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了翻推送记录,上次关于停更的请假,是在4月18日。
这么算来,已经有一个半月没更新了。
自“馒头说”推出以来,这应该是最长的一次休息了。

这里先和大家说声抱歉。

当然,停更也是有原因的。

复工的第一期,想先和大家汇报一下:
这两个月里,我都干了些啥。
2
情况似乎是从3月11日开始变得严峻起来的。
那天,小区通知要做全员核酸大筛查,晚饭后,居民们排起了长队。这是我们小区自2019年年末以来,第一次做全员核酸大筛查,当时我还拍了一张照片,觉得值得纪念。
对于大多数当时排队的人来说,心态还是挺放松的,觉得这只是例行的检查。
可以看到,当时小区的树枝都还没有吐新芽,不少人还穿着羽绒服
但到了3月13日,从得到的种种消息来看,情况似乎变得越发严重了。

我在晚上去公司办公室取回了一些录音的必要设备——每周的“馒头大语文伴读”音频的更新还在继续,必须要上传新的录音内容。
当天晚上,我在团队微信群发了消息,让同事们从明天开始先居家办公,看看情况。

事后看,这个决定简直有些先见之明——就在第二天,我们小区宣布封控48小时。
这也是自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我们小区第一次被封控。

其实说实话,当时小区不少居民还是有些新奇感的,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很多人都发自内心认为:这只是上海网格化管理的一部分,让大家“闷一闷”,做一轮筛查,很快就会解封。
传说中的“48小时解封”并没有如期而至,而是延长到了72小时,但毕竟在3月17日,小区还是宣布解封了,只是出入开始要凭“通行证”了。

老婆和小区的几位邻居妈妈赶紧溜出去兜风了,我觉得没必要,只是因为阁楼的一扇窗子下雨天有点渗水,到小区旁的五金店去买了一管硅胶,就回去了。
当时我自然不可能知道,这是我未来两个多月里,唯一一次走出小区。
第二天,毫无征兆地,小区宣布再次进入封控管理。
第二波的封控管理延续到了23号,宣布开放。
我和老婆都没有急着出去,因为大家都觉得,经历了这一场波折,一切都该结束了。
然而该结束的,是我们的乐观思想。
3月26日,小区再次宣布进入封控。

下一次解封,就是两个多月之后了。

3
其实封控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生活有什么异样。

我和我老婆都是非常宅的人,除了平时会出去下馆子吃点好吃的,几乎永远都是家和办公室两点一线——以前办公室租在小区的时候,一个月不离开小区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封控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阁楼照片,意思是“躲进阁楼成一统”,正好清净下,多写点东西。
在封控最初那段时间,确实也是我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

除了每周定期的公众号推送,“历史的温度”音频录制以及“馒头大语文”每周的音频录制外,我还高效地完成了“馒头大语文伴读”的书稿。

“馒头大语文”出书早就定了,但改稿校稿工作一直断断续续。由于出版计划是今年暑假能够上架,所以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正好封控在家,索性每天埋头苦干:
每天我需要编辑、审对包括部分撰写至少10篇稿件,多的时候一天20篇,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后就开始工作,中午给家人烧午饭,然后一整个下午投进去,晚饭后再投入大概3个小时。

每天雷打不动,最终完成了大约55万字的定稿工作(总共大约80万字)

图书版的“大语文伴读”系列不仅是做了大量的修订,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把插画全变成彩色了,并且增加了至少50%的量(右下是封面之一的草图)
有成就感吗?当然是有的。

但随着一个巨大工作量的消失,心情也开始慢慢出现了变化,开始觉得有些不习惯了。
可能有人会说:你不是说你自己挺宅的吗?呆在家里怎么会不习惯呢?

但这毕竟是不一样的:
你自己选择待在家,和强迫你待在家,虽然结果是相同的,但感觉完全不同,对不对?
随着一天天时间地过去,一种说不上来的郁闷感就开始慢慢起来了。
这是种很奇怪的感觉:你知道有些事情你是只能接受的,你也知道这件事早晚总会结束的,但期间的这个过程,那种心情,你却是不能完全驾驭的。

很多时候,只想躺在那里刷手机,什么都不想干。

而那段时间,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各种嘈杂的声音非常多,虽然很多事看看也就过了,甚至可以一笑了之,但要说心情完全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于是决定:不能这样荒废下去了!
先是做出了暂时停更的决定,然后尽可能开始给自己做一些规划。

既然日子总要过下去,那就尽可能地,过得有意义些,并且开心点吧。
4
当然,封控期间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吃饭问题。
说实话,关于生活物资问题,在整个疫情期间,至少我们小区没有遭遇过太大的恐慌。

我觉得,一方面是我们小区的居民自治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在这里想公道说一句的是,这次疫情中,不少小区的居委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其中当然有一些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居委应该要骂,但我知道还是有不少居委会从书记到工作人员,都尽了全力了——只是他们确实已经超负荷了,也超出能力范围了。
比如我们小区928户居民,小3000号人,居委会一共13个人,而且他们不光要管我们小区,还要管周边另外4个小区。小一万号人,两个多月封控生活,你让他们13个人把所有都管起来并且管好,是不现实的,什么事情都找他们,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如果你想把日子过得舒心一些,还是需要居民的自我管理和组织。在封控开始后不久,我们小区就自发成立了一支100多人参加的志愿者队伍,分了好几个组:
核酸检测组(负责配合大白队伍来核酸检测,到后期我们已经可以由小区自己的医生、护士业主自组检测队伍,经过认证和授权,实现在小区里自行组织检测),医疗配药组(负责小区内所有业主尤其是老人的各种配药购买)、生活物资组(负责各种生活物资采购,政府发放物资的分发和转运)、宣传通告组(每天传递各种确认过的信息,并为居民答疑解惑)……
整个小区在原有南、北分区的基础上再划分为37条“弄堂”,各设“堂主”,各建小群。大群早、晚各发一次详细情况通报,小群7X24小时滚动互助,“堂主”还要负责本弄堂的生活物资发放、搬运,核酸、抗原检测等各项工作。我们这条弄堂有两位装修工人被封在了小区里(业主不在),从头到尾,从牛奶鸡蛋到蔬菜大米,邻居们一直为他们提供各种物资,政府的物资发放也从来没忘记过他们,他们也参与了我们小区的志愿队伍。
哦对了,一开始,业主就为小区的物业、保安和保洁人员发起了捐款,第一批捐款是77000多元——他们前后被封在小区75天,每天负责小区物资分发、安保和清洁,非常辛苦。在整个封控期间,业主自发为他们送上的各种食物、饮料、生活用品,从来没断过。
另一方面,我们小区的团购始终没有停过。
我知道,有些小区的团购挺困难的,有各种原因。我们小区比较幸运的是一直有各路“团长”,各种物资始终没断过,居委和物业也基本没有做过任何限制。而有些团长真的非常棒,不仅有些商品卖得比封控前都便宜,连酱油、醋这种都开团——懂的人知道,这种东西几乎没有利润,且极容易在运送过程中损坏。但我采访过这位开团的团长,她的理由很简单:
“确实赚不到钱,但封控时间那么长了,这些都是大家的必需品,再琐碎也要有人去做。”
我所住的小区绝不是什么富人小区,每平米房价有可能还没到上海市的平均水准,但所幸我们的邻居都是有爱心且愿意奉献爱心的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小区都像我们小区这样,但我也知道,我们小区绝对不是孤例,有不少小区和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好的小区也很多。

我始终还是觉得,整个疫情期间,上海当然没有新闻里说的那么好,值得检讨和反思的地方非常多,但也不至于像互联网上有些传得那么差——尤其是很多上海普通房市民的表现,是值得记一笔的。
不说这些了,说回“吃”。
整个疫情封控期间,自然也不能太要求食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基本的样式还是能保证的。
每天中午11点半,我都会准时去厨房开始给娘儿俩准备午饭。午饭相对简单些,一般是以面条、饺子、炒饭为主,但尽可能地会每天给她们翻花样。而政府发的大礼包中,以土豆和西葫芦最多,也被我研发出了诸如土豆饼,土豆泥,香煎西葫芦等款式。
让我比较欣慰的是,汤圆妹说,这两个月的午饭是她最满意的午饭(她之前吃学校食堂的自助餐),每天上午网课要结束时她都很期待——当然,也因为我们全家都喜欢面食。
对我来说,疫情期间用来舒缓情绪的,还有酒。
可惜,一开始啤酒没囤够,在封控一周后,弹药就全部告罄了。下面这张图是最后一瓶,拍照留念。
好在后来团购的渠道越来越多,神通广大的老婆还帮我团到了这个:

不过除了啤酒,我还是未雨绸缪地囤了20+瓶威士忌。
每一个漫漫长夜,倒上一小杯,看个电影,玩个游戏,读一本书,这是必备。
如此漫长的封控,如果没有这些,恐怕我也会有抑郁倾向吧。
5
既然说到书了,就来聊聊疫情期间看的书。
在封控最初,其实看的是顾诚老师的《南明史》。那段时期经常阴雨绵绵。雨夜、阁楼、孤灯,看这套书,越看越憋屈。

书肯定是好书,但觉得不适合疫情封控期间看。
于是决定换个类型看看,看了伊坂幸太郎的《华丽人生》(豆瓣评分:8.5),是那种典型的“多岔路最后归为一条道”的剧情,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和事,最终证明全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看上去大家都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但其实都在相互影响着。
很好读的一本书,且看起来毫不吃力,很快能看完。

然后是《间谍与叛徒——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是基于真实历史写的,通过一个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的苏联克格勃(其实也是英国间谍),展现了冷战时期苏、英、美三国间的谍战。
很刺激,但因为作者是英国人,字里行间还是带有不少意识形态的东西,看你自己怎么接受和阅读了。
《红楼梦》这种是有空就拿出来翻翻的,然后还翻了一堆历史书,不过疫情期间翻这些历史书,稍微带了点小动机:
我一直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也一直很想专门写一段那时期的历史,所以封控期间又翻了几本通史,来确定一个前后的框架。不过作为通史,对那段时期的着墨相对来说其实不多。除了《左传》和《国语》外,这段时间看得比较仔细的是顾颉刚先生的《国史讲话:春秋》。
然后自己列了一条时间线,忍不住手痒,就试着写了几篇:

目前是按照《历史的温度》的笔法,但是是以时间线的顺序来写的。当然,还不成熟,想再写几篇,看看能不能形成风格。

封控期间还进行了另一个尝试。

我一直很想给孩子们讲讲四大名著,所以索性趁封控期间,又尝试写了一下——有些东西,要写出来看看才有感觉。
拿的是《三国演义》开刀,方法是“改写+答疑”。
好嘛!结果一看,第一回改写就写了7000多字,比原文还长,答疑一口气列出了17个问题,又是7000多字——整个第一回,一共写了15000字。
而《三国演义》有一百二十回啊……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之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我把这两篇发给了几个邻居家的六年级孩子试读,发现他们对改写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但对答疑表示有些不知道在说什么。
于是我发现:现在已经很少有孩子读原著本了,读的大多是缩略或改写的“青少年版”或听的改写的音频。
但我知道,不少学校现在是要求看四大名著原本的。
这是一个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但你看,只有你去写了,去尝试了,才会发现问题。
至于这两部东西什么时候能真正形成作品和大家见面,我心里也没底,目前只是试试水。
但至少,封控期间,我没让自己的笔停下。


6
接下来聊聊封控期间看的电影和剧。

第一部是《太空无垠》(The Expanse),一共五季,终结了。
其实几年前我就自己看过第一和第二季,封控期间,拉着老婆,一口气把五季全看完了。
怎么说呢?有评价说是“近十年最棒的太空歌剧”,说的也没错——我自己觉得震撼度不如《太空堡垒卡拉迪加》,但那部剧20年前的了。
感觉一开始架构起得很宏大,涉及地球、小行星带、火星的“三国演义”,但后来格局越演越小,从战略层面拍到了战术层面,有点烂尾的嫌疑。
但五季在豆瓣的评分没有低过8.5的,还是值得一看的。
我看剧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运动时(比如踩椭圆机时)
看的,一种是正儿八经坐下来和老婆一起看的。

在看《太空无垠》期间,我的“椭圆机片单”看的是《太空部队》(Space force )。
这是2020年的新剧,以美国组建太空部队为背景——但其实是一部搞笑剧。在这部剧里,美国人不停地黑自己,从总统(特别讽刺特朗普)到国防部长到太空军司令,全都黑了个遍——当然,最后结局往往都是美式正能量的。
我当时感兴趣的还有一个点其实是:当今世界,有资格被美国视作太空争霸对手的是哪个国家?不言自明,自然是中国。里面也有不少美国和中国竞争的段子,都挺有意思的。
但这部剧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开头很精彩,拍到后面就失去新意了。
果然,撑过了两季,宣布被砍了,不会在2022年出现了。但前两季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接下来这部剧我就很推荐了:《人生切割术》(Severance)

讲的是有一群人,和一家公司签署协议,自愿失去工作的8小时记忆,而在公司工作的那8小时中,他们也不会记住自己生活中的任何细节——人生被切割了。
这部剧的画面始终给人一种惊艳的构图视角,很多画面可以直接截屏下来做壁纸,然后是诡异和悬疑,每集看完都让人欲罢不能。

目前豆瓣评分是9.1,第二季将于明年推出。第一季9集,看吧,不会后悔的。
期间还自己看了几集《风起陇西》。

我知道这部剧网上有些争议,我自己没看过原著,直接看的剧,所以可能没有原著党的感情和纠缠,至少前几集看下来,感觉很不错啊!

整部剧都很有电影的质感,陈坤和白宇都可圈可点,一些配角也给人印象深刻,比如王骁。

当然,和六神讨论过,他觉得一些逻辑上有小问题,我也认可,但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挺爽的。

为此,还专门给马伯庸发了微信表达了感想,当然,他客气地说我是“捧场”,但我是实话。而且我还真挺喜欢他的生活状态的,写书,然后看着自己的书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啊!

下一部剧我也很推荐了,就是《黄石》(Yellow stone)
目前一共四季,前三季豆瓣评分都是惊人的9.2,第四季是8.9。
讲的是蒙大拿州一个家族要守护历代传下来的农场的故事,所以也被称为是《继承之战》的“西部版”。但和《继》的节奏明快不同,《黄石》展开的节奏很慢,层层推进,一开始可能会让你有些不适应,所以我和我老婆差点一开头就弃了。
但慢慢看进去,就上头了。包括里面的风景,里面的音乐,都非常赞。用我的话来说,这是一部可以让你暂时忘记你真实生活,沉浸到里面的一部剧。
期间间杂看了几部新电影。
有两部我个人比较失望。
一部是《新蝙蝠侠》(The Batman)

整整三个小时,画面无比阴暗——基本上全是在晚上,而且要么大雨滂沱,要么阴雨绵绵。
所要表达的主题,归根结底,无非也就是“超级英雄也是人”。当然,对导演马特·里夫斯而言也挺不容易了,看得出,他还是拍出了一些新意的。但恕我直言,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珠玉在前,短期内很难有人超越了。
另一部是《失落谜城》(The Lost City)
我帮你们踩过坑了——不用看了。

豆瓣5.6的评分我都觉得高了。
我只是比较迷惑:桑德拉·布洛克,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甚至包括布拉德·皮特(在里面惊艳地领了盒饭),你们这些大腕要名气有名气,要钱有钱,为啥要接这种电影呢?
有失望但理解的新片,是《神秘海域》(Uncharted)
这也是一部不讲逻辑的无脑爽片。
但我完全理解荷兰弟为什么会接这一部电影:
他是从小玩《神秘海域》系列长大的!
自己从小就玩的游戏,长大后出演这部游戏改编而成的电影!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重温情怀呢?
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呢?
不失望的新片,是杨紫琼的《瞬息全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当然,这部片的评价也有点两极分化,豆瓣的7.7分也不算高。
但我和我老婆后面看得都热泪盈眶。
能让你流泪的片子,我觉得总不至于太差的,值得一看。
哦对了,这段时间的“椭圆机片”还重温了《杀死比尔》系列。
觉得昆汀真是有点恶趣味啊……
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
哦,还有爱死机的第三季,评价就见我微博吧:

基本上封控期间看到都在这里了,最近在看和准备看的是《九号秘事》第七季和《黑袍纠察队》第三季。

7
说完电影,再来聊聊游戏吧。
如果没有游戏,我的人生会失去很多快乐,疫情封控期间更是如此。

在进入封控的前后,我和很多玩家一样,在玩“老头环”(《艾尔登法环》)

这是今年第一季度最火的游戏,也几乎预订了2022年的年度最佳游戏。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伟大的游戏,但我对这类“魂”类游戏一直不是最热爱,即便做成了我最喜欢的开放世界。
而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封控在家已经够郁闷了,为什么还要自己找虐呢?

所以大概也就玩了20+小时左右吧,弃了。
然后借着看《神秘海域》电影的劲儿,又把《神秘海域 4》给重新下了下来,开始重玩。

相比之下,这款游戏就很适合在封控时期玩了:画面惊艳,情节曲折,上手简单,操作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我玩的时候,汤圆妹偶尔会在我旁边瞄上两眼——她几年前看我打过。我发现我很多情节和流程已经忘记了,但她却如数家珍:先是孤儿院,然后是监狱,海底打捞,拍卖会……

汤圆妹在我身边看我打过/一起打过很多游戏,她说她印象最深的是三部:《神秘海域》,《底特律变人》和《双人成行》。

很好,我觉得这就是游戏的教化功能——我相信她至少知道人的一生,有三点很珍贵:

渴望探索世界的冒险精神,考虑他人感受的换位思考,永远珍贵无价的家人亲情。

这两部游戏都是我在PS5主机上玩的,但其实这段时间我花的更多时间是在PC机上。
首先是终于打通了一把《骑马与砍杀2》,这是一款神作,我前前后后砸进去了200小时。

尤其是在旭日初升的峡谷,或落日孤烟的大漠,你在列队的骑兵前来回信步,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敌军密密麻麻的身影,然后你抽出宝剑,大喝一声:步兵方阵先冲了出去,然后骑兵方阵后发先至,双方厮杀在了一起……
那种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仍会头皮发麻。
《骑砍2》告一段落后,陷入了一阵策略游戏荒,于是就翻出了之前口碑就一直不错的《冰汽时代》。
确实是部上佳之作。
但在玩了40个小时,打通了第一个时代后,我还是选择弃了。

原因其实和看《南明史》,玩“老头环”一样,那就是明明已经封控在家很难受了,我却还要自己给自己添这样一份堵:
一座被恶劣气候困住的孤城,人们每天日出醒来都充满着对未来的恐惧,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否能活过今天。而作为管理层,每出台一项政策,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满足一群人,势必会得罪另外一群人,而一步走错,很可能整座城市都走向毁灭……

封在家里玩这种游戏,何必呢?

所以,我很快玩起了《微软模拟飞行》,顿时整个人就感觉好多了。
每天觉得有些闷了,就开上我心爱的小飞机,去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做一番翱翔。
直接用手机抓拍的电脑屏幕,质量就凑合看看吧

关于这款游戏,当初打动我的是我老师严锋说过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

“这些年也参加一些同学聚会。一桌上的成功人士不少,聊投资,聊房产。说实话,作为一个穷老师,我心里没有一点波澜是不可能的。但是,回到家,打开《微软模拟飞行》,我的心情就顿时畅快了起来:你们有钱又怎样?你们会开飞机吗?”
顺带,又下了一个《GT7》,相对于在空中的“微软模拟飞行”而言,“GT”系列相当于陆地上的“索尼模拟驾驶”了。
当年玩《GT4》,我愣是把一辆“宝来”(我人生的第一辆车)在游戏里改装成了一款神车,是可以和兰博基尼竞速的(城市赛道)

但如今,封控期间,我发现玩《GT7》,更多的还是能去世界各地的赛道,去感受一下兜风的感觉——名次不重要,能开车放放风就行,哪怕是虚拟的。
我自己设定的赛车服还不错吧?
要说封控期间我最迷的游戏,恐怕是新上架的《V Rising》了吧?又砸进去了100小时。

对这种“暗黑+修建”类的游戏,我抵抗能力一向很差。
8
嚯,一不留神,已经码了8000字了。
但其实,这两个多月的生活,要写的还有很多。

比如我老婆人生中第一次拿起了理发器,给我理了两次头发——第一次理完后觉得不会有第二次了,事实证明还是乐观了。

我在微博发了,不少人以为老婆给我推了个光头,并不是哈!她水平还是很高的,有照为证:

(左边是第一次,右边是第二次)
在这种日子里,除了一些自我调节外,确实也需要一些有仪式感的东西,来激励自己。

从3月28日开始,我每天在窗台前放一个手办,拍一张照,做一个记录。
一开始只是好玩,后来慢慢成了一种仪式,一共摆了65个手办,记录了65天的心情。
到了解封那一天,给它们上了一张大合影:
而我老婆是每天给汤圆妹切一盘水果,拍一张照,到了解封那天,也凑出了一张“全家福”:
从3月14日到5月月31日,除了出去买过一管硅胶,我一共被封了78天。
确实是人生中一段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虽然有时候会有些小反复,但总体来说,心情还是平稳的,这可能也是我自己说的,多读一些历史,终归是有一些好处的:心态更平和些,知道“一切都会过去”——无论好事还是坏事。
6月1日上海宣布恢复后,我去了一次公司的办公室。

我原先以为,那些两个多月没人浇水和照顾的绿植,肯定全部“壮烈牺牲”了。但完全出乎意料,它们都顽强地活着,甚至还有了蔓延开来的趋势。
看着这些绿植,颇有些触动:
大家都不容易,大家都在共克时艰。
在封控期间,也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除了出力气参加一些物资搬运外,主要还是发挥自身的特长,加入了小区的宣传组,做了一些采访和撰稿的工作。

临解封的时候,宣传组要做个告别视频,我正好自己也想熟悉一下视频编辑软件的应用,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其中有一段是每个组员给全体小区居民说一句话,

我说的,想和大家一起共勉:
视频放出来的那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所以我又在最后加了几句,同样也送给大家:

“希望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灵。
希望我们永远对世界充满憧憬和希望。”
希望,这一切永远不会再来。
(本文完)

推荐一个“馒头说”团队出品的公众号:馒头星球

每周一到五,专门推送给孩子看的新闻和视频,让孩子读新闻,涨知识,有观点,看世界。
点击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