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先听闻余秀华结婚的消息,颇为感慨。
一个从未在家庭中得到满足的人,一个曾经在婚姻里饱受伤害的女性,能在这个年纪依旧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次选择相信幸福。
这很难得。
最近又看她聊婚后生活的文章里写道,“我的坦然如阳光下的青山,也如青山里的夜色”,再次忍不住为她的这份通透暗暗鼓掌。
她曾经被世俗的枷锁牢牢绑住,在被迫结缔的婚姻里苦苦挣扎,却愿意再次步入婚姻。
这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觉醒。
她的精神自由而独立,因此不再会被那些隐形的桎梏困住。
很多女性因此得到了鼓励。在河南南阳,有位阿姨将余秀华视作偶像。她欣赏余秀华的诗,也羡慕她能够冲破传统婚姻的束缚,甩开了世俗的枷锁。
这位阿姨叫做韩仕梅,如今她也在尝试着走出来。
坦白说,韩仕梅的一生似乎是很多农村妇女们的缩影。
因为没有钱,交不起学费,所以被迫辍学;
又因为没有钱,被父母草率地包办婚姻,嫁给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
她五十多岁,似乎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结婚前,她为父母和兄弟妥协;
结婚后,她为丈夫和孩子妥协。
丈夫是个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的人,宁愿饿着等她深夜十二点打工回来做饭,也不愿自己进厨房做点什么;他还好赌,家里穷到揭不开锅了,还能四处借钱去输。
最苦的时候,韩仕梅只有80多斤,瘦得不成人形,吃用全靠姐姐接济。
日子长了,韩仕梅不再指望别人,把家庭的担子都揽到自己身上。
每天清晨,鸡都还没叫,她就起床赶去几公里外的一家工厂当厨师,操持20多个员工的一日三餐;工作间隙,她记挂着家里,抽空回家收拾家务,做饭洗衣。
曾经的委屈和不忿慢慢被时光抹去,她逐渐妥协于看似无法改变的生活,无能为力地把一切归咎于命运,“命苦,人好命不好。”
直到她开始在快手写诗,这为她打开了“生活的一扇窗”。
第一首,写女人不易。
“是谁心里空荡荡,是谁心里好凄凉。”
“时光匆匆如流水,掠走姑娘的青春梦。”
每句诗写的都是自己,也不仅仅是自己。
人们从诗里得到共鸣,朴素地送上鲜花以表示肯定;有人感谢她写出自己的人生,毕竟太多农村妇女在用一生妥协于宿命。
最让她难忘的是这样一条留言,“懂珍惜的人才配拥有”。
韩仕梅笨拙地回复了很多表情。她不好意思承认,这句话点破了她当姑娘时对爱情的向往,“不用多好看”,“就希望找一个心疼你、爱你的”。
后来,生活琐事都成为了她创作的素材。
中秋佳节她赏月,“万籁俱寂月挂天,灯火辉煌合家欢”;儿子结婚她欢欣,“金枝玉叶一朵花,坠入王家把家发”;下厨做饭,她累并痛快着,“菜勺碰锅响,盘子叮当歌唱”。
那些无法与身边人道的喜怒哀乐,被写进诗里。“创作是个偶然,心情郁闷了,不管跟丈夫说什么,他都没回应,诗就自然而然蹦出来了。”
慢慢地,她写出了名气,闻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读诗的人不是粉丝,更像知己。
透过诗歌和评论,人们交换想法,彼此打气。
他们讨论无爱的婚姻,究竟该及时止损,还是将错就错。
他们感慨爱与被爱都应该是一种幸福。
他们看清现实,也希望打破现实。
他们解读生活,也试图挑战生活。
不乏有人成为韩仕梅真正的朋友。
他们没有见过面,不会频繁聊天,但彼此记挂着,“抚慰过伤痛,共享过快乐,分享过经历,就好像看到对方的人生一样。”
韩仕梅越来越觉得,茫茫人海中,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前行。
写诗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转折。去年年末,她被邀请作为女性代表,登上联合国的舞台,讲述性别困境和打破偏见的经历,这是她“做梦都没敢想的事情”。
当她站在演讲台上,被台下无数双期待的眼睛注视着的时候,她丝毫没有惶恐,反而生出了几分骄傲。她想起了少女时代的自己,成绩优异,总能收获老师和同学的赞誉。

与此同时,她更坚定了离婚的念头,“年纪大怎么了,我也有爱的权利,被爱的权利。”
过去,她害怕面对异样的目光与谴责,无法逃离。
如今,诗歌和知己成为她的勇气,她开始相信自己不必继续被困于囹圄。
她想追求真正想要的人生,作为个体,而不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母亲。
虽然离婚尚未成功,但她的心境早已变了。
她在诗里写下,“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拥起。”

恰如那句,“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
02
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坎坷时,多少会冒出认命的想法,不愿相信也怯于探索别的可能。
幸好,总有不服输的人愿意跳起来试试,也总有人愿意拉他们一把,比如李瑞芬。
李瑞芬正在快手上当老师。
特殊的是,她的"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孩子,而是普遍年龄在35岁至65岁,地处偏远地区的成年文盲,以及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
有个数据值得关注。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文盲人口比例为2.67%,即依旧有3755多万人并不识字,更谈不上写字、读书了。
他们的出现是时代留下的遗憾:
年幼时,家境贫寒,读不了书;
稍年长,忙于家庭与农务,没空回学校;
再之后,就算想学,也不知道该去哪学。
然而,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识字的窘迫越来越频繁地影响着他们。
给孩子开家长会,不会签名,只好假装手上有伤,糊弄过去;
陪女儿定婚宴,看不懂菜谱和名单,又怕在亲家跟前露怯,不得不找借口掩饰;
出门买东西,看着路牌也找不到路,好不容易找到地方了,价牌也看不明白;
想找份工作,看着电线杆上密密麻麻的小广告,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个;
他们拿着手机,不知道怎么通过键盘打出自己的名字,更没法与人交流......
对文字的认知缺失,让他们四处碰壁,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更心酸的是,这个特殊而渺小的群体,常常被忽视,不曾被看到。
他们想认字、想读书、想要重新和外部产生连接,但不得其法。李瑞芬的出现帮了他们一把。
她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群体,看到了他们的需求,便开始尝试做账号专门教成年人识字,“想努力让更多不识字的人在5G时代能够改变自己”。
从零到一的过程,总是很难。
学生们需要从最简单的声母、韵母学起,矫正读音,慢慢识字、写字,继而进行阅读。
有时,学生们听不懂,会自我怀疑,想打退堂鼓,但瑞芬不愿意放弃,她尽量把知识点用好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述,一点点引导学生们吸收。
很多次,她在直播间里语重心长地劝说,"会识字、有文化,就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少被欺负、少被骗,慢慢地就能学个一技之长,就能养活自己。"
这也是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是一种底气。瑞芬提供的识字教育,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摆脱日常生活的困扰,更是帮他们重建了社会尊严。
有学生说,识字以后,自己有了安全感,也敢于有更大的梦想。他构想起以后的生活,想去考个驾照,开车去自驾游。
这让瑞芬很欣慰,她的初衷慢慢在实现。
识字这件小事,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创造一些微小的契机,让他们和社会彼此接纳,让时代留下的遗憾得到了弥补。
03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能量时,或许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一个群体的命运、一种产业的业态。
陈厚武和他的果农“粉丝”们对此颇有感触。
入驻快手之前,陈厚武早已是名声在外的种植专家、专业的农业经理人。
他不是专业果农出身,大学学的是美术,种苹果靠的是自学成才。
二十年前,他家里的果树产量不好,还没卖相,他为了想办法改善,四处蹭课听,没想到把自己听成了专家,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技术体系。
有阵子,他身边的人都在玩快手,他好奇,也跟着玩,建了个账号就叫“江苏小苹果”,每天发苹果种植技术的讲解视频。
没想到内容很快就火了,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听他的种植课,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小苹果老师”。

杨文卓就是其中之一。
她原本只是出于好奇点开了视频,没想到被陈厚武的讲解吸引了,“波尔多液,就像女人的防晒霜”。这个比喻她觉得生动又贴切,记了很久。
杨文卓家里有7亩苹果地,是十来年前政府帮着种的,当时家里没有人会打理,一直荒废着,每年收入相当有限,改善不了什么生活。
刷到视频后,她看着果园想,荒着也是浪费,干脆懵懵懂懂地学起了技术。
刚开始学习,杨文卓认死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老师说不要急着给苹果摘袋,她就老老实实地等;老师说要注意观察昼夜温差,等合适的时机,她就掐着温度和时间仔细看。
同村其它人都已经给苹果摘袋了,偏偏她没动,还被邻居笑话干活慢。
“结果村里很多人家的苹果都返青了,我家的苹果,收苹果的说,红得像五星红旗。”那一年,杨文卓的苹果卖了8000元,她彻底被陈厚武的技术折服了。
从此后,每天听陈老师讲课、记笔记成了她的必修课。就这样过了三年,她的果园收入直接多了一个零,幸福感稳步提升。
儿子给她下载快手,原本是希望她刷刷视频解解闷,没想到还惊喜地盘活了一片果园,让生活走上了新台阶,“不只解闷了,还上瘾了。现在一天不听陈老师讲课,就觉得缺个啥。”
杨文卓的故事不是个例。
自从陈厚武开始在快手分享、直播苹果树的种植技术以来,很多粉丝在他的指导下,都做到了增产增收,收入比之前扩大了3倍;有西北地区的农民慕名而来,主动下载快手,跟着他学习技术,希望摆脱贫困。
快手把不同地区的人们链接起来,他们是新时代的师生,也是新产业线里的同盟。
陈厚武还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希望帮助100万农民成为职业果农,改善更多人的生活。他很高兴,“因为快手,自己的技术被带到了最偏远,也是最需要的地方!”
或许,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就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
04
常常有人说,互联网让人们疏远了。
但我觉得,互联网只是改变了人与人彼此连接的方式。
在传统的社交环境里,人们的关系是简单的,交友圈是很小、很窄的。
大家的关系常常局限在同学、同事这种以地域和环境为主要范畴的圈层中。
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人们的视野总是局限在周围。
他们误以为自己没看到的就是不存在,以为自己经历的就是普遍的。
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发挥自己的能量,形成风向,带领着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行业迎来了新的改变。这是一种进化的态势。
尤其在快手这样的数字社区里,形形色色的人在同一个虚拟空间里和谐共存,他们同时展现着各种可能存在的人生,也在不断给其他人提供新的可能。
如果说过去的快手是让用户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那么如今的快手则是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人与人的关系也得到了延展。
快手十一年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这种社交关系的延展。
起初,人们将其视作一种娱乐,出于好奇,为了解闷,产生的互动往往是单向的,大家是网络上萍水相逢的“点赞之交”;慢慢地,当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信任的基石越码越高,大家开始靠近,开始敞开心扉,开始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伴随着快手从GIF动图制作工具发展成了开放的数字社区,人们不再仅仅是被看见、被认同、被理解,而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他们在情感上形成了更加坚定的双向奔赴。
那些你想到的、和你忽略的,都在社区里成为现实。
今年是快手的第11年,他们邀请到了6位与快手共同成长的用户,以及通过快手被这些用户影响和帮助过的粉丝朋友,共同参与拍摄了这部周年短片。
跳出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快手上用户之间的关系已然变成更纯粹的情感上的彼此吸引。
这种吸引最后汇聚成了“有温度的流量”,让用户们成为家人,成为知己,更成为相互帮助、共同实现更好生活的同伴。
这也是快手的能量,鼓励每个人都在收获,也都在给予。
透过这种收获与给予,人们相互信任与支撑,被温暖照耀着,走向更远的远方。
-END-
欢迎关注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