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黑的新剧《警察荣誉》,算是近期难得的口碑剧。
这部剧围绕着八里河派出所新来的四个初出茅庐的见习警员展开,讲述的是基层警察的日常的工作
目前网上对这部剧的评价比较两级,有人说这部剧足够真实,足够人性,足够反映生活,非常好看
也有人说,这部剧过于戏剧化,编剧没有调查过基层民警和群众的关系,永远都在闹事。
真是这样吗?
的确《警察荣誉》很真实,真实到把#警察荣誉 气死#刷上热搜。
但问题是,把人气得肝疼的真实就是真实吗?
《警察荣誉》到底在拍什么?

大众印象中的警察题材大多就是犯罪题材,这类剧集的最大看点是一个又一个的刑事案件,但《警察荣誉》不太一样
这部剧虽然是围绕着四个见习警员展开,却并没有强情节推进,讲的就是基层民警要日常处理的警务工作。
犯罪题材,警察面对的是罪犯,需要的是正义执法;
日常生活,警察面对的是百姓,需要的是调解问题。
比如农村人搬迁小区,成为城市居民,原本村与村间的矛盾,变成了小区居民的矛盾,为了猫和鸡都能对骂起来——
农村解决问题,要靠村主任,但现在大家都是居民,过去管事儿的村主任,现在也不管了。压力又给到了警察这里。
全都抓走,肯定不现实,放任不管,就得出事。
剧里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天降意外
孩子意外坠井,最终警察救出了孩子——
曾经的村主任被感动了,决定帮着警察调解群众的矛盾。
问题解决了,但又没完全解决。有经验的观众都懂,要不设置个意外,这件事恐怕很难迅速收场
这是针对群体纠纷的调解,还有对个人极端情绪的处理。
比如有个医生的女儿离家出走了,民警问她女儿的相关信息,她觉得按规定询问是浪费时间——
民警按正常流程办事,需要采血备份,女医生却暴怒,认为“采血”是咒自己孩子
并且迅速进入“道德绑架环节”↓
后来见到孩子的妈妈想要教训离家出走的女儿,警察出面一拦,医生又不小心打了女民警一巴掌。
最后,她坚持是警察破坏她和她女儿的感情,要去投诉。
在所长做了一连串的思想工作后,女警终于答应上门道歉。
这个情节被好多人说看的血压高了,仿佛警察就是卑躬屈膝的调解,就是受气包。
还有观众拿出另一档纪实类节目《守护解放西》,说《警察荣誉》呈现出的状态和《守护解放西》中的警察形象完全不同。
是的,警察没有尊严,是很多人看完《警察荣誉》的第一反应。
但这真的是戏剧创作吗?
实际上,《守护解放西》的导演曾在采访中说过,她曾拍过警察抽检验尿,被吸毒分子投诉的事,这件能折腾人一个礼拜的事情,最终没有在片中播出
为什么?因为好像在为警察叫屈。
警察委不委屈,看过《警察荣誉》后的观众自有判断,而我们想要探讨的话题是,《警察荣誉》难得呈现了基层民警的委屈,
那剧情设置的一个个让人搓火的案例背后,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在《警察荣誉》里,基层民警处理的事件大多不涉及正邪之争,
民警要做的不是抓坏人,而是解决问题。这份工作看似平常,却极度消耗情绪。
比如剧中有个马女士和丈夫吵架,想让警察去看看丈夫是不是回到了郊外的别墅。
马女士提出的要求是只要看到车停在别墅外就行,还千叮咛万嘱咐别给她丈夫打电话。
警察去了,也多次和马女士打电话确认不用查看具体情况。
结果,马女士的丈夫在车里自杀了。
这件事情警察完全是按照马女士的要求做的。
但马女士认为,是民警不负责任导致了丈夫的死亡。
当然,此处警员全程都是按照马女士的要求做的,也有录音和当事人签字,所以马女士投诉后(没错的确是投诉了),处理警员没有任何责任。
其实冷静下来观众也能意识到,马女士寻找替罪羊的行为是她极度悲伤的情绪驱使的。
她不想承认是自己和老公的争吵导致了悲剧,所以会把责任推给民警。
马女士是坏人吗?肯定不算。
但在这个情景下,她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人
而在真实生活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人比比皆是。
特别是那些会求助到警察的时刻,当事人的情绪通常都不会太好。
早前也有新闻报道过,很多基层民警都在执法过程中都遭遇过被群众围殴、谩骂、诬告的情况,也有报道显示,50%的基础民警都存在心理问题。
于是乎就滋生了一种特殊的调解方式。
以“处理问题,抚平情绪”为核心的化解式处理。
《警察荣誉》里对这种处理方式也给出了一个极端的案例。
比如有个倚老卖老的遛狗老头,遛狗不栓绳吓到了孩子,与孩子母亲发生推搡,之后他反而碰瓷人家要赔偿。
老头的儿女,去年轻夫妻家门口闹,去警察局闹事,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这个时候观众肯定觉得,作为警察,得把这帮闹事的人解决了吧。
但这帮人,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通常这种无赖对法律尺度的掌握,比一般人清晰多了。
老人知道自己70多了,按照规定不能拘留;
人的亲戚知道砸门就是入室抢劫,所以就蹲在年轻夫妻门口,心理折磨人。
恶心吗?恶心。犯法吗?不犯。
所以警察也只能以“处理问题,抚平情绪”为核心来解决。
处理老人家亲戚的方式是走访发现老头家里有人吸毒,警察通过把吸毒人员拘留,大事挡小事,解决了亲戚堵门的事情。
之后则是上门让小两口把和解书签了,让这事儿过去。
这件事让观众憋屈的点,经由年轻警员的口被问了出来。闹事的人并没有被解决,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剧中老警员则表示,闹事的人知道自己是在闹事,这件事的核心不是让他们付出代价,而是让想过安生日子的人过好日子
所以警察要做的,不是支持年轻夫妻继续和闹事一家抗争,反而是抚平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接受调解,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最后的结果也是这样。
再回看警察在这件事情中扮演的角色就很微妙了。
好多人说,《警察荣誉》就是在“和稀泥”。
而在这几年针对基层民警的报道中,“和稀泥”式执法也是被诟病最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适度的“和稀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供一个“各退一步”的折中方案。
《警察荣誉》里有个情节,有居民钥匙出门忘带了,不想请开锁师傅,就找警察去十八楼给他取钥匙,结果警察自费找开锁师傅解决了问题
自费这事看着不可思议,其实特别常见。有个基层民警的真实案例。
两名素不相识的路人因买卖核桃争执不下,后来民警赶到现场,提供的解决方法是,自掏腰包把差价补给了卖家
为什么警察要掏这个钱?很简单,因为在民警看来,他需要提供一个解决方式,给双方台阶下。
大部分基层民警要做的工作,就是消解矛盾,绝对不能做的,是激化矛盾
有个真实案例,说辖区内的一对表兄弟,因琐事打架被拘留了,结果两家人都说拘留会在孩子档案上记下不光彩的一笔,互相怪罪对方,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升级了。
戏剧化的警察介入,被拘留,被“抓走”,看上去是伸张正义,观众看着当然也很爽。
但真实生活里没有对天降正义拍手叫好的观众,只有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警察荣誉》的真实就在于,它如实地呈现了问题,也如实地呈现了警察是如何“和稀泥”般解决的。
通常在影视剧中,创作者会有意无意地规避掉这种真实。
因为安全感。观众需要通过警察代表正义,警察能拯救一切的设定达到安全值。
“警察叔叔来了”的背后,不只是某种权力的降临,而是“作为好人的我不用受委屈”的心理预期。
所以,当观众看到无赖面前,警察也要低调调解时,安全感被打破了。
而这也成为很多人不想看《警察荣誉》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知道树立高大的警察形象是最佳选择,《警察荣誉》为什么还要拍成这样呢?
是卖惨吗?没那么简单。
其实早期的电视剧,特别是警察刑侦相关的现实题材,都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在。说白了就是一面讲案子,一面告诉观众,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
《警察荣誉》也是这么个逻辑。
导演丁黑说,他拍这部戏,就是希望大家看完后能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多一点包容,能善待别人。
而看了这么多集后,我作为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还有一个,那就是,法律是武器,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
b站有个电视纪实类节目《你好110》,有期节目拍到15岁少女早产,亲生父亲却在接到民警电话后表示不能到场,气得民警说不到场会负法律责任。
最终还是民警和医生协调,少女才办理了住院手续。
当然,最终少女的父亲也没有“负法律责任”,少女产下男婴后在父亲的陪同下回到了家乡。她和民警通话,说明了情况。
警察能做的只有这些。
真实的生活不是爽剧,不能靠一招拘留/抓捕就摆平所有的矛盾纠纷。
被《警察荣誉》气死,可能是因为我们终于意识到,
这生活里的气,到谁头上都得受着。
警察也一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