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3746字 | 阅读需6分钟
经过短暂的午休,“俄乌冲突的历史镜鉴”主题沙龙在悠悠茶香中继续进行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做下午场致辞,表示俄乌冲突是当下非常热点的一个问题,感谢中国国家历史编写组的邀请,这样自己也能够进行观摩学习。同时叶校长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这样的盛会,让工科院校的学子也能听到如此精彩的历史文化主题报告。
下午共有14位老师做了主题发言。
陈谦平| 20世纪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
南京大学陈谦平教授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二战结束后、冷战前期、尼克松访华及中美建交后大量美国政府档案资料的梳理,详细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南海政策和立场的变化。他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南海政策对于战后和冷战时期中国政府收复西沙群岛主权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主权是有积极意义的。至于俄乌冲突会对台海或南海局势产生什么影响,陈教授指出,相信美国政府无法改变其制定的以1972年《上海公报》、1979年《建交公报》和1982年《八一七公报》为基本原则的一个中国政策,即:“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朱新光| 中国与东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线上)
上海师范大学朱新光教授从合作的角度,以当下的新冠疫情为例,尝试去探讨中国如何与东盟建立适切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路径,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
陈奉林| 俄乌局势与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再认识(线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陈奉林教授,主要从事日本史、东亚史和东方外交史研究。陈教授从俄罗斯与东方国家长期的复杂的历史因缘谈起;通过许海山主编的《欧洲古代战争简史》中“欧洲战争的历史,也说明了历史可以解释战争,战争更可以解释历史”这一观点来观察近代以来欧洲发生的战争,可以看到欧洲的战争远比东方国家多得多,持续的时间长,有的战争长达百年,如英法战争;进而转到对不同的东西方文化与外交哲学及其对各自外交思想与行为影响的思考。同时陈教授还对国内对俄乌冲突进程存在的一些看法做了解读,表示中国学者还要在俄乌冲突进程上深入观察,做出有利于中国和国际社会和平的判断。
郭小琴| 共通与革新: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外交思想演变逻辑(线上)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郭小琴老师从中国政治现实的角度出发,指出当代中国外交不仅包括政府外交,还包括政党外交。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应该在这两者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理解中国外交思想需要从“共通”和“革新”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完整理解中国外交思想演变的逻辑。最后,郭老师指出未来中国外交政策应依旧在坚持共通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试性的改革创新。
郭蜀宁| 中学历史涉及俄乌冲突关联知识集汇 
南京市钟英中学党总支书记、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郭蜀宁老师从基础教育一线而来,带来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与俄乌冲突相关联的知识集汇。从国徽演变,串起俄罗斯的历史变迁;从地图疆域,展示俄罗斯的兴亡盛衰;从国际组织,思考世界的和平发展……郭老师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利用现实热点将教科书中散落的知识点串成一条项链。
王  涛| 德国媒体视域下的俄乌冲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王涛教授,则是从德国媒体的角度进行观察。王教授表示了解德国重要的媒体关于俄乌冲突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了解到德国社会、学术界或者大众等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他选取了《西塞罗》杂志为代表,对其与俄乌冲突相关的两百多篇文章进行分析,从报道频率、报道主题、报道“热词”等角度进行观察,给我们绘制了德国视角下的俄乌冲突观察场域。
喻显龙| 俄乌危机下的韩国转变与迷思(线上)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喻显龙老师表示俄乌危机当下仍为“进行时”,结果难以确定,而其会是世界政治秩序重建的一环还是局限在地区冲突层面,亦未可知。但可知的是,它对全球政治经济已带来影响,韩国也不例外,并表现在美韩关系加强、地缘政治延伸、国内保守主义高涨、石油短缺及物价上升等多个方面。不过,韩国对内保守、对外强硬的这种转变却无法回避战略自主性减弱、地区局势紧张加剧、国内社会撕裂与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等困境与迷思。
刘相平| 台湾人对俄乌冲突的看法
南京大学教授、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老师以台湾岛内的看法和争议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刘教授观察到不同于台湾对其他国际事务的“不关心”,台湾岛内对俄乌冲突的关注超乎寻常。台湾岛内对俄乌冲突是否会影响两岸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与争议,刘教授详细解读了产生这些不同看法与争议背后的原因及台湾民众的心理。
郑安光| 俄乌冲突背景下的美国印太战略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郑安光副教授,主要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大国外交。他从美国总统拜登5月20—24日的亚洲之行入手展开分析,这一行程说明美国对印太地区越来越重视,对中国展开全面战略竞争。郑教授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印太地区战略很重视,已经把它放到最优先地位加以应对。郑教授还梳理了美国亚太战略向印太战略转变的历史及原因,并结合拜登政府2月11日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分析了当下发生的俄乌冲突会对美国印太战略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意义,认为我们应未雨绸缪,应对俄乌冲突的“越战化”。
沈海涛| 俄乌冲突对日本国际认知的影响及其外交政策动向(线上)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沈海涛教授从俄乌冲突的影响、日本朝野的反应、日本国际认知的变化、日本外交的新动向四个方面对日本面对俄乌冲突这一变局时官方及民间的反应进行了梳理总结。沈教授认为俄乌冲突对东亚国际政治安全带来的冲击远大于欧洲,而日本民众最为关心“核安全”问题。对中国来说,我们需要多加关注日本借俄乌冲突这一事件在亚洲安全政策特别是对中国外交政策上的变化。
荣  霞| 美国国内对立的政治态势对俄乌冲突的影响
从事美国史研究方向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荣霞副教授从19世纪以来美国精英式的统治秩序受到的挑战谈起,到2016年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给美国国内政治态势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美国国内的政治对立成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再到美国两党的政治哲学的分歧演变,详细阐述了这种对立的政治态势影响到美国国内对俄乌冲突的观察,进而影响到美国社会对美国总统及其政府的支持变化。
郭  洋| 从武器装备因素看俄乌冲突的特点  
南京理工大学郭洋老师,对俄罗斯、乌克兰与中国的军事工业有独到研究。他从另一种观察视角——武器装备的因素来观察俄乌冲突,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享受。郭老师通过观察俄乌冲突中双方武器装备的使用、俄罗斯“闪电战”的失效、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与战况的“反差”,总结出俄乌冲突中体现的一种新特点——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武器登上舞台。这种观察视角对中国的战略发展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盛仁杰| 从总统大选看法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南京大学世界史盛仁杰老师,近年来尤为关注法国。盛老师表示俄乌冲突会改变欧洲的现状,决定欧洲的未来。2022年4月的法国总统大选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此,原本作为法国内政的总统大选就与外交事务牢牢绑定在一起,选民更关注候选人的国际政策,候选人也聚焦国际议题,这在此前的法国总统大选中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候选人的对俄态度与外交设想成为一个左右大选结果的重要因素。盛老师重点分析了马克龙与勒庞在竞选过程中表现出的外交政策基调,而马克龙当选也说明法国选民选择了更加务实的开放的独立外交政策,这无疑有助于提升法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陈晓律|中国民众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及其原因分析
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作为本次沙龙活动的压轴嘉宾,观察到了中国民众对俄乌冲突的不同态度,并进行了总结与原因分析。陈教授认为中国人在这样一场十分特殊的纷争中,在国家意识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那就是不再如同个人交往那样非黑即白,能够从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判断问题。并且在这样一场冲突中,中国也需要有反思警惕,比如中国在新的国际体系或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这并不仅仅是硬实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软实力的位置认知。
一天的议程,在25位发言者的激荡表达中、聆听者的专注眼神中、茶歇时的欢声笑语中以及兴之所起的全场讨论中悄然进行着。随着陈老的精彩发言引发的讨论与掌声,本次沙龙圆满结束了。我们期待来年再相会!
相信这样浅尝辄止的发言简介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胃口”,中国国家历史后续会推出部分主题发言完整版,敬请期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北京曾经有过多少个名字?
从“吕蒙之死”看关羽被神化的过程
学者温铁军:西方为了掩盖历史,编造出了“玛雅之谜”
穿越疫情防控的时空——翻阅高中历史课文关于疫病与医疗随想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