是婚生子女。但这些情况已经不适用于今日的美国。
于是产生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其中之一是:这些变化有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另一个问题是:法律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社会中,生儿育女和家庭生产的工作主要是由夫妇执行,他们投入称作婚姻的长期伙伴关系,而且往往到死方休?
不管婚姻或工作,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沉没成本,是长期合约存在的根本理由。要降低这些成本,一个方法是透过长期的合约。长期合约可以明讲,例如终身聘任制,也可以不明讲,例如除非情况特殊,否则依一般惯例,不减员工的薪水。
婚姻是个极端的例子。虽然许多人愿意相信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是不二人选,但实情并非如此;如果是的话,则找到他们来结婚的概率将微乎其微。
我曾经粗略计算,发现我的妻子是20万人中才有1个适合的结婚对象。以我们社会在寻偶初步阶段提供的机制而言,例如把人按照兴趣和教育背景分类,这个概率似乎与我找到她的事实吻合。
我很幸运,但并非幸运得离谱。找到她之后,我碰过一两位可能一样适合我的女士,这个事实也与那个概率吻合。她们可能一样适合我,但探讨这件事很蠢。夫妻结婚一段时间后,他们在彼此的关系上投资很多,只有继续待在一起,付出的成本才能产生报酬。
每个人都付出相当高的成本,成为懂得如何与对方相处的专家。不论物质上或感情上,两人都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心血。虽然他们起初处于竞争市场,现在却锁在双边垄断中,面对相关的谈判成本订立长期合约,直到死亡迫使我们分手为止,是降低这些成本的一种方法。
婚姻内仍有谈判的空间,但随时掉头而去的威胁已经消除。而且我们可以定义良好的社会角色、法律和习俗,规定每一方的义务,来减少婚姻内的谈判。我们也晓得,谈判结束后,双方仍必须与对方生活在一起。
这个解决方法带有成本。最明显的成本是,做了错误选择的人将身陷其中。寻偶时更为小心谨慎可以减轻这个问题,但没办法完全消除。
定义明确的性别角色可能造成不合经济效率的分工,例如擅长教养小孩的丈夫必须外出工作,很会赚钱的妻子却得待在家里。就算以法律、习俗来制约,夫妻仍有可能貌合神离。就我所知,没人因为煮饭太差或做爱蹩脚而离婚。
传统的婚姻制度中,合约的执行有其极限。我喜欢引用的一个证据,是9世纪阿拉伯法官艾尔台努赫(al-Tanukhi)所写的轶事:
一位妇人在路上等哈米德大臣,向他诉说生活贫困,请求施舍。他回座后,命左右给她200 第纳尔(dinar)。账房不愿给像她那种阶级的妇女那么多钱,请示大臣。大臣说他的意思是只给200 迪拉姆(dirhem)。但由于神使他把迪拉姆写成第纳尔,也就是把银子写成金子,因此应该照他所写的支付。
几天后,一位男人向他递交陈情书,说大臣给了他妻子200 第纳尔,结果她摆起架子,想要强迫他和她离婚。大臣能否行行好,命人好好管束她?大臣笑笑,下令给这个男人200 第纳尔。
在传统的伊斯兰社会中,男人可以和妻子离婚,但妇女不可和丈夫离婚。不过艾尔台努赫笔下的这位大臣,竟把妇女强求离婚视为可行之事,甚至大臣也没法阻止。
如果传统的婚姻可以解决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沉没成本,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舍弃它?一个原因是,在传统的社会中,养儿育女是几近全职的工作,而养儿育女加上家事管理至少是份全职工作。家庭主妇负担起几乎一半的劳力。大部分妇女都专心当某个男人的妻子。
但是两件事改变了这种情形:
●一是过去两个世纪来,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以前的人为了能养两三个小孩,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必须不断生产。今天,想要两个小孩的家庭就只生两个小孩。
●第二个变化是生产工作从家庭移出。衣服现在在工厂用机器制作,培根有专业人士处理。衣服或许可以在家里洗,但大部分是由洗衣机代劳。在大多数家庭中,家庭主妇的工作从全职变成兼职。
如此一来,妇女不必专心投入于特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男人。婚姻破裂仍有很高的成本,但远低于两百年前,结果使得更多婚姻破裂。我们的法律体系也跟着改变,从婚姻牢不可破改为想要就可离婚。
... ...

以上所谈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离婚太容易且太频繁的程度是史所未见。同样的论点也有助于解释另一个没有那么明显的奇特现象:未婚者众多。
END
帮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